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七对“李杜”

首页

七对“李杜”

七对“李杜”中,除了李白、杜甫外,还有哪六对“李杜”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30 15:59:27
    除了李白、杜甫外,晚唐时的著名诗人李商隐、杜牧也称“李杜”。据《西溪丛语》载,乐汉末年,有一名叫范滂,他的母亲为鼓励他向专权乱政的宦官、贼臣作斗争时说:“汝得以李杜齐名,死亦何恨?”范母所说的“李杜”,指的是汉代同宦官专政作殊死斗争的名臣李膺、杜密;他们后来均罹“党铜”之祸。在汉代还有同权奸梁冀进行斗争的名士李固、杜桥,也称“李杜”。他们遇难后,朝臣杨匡曾上书皇帝,书中有“乞李杜二公骸骨归葬”的话。其后,宦官“十常待”祸国殃民,白马令李云上书汉桓帝,历诉这伙阉人的罪状昏庸的汉桓帝反将李云下狱问罪。这时,五官椽杜众上书营救李云,说李云“忠而获罪”,如被杀,他愿同死。结果李云和杜众同时遇害。他们也被史学家称为“李杜”。后来称“李杜”的还有南北朝的李冲、杜预,宋代的李韶、杜范都是清官。
     
     

    孙***

    2006-08-30 15:59:27

其他答案

    2006-08-30 20:29:42
  •   一。初唐的大诗人李白和杜甫,
    二。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李杜”或“小李杜”的。
    三。东汉的李固和杜乔、
    四。李膺和杜密、
    五。李云和杜众,(这三对都不是文坛中人,而是大小官吏。)
    第一对“李杜”:李固自幼以才华出众而负盛名,官至太尉。
      因敢言直谏,多次直陈外戚宦官专权之弊,为代表外戚利益的大将军梁冀所忌,先被免职,后受诬被杀。杜乔和李固一样,也是“丞相”级别的高官,同样是坚定抵制外戚宦官黑暗政治的正派人。李固被废后,杜继续和外戚宦官斗争,后来也被梁冀杀害。 第二对“李杜”:李膺任河南府府尹(京城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时,因向朝廷告发北海太守羊元群严重贪污盗窃,反被受贿的宦官诬告陷害,倒过来判了他“反坐”,后来更被罚做苦工。
      他一贯反对宦官专权,清正廉洁,被太学生们誉为“天下楷模”。延熹九年,宦官以“诽谤朝廷”罪将其逮捕入狱,释放后虽禁锢终身而声誉更高,时人列其为“八俊”之首。灵帝时,因与陈蕃等谋诛宦官失败,于狱中被拷打致死。杜密亦为“八俊”之一,也因党锢之祸被迫自杀,史书并称他俩为“李杜”。
       第三对“李杜”:李云官小而胆大,勇敢上书痛陈宦官小人之非,并将奏折抄送太尉、司徒、司空等高官,还把内容公告天下,字句中又暗指皇帝不作为。汉桓帝震怒,将其逮捕入狱。杜众为李云忠谏获罪而鸣不平,上书愿与李云同日受死。汉桓帝恼羞成怒,把他也抓起来。
      
      两人终于被害狱中,亦并称“李杜”。 六。南北朝的李冲、杜预, 七。宋代的李韶、杜范 (都是清官)。 简洁的答案是: 李杜—— A、唐诗人李白、杜甫 B、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C、汉朝名臣李膺、杜密 D、汉朝名士李固、杜桥 E、汉臣李云、杜众 F、南北朝李冲、杜预 G、宋代清官李韶、杜范 。

    我***

    2006-08-30 20:29:42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