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介绍一下计算机病毒这个概念

首页

介绍一下计算机病毒这个概念

以及历史上关于病毒的一些重大事件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3-15 14:43:07
      计算机病毒不是我们说熟悉的生物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代码。但是,计算机病毒就像生物病毒一样,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同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而且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除复制能力外,计算机病毒还有其它一些和生物病毒一样的共同特性一个被病毒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载体,如同传染病。当你看到病毒载体似乎仅仅表现在文字和图象上时,它们可能也已毁坏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盘,删除了驱动或造成了其它各种类型的灾害。
      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单独一个被污染的程序,它还然能通过占据存贮空间给你带来麻烦,并降低你的计算机的全部性能⊥生物病毒在传播上的特性的相似是计算机病毒”名称的由来。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种定义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其他程序的程序。
      另一种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 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 它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寄生在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或程序里。当某种条件或时 机成熟时, 它会自生复制并传播, 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坏等等。
       这些说法在某种意义上借用了生物学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同生物病毒所相似之处是扮演着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 桅正常工作的病原体”。它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破坏, 同时能够自我复制, 具有传染性。所以,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 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与生物病毒不同的是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 有时一旦扩散出来后连编者自己也无法控制。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纯计算机学术问题, 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了,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化的今天,一次计算机病毒发作造成的桅可能比一场瘟疫还要厉害。
      
      几年前,大多数的病毒主要通过软盘传播,但是,因特网引入了新的病毒传送机制。随着现在电子邮件被用作一种通信工具,病毒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扩展得快。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的产物,所以它的产生和发展是难以控制的,根据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协会发布的统计资料,已有超过10,000种病毒被辨认出来,而且每个月都在又产生200种新型病毒。

    1***

    2007-03-15 14:43:07

其他答案

    2007-03-19 20:05:21
  •   “计算机病毒”首先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它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其能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它用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从而感染它们,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的这样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此定义具有法律性、权威性。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产生的过程可分为:程序设计--传播--潜伏--触发、运行--实行攻击。下面是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是指病毒具有把自身复制到其他程序中的特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段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只要一台计算机染毒,如不及时处理,那么病毒会在这台机子上迅速扩散,其中的大量文件(一般是可执行文件)会被感染。
      而被感染的文件又成了新的传染源,再与其他机器进行数据交换或通过网络接触,病毒会继续进行传染。 正常的计算机程序一般是不会将自身的代码强行连接到其它程序之上的。而病毒却能使自身的代码强行传染到一切符合其传染条件的未受到传染的程序之上。计算机病毒可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如软盘、计算机网络去传染其它的计算机。
      当你在一台机器上发现了病毒时,往往曾在这台计算机上用过的软盘已感染上了病毒,而与这台机器相联网的其它计算机也许也被该病毒侵染上了。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条件。 非授权性 一般正常的程序是由用户调用,再由系统分配资源,完成用户交给的任务。
      其目的对用户是可见的、透明的。而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它隐藏再正常程序中,当用户调用正常程序时窃取到系统的控制权,先于正常程序执行,病毒的动作、目的对用户时未知的,是未经用户允许的。 隐蔽性 病毒一般是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程序。
      通常附在正常程序中或磁盘较隐蔽的地方,也有个别的以隐含文件形式出现。目的是不让用户发现它的存在。如果不经过代码分析,病毒程序与正常程序是不容易区别开来的。一般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计算机病毒程序取得系统控制权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传染大量程序。
      而且受到传染后,计算机系统通常仍能正常运行,使用户不会感到任何异常。试想,如果病毒在传染到计算机上之后,机器马上无法正常运行,那么它本身便无法继续进行传染了。正是由于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得以在用户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扩散到上百万台计算机中。 大部分的病毒的代码之所以设计得非常短小,也是为了隐藏。
      病毒一般只有几百或1k字节,而PC机对DOS文件的存取速度可达每秒几百KB以上,所以病毒转瞬之间便可将这短短的几百字节附着到正常程序之中,使人非常不易被察觉。 潜伏性 大部分的病毒感染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它可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只有在满足其特定条件时才启动其表现(破坏)模块。
      只有这样它才可进行广泛地传播。如“PETER-2”在每年2月27日会提三个问题,答错后会将硬盘加密。著名的“黑色星期五”在逢13号的星期五发作。国内的“上海一号”会在每年三、六、九月的13日发作。当然,最令人难忘的便是26日发作的CIH。这些病毒在平时会隐藏得很好,只有在发作日才会露出本来面目。
       破坏性 任何病毒只要侵入系统,都会对系统及应用程序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轻者会降低计算机工作效率,占用系统资源,重者可导致系统崩溃。由此特性可将病毒分为良性病毒与恶性病毒。良性病度可能只显示些画面或出点音乐、无聊的语句,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破坏动作,但会占用系统资源。
      这类病毒较多,如:GENP、小球、W-BOOT等。恶性病毒则有明确得目的,或破坏数据、删除文件或加密磁盘、格式化磁盘,有的对数据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这也反映出病毒编制者的险恶用心。 不可预见性 从对病毒的检测方面来看,病毒还有不可预见性。
      不同种类的病毒,它们的代码千差万别,但有些操作是共有的(如驻内存,改中断)。有些人利用病毒的这种共性,制作了声称可查所有病毒的程序。这种程序的确可查出一些新病毒,但由于目前的软件种类极其丰富,且某些正常程序也使用了类似病毒的操作甚至借鉴了某些病毒的技术。
      使用这种方法对病毒进行检测势必会造成较多的误报情况。而且病毒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病毒对反病毒软件永远是超前的。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一。 传统开机型病毒: 纯粹的开机型病毒多利用软碟开机时侵入电脑系统, 然後再伺机感染其他的软碟或硬碟, 例如∶STONED 3 ( 米开朗基罗)。
       DISK KILLER。 HEAD ELEVEN。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防毒。 扫毒程式均可预防此类病毒, 一般电脑用户对於此类病毒最好的预防方式, 即是避免使用外来软碟开机。 以1990年以後出品的AMI BIOS而言, 就已经提供了设定由硬碟开机的功能, 足可令电脑用户避开此类病毒的侵扰。
      使用者於电脑开机时, 压或 键即进入BIOS的设定, 其中选择 将游标移至选项, 设定, 即完成了由硬碟开机的设定。 二。 隐形开机型病毒: 此类病毒的开山始祖, 首推(C)BRAIN, 凡是为此病毒感染之系统, 再行检查开机区(PARTITION TABLE & BOOT SECTOR), 得到的将是正常的磁区资料, 就好像没有中毒一般, 此型病毒较不易为一般扫毒软体所查觉, 而防毒软体对於未知的此型病毒,必须具有辨认磁区资料真伪的能力。
       此类病毒已出现的尚有FISH。 NOVEMBER 4。 三。 档案感染型兼开机型病毒: 尽管防毒观念中强调, 避免使用外来的软碟开机, 但是仍仅能预防上述两种开机型病毒, 档案感染型兼开机型病毒则是利用档案感染时伺机感染开机区, 因而具有双重的行动能力, 此型较著名的病毒有 CANCER。
       HAMMER V , 目前市面上的防毒扫毒软体多能侦测出此类病毒。 四。 目录型病毒: 本型病毒之感染方式非常独特, DIR2即其代表, 此类病毒仅修改目录区( ROOT ),便可达到感染的目的。由於其修改目录区混淆DOS 的档案作业, 并不须去感染真正的档案, 可想而知病毒作者的功力相当高。
      而市面上之防毒软体皆能防止此病毒, 但面对此型之新病毒, 则仍有待考验。 五。 传统档案型病毒: 档案感染型病毒最大的特徵, 便是将病毒本身植入档案, 使档案膨胀, 以达到散播传染的目的。此型病毒的代表有 13 FRIDAY。 SUNDAY。
      除扫瞄式防毒软体不具侦测未来毒之能力外, 其它如加值总和式。 移植检查式。 人工智慧式皆能顺利栏截。 六。 千面人病毒: 千面人病毒乃指具有自我编码能力的病毒, 1701下雨病毒。 FLIP。 4096为主要的代表, 此种病毒编码的目的, 在使其感染的每一个档案, 看起来皆不一样, 干扰扫毒软体的侦测, 不过千面人病毒再怎么会编码, 仍会留下一段完全相同的程式开头, 所以各类侦防病毒之软体, 均能利用其留下的这个小辫子, 将其绳之以法。
       七。 突变引擎: 有鉴於千面人病毒一个接一个被逮著, 便有人写出一种突变式病毒, 使原本千面人病毒无法解决的程式开头相同的问题, 加以克服, 并写成 OBJ副程式, 供人制造此型病毒, 此即 McTation Engine。 Polymorphic Engine, 但是尽管如此, 这型病毒仅干扰了扫毒式软体, 对其它方式之防毒软体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八。 隐形档案型病毒: 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 隐形感染可避开许多防毒软体的侦测, 因为隐形病毒能直接植入DOS 的作业环境中, 当外部程式呼叫DOS 中断服务时, 便同时执行到病毒本身,使得病毒能从容地将受其感染的档案, 粉饰成正常无毒的样子。
       此型病毒有4096。 512 及最近流行的DREAMING KING ( 即第三波129期介绍的 T4virion病毒 ), 其成功的取得DOS 的原始中断, 令各种加值总和式。 移植检查式之防毒软硬体毫无感觉, 而扫瞄式防毒软体更是无从侦测, 是一种难缠的新型病毒, 看来侦测此种病毒, 唯有依赖智慧型的方式了! 九。
       终结型病毒: 虽然隐形式病毒是一种难缠的病毒, 但是与终结型病毒相比, 却又厚道许多, 因为病毒不论感染。 常驻。 延迟。 占满磁碟空间, 都不若破坏磁碟资料来的可怕, 而此型病毒也让许多防毒软体束手无策, 甚至避而不谈。究竟此毒有何可怕之处呢 原因就是此毒能追踪磁碟操作中断之原始进入点, 当病毒取得磁碟原始中断时, 病毒便可任意在磁碟上修改资料或破坏资料, 而不会「惊动」防毒程式, 这也就是说, 有装防毒程式和没装防毒程式, 一样危险。
       这类病毒有的采用INT 1单步执行的方式, 逐步追踪磁碟中断的过程, 找出BIOS之磁碟中断的部份, 供病毒内部使用;有的采用死记的方式, 记录几个BIOS版本之磁碟中断原始进入点, 当病毒遇到熟悉的BIOS版本, 便可直接呼叫磁碟中断, 对磁碟予取予求;有的则分析磁碟中断的程式片段, 找出BIOS中的相似部份便可直接呼叫磁碟中断, 显然侦防此型病毒是防毒程式的必备条件, 目前市面上有此侦测能力的仅有一家。
       终结型病毒的代表作有Hammer 6 NCU_LI。 MACGYVER( 马盖先 )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马盖先病毒, 此毒因害怕为某些防毒软体侦测出来, 特别记录如果遇到 SCAN。 CLEAN。 ZLOCK, 等防毒软体时, 便乖乖的不动作, 但是其直接驱动磁碟中断的部份, 仍然为ZLOCK 所侦测出来。
       十。 WORD病毒: WORD巨集病毒可以说是目前最新的病毒种类了, 它是文件型病毒, 异於以往感染磁区或可执行的档案为主的病毒, 此类型之毒是利用WORD提供的巨集功能来感染文件。目前以经在INTERNET及BBS网路上发现了不少巨集病毒, 而且此类型病毒是用类似BASIC的程式写出来的, 很容易学。
      想必发展速度一定很快。 历史上关于计算机病毒的重大事件: CIH (1998年) 感染 Win95/98 中的可行性文件, 这种病毒在Windows环境下传播, 其实时性和隐蔽性都特别强, 变种可以重写 BIOS。大约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两千万到八千万美元的损失。
       梅利莎 (Melissa,1999年) Melissa病毒是一种迅速传播的宏病毒, 它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进行传播, 尽管Melissa病毒不会毁坏文件或其它资源, 但是它可能会使企业或其它邮件服务端程序停止运行, 因为它发出大量的邮件形成了极大的电子邮件信息流。
      1999年3月26日爆发, 感染了 15%-20% 的商业电脑, 带来了三千万到六千万美元的损失。 爱虫 (I love you, 2000年) 和 Melissa 一样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而其破坏性要比 Melissa 强的多, 可以删除本地部分图片和文本, 大约造成了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美元的损失。
       红色代码 (Code Red, 2001年) Code Red 是一种蠕虫病毒, 本质上是利用了缓存区溢出攻击方式, 使用服务器的端口80进行传播, 而这个端口正是Web服务器与浏览器进行信息交流的渠道。与其它病毒不同的是, Code Red 并不将病毒信息写入被攻击服务器的硬盘, 它只是驻留在被攻击服务器的内存中。
       大约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二百八十万美元的损失。 SQL Slammer (2003年) Slammer 是一款DDOS恶意程序, 透过一种全新的传染途径, 采取分布式阻断服务攻击感染服务器, 它利用 SQL Server 弱点采取阻断服务攻击1434端口并在内存中感染 SQL Server, 通过被感染的 SQL Server 再大量的散播阻断服务攻击与感染, 造成 SQL Server 无法正常作业或宕机, 使内部网络拥塞。
      和 Code Red 一样, 它只是驻留在被攻击服务器的内存中。 大约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五十万台服务器当机, 让韩国整个网络瘫痪了12个小时。 冲击波 (Blaster, 2003年) 冲击波病毒是利用微软公司在当年7月21日公布的 RPC 漏洞进行传播的, 只要是计算机上有 RPC 服务并且没有打安全补丁的计算机都存在有 RPC 漏洞, 该病毒感染系统后, 会使计算机产生下列现象: 系统资源被大量占用, 有时会弹出 RPC 服务终止的对话框, 并且系统反复重启, 不能收发邮件、不能正常复制文件、无法正常浏览网页, 复制粘贴等操作受到严重影响, DNS 和 IIS 服务遭到非法拒绝等。
       这个病毒该是近期国内比较熟悉一个大范围影响的病毒了。大约造成了二百万到一千万美元的损失, 而事实上受影响的电脑则是成千上万, 不计其数。 大无极。F (Sobig。F, 2003年) 这是 Sobig 蠕虫的第5个变种, 具有非常强的感染能力, 因此将会发生庞大的电子邮件传输, 使全球各地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当机, 由于其特性, 还将会极其危险的泄漏本地数据。
      大约造成了五百万到一千万美元的损失, 有超过一百万台电脑受感染。 贝革热 (Bagle, 2004年) Bagle 也被称为 Beagle, 是一种透过电子邮件散布的蠕虫病毒, 它通过远程访问网站利用电子邮件系统进行散布, 并在 Windows 系统建立 backdoor, 至今为止, 这个蠕虫可能是程度最严重, 传播范围最广泛的蠕虫病毒, 其影响仍然处于上升趋势。
      目前已经造成了上千万美元的损失, 而且仍然在继续。 MyDoom (2004年) 该病毒采用的是病毒和垃圾邮件相结合的战术, 可以迅速在企业电子邮件系统中传播开来, 导致邮件数量暴增, 从而阻塞网络。不管是病毒还是垃圾邮件, 无论哪一样在去年都给用户造成了足够多的烦恼, 而如今这两者的结合更是来势凶猛, 再加上大多数用户对此并不知情, 使得这种病毒的传播速度突破了原来的各种病毒的传播速度。
      根据 MessageLabs 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 在MyDoom病毒发作的高峰时刻, 每10封邮件中就有一封被此种病毒感染, 而对于前一年肆虐的Sobig病毒, 每17封邮件中才会有一封邮件被感染。在其爆发最严重的时候, 让全球的网络速度大幅度价低。
       震荡波 (Sasser, 2004年) 震荡波病毒会在网络上自动搜索系统有漏洞的电脑, 并直接引导这些电脑下载病毒文件并执行, 因此整个传播和发作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只要这些用户的电脑没有安装补丁程序并接入互联网, 就有可能被感染。这样子的发作特点很像当年的冲击波, 会让系统文件崩溃, 造成电脑反复重启。
      目前已经造成了上千万美元的损失。 其他还包括去年的威金以及前段时间谈毒色变的熊猫烧香。

    蓝***

    2007-03-19 20:05:21

  • 2007-03-19 10:03:33
  •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很强的感染性,一定的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和很大的破坏性。 三。 病毒存在的必然性计算机的信息需要存取、复制、传送,病毒作为信息的一种形式可以随之繁殖、感染、破坏,而当病毒取得控制权之后,他们会主动寻找感染目标,使自身广为流传。
       四。计算机病毒的长期性病毒往往会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弱点进行传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完美的系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将使系统多数时间用于病毒检查,系统失去了可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信息保密的要求让人们在泄密和抓住病毒之间无法选择。
      病毒与反病毒将作为一种技术对抗长期存在,两种技术都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长期的发展。 五。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信息和产地信息,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统计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处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六。
       计算机病毒分类根据多年对计算机病毒的研究,按照科学的、系统的、严密的方法,计算机病毒可分类如下:按照计算机病毒属性的方法进行分类,计算机病毒可以根据下面的属性进行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存在的媒体进行分类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病毒可以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
      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感染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引导型病毒感染启动扇区(Boot)和硬盘的系统引导扇区(MBR),还有这三种情况的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文件和引导型)感染文件和引导扇区两种目标,这样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复杂的算法,它们使用非常规的办法侵入系统,同时使用了加密和变形算法。
       按照计算机病毒传染的方法进行分类根据病毒传染的方法可分为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驻留型病毒感染计算机后,把自身的内存驻留部分放在内存(RAM)中,这一部分程序挂接系统调用并合并到操作系统中去,他处于激活状态,一直到关机或重新启动。非驻留型病毒在得到机会激活时并不感染计算机内存,一些病毒在内存中留有小部分,但是并不通过这一部分进行传染,这类病毒也被划分为非驻留型病毒。
       按照计算机病毒破坏的能力进行分类根据病毒破坏的能力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无害型除了传染时减少磁盘的可用空间外,对系统没有其它影响。无危险型这类病毒仅仅是减少内存、显示图像、发出声音及同类音响。危险型这类病毒在计算机系统操作中造成严重的错误。
      非常危险型这类病毒删除程序、破坏数据、清除系统内存区和操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这些病毒对系统造成的危害,并不是本身的算法中存在危险的调用,而是当它们传染时会引起无法预料的和灾难性的破坏。由病毒引起其它的程序产生的错误也会破坏文件和扇区,这些病毒也按照他们引起的破坏能力划分。
      一些现在的无害型病毒也可能会对新版的DOS、Windows和其它操作系统造成破坏。例如:在早期的病毒中,有一个“Denzuk”病毒在360K磁盘上很好的工作,不会造成任何破坏,但是在后来的高密度软盘上却能引起大量的数据丢失。 按照计算机病毒特有的算法进行分类根据病毒特有的算法,病毒可以划分为:伴随型病毒这一类病毒并不改变文件本身,它们根据算法产生EXE文件的伴随体,具有同样的名字和不同的扩展名(COM),例如:XCOPY。
      EXE的伴随体是XCOPY。COM。病毒把自身写入COM文件并不改变EXE文件,当DOS加载文件时,伴随体优先被执行到,再由伴随体加载执行原来的EXE文件。“蠕虫”型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不改变文件和资料信息,利用网络从一台机器的内存传播到其它机器的内存,计算网络地址,将自身的病毒通过网络发送。
      有时它们在系统存在,一般除了内存不占用其它资源。寄生型病毒除了伴随和“蠕虫”型,其它病毒均可称为寄生型病毒,它们依附在系统的引导扇区或文件中,通过系统的功能进行传播,按其算法不同可分为:练习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错误,不能进行很好的传播,例如一些病毒在调试阶段。
      诡秘型病毒它们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断和扇区数据,而是通过设备技术和文件缓冲区等DOS内部修改,不易看到资源,使用比较高级的技术。利用DOS空闲的数据区进行工作。变型病毒(又称幽灵病毒)这一类病毒使用一个复杂的算法,使自己每传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长度。
      它们一般的作法是一段混有无关指令的解码算法和被变化过的病毒体组成。 。

    1***

    2007-03-19 10:03:33

  • 2007-03-18 21:09:03
  •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七***

    2007-03-18 21:09:03

  • 2007-03-16 21:57:34
  •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很强的感染性,一定的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和很大的破坏性。 三。 病毒存在的必然性计算机的信息需要存取、复制、传送,病毒作为信息的一种形式可以随之繁殖、感染、破坏,而当病毒取得控制权之后,他们会主动寻找感染目标,使自身广为流传。
       四。计算机病毒的长期性病毒往往会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弱点进行传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完美的系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将使系统多数时间用于病毒检查,系统失去了可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信息保密的要求让人们在泄密和抓住病毒之间无法选择。
      病毒与反病毒将作为一种技术对抗长期存在,两种技术都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长期的发展。 五。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信息和产地信息,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统计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处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六。
       计算机病毒分类根据多年对计算机病毒的研究,按照科学的、系统的、严密的方法,计算机病毒可分类如下:按照计算机病毒属性的方法进行分类,计算机病毒可以根据下面的属性进行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存在的媒体进行分类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病毒可以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
      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感染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引导型病毒感染启动扇区(Boot)和硬盘的系统引导扇区(MBR),还有这三种情况的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文件和引导型)感染文件和引导扇区两种目标,这样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复杂的算法,它们使用非常规的办法侵入系统,同时使用了加密和变形算法。
       按照计算机病毒传染的方法进行分类根据病毒传染的方法可分为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驻留型病毒感染计算机后,把自身的内存驻留部分放在内存(RAM)中,这一部分程序挂接系统调用并合并到操作系统中去,他处于激活状态,一直到关机或重新启动。非驻留型病毒在得到机会激活时并不感染计算机内存,一些病毒在内存中留有小部分,但是并不通过这一部分进行传染,这类病毒也被划分为非驻留型病毒。
       按照计算机病毒破坏的能力进行分类根据病毒破坏的能力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无害型除了传染时减少磁盘的可用空间外,对系统没有其它影响。无危险型这类病毒仅仅是减少内存、显示图像、发出声音及同类音响。危险型这类病毒在计算机系统操作中造成严重的错误。
      非常危险型这类病毒删除程序、破坏数据、清除系统内存区和操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这些病毒对系统造成的危害,并不是本身的算法中存在危险的调用,而是当它们传染时会引起无法预料的和灾难性的破坏。由病毒引起其它的程序产生的错误也会破坏文件和扇区,这些病毒也按照他们引起的破坏能力划分。
      一些现在的无害型病毒也可能会对新版的DOS、Windows和其它操作系统造成破坏。例如:在早期的病毒中,有一个“Denzuk”病毒在360K磁盘上很好的工作,不会造成任何破坏,但是在后来的高密度软盘上却能引起大量的数据丢失。 按照计算机病毒特有的算法进行分类根据病毒特有的算法,病毒可以划分为:伴随型病毒这一类病毒并不改变文件本身,它们根据算法产生EXE文件的伴随体,具有同样的名字和不同的扩展名(COM),例如:XCOPY。
      EXE的伴随体是XCOPY。COM。病毒把自身写入COM文件并不改变EXE文件,当DOS加载文件时,伴随体优先被执行到,再由伴随体加载执行原来的EXE文件。“蠕虫”型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不改变文件和资料信息,利用网络从一台机器的内存传播到其它机器的内存,计算网络地址,将自身的病毒通过网络发送。
      有时它们在系统存在,一般除了内存不占用其它资源。寄生型病毒除了伴随和“蠕虫”型,其它病毒均可称为寄生型病毒,它们依附在系统的引导扇区或文件中,通过系统的功能进行传播,按其算法不同可分为:练习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错误,不能进行很好的传播,例如一些病毒在调试阶段。
      诡秘型病毒它们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断和扇区数据,而是通过设备技术和文件缓冲区等DOS内部修改,不易看到资源,使用比较高级的技术。利用DOS空闲的数据区进行工作。变型病毒(又称幽灵病毒)这一类病毒使用一个复杂的算法,使自己每传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长度。
      它们一般的作法是一段混有无关指令的解码算法和被变化过的病毒体组成。 。

    z***

    2007-03-16 21:57:34

  • 2007-03-16 16:02:26
  •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很强的感染性,一定的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和很大的破坏性。 三。 病毒存在的必然性计算机的信息需要存取、复制、传送,病毒作为信息的一种形式可以随之繁殖、感染、破坏,而当病毒取得控制权之后,他们会主动寻找感染目标,使自身广为流传。
       四。计算机病毒的长期性病毒往往会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弱点进行传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完美的系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将使系统多数时间用于病毒检查,系统失去了可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信息保密的要求让人们在泄密和抓住病毒之间无法选择。
      病毒与反病毒将作为一种技术对抗长期存在,两种技术都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长期的发展。 五。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信息和产地信息,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统计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处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六。
       计算机病毒分类根据多年对计算机病毒的研究,按照科学的、系统的、严密的方法,计算机病毒可分类如下:按照计算机病毒属性的方法进行分类,计算机病毒可以根据下面的属性进行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存在的媒体进行分类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病毒可以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
      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感染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引导型病毒感染启动扇区(Boot)和硬盘的系统引导扇区(MBR),还有这三种情况的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文件和引导型)感染文件和引导扇区两种目标,这样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复杂的算法,它们使用非常规的办法侵入系统,同时使用了加密和变形算法。
       按照计算机病毒传染的方法进行分类根据病毒传染的方法可分为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驻留型病毒感染计算机后,把自身的内存驻留部分放在内存(RAM)中,这一部分程序挂接系统调用并合并到操作系统中去,他处于激活状态,一直到关机或重新启动。非驻留型病毒在得到机会激活时并不感染计算机内存,一些病毒在内存中留有小部分,但是并不通过这一部分进行传染,这类病毒也被划分为非驻留型病毒。
       按照计算机病毒破坏的能力进行分类根据病毒破坏的能力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无害型除了传染时减少磁盘的可用空间外,对系统没有其它影响。无危险型这类病毒仅仅是减少内存、显示图像、发出声音及同类音响。危险型这类病毒在计算机系统操作中造成严重的错误。
      非常危险型这类病毒删除程序、破坏数据、清除系统内存区和操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这些病毒对系统造成的危害,并不是本身的算法中存在危险的调用,而是当它们传染时会引起无法预料的和灾难性的破坏。由病毒引起其它的程序产生的错误也会破坏文件和扇区,这些病毒也按照他们引起的破坏能力划分。
      一些现在的无害型病毒也可能会对新版的DOS、Windows和其它操作系统造成破坏。例如:在早期的病毒中,有一个“Denzuk”病毒在360K磁盘上很好的工作,不会造成任何破坏,但是在后来的高密度软盘上却能引起大量的数据丢失。 按照计算机病毒特有的算法进行分类根据病毒特有的算法,病毒可以划分为:伴随型病毒这一类病毒并不改变文件本身,它们根据算法产生EXE文件的伴随体,具有同样的名字和不同的扩展名(COM),例如:XCOPY。
      EXE的伴随体是XCOPY。COM。病毒把自身写入COM文件并不改变EXE文件,当DOS加载文件时,伴随体优先被执行到,再由伴随体加载执行原来的EXE文件。“蠕虫”型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不改变文件和资料信息,利用网络从一台机器的内存传播到其它机器的内存,计算网络地址,将自身的病毒通过网络发送。
      有时它们在系统存在,一般除了内存不占用其它资源。寄生型病毒除了伴随和“蠕虫”型,其它病毒均可称为寄生型病毒,它们依附在系统的引导扇区或文件中,通过系统的功能进行传播,按其算法不同可分为:练习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错误,不能进行很好的传播,例如一些病毒在调试阶段。
      诡秘型病毒它们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断和扇区数据,而是通过设备技术和文件缓冲区等DOS内部修改,不易看到资源,使用比较高级的技术。利用DOS空闲的数据区进行工作。变型病毒(又称幽灵病毒)这一类病毒使用一个复杂的算法,使自己每传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长度。
      它们一般的作法是一段混有无关指令的解码算法和被变化过的病毒体组成。

    h***

    2007-03-16 16:02:26

  • 2007-03-16 15:03:17
  •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除复制能力外,某些计算机病毒还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个被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载体。
      当你看到病毒载体似乎仅仅表现在文字和图象上时,它们可能也已毁坏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盘驱动或引发了其它类型的灾害。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个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过占据存贮空间给你带来麻烦,并降低你的计算机的全部性能。 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寄生性 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2) 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 (3) 潜伏性 有些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让它什么时间发作是预先设计好的。比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预定时间一点都觉察不出来,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一下子就爆炸开来,对系统进行破坏。
       (4) 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

    乐***

    2007-03-16 15:03:17

  • 2007-03-15 22:08:47
  •   按破坏性分 
    ⑴ 良性病毒 
    ⑵ 恶性病毒 
    ⑶ 极恶性病毒 
    ⑷ 灾难性病毒 
    按传染方式分 
    ⑴ 引导区型病毒 
    引导区型病毒主要通过软盘在操作系统中传播,感染引导区,蔓延到硬盘,并能感染到硬盘中的"主引导记录"。 
    ⑵ 文件型病毒 
    文件型病毒是文件感染者,也称为寄生病毒。
      它运行在计算机存储器中,通常感染扩展名为COM、EXE、SYS等类型的文件。 ⑶ 混合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具有引导区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两者的特点。 ⑷ 宏病毒 宏病毒是指用BASIC语言编写的病毒程序寄存在Office文档上的宏代码。
      宏病毒影响对文档的各种操作。 按连接方式分 ⑴ 源码型病毒 它攻击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在源程序编译之前插入其中,并随源程序一起编译、连接成可执行文件。源码型病毒较为少见,亦难以编写。 ⑵ 入侵型病毒 入侵型病毒可用自身代替正常程序中的部分模块或堆栈区。
      因此这类病毒只攻击某些特定程序,针对性强。一般情况下也难以被发现,清除起来也较困难。 ⑶ 操作系统型病毒 操作系统型病毒可用其自身部分加入或替代操作系统的部分功能。因其直接感染操作系统,这类病毒的危害性也较大。 ⑷ 外壳型病毒 外壳型病毒通常将自身附在正常程序的开头或结尾,相当于给正常程序加了个外壳。
      大部份的文件型病毒都属于这一类。 。

    友***

    2007-03-15 22:08:47

  • 2007-03-15 21:05:37
  •   能够描述计算机病毒的根本属性的是自我复制和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很强的感染性,一定的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和很大的破坏性。 三。 病毒存在的必然性计算机的信息需要存取、复制、传送,病毒作为信息的一种形式可以随之繁殖、感染、破坏,而当病毒取得控制权之后,他们会主动寻找感染目标,使自身广为流传。
       四。计算机病毒的长期性病毒往往会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弱点进行传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完美的系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将使系统多数时间用于病毒检查,系统失去了可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信息保密的要求让人们在泄密和抓住病毒之间无法选择。
      病毒与反病毒将作为一种技术对抗长期存在,两种技术都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长期的发展。 五。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信息和产地信息,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统计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处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六。
       计算机病毒分类根据多年对计算机病毒的研究,按照科学的、系统的、严密的方法,计算机病毒可分类如下:按照计算机病毒属性的方法进行分类,计算机病毒可以根据下面的属性进行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存在的媒体进行分类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病毒可以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
      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感染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引导型病毒感染启动扇区(Boot)和硬盘的系统引导扇区(MBR),还有这三种情况的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文件和引导型)感染文件和引导扇区两种目标,这样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复杂的算法,它们使用非常规的办法侵入系统,同时使用了加密和变形算法。
       按照计算机病毒传染的方法进行分类根据病毒传染的方法可分为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驻留型病毒感染计算机后,把自身的内存驻留部分放在内存(RAM)中,这一部分程序挂接系统调用并合并到操作系统中去,他处于激活状态,一直到关机或重新启动。非驻留型病毒在得到机会激活时并不感染计算机内存,一些病毒在内存中留有小部分,但是并不通过这一部分进行传染,这类病毒也被划分为非驻留型病毒。
       按照计算机病毒破坏的能力进行分类根据病毒破坏的能力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无害型除了传染时减少磁盘的可用空间外,对系统没有其它影响。无危险型这类病毒仅仅是减少内存、显示图像、发出声音及同类音响。危险型这类病毒在计算机系统操作中造成严重的错误。
      非常危险型这类病毒删除程序、破坏数据、清除系统内存区和操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这些病毒对系统造成的危害,并不是本身的算法中存在危险的调用,而是当它们传染时会引起无法预料的和灾难性的破坏。由病毒引起其它的程序产生的错误也会破坏文件和扇区,这些病毒也按照他们引起的破坏能力划分。
      一些现在的无害型病毒也可能会对新版的DOS、Windows和其它操作系统造成破坏。例如:在早期的病毒中,有一个“Denzuk”病毒在360K磁盘上很好的工作,不会造成任何破坏,但是在后来的高密度软盘上却能引起大量的数据丢失。 按照计算机病毒特有的算法进行分类根据病毒特有的算法,病毒可以划分为:伴随型病毒这一类病毒并不改变文件本身,它们根据算法产生EXE文件的伴随体,具有同样的名字和不同的扩展名(COM),例如:XCOPY。
      EXE的伴随体是XCOPY。COM。病毒把自身写入COM文件并不改变EXE文件,当DOS加载文件时,伴随体优先被执行到,再由伴随体加载执行原来的EXE文件。“蠕虫”型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不改变文件和资料信息,利用网络从一台机器的内存传播到其它机器的内存,计算网络地址,将自身的病毒通过网络发送。
      有时它们在系统存在,一般除了内存不占用其它资源。寄生型病毒除了伴随和“蠕虫”型,其它病毒均可称为寄生型病毒,它们依附在系统的引导扇区或文件中,通过系统的功能进行传播,按其算法不同可分为:练习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错误,不能进行很好的传播,例如一些病毒在调试阶段。
      诡秘型病毒它们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断和扇区数据,而是通过设备技术和文件缓冲区等DOS内部修改,不易看到资源,使用比较高级的技术。利用DOS空闲的数据区进行工作。变型病毒(又称幽灵病毒)这一类病毒使用一个复杂的算法,使自己每传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长度。
      它们一般的作法是一段混有无关指令的解码算法和被变化过的病毒体组成。

    1***

    2007-03-15 21:05:37

  • 2007-03-15 18:26:00
  •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
    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
    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除复制能力外,某些计算机病毒还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个被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载体。
      当你看到病毒载体似乎 仅仅表现在文字和图象上时,它们可能也已毁坏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盘驱动或引发了其它类型的灾害。若是病毒并不 寄生于一个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过占据存贮空间给你带来麻烦,并降低你的计算机的全部性能。   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种定义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 其他程序 的程序。另一种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 制造的程序,它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寄生在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或程序里。
      当某种条件或时机成熟时,它会自生复制 并传播,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坏等等。这些说法在某种意义上借用了生物学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同生物病毒 所相似之处是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危害正常工作的“病原体”。它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破坏,同时能够自我复 制, 具有传染性。
         所以,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 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 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2006年互联网十大计算机病毒事件 一、微软WMF漏洞被黑客广泛利用,多家网站被挂马   2006年春节前后,早在去年12月份就被曝光的WMF漏洞成2006年电脑安全第一场噩梦。
       2006年12月28日,江民反病毒中心监测到,Windows在处理特殊WMF文件(也就是图元文件)时存在问题,可以导致远程代码执行,如果用户使用Windows图片传真查看程序打开恶意WMF文件,甚至在资源管理器中预览恶意WMF时,也都存在代码执行漏洞。
      虽然1月6日微软发布了安全补丁,然而,在1月底,针对该漏洞的木马病毒已经在我国互联网上呈蔓延之势。1月26日,江民反病毒研究中心已发现数家网站被种植此类木马病毒,与此同时,网上众多网站都在公开售卖WMF木马生成器,没有安装杀毒软件的电脑用户点击其中任意链接即中毒。
      2月初,WMF木马传播变本加励,发展到通过搜索引擎贴吧、MSN疯狂传播,后来在反病毒厂商的围剿下,WMF木马才渐渐郾旗息鼓。   二、敲诈者   2006年6月11日,国内首例旨在敲诈被感染用户钱财的木马病毒被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率先截获。
      该病毒名为“敲诈者”(Trojan/Agent。bq),病毒可恶意隐藏用户文档,并借修复数据之名向用户索取钱财。“敲诈者”在被截获后短短10天内,导致全国数千人中招,许多个人和单位受到重大损失。一名为大叔的网民由于中了敲诈者,合同文本被病毒隐藏,使得本来到手的订单丢失,该网民出于愤怒地在网上发帖称在悬赏十万元网上通辑一名为“俊曦”的病毒作者。
      虽然病毒作者声称编写病毒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但由于他触犯了法律,最终也未能逃脱法律的惩罚,7月24日,广州警方宣布破案这一国内首例敲诈病毒案,作者被警方刑事拘留,等待他将是法律的严惩。   三、病毒假冒工行电子银行升级   2006年6月27日,网友举报,他在登陆工行网上个人银行时,系统突然弹出电子银行系统正在升级并要求修改密码的提示,于是他按要求再次输入登陆和支付密码,然而当点击“确定”后,电脑中的“江民密保”突然发出“不明程序向外发送密码”的警示,于是他紧急与工行联系,才发现工行根本就没有升级电子银行系统,他怀疑是感染了电脑病毒,并庆幸自己发现的及时,要不账户中的存款就易手他人了。
         江民反病毒工程师分析后认为,这是病毒假冒工行电子银行升级通知,目的在于盗取工行用户的帐号密码,联想到今年工行网银用户集体维权事件,不禁令人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再生疑惑。   四、魔鬼波病毒爆发   2006年8月13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发布紧急病毒警报,一利用微软5天前刚刚发布的MS06-040漏洞传播的“魔鬼波”(Backdoor/Mocbot。
      b)蠕虫现身互联网,感染该蠕虫的计算机将被黑客远程完全控制。微软在8月8日例行发布的MS06-040安全公告中称,其操作系统Server服务漏洞可能允许远程执行代码,并建议电脑用户立即升级。   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每年都会出现一个攻击微软新漏洞的“某某波”,03年的“冲击波”,04年的“震荡波”,05年的“极速波”,今年的“魔鬼波”,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五、光大证券网站多款软件被捆绑木马   2006年8月25日,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监测到,光大证券阳光网( )站点上提供的“光大证券新版网上交易系统”、“光大证券专业分析版2003”、“光大证券金典2005”等多款软件的安装程序捆绑了木马。
      用户运行这些安装程序的同时,会下载网银木马,威胁用户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帐号密码安全。江民反病毒专家分析, 根据光大证券HTTP服务器返回的信息,这些恶意安装程序是2006年8月18日上线的,至今已经带毒运行了一周左右,估计已经有不少网上证券系统的用户感染了该病毒。
      专家分析,很有可能是光大证券的服务器遭受了黑客入侵导致。   按理说,银行、证券网站的安全性应该是很有保障的,而且网站服务器还装了一款所谓国际品牌的杀毒软件,怎么就会轻易被黑客攻陷并还种了木马呢?是网管员太无能还是国外杀毒软件太弱智?   六、威金病毒大闹互联网      10月中上旬,江民反病毒中心监测到,“威金”病毒(Worm/Viking)的多个新变种在互联网上活动较为频繁,已有多家企业用户报告感染了该病毒并导致整个局域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据江民全国病毒疫情监控系统数据显示,该病毒从2005年5月19日首次出现至今,保守估计感染电脑数近50万台,变种数量突破了500种,实在可以称为是2006年病毒之王。   七、建行云南网站遭假冒   2006年11月2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监测到,一个恶意网站假冒中国建设银行云南分行网站,传播“QQ大盗”和武林外传游戏木马。
         假网站调用多个恶意脚本,下载并自动运行“QQ大盗”木马和“武林外传”两个木马,这两个木马会对用户的QQ号和武林外传游戏帐号构成很大威胁,并会尝试关闭多款国内外知名杀毒软件。   一般来说病毒盗个QQ号什么的不算大事,可你要是看了这条新闻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12月15日,深圳晶报报道,一伙平均年龄仅21岁的“网络大盗”一年内盗取QQ号、Q币数百万个,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售卖,非法牟利70余万元,涉案人员竟有44名。原来小小的QQ号也存在这么大的利润可图,犯罪份子就是抓住网民这种认为QQ号价值不大不值得追究的心理,最终造成了一个大案。
         八、银联网站被黑成悬案   11月22日,反病毒厂商称某金融官方网站首页被黑客嵌入恶意程序,用户点击网站首页后,系统即可自动下载一后门程序,中毒用户电脑存在被黑客偷窥的风险。反病毒工程师介绍,该后门程序名为黑洞2005,是一个江民一年前就已经截获并大范围发布预警的老病毒。
      该病毒具有强大的穿透防火墙能力,可以禁止防火墙并开启染毒电脑的摄像头,进行远程监控、远程摄像等操作。病毒还会将自身添加为“服务”,达到开机自动启动的目的,隐蔽性很强。   但这条消息被某金融网站否定,究竟谁是谁非,由于时过境迁,事实无法重现,唯有提醒电脑用户以后上网时一定要穿好防毒衣(打开杀毒软件网页监控),防患于未然。
         九、“瑞波”危害超过“魔鬼波”?   8月24日,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发布紧急病毒警报,自上周“魔鬼波”病毒肆虐互联网以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监测到,“瑞波”(Backdoor/RBot)蠕虫新变种正在利用微软的MS06-040等多种系统漏洞大肆传播,目前已发现国内大量用户被病毒感染,中毒用户的系统可被黑客远程完全控制。
      仅8月23日一天,有3个“瑞波”新变种的泛滥程度都超过了“魔鬼波”(Backdoor/Mocbot)蠕虫。   十、天涯虚拟社区网站首页带毒   2006年11月22日,江民公司反病毒公司监测到,天涯虚拟社区网站首页带毒。如果用户没有安装过微软的MS06-014安全补丁,在使用IE浏览器访问该网页时,就会感染木马程序Trojan/Hitpop。
      该木马会在后台点击某些网页,制造虚假流量,并会关闭多款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23日,天涯首页上的恶意代码已经被删除。江民公司提醒广大网民,特别是天涯社区用户,请立即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对您的系统进行全面扫描 。

    精***

    2007-03-15 18:26:00

  • 2007-03-15 18:15:46
  •   一。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很强的感染性,一定的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和很大的破坏性。 三。 病毒存在的必然性计算机的信息需要存取、复制、传送,病毒作为信息的一种形式可以随之繁殖、感染、破坏,而当病毒取得控制权之后,他们会主动寻找感染目标,使自身广为流传。
       四。计算机病毒的长期性病毒往往会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弱点进行传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完美的系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将使系统多数时间用于病毒检查,系统失去了可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信息保密的要求让人们在泄密和抓住病毒之间无法选择。
      病毒与反病毒将作为一种技术对抗长期存在,两种技术都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长期的发展。 五。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信息和产地信息,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统计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处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修改回答 ┆ 采纳答案 ┆ 。
      

    c***

    2007-03-15 18:15:46

  • 2007-03-15 17:20:08
  •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除复制能力外,某些计算机病毒还有其他一些共同特性:一个被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载体。
      当你看到病毒载体似乎仅仅表现在文字和图像上时,它们可能也已毁坏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盘驱动或引发了其他类型的灾害。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个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过占据存贮空间给你带来麻烦,并降低你的计算机的全部性能。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种定义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 能“传染”其他程序的程序。另一种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 它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寄生在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或程序里。
      当某种条件或时机成熟时, 它会自我复制并传播, 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等。这些说法在某种意义上借用了生物学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同生物病毒的相似之处是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 危害正常工作的“病原体”。它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破坏, 同时能够自我复制, 具有传染性。
      所以,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 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与生物病毒不同的是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 有时一旦扩散出来后连编者自己也无法控制。
      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纯计算机学术问题, 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几年前,大多数类型的病毒主要通过软盘传播,但是,因特网带来了新的病毒传送机制。随着现在电子邮件被用作一个重要的企业通信工具,病毒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扩展得快。附着在电子邮件信息中的病毒,仅仅在几分钟内就可以侵染整个企业,让公司每年在生产损失和清除病毒开销上花费数百万美元。
         今后任何时候病毒都不会很快地消失。按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协会发布的统计资料,已有超过10,000种病毒被辨认出来,而且每个月又产生200种新型病毒。为了安全,我们说大部分机构必须常规性地对付病毒的突然爆发。没有一个使用多台计算机的机构是可以对病毒免疫的。
       。

    w***

    2007-03-15 17:20:08

  • 2007-03-15 17:03:49
  •   一。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很强的感染性,一定的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和很大的破坏性。 三。 病毒存在的必然性计算机的信息需要存取、复制、传送,病毒作为信息的一种形式可以随之繁殖、感染、破坏,而当病毒取得控制权之后,他们会主动寻找感染目标,使自身广为流传。
       四。计算机病毒的长期性病毒往往会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弱点进行传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完美的系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将使系统多数时间用于病毒检查,系统失去了可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信息保密的要求让人们在泄密和抓住病毒之间无法选择。
      病毒与反病毒将作为一种技术对抗长期存在,两种技术都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长期的发展。 五。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信息和产地信息,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统计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处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青***

    2007-03-15 17:03:49

  • 2007-03-15 15:40:40
  •     什么是病毒,怎样预防及消灭病毒?关于这个话题,众说纷纭。有人说,只要拥有了一套功能强大的杀毒软件便万事大吉;有人说,只要不上网就可抗拒病毒的侵害;还有人认为,只要定期格式化硬盘就能把病毒扼制在萌芽状态……面对种种说法,笔者感到他们把病毒看得太神奇,或者说对病毒的了解不是很清楚,对病毒的预防与剿灭不是很了解。
         认识病毒   病毒,是指能够破坏计算机系统,影响计算机工作并能实现自我复制的一段程序或指令代码。随着计算机工业的发展,病毒程序层出不穷,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它的种类已经达到千万种。虽然病毒的类型有很多,变型的病毒更无法计算,但是就其传染对象来分只不过四类:BIOS、硬盘引导区、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病毒。
         在知道了病毒的定义与分类以后,我们再来看看电脑感染了病毒后会出现哪些异常现象:   BIOS病毒现象   1、开机运行几秒后突然黑屏   2、外部设备无法找到   3、硬盘无法找到   4、电脑发出异样声音   硬盘引导区病毒现象   1、无法正常启动硬盘   2、引导时出现死机现象   3、执行C盘时显示“Not ready error drive A Abort,Retry,Fail?”   操作系统病毒现象   1、引导系统时间变长   2、计算机处理速度比以前明显放慢   3、系统文件出现莫名其妙的丢失,或字节变长,日期修改等现象   4、系统生成一些特殊的文件   5、驱动程序被修改使得某些外设不能正常工作   6、软驱、光驱丢失   7、计算机经常死机或重新启动   应用程序病毒现象   1、启动应用程序出现“非法错误”对话框   2、应用程序文件变大   3、应用程序不能被复制、移动、删除   4、硬盘上出现大量无效文件   5、某些程序运行时载入时间变长   预防病毒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如何预防病毒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
      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些预防病毒的措施:   一、杜绝传染渠道   病毒的传染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如今由于电子邮件的盛行,通过互联网传递的病毒要远远高于后者。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在网上的行为。   1、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
         2、不要光顾那些很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有可能就是网络陷阱。   3、不要随便打开某些来路不明的E-mail与附件程序。   4、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公司提供的防火墙,比如赛门铁克的个人防火墙软件,并注意时时打开着。   5、不要在线启动、阅读某些文件,否则您很有可能成为网络病毒的传播者。
         6、经常给自己发封E-mail,看看是否会收到第二封未属标题及附带程序的邮件。   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我想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二、设置传染对象的属性   病毒其实是一段程序或指令代码,它主要针对的是以EXE与COM结尾的文件,由于它天生的局限性,因此预防病毒的另一种方法便是设置传染对象的属性,即:把所有以EXE与COM为扩展名的文件设定“只读”。
      这样一来就算病毒程序被激活,也无法对其他程序进行写操作,也就不能感染可执行程序了,因此病毒的破坏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关于宏病毒   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使用Word的朋友都曾经与宏病毒狭路相逢过。宏病毒的产生主要是因为Word本身配有内置语言,简单地说就是具备编程功能,因此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就利用了它的这一功能制作出宏病毒。
      宏病毒的破坏性虽不大,但对于靠笔杆为生的人的来说确实是一种负担,为此笔者特意借此文告诉大家一些检测、预防宏病毒的方法。   一、检测宏病毒   宏病毒的检测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点击Word界面上菜单栏的[工具]→[宏]→[宏],接着在“宏名”列表中查看是否有AutoExce与AutoOpen两个自动宏便可。
         二、预防宏病毒   宏病毒通常是驻留在文档或模板的宏中,如果打开这样的文档或模板,就会激活宏病毒   ,并使病毒进入 t模板文件中。为此要预防宏病毒,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Word本身具有清除宏(病毒)的功能。当Word识别出一个打开的文档中具有自动执行宏时,它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让用户选择是否打开宏,为了预防宏病毒一般我们选择[取消宏]按钮。
         2、在 t模板文件中创建一个自己的宏(AutoExce),具体代码为:   “Sub Main   DisableAutoMacros 1   End Sub”   这样就能禁止其他自动宏的运行,预防宏病毒的感染。另外注意一点,此程序是在Word的“工具/宏/Visual Basic编辑器”中完成。
         3、将文件保存为TXT(纯文本文件)或RTF形式(文本文件,但可以包括其他一些非文本文件信息,例如:图片,表格等)。   其实大可不必对病毒感到非常恐惧,甚至闻风丧胆,因为毕竟创造病毒的还是人不是神,只要大家对病毒有所认识并加以预防,我想它就不会如此嚣张跋扈。
      另外,现在众多的杀毒软件厂商都为我们提供了功能齐备的软件,你要做的仅仅是定期升级、定期查杀即可。但愿此文能给善良的电脑爱好者以帮助,彻底消除病毒带给我们的困扰与烦恼!。

    1***

    2007-03-15 15:40:40

  • 2007-03-15 15:39:21
  •   
    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此定义具有法律性、权威性。 另附篇论文 如下: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1 计算机病毒的来源计算机病毒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①一些所谓“超群智力”的科学狂人,为了显示他们的“才华”,精心制造了一些病毒程序。这是一种科学恶作剧。
      ②一些公司为了商业上的竞争,蓄意制造病毒,旨在破坏别的公司的信誉。③一些公司为了捍卫自身的利益,对于非法拷贝或复制行为实行报复,在软件上做了手脚。搞所谓破坏性的加密保护,在一定条件下触发,就能自动摧毁整个系统。④在游戏盘中,一些得胜手段旨在破坏对方的进攻策略。
      这些得胜手段或方法可能演变成为具有破坏性的病毒。另外,一些单位为某种有益目的而设计的小程序,处理不当也会变为病毒。例如INT-ERNET网络上的一种病毒,实际上是为修复E-mail的弱点而设计的,可以说是好心办坏事。2 计算机病毒的结构和类型本文着重谈谈计算机病毒按性状特征分的5种类型:①微生物型:包括病毒(Virus)和蠕虫(Worn)两种。
      它们的特征是能自我复制,迅速占据大量存储空间。例如“雪球”病毒象滚雪球那样增长。它们消耗机器资源,降低处理速度,特别在转存过程中使数据与文件发生丢失。②化学剂型:它们只与特定的程序相结合,并腐蚀该程序。如“林荫散步道”病毒,用它自己置换原引导扇区,使引导速度变慢或死机。
      ③逻辑炸弹型:这种病毒分定时触发与特定信号触发两种。一旦条件具备,就会导致系统瘫痪。④陷井型:这是程序开发者有意安排的陷井。⑤恶作剧型:这种病毒属于良性,危害不算太大,但感染以后的确令人生厌。3 计算机病毒的作用机理(1)破坏磁盘的文件分配表或目录区,使用户磁盘上的信息丢失。
      (2)删除软、硬盘上可执行文件(·EXE类)或覆盖文件。(3)将非法数据写入DOS内存参数区,引起系统崩溃。(4)修改或破坏文件和数据。 (5)影响内存常驻程序的正常执行。 (6)在磁盘上标记虚假的坏簇,从而破坏有关的程序或数据。(7)更改或重新写入磁盘卷标号。
      (8)对可执行文件反复传染拷贝,造成磁盘存贮空间减少,并影响系统运行效率。(9)对整个磁盘进行特定的格式化,破坏全盘的数据。(10) 使系统空挂,造成显示器或键盘处于封锁状态。新的计算机病毒可能有新的作用机理。 4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症状计算机感染病毒以后,一般出现下列症状:程序装入时间比平时长;磁盘访问时间比平时长;屏幕出现特殊的信息和图象:喇叭发出不正常的音响;用户没有访问的设备出现“忙”信号;可用存贮空间变小;程序或数据神秘地丢失或更改;系统配置出现错误; 系统运行时间明显减慢或无故死机;磁盘文件和建立日期无故发生变化;磁盘上原有正常文件不能执行;出现莫名其妙的异常文件和隐藏文件;磁盘出现固定的坏扇区;磁盘引导扇区、文件分配表、目录区被修改;“·COM”、“·EXE ”、“·BAT”、“·SYS”等类文件发生变化。
      我们应当敏锐地观察病毒出现的各种症状,丝毫不能疏忽大意。5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途径一般有3条:一条是通过外界被感染的软盘;一条是通过被感染的病机;一条是通过网络上的通讯接口。显然,要防止病毒入侵必须堵塞这3条通道。
      预防病毒比感染后再去发现和排除重要得多。下面介绍预防病毒的一些具体措施:①尽量不使用外界的软盘。如必须使用,应先作检疫和消毒处理。②本室的软盘也不要供给外人使用。如外借使用过,归还时也应作消毒处理。③除非是原始盘,不要用其他软盘引导系统。如果有硬盘,绝不要用软盘作引导。
      ④对新购置的机器,或从别的部门转移过来的机器,应消毒后再使用。⑤限制网上可执行代码的交换。⑥对所有的系统盘以及不需要写入数据的磁盘,均应加封“防写保护贴”。⑦可在DOS3。3下调用ATTRIB命令,将所有的“·COM”文件和“·EXE”文件赋以“只读”特性。
      格式如下〔d:〕ATTRIB+R〔d:〕*COM/S〔d:〕ATTRIB+R〔d:〕*EXE/S前面的〔d:〕为命令所在盘号,后面的〔d:〕为文件所在盘号。若为当前盘,则盘号可省略。⑧经常性地制作后备文件。对于重要文件,一个后备还不够,应轮流使用几个后备。
      一旦确认系统已遭病毒侵犯,数据受到破坏,可用一个最近制作的后备来恢复信息。⑨定期用病毒诊断软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监测。如发现病毒感染,立即进行处理。6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处理计算机病毒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稍有松懈就有被感染的危险。一旦发现病毒入侵,首先应将病机和有问题的软盘与健康机和软盘隔离,立即着手进行检查、消毒和修复工作。
      并向有关部门通报疫情。最简单的治疗过程如下框图所示:流程图中所涉及的 SCAN软件和KILL软件,分别为查找病毒文件和消除病毒文件。它们是由中国公安部专门为维护计算机安全而编制的程序。这两个软件位于同一磁盘上,使用可靠,操作简便。该盘称为消毒盘。
      消毒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3个问题:①必须使用清洁健康的DOS盘启动系统,否则消毒不能成功。②计算机病毒有可能在硬盘的C:、D:、E:、F:各个分区,例如2708号病毒就在D:盘上。③消毒盘本身可能就是带菌者,必须使用健康的消毒盘。 (原载《河北电力技术》1992年第4 期,有删节) 【作者】 易简 于红军。
      

    小***

    2007-03-15 15:39:21

  • 2007-03-15 14:22:06
  • 什么是电脑病毒 
    从广义上定义,凡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依据此定义,诸如逻辑炸弹,蠕虫等均可称为计算机病毒。 

    南***

    2007-03-15 14:22:06

  • 2007-03-15 14:09:53
  •   能够描述计算机病毒的根本属性的是自我复制和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很强的感染性,一定的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和很大的破坏性。 三。 病毒存在的必然性计算机的信息需要存取、复制、传送,病毒作为信息的一种形式可以随之繁殖、感染、破坏,而当病毒取得控制权之后,他们会主动寻找感染目标,使自身广为流传。
       四。计算机病毒的长期性病毒往往会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弱点进行传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完美的系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将使系统多数时间用于病毒检查,系统失去了可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信息保密的要求让人们在泄密和抓住病毒之间无法选择。
      病毒与反病毒将作为一种技术对抗长期存在,两种技术都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长期的发展。 五。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信息和产地信息,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统计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处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六。
       计算机病毒分类根据多年对计算机病毒的研究,按照科学的、系统的、严密的方法,计算机病毒可分类如下:按照计算机病毒属性的方法进行分类,计算机病毒可以根据下面的属性进行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存在的媒体进行分类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病毒可以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
      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感染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引导型病毒感染启动扇区(Boot)和硬盘的系统引导扇区(MBR),还有这三种情况的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文件和引导型)感染文件和引导扇区两种目标,这样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复杂的算法,它们使用非常规的办法侵入系统,同时使用了加密和变形算法。
       按照计算机病毒传染的方法进行分类根据病毒传染的方法可分为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驻留型病毒感染计算机后,把自身的内存驻留部分放在内存(RAM)中,这一部分程序挂接系统调用并合并到操作系统中去,他处于激活状态,一直到关机或重新启动。非驻留型病毒在得到机会激活时并不感染计算机内存,一些病毒在内存中留有小部分,但是并不通过这一部分进行传染,这类病毒也被划分为非驻留型病毒。
       按照计算机病毒破坏的能力进行分类根据病毒破坏的能力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无害型除了传染时减少磁盘的可用空间外,对系统没有其它影响。无危险型这类病毒仅仅是减少内存、显示图像、发出声音及同类音响。危险型这类病毒在计算机系统操作中造成严重的错误。
      非常危险型这类病毒删除程序、破坏数据、清除系统内存区和操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这些病毒对系统造成的危害,并不是本身的算法中存在危险的调用,而是当它们传染时会引起无法预料的和灾难性的破坏。由病毒引起其它的程序产生的错误也会破坏文件和扇区,这些病毒也按照他们引起的破坏能力划分。
      一些现在的无害型病毒也可能会对新版的DOS、Windows和其它操作系统造成破坏。例如:在早期的病毒中,有一个“Denzuk”病毒在360K磁盘上很好的工作,不会造成任何破坏,但是在后来的高密度软盘上却能引起大量的数据丢失。 按照计算机病毒特有的算法进行分类根据病毒特有的算法,病毒可以划分为:伴随型病毒这一类病毒并不改变文件本身,它们根据算法产生EXE文件的伴随体,具有同样的名字和不同的扩展名(COM),例如:XCOPY。
      EXE的伴随体是XCOPY。COM。病毒把自身写入COM文件并不改变EXE文件,当DOS加载文件时,伴随体优先被执行到,再由伴随体加载执行原来的EXE文件。“蠕虫”型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不改变文件和资料信息,利用网络从一台机器的内存传播到其它机器的内存,计算网络地址,将自身的病毒通过网络发送。
      有时它们在系统存在,一般除了内存不占用其它资源。寄生型病毒除了伴随和“蠕虫”型,其它病毒均可称为寄生型病毒,它们依附在系统的引导扇区或文件中,通过系统的功能进行传播,按其算法不同可分为:练习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错误,不能进行很好的传播,例如一些病毒在调试阶段。
      诡秘型病毒它们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断和扇区数据,而是通过设备技术和文件缓冲区等DOS内部修改,不易看到资源,使用比较高级的技术。利用DOS空闲的数据区进行工作。变型病毒(又称幽灵病毒)这一类病毒使用一个复杂的算法,使自己每传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长度。
      它们一般的作法是一段混有无关指令的解码算法和被变化过的病毒体组成。

    伐***

    2007-03-15 14:09:53

  • 2007-03-15 13:36:27
  • “你专业吗?有奖征答”在第一阶段活动中做的一些不光彩的事怎么处理呢? 
    比如被网友指出错误拒不改正 
    比如采纳回答的不公正 
    比如偷偷摸摸修改规则 
    比如说内部人员中奖
    只对无关事项做个道歉吗?
    对真正的错误就避而不谈吗?绝口不提道歉的事啦

    心***

    2007-03-15 13:36:27

  • 2007-03-15 13:27:13
  •   计算机病毒杂谈 
    --------------------------------------------------------------------------------
     
      2001/07/03 16:01 赛迪网 张鸣 
     
      什么是病毒,怎样预防及消灭病毒?关于这个话题,众说纷纭。
      有人说,只要拥有了一套功能强大的杀毒软件便万事大吉;有人说,只要不上网就可抗拒病毒的侵害;还有人认为,只要定期格式化硬盘就能把病毒扼制在萌芽状态……面对种种说法,笔者感到他们把病毒看得太神奇,或者说对病毒的了解不是很清楚,对病毒的预防与剿灭不是很了解。
         认识病毒   病毒,是指能够破坏计算机系统,影响计算机工作并能实现自我复制的一段程序或指令代码。随着计算机工业的发展,病毒程序层出不穷,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它的种类已经达到千万种。虽然病毒的类型有很多,变型的病毒更无法计算,但是就其传染对象来分只不过四类:BIOS、硬盘引导区、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病毒。
         在知道了病毒的定义与分类以后,我们再来看看电脑感染了病毒后会出现哪些异常现象:   BIOS病毒现象   1、开机运行几秒后突然黑屏   2、外部设备无法找到   3、硬盘无法找到   4、电脑发出异样声音   硬盘引导区病毒现象   1、无法正常启动硬盘   2、引导时出现死机现象   3、执行C盘时显示“Not ready error drive A Abort,Retry,Fail?”   操作系统病毒现象   1、引导系统时间变长   2、计算机处理速度比以前明显放慢   3、系统文件出现莫名其妙的丢失,或字节变长,日期修改等现象   4、系统生成一些特殊的文件   5、驱动程序被修改使得某些外设不能正常工作   6、软驱、光驱丢失   7、计算机经常死机或重新启动   应用程序病毒现象   1、启动应用程序出现“非法错误”对话框   2、应用程序文件变大   3、应用程序不能被复制、移动、删除   4、硬盘上出现大量无效文件   5、某些程序运行时载入时间变长   预防病毒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如何预防病毒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
      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些预防病毒的措施:   一、杜绝传染渠道   病毒的传染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如今由于电子邮件的盛行,通过互联网传递的病毒要远远高于后者。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在网上的行为。   1、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
         2、不要光顾那些很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有可能就是网络陷阱。   3、不要随便打开某些来路不明的E-mail与附件程序。   4、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公司提供的防火墙,比如赛门铁克的个人防火墙软件,并注意时时打开着。   5、不要在线启动、阅读某些文件,否则您很有可能成为网络病毒的传播者。
         6、经常给自己发封E-mail,看看是否会收到第二封未属标题及附带程序的邮件。   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我想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二、设置传染对象的属性   病毒其实是一段程序或指令代码,它主要针对的是以EXE与COM结尾的文件,由于它天生的局限性,因此预防病毒的另一种方法便是设置传染对象的属性,即:把所有以EXE与COM为扩展名的文件设定“只读”。
      这样一来就算病毒程序被激活,也无法对其他程序进行写操作,也就不能感染可执行程序了,因此病毒的破坏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关于宏病毒   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使用Word的朋友都曾经与宏病毒狭路相逢过。宏病毒的产生主要是因为Word本身配有内置语言,简单地说就是具备编程功能,因此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就利用了它的这一功能制作出宏病毒。
      宏病毒的破坏性虽不大,但对于靠笔杆为生的人的来说确实是一种负担,为此笔者特意借此文告诉大家一些检测、预防宏病毒的方法。   一、检测宏病毒   宏病毒的检测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点击Word界面上菜单栏的[工具]→[宏]→[宏],接着在“宏名”列表中查看是否有AutoExce与AutoOpen两个自动宏便可。
         二、预防宏病毒   宏病毒通常是驻留在文档或模板的宏中,如果打开这样的文档或模板,就会激活宏病毒   ,并使病毒进入 t模板文件中。为此要预防宏病毒,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Word本身具有清除宏(病毒)的功能。当Word识别出一个打开的文档中具有自动执行宏时,它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让用户选择是否打开宏,为了预防宏病毒一般我们选择[取消宏]按钮。
         2、在 t模板文件中创建一个自己的宏(AutoExce),具体代码为:   “Sub Main   DisableAutoMacros 1   End Sub”   这样就能禁止其他自动宏的运行,预防宏病毒的感染。另外注意一点,此程序是在Word的“工具/宏/Visual Basic编辑器”中完成。
         3、将文件保存为TXT(纯文本文件)或RTF形式(文本文件,但可以包括其他一些非文本文件信息,例如:图片,表格等)。   其实大可不必对病毒感到非常恐惧,甚至闻风丧胆,因为毕竟创造病毒的还是人不是神,只要大家对病毒有所认识并加以预防,我想它就不会如此嚣张跋扈。
      另外,现在众多的杀毒软件厂商都为我们提供了功能齐备的软件,你要做的仅仅是定期升级、定期查杀即可。但愿此文能给善良的电脑爱好者以帮助,彻底消除病毒带给我们的困扰与烦恼!   编者按:虽说现在大家对病毒的认识是越来越深,查杀方法越来越先进,但病毒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一些病毒已经达到了"杀人于无形"的境界,众多用户也是纷纷中招。
      我想,我们同病毒的斗争肯定会是一个长期的热门。我们互动学校正在准备推出大型反病毒专栏,将在7月4日与您见面,敬请关注!(责任编辑Jacky) 。

    我***

    2007-03-15 13:27: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 【求助】关于 华硕adsl 与 TP

    每家运营商的DNS都不同,而且各省的也不同。你可以问问你的网络提供商,他们会告诉你的。(也可以通过分...

    互联网

  • 李阳"一口气"是什么?

    那个内练一口气 刚柔并济不低头 我们心中有天地????

    外语学习

  • 无锡有哪些大学?

    无锡至少有两所正规大学: 1、江南大学 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由于它不直接在无锡召本科生,所...

    院校信息

  • 鲫鱼汤一般需要炖多长时间?

    做鲫鱼汤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火候的把握。 步骤如下: 买新鲜现杀的鲫鱼两条,个头要适中。洗的时候要把鱼...

    美食/烹饪

  • 笔记本电脑永远是解决笔记本故障的卡片屏幕...

    有时,我们的笔记本电脑总是卡住了。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不太熟悉的网友。现在让我们告诉你...

    电脑/网络

  • xp电脑显示屏调节屏幕亮度怎么调节_XP...

    XP电脑显示屏亮度调节怎么操作 1、直接在XP系统桌面空白处右键选择属性打开【显示属性】程序。 2、...

    电脑/网络

  • 计算机不能重新启动所有时间重新启动如何解...

    关于计算机不能重启和重启的问题,我相信很多网民以前见过。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有一点告诉你,计算机...

    电脑/网络

  • 如果笔记本不能上网,我该怎么办

    也许有些网友对笔记本电脑无法上网的问题了解不多。现在让我们向你介绍一下笔记本电脑不能上网的原因以及如...

    电脑/网络

  • 现在移民需要多少钱(留学移民要多少钱)

    在众多的热门移民国家中,能够同时满足速度快,要求简单且有法案支持的移民国家,目前就只有马耳他,希腊,...

    电脑/网络

  • 高迪安集团公司的实力怎么样?

    高迪安(英文:GOLDIAN,前身:金大元集团),是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致力于真爱人文事业的发展,旗...

    管理学

  • 有人了解高迪安集团这个公司吗?

    高迪安(英文:GOLDIAN,前身:金大元集团),是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成立以来致力于真爱人文事业的...

    产业信息

  • 高迪安集团旗下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好吗?

    高迪安集团旗下的元梦智能科技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打造以数字智能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交互系统,并集研发、生...

    产业信息

  • 高迪安这个公司现在旗下现在主要有哪些产业...

    高迪安旗下产业比较多,涵盖地产、教育、珠宝、智能、金融、互联、健康等多个领域。集团从地产起步,开发了...

    产业信息

  • 高迪安之前开发的第一个新房是哪个楼盘?

    位于浦东川沙的金钟苑,后续集团开发了享誉海内外的上海地标性楼盘——香梅花园。

    购房置业

  • 关于计算机的病毒

    关于计算机的病毒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定义: 计算...

    反病毒

  •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关于计算机病毒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国公安部计算机安全检察司对病毒的定 义是: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

    反病毒

  • 计算机病毒的专业定义是什么?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

    职业教育

  •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它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

    软件

  • 计算机病毒是什么?

    人为设置的小程序来破坏计算机的系统、文件

    软件

  • 计算机的定义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

    电脑/网络

  • 计算机病毒

    如何根据名称识别计算机病毒 发布时间:2004年11月15日 13:23     很多时候大家已经用...

    软件

  • 计算机病毒

    是不是中病毒了?

    软件

  • 什么叫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程序,共同的特点就是: 1、小 2、能自我复制 3、有传染性 4、有一定的破坏性(也...

    反病毒

  • 计算机病毒

    防治重于泰山

    反病毒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