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法语和英语有这么多相似的单词?

首页

为什么法语和英语有这么多相似的单词?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25 13:32:44
      一、法语的起源:
    法语为罗曼语系河印欧语族的一支,起源自拉丁文。在罗马人征服与拉丁文引进之前,高卢似乎一直是讲塞尔特语的地区。高卢语系也成为塞尔特语族的第三分支,与戈伊迪利语系(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曼克斯语)及布里索尼语系(威尔士语、康瓦尔语、布里坦尼语)并列。
       二、法语于其他语言(包括英语)的互相借鉴 事实上,法文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性”语言。一项对大约5000个法文字跟的研究报道指出,其中大约2000字以上源自拉丁文;1000字以上源自希腊文;750字源自日尔曼语(包括从德文、荷兰文、斯堪的那维亚文,尤其是英文借入的字);大约有100字源自塞尔特语,400字以上源自其它罗曼语系(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200字源自闪语系(阿拉伯语、希伯莱语、亚兰语);还有200字源自其它(斯拉夫语、东方语、斐语、波里尼西亚语、美国印地安语)。
      另一方面,法文也对其它语言有惊人的影响与贡献。 三、法语融合进英语 互相学习借鉴最为明显的是法语和英语的融合。说起这两种语言,还有历史典故可寻:1066年法国诺曼人入侵英国,由于诺曼人的征服,法语词汇大量输入到英语中去,以至于相当多的英语单词都是来源于法语。
       属日尔曼语族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语言就是古代英语(OE)。后来因为语言上同属日尔曼语族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Vikings)的多次入侵,该语言便与北日尔曼语混合了。 1066年,诺曼人入侵后,诺曼法语成了官方语,原来的语言被搁在一旁达300年之久。
       1250~1400年,法语大量进入英语。1362年,因英语被用作法庭用语,因而使用得到迅速恢复,可是直到15 世纪以后,因为与法国在政治,外交,文化上的交流,法语仍源源不断的流入英语。 现在英语有60多万单词,近半数是拉丁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罗曼语族的词汇。
       四、另外由于英法的地缘关系也使得其两种语言的互相借鉴不可避免。 另附英语吸收法语详解: 英文从法文借的字相当多,法文单字大量倾入英文开始于1066年诺曼人征服。诺曼征服之后二百年,法文诺曼语方言的分支,也就是盎格鲁诺曼语,是英国宫廷的官方和文学用语。
      当文学用的英语因乔叟(Chaucer)的作品而成功地再度出现时,英文已经和法文借字严重地混合了。早期的这些法国借字,其特色在于将这些字完全改为英文发音,因而常常辨认不出来。其中有属于宫廷和政府行政的单字—tax(税)、mayor(市长)、mercy(慈悲)、accuse(控诉)、just(正义);属于宗教--pray(祷告)、saint(圣徒)、faith(信仰);属于军事—army(军队)、navy(海军)、battle(战役);属于服装—robe(长袍)、coat(外套)、dress(礼服);属于食物—dinner(晚餐)、beef(牛肉)、biscuit(饼干)、cream(奶油)、salad(沙拉)、pastry(面粉糕饼);属于住家—table(桌子)、closet(柜厨)、porch(大门);属于乡村和城镇—cattle(牲畜)、village(村落)、city(城市);属于艺术与技术—dance(舞蹈)、paper(纸)、engine(引擎);属于贸易—cost(经费)、price(价格)、market(市场);以及属于情感—pain(痛苦)、joy(欢乐)、rage(愤怒)等的用字。
       其他源自盎格鲁诺曼语或古法语而普受使用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包括face(脸)、nice(美好)、sure(确定)、please(请求)、marry(结婚)、gentle(温和)、honest(诚实)、cover(覆盖)、excuse(原谅);常用的副词有very(非常);还有感叹词,入alas(哎!)。
      法文的字尾,如voyage(航行)、message(讯息)、language(语言)中的-age,以及employee(雇主)、referee(裁判)中的-ee,也都加入英文。这种变化一直持续到进入文艺复兴甚至以后的时期,稍后出现的字形有sumptuous(奢侈的)、brunette(浅黑色的皮肤)、canteen(军中福利社)、prestige(威望)。
      许多来自早期拓荒者使用的法文字直接传入美洲殖民地使用的英文中,入butte(小山冈)、levee(堤坝)、portage(一段无法航行的水道)、prairie(大草原)。] 。

    艾***

    2006-07-25 13:32:44

其他答案

    2006-07-25 18:16:06
  • 借用,就象日语里有中国字一样

    1***

    2006-07-25 18:16:06

  • 2006-07-25 13:46:06
  •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屿国家,和欧洲大陆隔海相望,11世纪中叶英国的国王叫哈罗德。哈罗德是英国本土的贵族,他不喜欢和英国以外的国家交往,也不喜欢诺曼人,他觉得英国远离欧洲大陆,和那些国家井水不犯河水,互相不来往,只要守着自己的国土就可以了。
      哈罗德的想法太天真了。
      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正急于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开拓更大的疆土。其中,位于现在法国的诺曼底公国的公爵威廉早就看上了英国王位,他发现哈罗德不懂外交,盲目自大,他决定用武力夺取王位,征服英国,建立自己的王国。   同哈罗德截然不同的是,威廉很懂得运用外交手段,争取更多的同盟者。
      首先,他派使节前往罗马,游说当时在欧洲最有影响的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争取他们的支持。教皇听信了威廉的话,支持威廉的行为,还赐给他一面“圣旗”。亨利四世也表示出兵帮助威廉。然后,威廉又去说服他的邻国丹麦国王,许诺和丹麦结成友好同盟。
      丹麦国王出于个人野心,也支持威廉。很快,威廉就组成了一个反对哈罗德的欧洲联盟军。当一切准备就绪,威廉拉开了攻打英国的大幕。   威廉的联盟军已经大军压境了,哈罗德还是懵懵懂懂,毫无准备。哈罗德正在英国北部的约克城开心地庆祝自己的进兵英格兰北部的利。
         这时,威廉率领的远征军乘着凉爽的南风驶向海峡对岸,未遇任何抵抗就在英国东南的海岸登陆了。此时,英国东南沿海地区门户被打开,在通往伦敦的沿途都没有重兵防守,威廉的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抵达伦敦附近的黑斯廷斯。   哈罗德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飞马赶回伦敦。
      由于事发突然,哈罗德根本来不及大规模调动军队,只能带着还没休整过的5000多人匆忙迎战威廉。   在黑斯廷斯,威廉和哈罗德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哈罗德占据着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第一次交锋,英国人守在山顶上,向冲锋的诺曼人投掷石块、标枪,打退了诺曼人的进攻。
      可是很快,威廉就调整了进攻的战术,假装败退将英军引出坚固有利的阵地。哈罗德没有识破这一计谋,命令英军追下山去,正好冲进了威廉设好的包围圈。威廉抓住这一战机发动反攻,哈罗德在混战中中箭身亡,英军阵脚大乱,全线崩溃。威廉取得了黑斯廷斯战役的胜利。
         威廉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英国的国王,从此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王朝。 因此法语成为中世纪英国贵族流行的语言,这导致英语逐渐吸收了许多法语,所以法语和英语许多多相似的单词,尤其表现在食物、风景、感情等名词上 。

    守***

    2006-07-25 13:46:06

  • 2006-07-25 12:21:34
  • 英语有很多词来源于法语

    我***

    2006-07-25 12:21:3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