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介绍一下二战期间经典的武器

首页

介绍一下二战期间经典的武器

比如苏联的波波莎,喀秋莎,T-34,IS-2.
德国的88mm火炮,虎式,豹式
美国的汤姆生冲锋枪,加兰德步枪等
 
不要抄袭网上的一些资料,比如介绍原理等等的
 最主要想看看一些战史.兵器在战役中的出色应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4-08 15:13:51
      88毫米大炮 
     
      二战北非战场在准备迎接英国人的一次进攻前,埃尔文。隆美尔在利比亚对他的一群军官说:“沙漠作战可以最形象地比喻成海上作战。谁拥有最大射程的武器,谁就有最长的手臂。”隆美尔承认,刚刚获得好几百辆坦克增援的英军在即将到来的这次战斗中将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机动性。
      不过,他也坚持认为:“最长的手臂有它自己的优势。我们就有这种最长的手臂——88毫米大炮。”可见隆美尔元帅对这种威力无比的大炮的自信。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得最成功的火炮系统,非德军装备的88毫米高炮莫属。虽然它是一型非常成功的中口径高射炮,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它无与伦比的反坦克能力。
      在二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当时,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还被严格限制发展军备,故该型火炮是在瑞典的克虏伯子公司完成设计和测试的。克虏伯公司的设计人员预见到作为高炮的主要作战对象--轰炸机将会向飞得更高、更快的趋势发展,因此他们选择了88毫米这一在当时尚属罕有的大口径,并使其赋予弹丸较高的炮口初速,这个特点为它日后成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奠定了基础。
      他们还设计了一个相当精致的自动供弹装置,使该型高炮具有很高的射速。当希特勒最终抛开限制军备条约的桎梏后,88毫米高炮马上被德国空军--德军的防空力量是归空军管辖--采用,作为中口径高炮的标准装备。原型于1932年完成,并于1933年在德国投产。
      18型高炮是著名的88毫米口径高射炮系列中的第一代火炮。首次于1936-39年在西班牙内战中服役,它是德军装备数量最多的高炮,和105毫米及128毫米高炮一道,组成中高空对空防御火网,在后来保护德国本土的重要工业中心,使其在英美战略空军的大肆轰炸下仍尽可能地维持生产。
      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还把它用来在前线攻击碉堡和点目标。由于88毫米高身炮火炮高度的灵活性和较高射速(每分钟15-25发),它在前线应用得十分广泛。在疲用来保卫重要军事目标和后勤基地免受空袭。在前线,高射炮也用来执行其它战斗任务,例如攻击坦克和碉堡,掩护部队地面作战等,在海岸它们还可以攻击海上的目标,并阻止敌军登陆。
      一九三七至三八年的西班牙内战中,德军提供的PzKwⅠ、Ⅱ型坦克只装有机枪和20毫米主炮,不是对方使用的苏联坦克的对手。此时已有德军将领使用88毫米高炮作为反坦克武器。但它真正成为坦克克星是在四零年的法国战场。    当时交战双方的标准反坦克炮的口径都很小,德国的是37毫米,英国采用的则是2磅(口径约40毫米)炮。
      并且基于坦克炮与步兵反坦克炮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打坦克--这种看法,双方主战坦克的火炮亦采用同样的小口径。但英国与法国均配备有重型坦克,如英国的马蒂尔斯II型,装甲厚度近80毫米。若不是仗着装有无线电通讯设备,联络指挥方便,再加上英、法军战略战术指导思想失误,而德军则战法灵活,操作熟练,德军的PzKwⅢ、Ⅳ型坦克是根本无法与英法重型坦克周旋的。
          1940年五月,隆美尔指挥的第七坦克师从比利时境内向敦克尔克高速挺进,中途遭遇一支英军的反冲击。面对英军的重型坦克,德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束手无策。关键时刻,一个高炮连的88毫米高炮压低炮口,向英军开火,眨眼间击毁英军九辆坦克,迫使英军后撤。
      这一仗,给隆美尔留下了很深印象。从此,88毫米高炮成为他一张得心应手的反坦克王牌。88毫米大炮对付坦克所取得的许多成功都要归功于它作为防空大炮所具有的性能。克虏伯公司的设计者们预见到,由于轰炸机飞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高,高射炮兵必须打出连发炮弹才有机会击中目标。
      所以,他们给“88”装备了一种弹簧装置,这种弹簧装置在大炮产生后坐力时会打开炮闩、弹出炮管,然后可以装入新的炮弹;装炮手只需把炮弹放在装炮架上。当炮管需要升高最准空中时,这种自动装炮架很管用,可是当需要把炮弹呈水平方向发射出去时,这种装炮架有它不利的一面。
      没有这种自动装炮架,优秀的炮兵发射速度更快一些。所以,在反坦克作战中,一般都把它取下不用。由于4根炮管每一根在一分钟内就能发射20发炮弹,一阵排炮一次就能对付几十辆坦克。有一次,“88”的一阵排炮就击退了50辆坦克。同样,“88”的射程(向空中可以发射到26000英尺的高度)在轰击装甲车时具有先发制人的优势。
      炮手在超过两英里以外的距离可以击中坦克,不过德国人更喜欢等到目标进入1000码的射程内。在这样的距离内,炮弹可以在一秒多一点的瞬间内到达目标,可以穿透英国最厚的装甲车。    1941年二月,隆美尔率非洲军团开赴北非战场。与对垒的英军相比,隆美尔手中的坦克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占优势。
      但这个不足却令88毫米高炮有机会大显身手。六月的萨拉姆(Salum)战役中,英军以近240辆坦克向德军占据的海尔法亚(Halfaya)隘口发动进攻。当英军坦克接近德军阵地,霎时间,在预先掘好并经过巧妙伪装的工事里,88毫米高炮发出怒吼。英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仓惶败退。
      是役,英军丢下123辆坦克残骸,其中三分之二是88毫米高炮的战果。    一般而言,反坦克炮是一种被动式的防御武器,通常的使用方法是将其预先布置在敌坦克可能经过的地点,待敌上门。但隆美尔逐渐摸索出一套把88毫米高炮作为主动性攻击武器使用的方法。
      他先把若干单位的88毫米高炮伪装布置好,然后命令一小队德军坦克向英军阵地发起进攻,当英军派出坦克反击时,这队德军坦克就且战且退,逐渐把英军坦克引入设伏地域。等到88毫米高炮一发言,英军坦克就凶多吉少了。22磅重的穿甲弹可以在近两千米的距离上把英军重型坦克的正面装甲击出一个直径四英寸的大洞,但德军往往都等它们进入一千米之内才开火。
      这时,88毫米穿甲弹从炮口飞至目标只需一秒多一点的时间,英军坦克根本来不及反应,更遑论还击了。一个被俘英军坦克手沮丧地说:“88毫米高炮看起来不起眼,但我们没有任何东西是它的对手。”    除了在北非战场令英军坦克损失惨重,在东线,88毫米高炮也成为德军反坦克力量的支柱。
      当德军在“巴巴罗萨”的节节胜利中初遇苏军的KV-1和T-34型坦克时,陷入了比在法国战场还尴尬的境地。这两型坦克的装甲防护力是德军闻所未闻的,37毫米反坦克炮弹打上去就象搔痒一样。于是,德军又一次倚重88毫米高炮,而它也再一次不孚众望。德国人依靠履带式装置拖动大炮和炮兵,这样一来,使“88”相形之下显得渺小。
      实际上,这种5吨半重的大炮并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种庞然大物。一名曾与“88”交过手的英军坦克指挥官闷闷不乐地说:“它看上去并不怎么样,但就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对付它。”在战斗即将打响时,“88”地炮兵们就各就各位,在大炮地四周垒起一圈沙袋,作好开火的准备。
      然而,只要时间允许的话,炮兵们就会挖掘坑道,这样,当大炮平放着的时候,炮管刚好露出地面上。这种隐蔽方式利用了沙漠中的雾霾现象,使大炮不会被接近的坦克察觉。这样,威力强大的“88”可以在非常容易的射程内像步枪一样通过光学测量镜来瞄准开火。以型号为FLAK18的原型炮作基础,88毫米高炮还陆续推出其它各种改型,有大大提高了射程射高的FLAK36和41改型高炮,由于88毫米高炮在反坦克方面的出色表现,德军决定进一步发掘它的潜力,在其基础上研制出专门的反坦克炮。
      40年军方责成克虏伯和莱茵钢铁公司展开竞争设计。最后莱茵钢铁公司成为胜利者,其产品被定名为PAK43。PAK43装在一个四脚座盘上,可以环向射击。它具有惊人的准确度和破坏力,是极其出色的反坦克炮。据报告,它有过击毁3,500米以外的坦克的记录。
      一次,苏军一辆T-34坦克被一门距离它四百米的PAK43击中后部,整个坦克发动机被巨大的冲击力击出5米,而坦克炮塔上的指挥塔也飞到了15米以外。由于88毫米炮无与伦比的反坦克能力,德军还决定将它装备在最新的重型坦克上。首先“虎I”装备了88毫米KwK 36 L/56火炮(最大有效射程10公里),由高射炮演变而来,但炮闩从侧楔型改为立楔型,高低射界-9度~+10度,可携带92枚炮弹(后期型可带108弹)。
      但克虏伯公司在生产时提高了它的工艺,使用4种炮弹,长炮管的88毫米火炮能在3500米距离击毁“谢尔曼”、“克伦威尔”以及T-34/85坦克,这距离超过了上述坦克火炮的有效射程,创下了虎式的神话,盟军军规未经营级指挥官下令不得与其交战。后期虎王-“虎II”装备了非常精确、长炮管的88毫米KwK 43 L/71火炮(最大有效射程10公里),威力更加强大。
      直至大战结束前,仍没有任何盟军坦克能抵挡它的正面一击。1943年2月7日,希特勒不顾被淘汰的“波尔舍虎”悬挂装置仍存在的严重缺陷,再次命令无论如何都必须在底盘上安装88毫米长炮身火炮并制造90辆,火炮也是当时世界最强——由多特蒙德·黑尔特公司精制的43式2型88毫米71口径反坦克炮可在2000米外任何角度打烂当时所有的苏联坦克。
      火炮装置在固定的后置全封闭战斗室内,方向射界28度、高低射界-8度~+14度,可携带50枚炮弹,这就是著名的“象”式坦克歼击车。 德军“虎”1重型坦克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代表德国军方下令亨舍尔和波尔舍公司研制重型坦克。
      亨舍尔公司在VK3001(H)试验车的基础上设计出VK3601(H)底盘,在安装上克虏伯公司设计的带88mm火炮的炮塔以后称为VK4501(H)。同时,波尔舍公司则在VK3001(P)试验车的基础上发展了VK4501(P)样车。1942年4月20日,就是希特勒生日那天,两个公司都在东普鲁士希特勒的总部向他展示了各自的样车。
      1942年7月两种样车开始德国的坦克学校进行性能试验,最后德国军方选择了亨舍尔公司的VK4501(H)样车,并被命名为PzKpfw VI“虎”式重型坦克,随后开始批量生产。“虎”式重型坦克只有两种型号,H和E型。它装备一门强力的88mm火炮(从德军的一种88mm高射炮发展而来),装有炮口制退器,可以发射多种炮弹。
      该车炮塔采用液压驱动,转速很慢,一旦发动机停转,就只能采取手动转向了。它的强力火炮对于当时盟军的坦克来说是很有威胁的。1944年7月,一辆属于506坦克大队第3连队的德军“虎”式坦克在3900M的距离上摧毁一辆T-34坦克,可见其火力之猛。而且这种坦克的正面装甲相当厚,所以对当时盟军的坦克手来说具有很大的心理威慑,美军M4“谢尔曼”坦克的乘员就非常害怕“虎”式坦克。
      但是“虎”式坦克最大的缺点在于其机动性实在是很差,该坦克采用两种履带,在实施铁路运输的时候,需要更换较窄的履带。更致命的是它的后部装甲板很薄和引擎容易被损坏。盟军坦克一般就利用它的这些弱点,实施机动,饶到它的背后攻击。“虎”式坦克装备德军以后主要活跃在苏德战场,用来对付苏军的T-34以及KB-1这类的坦克。
      “虎”式坦克首次参战是在1942年8月29日在列宁格勒附近的502坦克大队第1连队。接着是501坦克大队的“虎”式坦克在北非战场突尼斯战役参战。此后“虎”式坦克广泛使用在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以及西线战场,1945年的德军保卫柏林市中心的战斗中仍有“虎”式坦克,一直到战争结束。
      由于“虎”式坦克威力强大,德军一般把它编成特种坦克大队(营)使用,每大队一般装备30辆,归集团军或军司令部指挥。德军一般国防军(陆军)的“虎”式坦克大队有10个(501-510),而党卫队装甲部队也编有3个”虎“式特种坦克大队(101-103)。
      德军各“虎”式坦克大队出现了当时著名的几个德军坦克杀手,如奥托等。德国利用“虎”式坦克的底盘发展出“虎”式380mm自行强击迫击炮这种变型车。总体来说,虽然“虎”式重型坦克改变不了德国最终失败的结果,但是它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种设计成功,威力巨大的经典坦克。
       。

    我***

    2007-04-08 15:13:51

其他答案

    2007-04-02 01:35:13
  • 最出名的当属美国的P-52野马战斗机和德国的虎王坦克.
    P-52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以双发螺旋桨飞机居然达到了接近音速的速度和轰炸机的载重量,高度稳定的性能,在对德国的空战中取得了突出的战绩.
    虎王坦克是纳粹德国最恐怖的武器之一,其重量即使在今天也应该是绝对的重型坦克,性能的先进性令盟国伤透脑筋.

    1***

    2007-04-02 01:35: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