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高中历史问题?

首页

高中历史问题?

   北宋与西夏交战,北宋节节败退,后来宋夏议和,西夏向宋朝“称臣”;宋朝每年向西夏输送“岁币”。如果不按时加纳,可能还会受到西夏的军事打击,西夏一面向宋“称臣”、一面拿“岁币”。是否矛盾。因为北宋是向辽“称臣”,又向辽输送“岁币”。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24 12:06:06
      不矛盾。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吸取了历代教训,收兵权于皇帝一手,同时将建立的禁军(国家军队的精锐)分为两部,一驻京师,一驻外地,军队调动时将领不动,造成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而政治上的分权也很多,地方上知州和通判互相平衡牵制,中央有多名宰相或副相,这就造成官员众多,财政吃紧;加上昏君贪官等因素,造成了北宋的积贫积弱局面。
       而辽和西夏是新兴的封建国家,但仍残存一些旧的习俗,只在军事和内部团结上占优势,战争是他们获取中原物资的最好手段,但灭宋不要说西夏,辽以及后来的金都未能到。 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以及国力所限使其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始终没有占据主动地位,加上内部主和与主战的矛盾斗争,尤其是昏君的苟且偷安心理,议和就再所难免。
       西夏较之于辽自然力量小,只能于西北边境小打小闹,只能骚扰,不能形成致命的威胁,为了花钱买安生,同时西夏向北宋称臣,满足一下虚荣心,双方就订立了和约。

    g***

    2006-09-24 12:06:06

其他答案

    2006-09-24 16:46:17
  • 北宋的皇帝自宋真宗以后都怕打仗,而北宋朝本来也富庶,如果能靠纳岁来求和自然乐意。至于称臣一事倒并不成为一方的附属国。因为在北宋时期宋、辽、西夏在政权上是独立的。仅仅是让对方得一点面子,讨一点口头上的便宜。总体上宋要比西夏强,比辽弱。对辽不得不丢一点面子向它称臣。对整体实力比宋弱的西夏,如果向它称臣也就太没有面子了。军事实力是谈判筹码的具体表现,北宋对辽的筹码少一些,所以让步就要大一些。北宋对西夏的筹码多一此,所以让步的幅度也就要小一些。

    天***

    2006-09-24 16:46:17

  • 2006-09-22 20:53:39
  • 西夏打又打不过宋朝,所以被迫称臣;北宋迫于北面辽朝压力,也无力对西夏怎么样,所以给点钱财,名义上为赏赐,实际上为妥协,让西夏那头安分点,自己可以全力对辽,当时看来可能可以称作“双赢”。

    银***

    2006-09-22 20:53:3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