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请问青岛有什么特色的饭菜呢?

请问青岛有什么特色的饭菜呢?

青岛的特色饭菜都是什么呢?大约都在什么位置呢?

全部答案

  • 青岛锅贴,青岛大包,中山路美达尔烤肉都不错,还有就是吃海鲜,和青岛啤酒,吹海风,看海景,不错吧!

    青岛锅贴,青岛大包,中山路美达尔烤肉都不错,还有就是吃海鲜,和青岛啤酒,吹海风,看海景,不错吧!收起

    踏***

    2006-09-09 09:39:25

  • 当然是海鲜和烧烤啦~~

    当然是海鲜和烧烤啦~~收起

    夏***

    2006-09-12 20:35:25

  •   据说青岛有条街巷 叫劈柴院 里面 有好几家历久弥新的老店 至今仍然吸引着 老顾客 的光顾 劈柴院真的是一个传奇,见证了青岛100多年的沧桑巨变,更加传奇的是100多年来,这条街始终都是经营餐饮的。。。原先是什么类型无从考证,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条街以小吃和“杀人”闻名,90年代中期集中整治之后,经历了一段萧条,但谁也不能小瞧传统美食强大的生命力,现在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全部

      据说青岛有条街巷 叫劈柴院 里面 有好几家历久弥新的老店 至今仍然吸引着 老顾客 的光顾 劈柴院真的是一个传奇,见证了青岛100多年的沧桑巨变,更加传奇的是100多年来,这条街始终都是经营餐饮的。。。原先是什么类型无从考证,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条街以小吃和“杀人”闻名,90年代中期集中整治之后,经历了一段萧条,但谁也不能小瞧传统美食强大的生命力,现在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传统美食美味依然,海鲜烧烤口味正宗,相信劈柴院还会继续火下去。
      。 266001江宁路 劈柴院:青岛的美食地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点击数58 更新时间:2006-8-12 文章录入:wls 责任编辑:wls -------------------------------------------------------------------------------- 我在江宁路28号一家馆子的招牌前留了张影,红色的T恤衬着身后大红的广告——“劈柴院百年老字号,活海鲜、大排挡、涮羊肉、羊肉汤、手工水饺、排骨精米饭”——十分醒目。
      虽然已经是饭点儿,小巷里并没什么人,屋子里噼里啪啦的炒菜声,是住在里面的人家自己在做晚饭。辣炒蛤蜊、豆角丝、爆鱿鱼,加上瓶青岛啤酒,虽然板凳缺了条腿,桌子裂了缝,却是自得其乐,妙不可言。 在青岛,提起江宁路,即使是老司机,大多也要犯上阵糊涂。
      可提起“劈柴院”,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且别高兴得太早,出租车把你带去的,多半是江宁路旁边的河北路。那里开着一溜打着“劈柴院”招牌的海鲜大排挡,到了晚上八、九点钟,熙熙攘攘、觥筹交错的架势,真有些不让当年的感觉——“不过,感觉上,到底和当初不一样啦!” 当年的江宁路劈柴院,最早是柴草市的所在,后来一些小商贩和三教九流的人开始汇集在这里,白天卖货,晚上卖吃食。
      每到掌灯时分,这里总是客似云来,人声鼎沸。从上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劈柴院几乎成了青岛美食的代称。就算是当年日占期间大名鼎鼎的“临清路日本料理一条街”,因为价格上缺乏竞争力,风头也完全无法和下里巴人的劈柴院相媲美。然而,随着中山路商业街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衰落,劈柴院的喧嚣热闹,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虽然河北路上的众多“后劈柴院”饭馆仍能吸引部分住在附近的居民,但早已不复当时美食中心的雄风。油腻狭窄的厨房、黑乎乎的厅堂、大众化的菜式,已经不再是能够让人心向往之的所在。 现在,独领风骚的是位于城市东部的云霄路和与其交叉的闽江路美食街。
      靠近五四广场、佳世客购物中心和各大宾馆写字楼,云霄路上的店绝对不担心没有客源。平常工作日,中午时分,一家中等规模的海鲜酒楼的门口,五分钟内就停下了四辆出租车。同冷清的老劈柴院相比,不啻天壤之别。这条街上的生意之好,令一家名为渔码头的海鲜店,居然在不到200米的云霄路上连开了三家连锁店,饮食业的马太效应,也算表现得淋漓尽致。
       。收起

    不***

    2006-09-07 20:38:19

  • 海鲜,烤肉,啤酒,再拍几根黄瓜

    海鲜,烤肉,啤酒,再拍几根黄瓜收起

    h***

    2006-09-07 12:19:46

  • 到了海边就吃海鲜啊 比如葱爆海参...

    到了海边就吃海鲜啊 比如葱爆海参...收起

    蝴***

    2006-09-06 22:51:04

  •   青岛的特色美食   日常食品   玉米饼子   这是过去青岛人的主要食品,人们习惯叫“苞米饼子”,是用玉米面和带头同加水放入锅内做成,有烀饼子、蒸饼子和菜饼子等多种。菜饼子是用玉米面加野菜或青菜叶子上锅蒸熟,是人们度荒年时的主食,现已无人食用。
      另外还有用少许白面(小麦面)做成的“发糕”,则属玉米做法中的上品,多在节日中食用。 ...全部

      青岛的特色美食   日常食品   玉米饼子   这是过去青岛人的主要食品,人们习惯叫“苞米饼子”,是用玉米面和带头同加水放入锅内做成,有烀饼子、蒸饼子和菜饼子等多种。菜饼子是用玉米面加野菜或青菜叶子上锅蒸熟,是人们度荒年时的主食,现已无人食用。
      另外还有用少许白面(小麦面)做成的“发糕”,则属玉米做法中的上品,多在节日中食用。   玉米饼子就咸鱼、虾酱是青岛沿海渔民中最常见的吃法。咸鱼中以咸鲅鱼、咸刀鱼(带鱼)和咸白鳞为最佳,虾酱则有虾子酱、蟹酱和虾头酱(用对虾头磨成)等。山地人喜欢大葱蘸大酱就饼子吃,大酱都是农家自己制作的,有豆瓣酱、面酱(用小麦制作),其中用黄豆发酵做成的豆豉,掺以萝卜丁、胡萝卜丁、白菜丝等,吃起来鲜美可品,特别受人们喜爱。
         地瓜   学名甘薯,是青岛地区,特别是即墨、莱西、崂山一带人们的主食。由于地瓜产量高,茎叶是喂牲畜的好饲料,又适于山岭薄地种植,所以在青岛山区广泛栽种。   鲜地瓜怕冻,不好储藏。莱西等地冬天多把地瓜放在屋内顶棚上;即墨、崂山等地则多堆积在生火的炕头,或在屋内挖地窖存放。
      一般可吃到来年奏,所以有“地瓜半年粮”的说法。p;地瓜的吃法多种多样,除鲜地瓜煮食或擦丝煮粥外,主要地切片和擦丝晒干,分别叫“地瓜干”、“地瓜丝”。将地瓜干、地瓜丝碾碎磨成面,即为地瓜面。   地瓜丝可用来做成“豆包”,不太好吃,所以就有了“别拿着豆包不当干粮的俗语,意思是别瞧不起人。
         地瓜干只能煮着吃,由于吃起来不可口,如今很少有人食用,只能做饲料了。   地瓜面可单独和面烙饼或烀饼子,还可与其他面粉混合包饺子、擀面条或做其他面食。有些做法很有特色,如采一种叫“筋骨草”的野菜或榆树皮,捣碎后和地瓜面混合,擀成面条,放锅内箅子上蒸,锅底煮上菜卤,熟悉后将菜卤浇在面条上食用,这种饭菜一锅熟的做法,人们给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二起楼”。
      还有一种叫“金银卷”的食品,是用白面(小麦面)、玉米面、地瓜面分3层卷起,上锅蒸熟而成。金银卷黄、白、黑三色相间,吃起来香里透甜,这种做法在青岛地区也很盛行。   地瓜以前是青岛人的主食之一,所以,在吃法和做法上有很多花样。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地瓜作为主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但“地瓜食品”仍深受人们喜爱。
      烤地瓜、地瓜枣、炸地瓜片还拥有大批的爱好者。地瓜枣(莱西叫地瓜阴干)是在冬天把煮熟的地瓜切片晒干后密封于缸、坛内,到春天取出,上面一层白醭,味道甚佳。炸地瓜片则是把鲜地瓜切成薄片,上锅用食油炸熟后,撒上砂糖,吃起来香脆可口。如今地瓜枣、炸地瓜片,在食品摊和食品店里多有出售。
         米饭   青岛地区不产大米,过去,大米饭只有在有钱人家的餐桌上方能见到,寻常人家吃的多是小米干饭。即墨等地把做干饭叫做“捞干饭”,作法是把小米加水煮成半熟后,把汤滤出再上锅蒸,滤出来的饭汁叫“饮汤”,这样,饭做好后吃的喝的就全有了。
      这种既省柴草又省工的作法,世代相传,直到如今。   小米干饭里如加上虹豆,或红豆、绿豆,则饭更香,味道也各不相同。有时人们还用胡米(高粱米)或惨子米做干饭。惨子皮厚产量低,做出的饭味道不佳,如今已无人栽种。   用黍子米做的饭叫“大黄米饭”,多用它包上面皮蒸糕,是一种节日食品。
         稀饭   农家常吃的是小米稀饭、胡休米稀饭和玉米渣子饭,或用玉米面、胡休面熬成的各种面子饭。   小米稀饭营养丰富,是妇女“坐月子”和伺候老人、病人时的佳品。用少许玉米面掺上野菜、再加点盐做成的稀饭叫“菜饭”是以前度荒年的食品。   饽饽   也叫“馒头”,是逢年过节、祭祖供神和亲友之间礼仪往来的主要食品,花样繁多。
       枣饽饽是在饽饽顶端做上5个枣鼻子,嵌上红枣蒸熟,作供品用;磕饽饽则是用面模(俗称“饽饽磕子”)磕出莲蓬、鱼、桃、蝉、狮、猴等形状的面食,用以赠送亲友和节日期间食用。 在重要节庆日,如祭海,渔妇们还在悻悸上做上鱼、虾、蟹、贝、花卉或鸡、燕等动植物面塑,形象逼真,造型美观,使人乐于观赏,不忍心吃掉。
         面条   青岛人习惯叫“面汤”,由农妇们和面用擀面杖擀成,按形状分,有宽面汤、棋子块面汤(用刀切成菱角型)和细面汤等,宽面汤(也叫“宽心面”)是结婚时新郎新娘必吃的食品,现在城乡婚礼中仍很流行。按粮食品类分,有白百汤、豌豆面汤、杂面汤由白面、豆面混合而成)、“三条腿面汤”(由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成)等。
      用直豆面褂成的面汤,片薄光滑,吃起来非常可口。   在青岛农村叫“滑扎”,是青岛人最爱吃的一种食品。过去,老百姓家只有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包饺子。常见的有白菜猪肉馅、萝卜丝虾皮馅、韭菜馅等饺子。沿海一带的鱼饺子很有特色,其中以鲅鱼饺子为最佳。
      青岛市区至今在谷雨前后鲅鱼上市时,子女还有向老人送鲅鱼、让父母尝鲜鲅鱼饺子的习俗。   近年来,还有一种野菜(养菜)馅饺子很得青岛人青睐,春季在一些大饭店的餐桌上常可见到。   野菜   旧时,农村百姓度荒年时,多在野菜里掺上少许粮食或麸皮做成菜团、菜饭食用。
      青岛人常吃的野菜有山菜、苦菜子、荠菜、扫帚菜、灰菜、蛐蛐牙、七七菜、阴青菜、蚂炸菜等,也吃槐花和榆树钱。如今已无人以野菜代粮了,但山菜、苦菜子和养菜在春天仍有人叫卖。人们多用它来包包子。   许多昆虫也经常成为青岛人饭桌上的菜肴或零食,如桑蚕、柞蚕蚕蛹、松毛虫蛹、蝉和蝉的幼虫(“知了鬼”)、蚂炸等,油炸豆虫、油炸蝎子已成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
         特殊食品   在青岛人的家常饭中还有许多做法独特、味道别致的食品,至今仍很受人欢迎。   馇渣   又名“小豆腐”,是将水泡的黄豆用水磨磨成豆沫子掺菜煮成,叫“馆渣”。可做值渣的菜很多,萝卜缨、胡萝卜缨以及苦菜子、七七菜、阴青菜等野菜都经常被人们采用。
      莱西一带用竿头叶的馇渣,人们认为味道最美。   粘占   小麦刚熟时,将青麦穗上的麦粒煮熟,搓去外皮,用石磨磨成长条食用,别有风味。   萝卜冻   这是沿海地区渔民喜欢吃的一种菜肴,是把青萝卜切成小方块与咸鱼一起混合煮成。煮熟后,萝卜与咸鱼粘连成冻,味道鲜美。
      用跋鱼、始鱼、白鳞鱼做的萝卜冻属冻中上品。   石花菜凉粉   将从海中捞来的石花菜上锅熬煮成乳白色原汁,原汁凝固后切成小块,拌上香菜未、胡萝卜、咸菜未及香油、醋等调料即可,色佳味美,已成为外地旅游者乐于品尝的佳品。   礼仪食俗   青岛人豪爽、好客,重视礼仪往来,不管平日生活如何简朴,遇到办席请客,也必尽力操办。
      这本是一种良好的习俗,但过分讲体面、重形式也助长了铺张浪费风气,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   在当地,客人进门时,即便已近中午,主人也要先打荷包鸡蛋,叫“烧水喝”,然后再备酒备菜,开正席。临别前还要再设一餐,表示送行。   民间筵席一般先设茶点,再上4至6个冷菜拼盘,然后逐步上8到12个热菜,叫做“几盘几碗”,城市筵席以精巧为上,农村筵席以丰厚为好。
         胶州马店、沽河、胶菜等乡镇寿辰、婚丧等筵席要上5道饭菜:第一道是4盘点心和茶水;第二道是米粥,加4种小咸菜;第三道才是大菜,一般为24个或48个,最多的可达64个菜;然后还有第四道的水果、茶点和第五道的糖果、花生、瓜子等。第五道上席后。
      主人宾客还可边嗑瓜子边海阔天空地神聊,从上午9点坐下,要吃到掌灯时分,方尽兴而散。   筵席的上菜顺序也有规定,第一道菜上鸡,因为鸡象征吉利。然后是海鲜、肉类等,无特别规定,最后一道必是鱼,而且是带鳞的全鱼,取连年有余之意。这样,首尾两道菜就概括成“吉(鸡)庆有余鱼)”了。
         人们乐于把这种筵席称作“光铺张不浪费”,因为许多大菜都是青菜垫底,上面盖上一层猪肝、猪肚等肉类,仅仅走走过场而已。但这种繁琐而又浪费时间的礼俗,也足以使一些年轻的赴宴者望而生畏了。   逢宴必备酒,无酒不成席。在筵席上,主人总希望客人开怀畅饮,敬酒的礼节也多种多样。
      斟酒必须斟满,叫“茶要倒浅,酒要倒满”;敬酒要自己先喝,叫“先喝为敬”;敬酒还要连敬双杯,叫做“好事成双”;而劝酒的辞令更是五花八门。   近来,有一些劝酒词很时兴,如“感情深咱就一口闷,感情浅你就舔一舔”。被敬者则推辞:“咱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吧!”于是推推让让,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中大家都一醉方休了。
         过去,筵席上多喝即墨黄酒和农家自己用地瓜酿造的白酒,用小锡壶烫热后喝。如今,白酒、啤酒、黄酒、果酒并用,不再热烫。另外,一些很有民间特色的各式小酒壶也不多见了。收起

    x***

    2006-09-06 21:54:23

豫菜

点击加载更多

云贵菜

点击加载更多

山西菜

点击加载更多

鲁菜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换一换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