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唐山地震

首页

唐山地震

唐山地震被准确预报,震前6小时出现地声地光这种地震马上要来的不容质辩的准确信息,仍然不通知老百姓,24.3万个生命就此消失。我很想知道党政机关和首脑们有没有在震前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他们的伤亡情况如何?
纠缠历史当然不可取,但知道历史真象可以以史为鉴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05 13:04:02
      推荐《南方周末》的一篇章,看一下就明白了。
    “告诉公众地震预测意见也是不负责任”
      资深专家揭秘地震决策困境
      
      记者 徐彬 □实习生 袁繫
      
      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地震”一时成为热门话题。7月22日发生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5。
      1级地震,因“市政府扣压准确预报不传达”的报道,人们在热议地震之时,又平添一股怒气和疑虑。为此,本报约请地震预报专家、官员,回应诸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受访的人士有的是资深地震预报专家,亲历了唐山大地震的前前后后;有的是身居要职的国家地震局官员,负责目前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应被访者要求,在此集体以国家地震局专家的身份出现。)      盐津地震有“预测”但没“预报”   记者:7月22日发生的云南盐津地震,造成上百人伤亡。对这次地震,地震部门是否事先有所察觉?   专家:云南是一个地震多发区。1974年昭通曾经发生7。
      1级强震。从理论上讲,这次盐津地震是那次强震的一个远期余震。唐山大地震到现在30年了,至今每年还要发生4级以上的余震,有时候是5级。   因为是地震多发区,云南当地拥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非常有效的地震观测设备。这次地震,事先有很多前兆和异常,当地专家认为很可能会发生地震,跟市政府打了报告,市政府开了会,然后向省政府报告,省政府批示让他们密切注视、加强监测。
         从监测预报系统来讲,这次地震是有“预测”的,但政府最后没有发布“预报”,所以这次地震可以说是“有预测,但没有进行有防震减灾实效的预报”。   记者:已经有媒体披露,当地地震局在7月初就向政府预报了有可能发生地震,但是政府没有及时传达下去。
      这个做法是否应该受到指责?   专家:我认为不能这么做,原因是现在地震预测的水平还不过关,谁也不能保证地震一定发生或者一定不发生。有可能预报了10次,但最后只有一次是真的。在这样的低水平下,政府要作出疏散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民众这样的决策,是非常困难的。
         记者:国家地震局的专家对这次预测有何意见?   专家:这是当地地震局的预测意见,还没有拿到国家地震局的层面来讨论,我们负责监测全国范围内的重大震情。   对于震情预测,各级地震部门每周都要集中专家会商,从地震学、地形变、地磁、地电、重力、地应力、地下水、动物异常等各个方面去判断,经常是“口沫横飞”,意见不一。
      即使最后“投票表决”形成明确的会商意见,肯定会写成“有发生几级以上地震的可能,但是也不排除不发生的可能”,然后向政府报告。   拿到这样一个模糊的预测意见,政府在决策时自然很为难。地震预报是一把双刃剑,你报了它不来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地震预报往往外行立大功   记者:我们知道1975年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
      3级大地震,当地政府在震前3小时及时疏散了民众。在当时的预报水平下,是如何做到的?   专家:今天回过头看,海城地震的预报成功仍有很大的偶然性,它经历了一个长、中、短的预报过程。   很早李四光先生就关注到了郯庐断裂带,在辽宁和山东建立了地震监测机构,到了1973年观测到了一些异常情况,1975年初划定了重点危险区。
         在邢台地震发生后,民间曾经总结了一句谚语,叫“小震闹,大震到”,海城地震恰好也是这种类型的地震,先是密集的小震,然后是突然平静下去,再接下去就发生大震。   临震前有一些征兆显露出来,我们马上派队伍到了营口。当时的辽宁省革命委员会一听说有地震,立即拍板,组织疏散民众,紧接着,地震就发生了。
         其实,这个时候地震也有不来的可能。我们地震工作者怕看不准,犹犹豫豫,反而外行更敢决策。事实上,直到今天,海城地震算不算成功的预报仍有争议,有些科学家认为它的资料零乱、证据不全。   记者:但是外行的果断决策避免了重大伤亡,有文章称,否则至少有10万人死于那场地震。
         专家:应该说,当时比现在更好决策,因为算的只是政治账,不怕交学费,报了不来就不来,不考虑经济损失。现在不一样,如果在上海这样的城市要大规模疏散一次民众,可能要损失上百亿元。   记者:但是青龙在唐山大地震中创造了奇迹。距离唐山只有65公里的青龙县,在那场大灾难中及时采取了防震措施,无一人伤亡。
         专家:这个事情看似有说服力,实际上是“歪打正着”,同样是外行立了大功。   当时华北地区地震形势日益紧张,1976年7月14日,我们在唐山召开了一个“全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大概在18日晚上,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组长汪成民向大家介绍华北地区的地震形势,内容无非是最近华北的情况比较复杂,这一家有什么预测意见,那一家有什么预测意见。
         青龙县派出的代表恰好是一位刚到地震办工作的年轻人,一听有地震,随即向县里汇报,当地的县委书记是工农兵学员出身,也立即部署防震措施。而唐山周边的其他区县也有人参加这个会议,但是他们都没有采取措施。   记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事后给青龙县颁发了奖状,并邀请一些当事人到联合国会议上发言,你们怎么看待他们的做法?   专家:这个事情没有经过中国地震局,让我们很被动,但也不能说他们做的不对,毕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记者:我们注意到,有当事人自称预测到了某地会有大震,但是他们的意见往往被压制?   专家:所有的科学家都梦想着能准确预测一次地震,为人类作出贡献。哪怕仅仅是一次,也是他一生的荣耀。但是当时国家地震局并没有形成明确的预测意见,何来压制之说?   即使在30年后的今天,地震的短临预报技术依然没有突破,如果再来一次唐山大地震,也没有人敢保证他能准确预测。
            地震预测意见该不该告诉公众   记者: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打通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壁垒,科学家可以自由地把预测意见告诉公众,由公众自己去判断、选择。   专家:这也不是负责任的做法。中国地震局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一些个人的地震预测意见,称在某地会发生8级地震。
      在我们自己的会商会上,也经常有专家提出个人的预测意见。如果这样的消息不经过滤,全部告诉公众,那人们每天什么事也不能做,全部躲地震去了。   像这样的事例有很多。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时,有个别专家认为哈尔滨有震情,很多民众听到消息,裹着棉衣在大街上过夜;2003年SARS肆虐的时候,河南安阳出现地震传闻,有几十万人住在大街上;2002年西昌也有地震消息,当时很多人外逃,火车上爬满了人。
         最后这些地震都没有来,把老百姓折腾得够呛。   记者:但是公众担心,在决策时过于求稳,而一旦地震来了不报,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会有更大的人员伤亡。   专家: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太低,10次决策可能只有1次成功。
      另外,如果政府正式发布预报疏散了公众,而地震没来,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涉及到赔偿的问题。   记者:那么政府一般采取什么措施呢?   专家:现在的做法是,对一些可能性不大的预测,政府一般采取“内紧外松”的措施。   1998年春节的时候,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预测北京门头沟地区可能发生7。
      3级地震,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很多群众开始到天安门广场过夜。北京市委知道后很重视,召集中国地震局的专家会商。讨论后,大部分专家都否定了地震发生的可能,决定在电视上公开辟谣。   节目临近播出的时候,市里打来电话,要求暂停播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最后国务院还是决定播出这个辟谣节目,但是在内部并没有松懈,一方面通知医院腾出几万张床位准备接待伤员,同时安排武警战士全部坚守岗位准备救援。   记者:最后地震来了没有?   专家:没有。但是这些内部措施,也花费了政府大量财力。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很多地方发生地震传闻后,政府很快就出面辟谣,告诉民众近期不会发生大的地震,请民众安心工作生活。
      我的疑问是,既然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很低,政府又凭什么发布“不会来”的预报呢?   专家: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现在判定一个地区不会有大的地震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也就是说,报“不来”的水平要比报“来”的水平要高些。   实际上,我们也是担着风险做这个事。
      虽然说“来的可能性不大”,并不能100%排除“来”的可能。但是没办法,我们还是要捡把握性大一点的事去做,先安定人心。      “只有中国把地震预报当作一项政府职责”   记者:地震预报的成功率很低,为什么中国还要花费大量财力去做这个事情?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如何预报地震的?   专家:地震预报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是科学至今没有解决的事情,具有科学探索性;另一方面它有强烈的社会需求。
         在历史上,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公众迫切需求在地震前能够得到告知。1966年邢台大地震伤亡5万人,周恩来总理3次到灾区,希望科技工作者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勇敢地投入到地震预报的工作中去。   1960年代其他很多国家也遭受了大地震的袭击,伤亡惨重。
      从那时起,他们也开展了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地震研究工作。几十年后,地震预报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离满足公众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国外一些科学家前几年甚至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撰文,认为不可能作出地震的短临预报。因此,很多国家都是把地震预报当作科学探索的内容,科学家可以把预测意见发表在专业刊物上,但是一般公众看不到,只有中国是把它作为一项政府任务、职责来做。
         记者:这门科学的发展前景如何?   专家:我们现在是边研究、边观测、边预报,从本质上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但是我们对地震预报并不悲观,相信揭示了地震的演化规律后,能够在预报水平上取得突破。   目前在有利条件下,比如地震发生地的监测台网密度比较高,对这个地区地层活动的研究比较深,再加上某些类型的地震在震前征兆明显,我们就可以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自海城地震后,我们对发生在辽宁岫岩、云南孟连、新疆伽师、甘肃民乐等地的地震,都作了准确预测,最终由政府发布预报,及时疏散了民众。   记者:在地震预报水平如此低下的今天,如何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专家:中国大多数大城市都处于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地震安全形势很不乐观。
      我们现在提出要执行综合防御的方针,重视地震安全规划,加强防震减灾管理,建设、完善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美国和日本就是通过这些举措,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   一个初步方案是,先划出全国的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由国务院发文给当地政府,明确规定在这些区域内必须采取的各项防震抗震措施。
      如果情况严重了,中国地震局将划出地震重点危险区,用不同的颜色代表危险的等级,及时向国务院发出预警。 。

    山***

    2006-08-05 13:04:02

其他答案

    2006-08-07 21:59:01
  •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地震的预报都是无法准确做出的.
    在震后及时进行救灾,并发布真实的灾害后果,是政府应该做的.
    印象中,当时,唐山地震,灾害发生后,没有得到任何的国际援助.这是应该引为教训之一的吧?

    1***

    2006-08-07 21:59:01

  • 2006-08-06 19:05:12
  •   现在的有关人员,能够谨记历史的教训,就是人民的福气了。

    香***

    2006-08-06 19:05:12

  • 2006-08-05 17:45:56
  • 政府不通知,一定有政府的原因,但现在任何人也无权评论这件事情,既然是历史就不允许评论

    w***

    2006-08-05 17:45:56

  • 2006-08-05 17:33:25
  • 当时有这样一种传说:政府是预测到了,但是唐山那么多人,转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通知大家了,势必会引起不小的混乱,到时候的情况更是难以控制,所以......

    k***

    2006-08-05 17:33:25

  • 2006-08-05 16:23:15
  • 事情那来的这么多如果,过了就过了吧.

    1***

    2006-08-05 16:23:15

  • 2006-08-05 14:12:02
  • 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谁敢轻易的预报呀!因为要涉及到毛主席是否也要搬迁的问题,地震前已经有人做出预报了,可是不敢公布呀,那时候是不尊重科学的,权大于法,是无法追究法律责任的,如果是发生在现在就一定要追究责任了,要不然养些废物干什么?

    老***

    2006-08-05 14:12:02

  • 2006-08-05 12:54:24
  • 好不幸的消息``

    1***

    2006-08-05 12:54:24

  • 2006-08-05 12:44:42
  •   现在的科学技术还不能做到震前准确地预报,这不是"不为",是"不能",最近几天的地震趋势连国家地震局也不能说得太清楚。 
    最初发现异常的是唐山市地震办公室的实际负责人杨友宸,他在1976年的5月,出席了国家地震局在山东济南召开的华北水化学地震会商会议,会上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对当前京津唐渤地区,特别是唐山地震形势的看法。
         当时杨友宸依据数据图表列举了唐山近期对水氡及其他水质化学成分的检测结果。他详细分析指出了异常变化和发展征兆,向在场的所有人提出:唐山在近两三个月内有可能发生强烈的地震!不久包括开滦马家沟,唐山二中、八中等都相继传出了新的异常情况。   专家的过失无法弥补   开滦马家沟矿地测科、地震台的马希融在1976年5月28日发现,一直平稳的地电阻率值出现了异常变化:北偏西20度测道地电阻率值大幅度下降,北偏东69度测道也出现了急速下降现象。
      5月28日至6月14日地电阻率值下降幅度达17%;北偏东69度测道,6月7日至18日累计下降幅度8%。地电阻率下降,反应了地壳岩石应变积累的加速发展,预示着近期要发生强烈地震!   马家沟矿地震台毕竟只是一家,马希融又与其他台站进行交流,并且注意了对地下水和动物变化的观察。
      他最终肯定了自己的结果是准确无误的。1976年7月6日,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作出短期将发生强震的紧急预报!   7月14日上午,两名地震专家到达了发出紧急预报的地方。专家听了马希融的汇报,看了监测设备,又检查了线路,没发现任何问题。
      专家却认为地电阻率下降是由于干扰引起的。国家地震局地震专家和唐山市地震工作者的对话很干脆,也很正常,但却像刀子一样在马希融心里剜了将近30年。   专家:如果按照你的意见,唐山不就在地震中毁了吗?   马希融:我是这个看法。   专家:如果真是大震,发生前将有很多小震。
         马希融:如果先发生大震,而后发生小震群呢?   专家: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震例。   马希融:昌黎后土桥是专业地震台,极距比我台长得多,探测深度也深得多,为什么近两个月来曲线形态与我台那么一致?   专家:后土桥地震台内外线很乱,现在也不承认是异常了。
         马希融:您看我们地震台呢?   专家:很好。以后我给你寄一些资料来,你好好学习学习吧。   这之后,马希融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严密监测地电阻率的异常。7月26、27日,相对平稳的北西道和北东道地电阻率值突然出现了同步急剧下降的现象:北偏西20度下降幅度达12。
      4%;北偏东69度下降幅度达3。8%!   马希融发现两个测道地电阻率大幅度下降,预示着地壳形变加剧,岩石出现微破裂。随着地壳裂隙增多,含水量增加,导致了地电阻率值大幅度下降。之后,地电阻率相对平稳,说明应力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而出现了危险的暂时平衡。
      26、27日地电阻率出现大幅度急剧下滑现象,表示大地震的应力高度积累所形成的暂时平衡已经被打破,微破裂加剧,随之而来的是大地震即将发生。   更多的唐山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了   当然,马希融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防震工作人员在当时也发现了异常现象。
      距唐山大地震12天和6天时,乐亭红卫中学、山海关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组向有关部门发出书面预报意见,将有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距唐山大地震2天,北京市地震队发现临震七大异常。距唐山大地震9小时,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马希融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做出强震临震预报:“地电阻率的急剧变化,反映了地壳介质变异,由微破裂急转大破裂,比海城7。
      3级还要大的地震将随时可能发生。”   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唐山人对这一消息并没能即时知道。   有准备的和没准备的大不一样   青龙距唐山市仅115公里。在这场惨烈的大地震中,重灾区的青龙虽然房倒屋塌,却没有一人死亡,被誉为世界防震减灾的奇迹。
      青龙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在1976年7月14日,听到了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震情分析组长汪成民利用晚间座谈时间,以个人观点的方式对“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震情报告。7月19日,回到青龙县就做了汇报,他的汇报引起了青龙常委会的重视,积极部署,7月27日,全县47万人口,已有60%以上的人在防震棚过夜,少数住在屋里的人也开着门窗睡觉。
      在这样的准备下,青龙躲过了这场塌天大祸。   本文主要内容据《唐山警世录》一书整理   记者对话张庆洲   北京科技报:您写《唐山警世录》最初的初衷是什么?   张庆洲:一两句话说不清,《唐山警世录》的“世”的意思是要让更多人明白,《唐山警世录》不是再追究什么人、什么部门的责任,而是提醒人们如何尽最大努力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
         北京科技报:听说您在写这部书前还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   张庆洲:不错,是接到了一个电话。   北京科技报:他对您说了什么?   张庆洲:在电话里一个沙哑的男低音说:“在唐山大地震前,唐山市一些地震监测点就发出了短期临震预报”。
         北京科技报:听到这样的话您当时心情怎样?   张庆洲:当时我问他:“你是谁?”可是怎么问对方都没有说自己是谁。他给了我一个线索,让我到唐山市地震办公室找杨友宸,而且还留下了杨友宸的地址。我是唐山人,家里也有在大地震中伤亡的,所以听到这些心里始终平静不下来。
         北京科技报:相信您当时采访时一定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吧?   张庆洲:是的,说起这些那就太多了,说也说不完,对于唐山地震,人们都不愿意说,采访的时候也都是先和人家约好时间,去上门拜访,把谈话的内容用录音机录下来,回来整理,整理之后再和当事人约好时间再去把整理好的录音拿给他们修改或签字。
         神秘信件   1977年的早春,马希融接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那位地震专家,写于1977年1月20日。信中说:   ……   1976年7月中旬我去你处,由于自己水平有限……结果辜负了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对人民我们是有罪的……   唐山地震……作为我们地震工作者来说心情十分悲痛,据传马师傅对我意见很大,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关于形变电阻率,7。
      8级震前的反映是应该肯定的,你们的预报意见是震前几大家预报意见中震级最大的一家……我们虽然漏报,但增加了我今后的信心,说明地震前有人能够做出预报…… 1976年7月28日,中国北京时间3时42分,东经118.2度、北纬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强烈400倍的大地震发生了。
       中国新华通讯社于7月28日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消息。 几天以后再次公布了经过核定的地震震级:Mst7.8级。 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这场没有预报的特大地震中成为废墟。死亡人数达24万之多。 北纬40度线,被人们称为“不祥的恐怖线”。
      这里,发生了诸如美国旧金山、葡萄牙里斯本、日本十胜近海等无数次大地震。这次地震这个恶魔又一次突袭了北纬39.6度——唐山成为它的牺牲品。 水,首先向人类发出了警报。 7月下旬起,北戴河一向露出海面的礁石被海水吞没;而距唐山比较近的蔡家堡等海域,从前碧蓝蓝的海水变得浑黄。
      一位潜泳于秦皇岛海水下的人看见水下一条明亮的光带,似一条不安的火龙。 7月27日深夜,比人类早觉醒一步的自然界发出了最后的灾难呼告! 昌黎县看瓜的农民看到200多米高的上空忽然明亮,地面照得发白,西瓜叶、蔓照得清晰可见,如天亮一般。 3点42分许,唐山上空出现强烈的几次蓝色闪光,地上狂风呼啸,惊雷轰响,大地疯狂地摇撼,几秒钟后,唐山破碎了,一片死寂,灰色的尘雾浓浓地笼罩着唐山,整个唐山没有一点声息。
       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里,唐山市区和农村有65万多间房屋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绝大多数唐山人均在睡眠状况下遭此浩劫。 在许多奇迹般的生还者中有一位妇女,她从所住的旅馆逃出仅2秒钟,旅馆便断裂成两半,并坍塌了。由于惧怕还会发生更大的地震,大多数唐山人都转移到搭建在城外公路上供他们临时栖身的帐篷里。
      地震确切的死亡人数可能永远是个谜。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是14。2万,但一些西方专家认为数字可能要高得多。 。

    李***

    2006-08-05 12:44:4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其他社会话题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