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中医讲的“肾”和解剖学的“肾脏”是一回事吗?

如果不是的话,区别在哪里?多谢指教!
J*** | 2007-01-27 11:29:31

好评回答

2007-01-27 11:32:45
龙*** |2007-01-27 11:32:45 218 105 评论
不是一回事,解剖学的肾是单指“肾脏”。而中医对“肾”的理解和定义则要大多了。

中医对肾的生理病理认识并不局限于肾脏本身,其范围、含义则要广得多。例如肾小球肾炎,中医却要分肾阴、肾阳、肾实、肾虚等不同的临床证候,故治疗上往往会出现几位病人同患一种病而处方却各异,或者说不是同一种病而处方竟完全一样。这就是中医辨证治病的基本特色。正因如此,中医认为:肾除了主持人体水液代谢外,其主要方面还具有主藏精...

查看全部>>

不是一回事,解剖学的肾是单指“肾脏”。而中医对“肾”的理解和定义则要大多了。

中医对肾的生理病理认识并不局限于肾脏本身,其范围、含义则要广得多。例如肾小球肾炎,中医却要分肾阴、肾阳、肾实、肾虚等不同的临床证候,故治疗上往往会出现几位病人同患一种病而处方却各异,或者说不是同一种病而处方竟完全一样。这就是中医辨证治病的基本特色。正因如此,中医认为:肾除了主持人体水液代谢外,其主要方面还具有主藏精、主骨、主司二便、主管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等生理功能。由于肾所主的器官大多在腰以下,所以又有“腰为肾之府”之说。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常将某人的营养状况或某什事的物质条件之不足,形容成“先天不足,后天亏损”。这种比喻可以说是从中医的“肾为先天之本”借用过去的。所谓“先天”,就是指肾所藏的精。肾精又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也就是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它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的功能。先天之精不足,在小儿则骨软无力,智力不全;在成人则精少不育,经闭不孕。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营养,经脾胃消化吸收而成,并滋养着全身的脏腑和组织器官。后天之精亏损,则可导致全身营养失调,体弱多病。但是,先天之精必须依赖后天之精的不断滋补来得以充实;而后天之精的产生又离不开先天之精的温化促成,两者相互依存,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因此,保肾固精是有助于人体健康的。

其次,肾还具有“主骨、生髓、通于脑”的功能。这是因为肾能藏精,而精又能化生髓,髓居骨中,骨靠髓来充养,髓又聚汇于脑。所以《内经》有“肾生骨髓”,“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脑为髓之海”之说。说明肾气充足则骨质坚固,体格健康;精足髓充则脑力灵敏精巧。反之则骨质疏松,行走无力;而髓海空虚就迟钝健忘。因此,临床常以补肾益肾法治疗骨科及内科的神经衰弱等不同病症,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肾还主管二阴、耳窍,并且“其华在发”。所谓二阴,即指尿道和肛门,为肾之下窍。肾功能正常时,尿液、粪便的排泄才能各走其道。当肾气虚时,可导致小便失禁或排尿不尽;肾阳亏虚则大便溏泄;肾阴不足可致便秘。再有,耳为肾之上窍,肾气充足则听觉聪灵,肾气虚损则耳鸣耳聋。老年人大多耳背失聪,均与肾虚有关。因此《内经》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头发的营养虽来源于血,但发的生机却根源于肾气。肾气充实之人,头发茂密乌黑光泽;肾气虚弱的人,则毛发稀疏脱落,或变白无光泽。《素问·五脏生成篇》讲:“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就是说明肾藏精,精足则血盛,血盛则发荣,发为血之余的基本道理。

由上可见,中医所说的肾,不仅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对养生抗衰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7-02-09 00:12:19
  • 不是一回事的!
    中医的肾包含很多概念!西医指单独的肾器官!
    某*** | 2007-02-09 00:12:19 183 114 评论
    0/300
  • 2007-01-30 13:46:13
  • 中医在脏象学说中所说的肾脏不是指具体的器官.而是泛指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例如肾脏的生理功能就包括人体的免疫功能,生殖功能,代谢功能等.
    而西医对肾脏的理解,只能局限于对肾脏的泌尿功能的理解.
    中医学对肾脏的理解,不管是从宽泛面或深层次面来说,它都要比西医要深刻的多.
    下面就中医对肾脏的理解做一个摘述.以觅网友.
    
    肾位于腰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

    查看全部>>

    中医在脏象学说中所说的肾脏不是指具体的器官.而是泛指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例如肾脏的生理功能就包括人体的免疫功能,生殖功能,代谢功能等.
    而西医对肾脏的理解,只能局限于对肾脏的泌尿功能的理解.
    中医学对肾脏的理解,不管是从宽泛面或深层次面来说,它都要比西医要深刻的多.
    下面就中医对肾脏的理解做一个摘述.以觅网友.
    
    肾位于腰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精有精华之意,指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
      肾精的主要生理效应有: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死之精,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即《素问·本神》所说的"生之来,谓之精",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例如,人在七、八岁时,由于肾气的逐渐充盛,所以有"齿更发长"的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气充盛,产生了一种叫做"天癸"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排卵,出现月经,性机能也逐渐成熟而有生殖能力;待到老年,肾气渐衰,性机能和生殖能力随之逐渐减退而消失。
      2、肾主水。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来自水谷精微、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而水液代谢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肾有司开阖的作用。开,则水液得以排出;阖,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在体内潴留。如果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如阖多开少,可见尿少、水肿;开多阖少,则尿多、尿频。
      3、肾主纳气。纳即收纳、摄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故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如肾虚不能纳气,可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症,称为"肾不纳气"。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精不足,则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二阴是前阴与后阴的总称。前阴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为膀胱的功能,但须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因此,凡尿频、遗尿或尿少、尿闭多与肾的功能失常有关。。后阴指肛门。粪便的排泄虽由大肠所主,但中医认为亦与肾有关。如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衰,脾失温煦,水湿不运,可致大便泄泻;肾气不固,可致久泄、滑脱。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精能生髓,髓藏于骨腔中以营养骨骼,称为"肾主骨","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养,则坚固有力。如果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软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所以临床所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常因肾精不足所致。牙齿与骨一样,也是由肾精所充养,称为"齿为骨之余"。故凡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中医认为均由肾精不足所致。
      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多而润泽,即所谓"其华在发"。凡久病而见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早脱、早白者,多属肾精不足和血虚。
    由此可见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是其它医学和民间医学是无法比拟的.
    
    净*** | 2007-01-30 13:46:13 209 107 评论
    0/300
  • 2007-01-27 20:49:44
  • 不是一回事。中医讲象。西医说脏。
    l*** | 2007-01-27 20:49:44 181 113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