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首页

什么是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3-24 10:25:03
      星球大战”计划
    一石激起千重浪
    1983年 3月28日,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里,美国各地的电视观众正在收看电视节目。忽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总统里根的面孔,他以非常自信的表情、极有感染力的语气开始发表电视演说。几十年的电影演员生涯对于他的演讲技巧非常有帮助,70多岁的高龄不但没有影响他的演技,反而使里根更具有了令人信服的领袖气质。
      他以平 静的、但不容质疑的口气告诉人们: “……让我和你们一起展望有希望的未来,这就是我们要从事一项采取防御性措 施来对付可畏的苏联导弹的威胁…… 至今我们已使我们的威慑战略更依赖于报复的威胁。但是,如果自由人民知道他 们的安全可以不依赖美国迅速的报复来威慑苏联的进攻,知道我们能在战略导弹抵达 我们或我们盟国的国土前加以截击并摧毁时,情况又如何呢? 我知道这是一项巨大的技术任务,本世纪结束前可能不会实现。
      然而今日的技术 高度成熟使我们完全有理由开始这项工作…… 我清楚地认识到防御系统有其局限性并会产生问题和分歧。如果它们与进攻系统 配合,则可能被看成助长了侵略政策…… 我号召给我们造出核武器的科学界将其伟大的才能转向造福人类和世界和平的事 业;赋予我们使核武器失效和过时的手段…… 我正在采取重要的第一步,我将指示作出全面和深入的努力来制订一项长期研究 和发展的计划…… 美国同胞们,今晚我们正着手有希望改变人类历史航向的努力。
      这将会有风险, 而成果也需要时间。但是在你们的支持下我相信我们能完成它。” 美国总统里根说得如此美妙的这项计划究竟是什么哪 ?其正式名称是“战略防御 倡议”(Strategic Defene Initiative,即 SDI),简单地说就是使对手的核武器失效 和过时,与自己的进攻武器相结合会“助长侵略政策”的一项所谓战略防御计划,就是要在太空摆战场,这与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非常相似,所以人们称其为“星 球大战计划”。
       一石激起千重浪,对于这一石破天惊的计划,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反应十分强烈。 40多名科学家联名发表了一份长达106页的声明,指出该计划将冒政治上的极大风险,包括前总统卡特、麦克纳马拉、万斯等军政要人也发表声明反对这一能引起新一轮军备竞赛的“星球大战计划”,美国前国防部长布朗提交了一份26页的研究报告,批评该计划;而前国务卿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国防部长温伯格等人则表示大力支持。
       国际上,以苏联反应最为强烈。3月27日,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发表讲话说: “天基防卫系统将证明是非常不可靠的……我们的结论是这种系统将使制造人感到失 望,它将只能导致新的一轮军备竞赛,并使第一次打击武器得到继续发展。” 5月5日,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在《红星报》上称:“如果美国打算使太空军事 化,并因此打破目前存在的均衡,苏联除采取反措施外,没有别的选择。
      ” 后来,苏联的新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给美国的科学家写信,强调:“当今世界 没有人不为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担忧。”并警告说:“特别是美国不要迈出这致命的 一步,否则将会导致核战争的升级和更加疯狂的军备竞赛。” 苏联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语言上的警告,而是立即付诸“反措施”的行动,加紧发展自己的空间反卫星、反导弹武器系统,研究对付美国太空武器的新战略、新手段、新武器。
      1987年12月,美苏最高级会晤前夕,戈尔巴乔夫出人意料地宣布苏联也有星战武器。据专家们研究后确定,苏联的宣布并不是恐吓,而是确有技术上的突破。苏联自从50年代起就在研究“脉冲能”,这是星战武器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特别是苏联对新型太空武器的研究,如作战卫星、激光、粒子束和“太空雷”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据说“太空雷”能突破美国的太空防御系统,使太空防御系统失灵,然后以 常规导弹将其摧毁。这表明新的一轮军备竞赛开始了。 对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并不相信美国对盟国的承诺,尤其是法国,态度非常明确。1984年底,法国总统密特朗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法国完全不同意空间军事化的“星球大战”计划。
      同时,法国还提出了自己的“太阳神”和“锡拉库萨” —2军事太空计划。西欧17国还于1985年7月17日通过了法国总统密特朗提出的关于建立与之抗衡的“尤里卡”计划。“尤里卡”计划的目的就是要使西欧保持与“美国平 等的伙伴”地位。可见,西欧也想在工业化和军事化的太空中占一席之地。
       前联邦德国1985年6月21日正式决定支持法国的“尤里卡”计划,并决定不以政 府名义参加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 英国的态度比较积极,但也是有所保留。1984年12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访 美时曾表示支持“星球大战”计划,但仅限于支持研究,而不包括部署。
       意大利对此态度谨慎,总理克拉克西访美时虽然表示支持“星球大战”计划,但 强调在部署前要与苏联进行谈判,并继续遵守1972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西欧其他国家态度都不积极,挪威、丹麦、芬兰和奥地利都宣布不参加“星球大 战”计划,荷兰、比利时态度暧昧。
       日本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最感兴趣,态度也最为积极,不仅最先作出积极反 应,而且日本首相中曾根在国会答辩时还表示,对战略防御计划提供技术合同问题, 将根据1983年11月美日两国就向美国提供武器技术所达成的一揽子协议进行。 对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利益表示了不同的 立场,但不管该计划对人类是福是祸,美国都要一意孤行地进行下去。
       天衣无缝 1980年,里根还在为竞选总统而奔波于各地时,他的竞选班子中有一位现代战略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战略——“高边疆”战略的概念。这个人就是美国国防部情报局前局长、里根竞选班子中的国防顾问丹尼尔·格雷厄姆将军。里根入主白宫后,在传统基金会的资助下,格雷厄姆将军组建了由30多名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空间工程师和军事战略家组成的“高边疆”研究小组。
      “高边疆”研究小组经7个多月的研究, 于1982年3月3日正式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High Frontier》(高边疆)。这份报告提 出了美国开拓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总体构想,系统地论述了关于美国未来在军事、经济和科学诸方面综合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总战略,并认为“高边疆”战略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是美国能否在21世纪继续保持霸主地位的关键。
      这一战略 主要内容就是实现“宇宙防御”和太空工业化。 “高边疆”战略得到了里根总统的认同和大力支持,于是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 大战”计划应运而生,并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 1982年7月,里根颁布指令,规定了美国宇宙活动的主要方针,明确了美国太空 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宇宙防御”。
       1982年9月1日,美国建立了航天司令部,从而为“那些想在空间向苏联挑战的人 奠定了组织基础”。 1983年3月23日,里根发表了著名的“星球大战”演说。 1983年6月,白宫决定成立由弗来彻领导的“防务技术研究小组”和由霍夫曼领 导的“未来安全战略研究小组”,开始了对“星球大战”计划在政治上、外交上和技 术上可行性及后果的研究。
       1984年1月6日,美国总统里根根据上述两个小组提交的研究报告,签署了第119 号国家安全指令,命令有关当局迅速着手研究激光和粒子束等空间武器,为摧毁可能 对美国袭击的洲际导弹做好准备。 20天后,里根在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中正式把开拓“高边疆”列入国家战略 目标,并决定建造一个永久性的载人太空站,计划于1992年送上太空,标志美国开始 全面贯彻“高边疆”战略,不仅在军事上争夺太空,同时在经济上也着手开发太空。
       1984年 3月21日,白宫确定由宇航员詹姆斯·亚伯拉罕森将军负责“星球大战” 计划。4 月,美国组建战略防御计划局,里根任命詹姆斯为局长。从1985年起,美国开始每年为“星球大战”计划投入20亿以上美元的资金,“星球大战”计划开始全面 展开。
      按计划预算,SDI工程将耗资近万亿美元,耗时四分之一世纪。 美国投大量人力物力、冒极大风险的“星球大战”计划能达到什么目的呢 ?“星球大战”计划的正式名称是“战略防御计划”,而真正要防御的目标就是对美国进行袭击的洲际导弹。其基本设想分两部分:一是“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就是在宇宙空间建立多层防御体系,将来袭导弹的飞行轨道分为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防御手段,前级防御层可以减轻后级防御层的压力,后级防御层可以填补前级防御层的漏洞,摧毁穿过前级防御层的来袭导弹,达到全部摧毁来袭导弹的目的;二是“反卫星计划”,就是研制和部署天基与陆基相结合的反卫星武器系统,以摧毁对 方的卫星。
       “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是根据导弹从发射、飞行到命中目标过程的特点,建 立包括4层防御网的防御系统: 第一防御层是助推期防御阶段。由于导弹从助推器点火至穿过大气层阶段,导弹飞行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会释放出大量炽热气体,并产生强烈的红外线或可见光,很容易被探测到。
      因此,防御系统必须及时探测到导弹的发射点、导弹类型和控制中心,迅速摧毁导弹的助推器。这一阶段的防御非常关键,因为发射后的导弹在助推后期会放出若干个分弹头,包括再入飞行器的假目标,这将给以后的防御阶段增加极大的困难。因此,此阶段摧毁一枚导弹,相当于其后防御阶段摧毁数个弹头和数以百计的诱饵,效费比高。
      按计划每颗反导卫星可摧毁100枚以上的导弹,摧毁率可达99%。 第二防御层是后助推期防御阶段。这一阶段通常持续6分钟,导弹母舱将放出多个弹头飞向不同的目标,再入飞行器、假目标和其他辅助穿透设备也在此时被释放。它们沿弹道曲线惯性飞行,穿出大气层飞向目标。
      这一防御阶段使用陆基或舰载激光 武器摧毁漏网的弹头,理论计算摧毁率也可达90%。 第三防御层为中断拦截层,即对再入大气层之前飞行的前两层漏网的导弹弹头和突防装置进行拦截。这一阶段导弹飞行时间约10~15分钟,弹头数量多,真假混杂。计划用电磁轨道炮或由地面发射激光武器以及其他非核反导弹武器碰撞杀伤等手段摧 毁,按要求命中率也要达到90%以上。
       第四防御层为末端拦截层,即对重返大气层后的弹头进行拦截。此时弹头飞临目 标只剩几分钟时间,可用反导导弹、动能武器、粒子束等武器摧毁所有漏网弹头,命 中率也要达到90%以上。 如能达到理论计算的要求,对来袭导弹总拦截率可高达99。999%,如此一来,美 国就算装进了保险箱,不用担心在核大战中与对手同归于尽了。
       “反卫星计划”实际上是战略防御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是利用太空基地的监视系统,对敌卫星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指令天基或陆基定向能武器系统 摧毁敌人卫星。由于卫星在监视、预警、通信、导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战略防御系统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对方的卫星失去作用。
      因此,美国早在1977年就开始研制反卫星武器,基本的设想是在截击机上使用攻击导弹摧毁对方的卫星,这一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到SDI计划提出来时,美国已开始研制激光反卫星武器,并通过了可行 性论证报告。 这样,堪称天衣无缝的“星球大战”计划在理论上已被证明是可行的,在技术上 是可能的,似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里根总统最后的拍板,为“星球大战”计 划扫清了最后的障碍,太空摆战场已在所难免。 “亚瑟王之剑” 对于“星球大战”计划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能否研制出有效拦截导弹的武器。在 古代神话中和科学幻想中,有很多具有魔力的武器,随手一指,就会有强大的光束或 风束将敌人消灭。
      太空摆战场,就需要这种武器。在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中,有一 类全新概念的武器,就是束流武器。 SDI计划中,要研制的束流武器主要有4种:高能激光、粒子束、等离子束和强微波射频武器。其共同特点与抛射武器不同,其战斗部不是被抛射出去通过碰撞或爆炸摧毁目标,而是像射出的高压水柱,它们是以强大的能量束射向目标并摧毁之,射速极快,可达或接近光速。
      对于束流武器的研制,近几年来,在武器输出能量、光束质 量、精密跟踪与控制及试验研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激光技术出现于60年代,由于其无可比拟的特点很快就在军事上引起了重视。19 76年美军用LTVP—7型坦克装载 100千瓦激光炮击落2架无人驾驶靶机;1983年美军用 400千瓦激光炮击毁5枚“响尾蛇”导弹;1989年美军用“米拉克尔”中红外高能化学激光器,第一次成功地拦截和击毁了一枚快速低飞的巡航导弹。
      30多年的研究,激光技术在武器上的运用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化学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 器、X射线激光器等都成为对助推段导弹进行拦截的最有效的高能激光武器。 SDI 计划中,部署在天基的高能激光发射器,其输出功率要达到几百至几千千瓦,其中有两项关键技术:一是如需要达到每平方厘米10~20千焦的破坏阈值,就必须有 25兆瓦的功率做保证;二是要有15米直径的反射镜部署在空间轨道上,用以聚焦折射激光束打击目标。
      这两项技术美国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最后解决只是个时间问题。 粒子束武器类似于激光武器,主要是以电子或中性粒子为弹丸,利用电磁场把亚原子粒子加速到近光速的高能状态,再靠磁场的作用聚集成密集的高能强粒子束流射向目标,以巨大的动能摧毁目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带电粒子源使这些粒子经过一个电位场的加速,形成粒子束。
      由于粒子束在击中目标的瞬间可产生8000摄氏度的高温,不仅可使目标表面迅速破碎和气化,而且高能粒子束还会在目标附近形成附加电场和大电流脉冲,在瞬间将目标内部的电子器件击穿。可见,粒子束武器对目标的破坏能力比激光武器更大。目前,粒子束武器研制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粒子束 必须能传播较远的距离才能有效摧毁目标,在几百兆电子伏能量和 0。
      25~1安培流强 的条件下,怎样才能产生扩散度很小的中性粒子束?二是中性粒子束不能穿越大气层,这就必须将粒子束武器部署于太空的轨道上,缩小加速器的尺寸和减轻其重量就成为 另一个难题。按SDI计划的要求,美国要在低轨道上部署 10~40个粒子束武器,每个 重达60吨。
       等离子体炮虽然叫做炮,但不是用炮管发射等离子体炮弹的炮,也是一种用加速器产生多股高速大密度等离子体攻击目标的武器。这些等离子体内磁场很强,足以使等离子体保持一段时间,因而可像中性粒子束一样作为武器使用。等离子体炮最大的 优点是制造和使用比中性粒子束武器容易,而且体积小,效益高。
       强微波射频武器是一种以高强度辐射场包围目标,使其敏感的电气和电子线路产生致命的电压和电流而遭到破坏,是攻击C3I系统、隐形飞机和反辐射导弹的有效武器。其基本原理是使用超高功率微波发射机、大型天线及有关设备组成射频武器系统,利用大功率微波的电磁场,以光速迎击并摧毁来袭目标的电子器件,使之控制失 灵。
       可见,束流武器就是把能量汇聚成为一束极细的能束,沿着精确的制导方向以近 于光速发射出去,对目标进行杀伤。其特点是能量集中,速度极快,射程远,精度高, 比抛射武器有很大的优越性,堪称“亚瑟王之剑”。 谁击落了轰炸机 1987年9月27日,美国一架B—1型轰炸机突然坠毁,6 名机组人员3人遇难,令人 惊讶的是击落飞机的是一只大鸟。
      一只重 6。8公斤的白鹈鹕竟然撞落了几十吨重的轰 炸机。巨大的冲撞力是从哪产生的呢 ?原来是靠速度而产生的,这就是动能。物理学有个动能公式:E=MV,物体相撞时产生的动能E等于物体的质量M与物体运动时的速度 V 的乘积。也就是说,动能的大小既取决于物体本身的重量,也取决于物体运动的速 度。
       小鸟撞毁飞机的怪事以前也时有发生,这给科学家以很大的启示:既然只有飞机千分之一重的鸟可以撞落飞机,那么靠物体碰撞时产生的动能也可以作为一种武器摧毁目标。于是,动能武器的概念就提出来了。所谓动能武器就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头通过直接与目标相撞而摧毁目标的武器,包括非核动能拦截弹、电磁炮和反卫星导弹 等。
       在“星球大战”计划中,对于摧毁来袭的导弹,运用爆炸特别是核爆炸以摧毁来袭导弹,虽然十分有效,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副作用,而使用动能武器则可以消除这种不利的影响。于是,美国开始大力研制动能武器,共设立了包括大气层内外非核摧毁技术、超高速发射技术、对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助推段截击技术等11个技术项 目。
       非核动能拦截弹是利用与来袭导弹碰撞时产生的巨大动能来摧毁目标,而不是靠核装料的爆炸摧毁目标的一种拦截导弹武器。根据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不同的使用特点可分为两种。用于大气层外拦截的是一种以陆基为发射台的三级拦截弹,拦截点的高度在160公里左右,以9公里/秒的速度撞击并摧毁目标。
      与核装料弹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既可携带几十枚弹头摧毁不同的目标,又避免了自相摧毁的负效应。用于大气层的拦截弹通常是两级火箭导弹,飞行速度在5~6公里/秒,射程200公里左右, 拦截高度15~50公里,发射重量5~7吨。 1984年6月10日,美国陆军在南太平洋夸贾林岛上空185公里处以“民兵”—1 型模拟导弹为目标,对非核动能拦截弹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成功。
      同时,美国还进行了小型雷达寻的拦截的研究,至1987年已先后进行了7次靶试,大部分拦截成功。 电磁炮是靠电磁力而不是靠传统的发射药把弹头加速,以弹头的动能摧毁目标的新武器系统,包括“直流低压导轨炮”、“交流同轴线圈炮”、“重接炮”和“电热炮”等。
      其基本原理是以两根导轨和一个电枢形成一个电路,通过电枢的电流同导轨上数兆安级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之间形成洛仑兹力,推动电枢沿导轨加速行进,带动有 制导的战斗部加速,最后以 10~20公里/秒的高速射出,弹头产生的撞击力足以摧毁 任何目标。 电磁炮的特点是速度快、炮口动量大、加速均匀、对弹头影响小、命中精度高、杀伤威力大、发射时无声响、无烟雾、无炮口火焰等,电磁炮的发明揭开了火炮发展的崭新一页。
      美、英、德、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目前都在重点研究坦克电磁炮,利用电磁炮弹的穿甲特性使其在反坦克战场上大显身手。美国急于将电磁炮用于“星球大战”计划之中,虽然由于超导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炮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距离在太空中实用还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提高射速。
       反卫星导弹的研究开始较早,60年代美、苏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70年代美国开始研究非核战斗部,1977年正式命名为“ASAT卫星拦截弹”。这种小型寻的飞行器是采用红外制导、自动识别跟踪和瞄准目标的攻击武器,其有效作战半径在1000公里左右。
      1984年初至1985年底,美国先后进行了5次试验,其中第三次是在1985年9月13 日进行的,以一颗废弃的卫星作靶子,F—15战斗机在 10公里高空发射了一枚反卫星 导弹,该弹在自身制导装置的引导下进入目标卫星轨道,随后分离出一个15分斤重的自动寻的弹头,以每小时1。
      74万公里的迎面速度冲向目标,将卫星撞得粉碎。 “智能卵石”拦截弹是在“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中提出来的,是对该计划进行修改的产物。“星球大战”计划总共要耗资近万亿美元,需要20多年的时间,这一直是该项计划反对者的主要攻击之处,而且该计划在具体实施中发现,存在的困难要比最初设想的多得多。
      特别是美国国会加强了对该计划预算的审批控制,批准的经费逐年减少,这使白宫不得不寻求一项较易实现又降低费用的折中计划,以争取各方都能 接受。 1989年 2月9日,美国SDI计划局局长亚伯拉罕森在离职报告中声称:“我认为只要继续努力,按参谋长联席会议关于改进后的第一阶段作战使用要求,采用‘智能卵石’方案,在2年内可被证实,3年后可开始部署。
      ”在降低经费的问题上,他特别强 调说:“到1994年,一套‘智能卵石’系统将可随时部署,费用为 250亿美元,仅是 SDI计划第一阶段所需费用的1/3。”在此,他正式建议采用“智能卵石”方案。亚伯拉罕森的建议得到了新任总统布什的支持,“智能卵石”计划开始实施。
       所谓“智能卵石”就是一种灵巧的小弹头,具有能独立探测、跟踪、识别和攻击目标的全自动装置。由于其重量较轻,一枚“大力神”运载火箭可携带百枚“智能卵石”进入预定轨道,这比发送重达数吨的庞大束流武器发射装置要经济得多。特别是 “智能卵石”的全自动装置,使其只要地面给它一个指令,就可见机行事,完成拦截 任务,不必依赖易遭攻击的指挥控制中心。
       这种“智能卵石”装有能探测数千公里外飞行目标的高分辨红外探测器,敌方导弹一露出云层就会被发现,高功能计算机同时会指令启动小火箭发动机,引导“卵石 ”高速冲向目标,并与之同归于尽。这种方案比原计划经济易行,技术上容易实现,因此,美国计划于本世纪末部署10万枚“智能卵石”于太空不同轨道之上,代替原计 划中的激光、雷达网与电脑组成的作战管理综合网络。
       动能武器与束流武器相比,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遇到的困难较少,费用也较低, 这使美国政府改变了两者并重的政策,而是突出重点,侧重于动能武器的研制,并逐 年增加经费,使动能武器的研究与试验逐渐接近于实用。 动能使飞鸟可以撞毁飞机,动能武器击落来袭导弹的日子也不会很远了。
       “星战计划”计划向何处去 美国耗资巨大的“星球大战”计划看上去令人眼花缭乱,似乎天衣无缝,难道“ 星球大战”计划真的像美国人所吹嘘的那样万无一失、无懈可击吗?美国真的有必要 进行这项计划吗? 对于“星球大战”计划,美国人一直非常乐观,在该计划提出之前,美国的“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就曾断言束流武器拦截导弹是可行的;“星球大战”提出之后,里根总统的科学顾问乔治·基沃斯又宣布80年代末就可研制出攻击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的激光武器;1984年3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德芬尔在《战略防御倡议》报告中说: “我相信,当我们进入下一代时代时,我们巨大的财富,我们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将使总统的理想变为现实。
      ”而SDI计划局局长亚伯拉罕森信心最足,1984年5月他在国会关于SDI计划的证词中十分肯定地说:“在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能把较成熟的波束发生器的性能提高到武器性能的水平。”但事实证明,这些人的乐观根据是不足 的。 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激光专家布洛姆伯根和帕特尔为首的17人束流武器技术评审小组在经过1年多的研究后,于1987年4月23日提交了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竟然是束流武器目前在关键部件上性能要提高几个数量级才有实用的可能,这将需要至少10 年以上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本世纪末部署束流武器已无可能。
       SDI计划共设计了 5大项目,其中4项是单项技术,只有最后一项是系统分析和作 战指挥及管理,而系统分析这项最为重要。因为星战计划包括 4个主要防御层次,每 个层次又将使用多种拦截武器攻击数以万计的真假目标。这种包含近百个子系统的大系统,系统效能非常关键,即使单项技术达到了要求,全系统的总体性能和功能如何 是难以进行全面实验的,最后可行性、可靠性报告很难找到充分根据。
       而最让美国人头疼的是SDI系统的生存能力。天基部件长期位于可预测的轨道上,体积又大,生存能力非常低,相比之下,比弹体、母舱和弹头要脆弱得多,容易被反卫星武器、激光武器、太空雷等所摧毁。如果不能解决其生存问题,耗资巨大的 SDI 计划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星战计划使用了大量的计算机,这又增加了一个非常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软件 的错误率。目前最好的软件技术是在1000行程序中出现 3个错误,而短短几十分钟的 战斗计算机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整个SDI系统要连续进行1000万到1亿行无错误的计算机程序运算才能保证防御的有效性。
      即使按1000万行程序,以千分之三的错误 率,就是要出现 3万个错误。而一两个关键性错误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失灵。可见,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星战计划距实战还十分遥远。 除此之外,星战计划要部署到太空中的总物资量多达 9万吨,航天飞机至少需要 5000次的发射才能完成这一空前繁重的运输任务。
      以目前美国航天飞机每年平均发射 十几次至几十次的能力看,要100多年才能完成。 世上没有突不破的防线,不要说星战计划一时难以实现,就是真的实现了,有矛必有盾,几十年的时间内对手完全有可能研制出破解的武器系统,靠发明一两样新式武器以取得一劳永逸的安全是不现实的。
      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耗费地球有限的资源和财富,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把人类互相残杀的战场摆到太空,这明智吗 ?上苍 如果有灵,会不会发出埋在人类心底的一句疑问: “星球大战”计划,你将向何处去?! 。

    刺***

    2007-03-24 10:25:03

其他答案

    2007-03-24 13:19:08
  • 是一个非常大的骗局目的是为了把苏联拖跨

    2007-03-24 13:19:08

  • 2007-03-24 13:02:06
  • 就是美国现在的TMD,NMD导弹防御系统的扩大扩大在扩大版,也就是这个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把苏联拖垮了,

    2007-03-24 13:02:06

  • 2007-03-24 11:18:09
  •   星球大战计划(Strategic Defene Initiative),简称SDI。该计划是美国总统里根在冷战后期的1983年3月23日的一个著名演说:“星球大战”发表后,1985年1月4日正式由美国政府立项开发,正式名称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计划于1994年开始部署。
      其核心内容是:在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如微波、激光、高能粒子束、电磁动能武器等)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
      美国的许多盟国,包括英国、意大利、联邦德国、以色列、日本等,也在美国的要求下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项计划。 计划由“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和“反卫星计划”两部分组成。其预算高达1万多亿美元。拦截系统由天基侦察卫星、天基反导弹卫星组成第一道防线,用常规弹头或定向武器攻击在发射和穿越大气层阶段的战略导弹;由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摧毁穿出大气层的分离弹头;由天基定向武器、电磁动能武器或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攻击在再入大气层前阶段飞行的核弹头;用反导导弹、动能武器、粒子束等武器摧毁重返大气层后的“漏网之鱼”。
      经过上述4道防线,可以确保对来袭核弹的99%摧毁率。同时在核战争发生时,以反卫星武器摧毁敌方的军用卫星,打击削弱敌方的监视、预警、通信、导航能力。 由于系统计划的费用昂贵和技术难度大,加上苏联后来的解体。美国在已经花费了近千亿美元的费用后,于20世纪90年代宣布中止“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的出台背景是在冷战后期,由于苏联拥有比美国更强大的核攻击力量,美国害怕“核平衡”的形势被打破,有需要建立有效的反导弹系统,来保证其战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和可靠的威慑能力,维持其核优势。同时,美国也是想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太空武器竞争,把苏联的经济拖垮。
       随着美国中央情报局冷战密件曝光,“星球大战”计划被证实是一场彻底的骗局,一时间舆论哗然。大多数人开始相信,“星球大战”计划只是美国政府为了拖垮苏联而采取的一种宣传手段而已。但五角大楼声称,它没有实施,是因为存在技术缺陷。

    g***

    2007-03-24 11:18:09

  • 2007-03-24 10:26:13
  • 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一项欺骗计划,

    更***

    2007-03-24 10:26: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