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第一种自己制造的巡洋舰是?

首页

中国第一种自己制造的巡洋舰是?

中国第一种自己制造的巡洋舰是?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06-08-27 13:48:58
  •   中国制造的第一艘巡洋舰叫"万年青"号巡洋舰
    这艘舰是1872年船政造的,中国第一艘木壳巡洋舰。它取名叫“万年青“号。它在1875年曾经开到日本去访问,引起了日本朝野的震动。他们认为中国造船技术还有中国海军建设已经走到了他们前面。后来,这艘船就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只海军舰队——福建海军的旗舰。
      在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被击沉。   从1875年到1896年,是船政局独立造船的时期,这时期,世界造船工业发展很快,船政局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造船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包括最早采用康邦蒸汽机的炮船“威远”号和第一艘巡洋舰“开济”号等四十余艘舰船。
         采访:马尾造船报 主编 林樱尧   在马尾办这个船政,主要想要建船,建立海军。所以,它对外引进法国的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建场造船的原资料。所以,马尾就成为晚清时期中国最主要的造船基地。这边的造船技术水平就代表着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水平。
         在机器的轰响声中,一艘艘中国人自己建造的舰船出海了。福建水师,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粤洋水师武装起来了。然而左宗棠、沈葆桢、没有单纯依赖西方工程技术人员。于是,一个培养中国造船和海军后备人才的船政学堂出现了。   采访:福州市史学家 陈道章   如果没有人才的话,就要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也是不好的。
      所以,他一办工厂,马上同时也办船政学堂。船政学堂主要的是分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就是用法国的教材,法国的专家来这里指导,专门学习兵船建造。那么,后学堂,它是用英国的专家指导我们航海、驾驶、轮机,所以,这方面既能够驾驶,又能够制造。   船政的创办,以“御侮”为首要目的,带有鲜明的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色彩。
      创办者左宗棠、沈葆桢爱国意识强烈,以为国图强,固我国防为己任。船政培育的许寿山、陈英、邓世昌、刘步蟾、严复、魏瀚、詹天佑、林祥谦、巴玉藻等,都是铁骨铮铮的爱国者。船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倡导科技、教育领先,构成了一道道壮观的历史文化,而这就是船政文化。
       。

    h***

    2006-08-27 13:48:58

  • 2006-08-27 07:22:00
  • 是清朝末期福州船政局制造的扬武号二等巡洋舰。木质船体,铁肋。

    o***

    2006-08-27 07:22:00

  • 2006-08-26 20:04:13
  • 1935年9月28日建成的轻巡洋舰“平海”号。

    笨***

    2006-08-26 20:04:13

  • 2006-08-26 19:40:29
  •                  中国第一艘国产装甲巡洋舰“平远”号的命运
           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巡洋舰属于轻型快速的战斗军舰。起初,它只在甲板以下水线部分铺设平面(或略带弧型)的装甲,以防止炮弹落入机舱,因此也称装甲甲板巡洋舰,清末海军中往往通秒为穹甲快船。
      七十年代,俄国设计师A。A,波波夫首创装甲巡洋舰,即除了保留碑的装甲甲板外,再在舰体水线部敷设侧舷装甲,从而提高军舰的防护能力。它的装甲薄于铁甲舰,故仍能保持较高的航速。当时,使用的装甲材料有生铁甲、熟铁甲、钢面铁甲(即复合装甲)和钢甲四种,以钢面铁甲和钢甲最为流行。
      “龙威”是用钢甲材料作防护的装甲巡洋舰,从其规模和性能来看,比铁甲舰低一个层次,属于不同的舰种。所以,李鸿章抓住裴荫森用“钢甲船”的概念,不能说没有道理。作为国产巡洋舰,其舰型、制造水平、工艺标准,则比原先建造的军舰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尚未摆脱仿制阶段,便在制造过程中,没有使用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全由中国科技人员和工人独运情思,汇集新法,绘算图式,脱手自制,代表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船舶工业的最高水平。
      外国专家来厂参观时,也诧为奇能,称赞不已。   中国第一艘国产装甲巡洋舰“平远”号的命运 -------------------------------------------------------------------------------- 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巡洋舰属于轻型快速的战斗军舰。
      起初,它只在甲板以下水线部分铺设平面(或略带弧型)的装甲,以防止炮弹落入机舱,因此也称装甲甲板巡洋舰,清末海军中往往通秒为穹甲快船。七十年代,俄国设计师A。A,波波夫首创装甲巡洋舰,即除了保留碑的装甲甲板外,再在舰体水线部敷设侧舷装甲,从而提高军舰的防护能力。
      它的装甲薄于铁甲舰,故仍能保持较高的航速。当时,使用的装甲材料有生铁甲、熟铁甲、钢面铁甲(即复合装甲)和钢甲四种,以钢面铁甲和钢甲最为流行。“龙威”是用钢甲材料作防护的装甲巡洋舰,从其规模和性能来看,比铁甲舰低一个层次,属于不同的舰种。所以,李鸿章抓住裴荫森用“钢甲船”的概念,不能说没有道理。
      作为国产巡洋舰,其舰型、制造水平、工艺标准,则比原先建造的军舰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尚未摆脱仿制阶段,便在制造过程中,没有使用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全由中国科技人员和工人独运情思,汇集新法,绘算图式,脱手自制,代表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船舶工业的最高水平。
      外国专家来厂参观时,也诧为奇能,称赞不已。 北调 1889年5月15日,“龙威”舰首次出海试航,由船政学堂练习舰管带林承谟驾驶,次日出芭蕉口至白犬洋,行驶数圈,甚为平稳。下午演放主炮,忽然右副轮机出现故障,原来是折损,脱落了两颗螺丝。
      旋抛锚修理。9月28日,又令杨永年为管驾,黄鸣球为帮带,再次出洋试航,一切符合设计要求。 10月20日,“龙威”在上海准备驶往天津候验时,发现抽水机力量不足,即在上海定购备件两副。经检查发现装配时轴套中心点与设计稍有差异,立即进行了调整。
      12月12日,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南下经过上海,勘验了“龙威”舰,认为船位工程布置妥贴,主机也坚固灵通,决定将之调往北洋,改为“平远”。 1890年6月23日,李鸿章亲赴大沽,登“平远”校验。他也承认“平远”的装甲、锅炉等项均系新式,精坚合用,造价便宜。
      此后,任命李和为管带,全舰额定乘员145人。 结局 1894年9月17日,“平远”舰参加了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海战。在海战中英勇杀敌,数次击中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其中有一发炮弹从左舷士官次室穿入,摧毁敌舰水雷长事务室、左舷鱼雷发射管、油槽及320毫米主炮构件。
      另一发炮弹击中中央鱼雷室上部,炸死敌鱼雷兵二人。在战斗中,“平远”也被敌弹击中起火。次年,北洋水师在威海卫保卫战争中失败,“平远”舰被日本海军掳去。在日俄战争中,被编入日本第三舰队。1904年9月18日,“平远”参与攻打旅顺口,在鸠湾方向触雷沉没。
       。

    n***

    2006-08-26 19:40:29

  • 2006-08-26 19:36:10
  •   中国自造巡洋舰
    19世纪40年代初,大英帝国的海军舰队和陆战队在鸦片战争中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50年代末,英、法两国在英法联军之役中,又一次用坚船利炮迫使大清王朝再次接受城下之盟。
    两次战争的惨败,使清廷受到巨大震骇,也促使朝廷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正视现实,寻求救国御侮之策。
      以林则徐、魏源等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代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抵御列强侵略的思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军工厂相继应运而生;而福州船政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设在马尾的福州船政局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12月23日正式动工兴建,到1868年夏季建成。
      船政局分设有前、后学堂,艺圃,考工所等,聘请了一批来自英、法等国的教师和工程师;船政局的船厂建有4座船台,能建造龙骨长 100米、排水量2500吨的舰船;另建有一座长90米、宽45米的浮船坞(当时称为铁船槽),专门用于修理轮船。 福州船政局既建造军舰又培养海军军官,堪称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130年前兴办这样的新事业,会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深得清廷宠信,为这一全新是事业竭尽心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曾在船政大臣衙门里写下两副对联以示自己的心迹: “以一篑为始基,自古天下无难事; 致九译之新法,于今中国有圣人。
      ” “且漫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此即是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 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 1868年1月18日,船政局举行第一艘轮船的龙骨安放典礼;次年6月10日,这第一艘建成的“万年清”号轮船顺利下水,其排水量为1370吨,推进功率150匹马力,航速为每小时20公里。
      到1874年初,福州船政局共建成 15艘舰船,平均每年有3艘舰船建成下水,业绩确属不凡。英国军官寿尔在参观了福州船政局之后,对该厂生产的150匹马力船用主机大为赞赏,认为它们的技术能力足以与英国机械工厂制造的同类产品相媲美。 福州船政局建造的第7艘“扬武”号于1872年3月建成下水。
      “扬武”号是福州船政局前期建造的最重要的军舰,它所费工料繁巨,一船可抵二船。“扬武”号是中国最早的一艘巡洋舰,该舰舰长57米,宽10。8米,吃水5。37米,排水量1560吨;采用非复合式蒸汽机,总功率为1130马力,航速12节,舰员147名。
      采用铁骨木壳建成的“扬武”号巡洋舰,造价高达254000两白银;舰上共配备有11门舰炮。 从1869年(清同治8年)到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间,福州船政局共建成舰船40艘。1883年(清光绪九年)1月建成下水的“开济”号是比“扬武”号更胜一筹的巡洋舰。
      该舰舰长79。74米,宽10。8米,吃水5。 49米,排水量2200吨;采用一台功率为2400马力的省煤卧式复合蒸汽机,航速15节,舰员183名。这艘铁骨双层木壳的巡洋舰造价高达268000两白银;舰上配备有10门舰炮,并在舰艏水线之下装设有冲角。
      随后,“开济”号的两艘同型姊妹舰“镜清”号和“寰泰”号也从福州船政局造船厂的船台上滑下了大海。 1872年下水的“扬武”号巡洋舰被编入福建海军,成为该舰队的旗舰。福建海军拥有11艘军舰,除旗舰“扬武 ”号巡洋舰之外,另有8艘炮舰、炮艇和2艘运输舰。
      1884年8月,由海军中将孤拔指挥的法国海军远东舰队陆续闯入闽江口,进泊马江伺机挑衅。但当地军政大员们依据清廷“不可衅自我开”的指令,对入侵的法国军舰不敢作任何的阻拦,反而施以友好款待;并严令与法国军舰同泊马江的福建海军不得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
       8月23日13时56分,集泊于马江的法国舰队利用退潮的有利时机,向锚泊于上游方向的福建海军发达猛烈的炮火攻击,中方舰艇在动中仓促予以还击。两军刚一交火,法军旗舰“窝尔达”号巡洋舰就集中全部炮火猛攻中方旗舰“扬武” 号;“扬武”号不甘示弱,首发炮弹就命中“窝尔达”号的舰桥,当场击毙5名法国水兵,法军舰队司令孤拔中将幸得身免。
      不幸的是,法军的46号鱼雷艇急驶而来,用一枚鱼雷击中了“扬武”号巡洋舰的右舷中部,引起剧烈爆炸和滚滚浓烟。“扬武”号的管带(即舰长)兼舰队指挥官张成在混乱中仓皇泅水(另一说是乘小舟)逃跑,致使中方各舰失去统一的战场指挥,不得不各自应战。此次战斗仅持续约半小时,法军舰队以2艘鱼雷艇受重伤和死伤30多人的微小代价,取得了全歼中国福建海军11艘军舰以及其它数十艘商船(清海军死伤700多人)的战果。
      中国第一艘巡洋舰“扬武”号在受重创驶近岸边后,被烈火焚毁。 福州船政局建造的另3艘巡洋舰“开济”号、“镜清”号和“寰泰”号,则被编入驻泊于江苏、浙江海面及长江下游的南洋海军,未能经历海上大战。“开济”号于1902年失事沉没于南京附近的长江中。
      福州船政局后来还建有巡洋舰“广甲”号(1300吨)、“平远”号(2100吨)、“广乙”号(1010吨)、“广丙”号(1030吨)等。而在此期间,南洋海军还拥有2艘购自德国的2200吨级的巡洋舰“南琛”号和“南瑞”号,航速15节,各装备有18门舰炮,舰员250名。
       。

    早***

    2006-08-26 19:36: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