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银川的西夏王朝与榆林靖边的大夏(统万城)有什么关系?

首页

银川的西夏王朝与榆林靖边的大夏(统万城)有什么关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6-25 00:10:04
          党项族原属于羌族的一支,居地在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曲一带。南北朝时党项族强盛起来,隋唐时始内附中原,其居地置州、府首领拓跋赤辞受唐王朝赐李姓。唐初,党项羌受吐蕃之威逼,请求内迁,在唐王朝的支持和协助下,自原居住地向西北方向大迁移,历经百年之久才逐渐稳定下来。
      其部族的分布形成了以夏州(?西靖边线)为中心的平夏部,庆州(甘肃庆阳县)陇山以东的东山部,横山地区的南山部等聚居地。唐末因剿黄巢有功,受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辖夏州等五州地区,进爵夏国公,首领复赐李姓。二百年来统治着甘肃一带,宋初,宋朝实行消弱藩镇势力的措施,威胁到党项政权的生存,宋王朝及时利用党项政权内部承袭发生矛盾,迫使其献出五州领土。
      夏州定难军管内部之蕃落使李继迁,结援辽帝国,实施依辽和宋、用兵吐蕃与回鹘的战略。经过李继迁(元昊之祖父)、李德明(元昊之父)两代人的艰苦努力,向西发展占领西凉府(今甘肃武威)、甘州(今甘肃张掖北)、瓜州(今甘肃安西东)等州,控制了河西走廊,为李元昊的称帝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李德明死,李元昊继位,不再接受封号,废除唐、宋所赐李、赵姓氏,改姓嵬名氏。随后,李元昊实行变发式、定服饰、造文字、简礼仪、立官制等一系列改革,并升兴州为兴庆府,扩建宫城,准备建国称帝。宋仁宗景元年(公元1034年),他开始不断向宋发动攻势,在府州(今山西府谷)、环州(今甘肃环县)、庆州(今甘肃庆阳)等地击败宋军。
      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元年,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并派遣使臣到宋朝上表要求宋朝正式承认他的皇帝称号。由于宋未予以认同。公元1041年和1042年,元昊的部队在好水川和三川口相继大败宋军,宋仁宗只好册封元昊为夏国王。
      从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形成了宋、辽(金)、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 由于长期以来西夏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从而使得经济取得很大的发展,逐渐取代原有的畜牧业和狩猎,成为西夏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西夏建国后,景宗李元昊更加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并且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西夏统治者也重视畜牧业生产。正是由于农、牧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西夏的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这些都使得西夏国力大为增强。以后,西夏与宋、金时战时和。西夏后期,统治衰弱,最终被蒙古灭亡。 元昊即位后建立西夏国后,但仍多次宋发生战争。
      尽管取得很多胜利,但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也受到巨大的影响。1044年,西夏与北宋签定“庆历和议”,表面取消帝号。西夏的政治制度受宋朝影响很大,官制的设置基本上模仿北宋。地方行政编制分州、县两级,在特殊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国防要地有时也设郡、府。西夏的军事制度是在党项的部落兵制的基础上吸取宋制而发展起来的。
      西夏兵役制度是全民皆兵制,平时不脱离生产,战时参加战斗。 公元1048年元昊被其亲生太子宁令哥刺死。只有周岁的谅昨继位,其母没藏氏辅政。1139年,第五代西夏王李仁孝嗣立,他在位54年,大力推行教育、提倡儒学、推行汉文,是西夏的另一个兴盛时期。
      他死后,李纯佑、李安全相缠继位,这时,成吉思汗已经统一蒙古各部,并不断进攻夏境。西夏末期,朝政长期处于内乱之中,政敌和宗党间的斗争激烈。内忧外患之下西夏渐衰。自1205年第一次攻夏起,冲突不断,互有进退。第九代西夏王德旺继位后,蒙军乘西夏国势积弱大举进攻。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军攻占肃州、甘州等地之后,挥师东进,越过沙漠、渡过黄河,攻占应里(今中卫)、西平府。1227年1月,成吉思汗留兵继续围困兴庆府,他自已领军南下,攻占积石州之后,于4月抵达隆德,并派兵攻占德川州。闺五月,成吉思汗上六盘山避暑,6月,西夏后帝李?率西夏文武官员投降。
      7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病死,蒙军恐西夏有变,就在随军途中杀死李?,从此,立国190年的西夏为蒙古所灭。 蒙古汗国建立后,几次征讨西夏,经过长期的抗争,西夏于末帝宝义二年(公元1227年)被蒙古所灭。 公元418年,赫连勃勃看到统万城这片水土,称道“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行,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便决定在这儿建筑他的大夏国都。
      一声令下之后,饱含着他一生心血的大夏国都统万城历时5年建成了,古老的草原文化和中原黄土文明在这里交融在一起。在统万城,赫连勃勃仅仅建立了7年的辉煌,公元425年,赫连勃勃去世。防御牢固的统万城在公元427年即被北魏攻下,由此走向衰败。公元994年,宋廷下令迁民毁城,统万城经历了辉煌和衰落,终于消失在历史的轨迹中。
       应该说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不过名字凑巧而已 。

    z***

    2006-06-25 00:10: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