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读书的最高境界~~``

首页

读书的最高境界~~``

《国际法》考试时间快到了~可是偶手里还紧揣着《红楼梦》,昨天老爸看到,特意调侃“你这是风吹哪叶读哪页,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哼哼,简直就是损偶~~`
各位大侠们眼中的读书之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既然是幽默栏,请各位支招:有没有轻松快乐的读书方法,最好是三天三夜倦读不困的~~~
呵呵,真想赶快看到答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6-09 16:46:46
    如果有这样的方法,当年我就时北大了,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了,现实点吧,快看你的书去,不要看答案了

    张***

    2006-06-09 16:46:46

其他答案

    2006-06-11 15:34:36
  • 书读道一半就知道结尾是什么
    

    2006-06-11 15:34:36

  • 2006-06-10 15:21:02
  • 轻松快乐的读书方法?俺建议你找轻松快乐的书来读
    最高境界么,俺听说是把书给读活了,
    俺常常想,说这句话的人应该也是那个说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人。
    自打俺听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后,俺就努力想把书读活了。

    鼎***

    2006-06-10 15:21:02

  • 2006-06-10 11:28:13
  • 嘻嘻,小雨,你读法律的呀。那可背死人了!我就学个旅游法规都烦死人了,好多东西要背的。要我说呀,想轻松读书,一看就记得,考试考得好,有一个办法呀。嘻嘻,那就是找叮当猫。

    酥***

    2006-06-10 11:28:13

  • 2006-06-10 02:01:28
  • 轻松快乐的读书方法?
    偶觉得往床上一靠。。。那就是轻松快乐了。。。
    读书之最高境界?
    偶认为是读到脑子里而不是读到眼睛里。
    学以致用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很多人都将知识从书上搬到了笔记上,脑子里依旧空空。。。
    

    鲁***

    2006-06-10 02:01:28

  • 2006-06-09 22:01:50
  • 俺自我感觉还没体验到“最高境界”,所以没有发言权。
    但根据物极必反的原理,偶猜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读成白痴吧?

    安***

    2006-06-09 22:01:50

  • 2006-06-09 19:27:04
  • 1-有一天我在路上看到一个人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书,佩服中有点替他但心。
    2-有一打工仔到我的摊位来了3天,硬把一本《穆斯林的葬礼》看完,他说他喜欢看书但工资低没钱买书,只有来看,他很爱护书,看过以后跟新的没啥区别。

    2006-06-09 19:27:04

  • 2006-06-09 19:22:33
  • 把水浒当三国读

    这***

    2006-06-09 19:22:33

  • 2006-06-09 18:02:02
  • 始终觉得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在考场上读

    料***

    2006-06-09 18:02:02

  • 2006-06-09 17:51:54
  •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看着漫画能同步转化成文字储存在脑海里

    一***

    2006-06-09 17:51:54

  • 2006-06-09 17:42:00
  • 你难道真的觉得你爸在个问题上还不够厉害?!......

    2006-06-09 17:42:00

  • 2006-06-09 17:38:42
  • 读书的最高境界:不识字

    1***

    2006-06-09 17:38:42

  • 2006-06-09 17:34:21
  • 我看过一个漫画,说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男子×像个知识分子)在看书,他可爱的小儿子喊他,他似乎没有听见,他小儿子又跑到他面前喊他,他还是没有理会,他小儿子把他的椅子挪走了。但是他并没有一屁股摔倒,仍然是原来坐着的姿势。哈哈!厉害吧?嘻嘻!

    彩***

    2006-06-09 17:34:21

  • 2006-06-09 17:18:24
  • 最高境界就是读了半天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我现在读《会计法》就是这个境界了!

    心***

    2006-06-09 17:18:24

  • 2006-06-09 17:16:16
  • 第一境界:手中有书心中有书--死读.
    第二境界:手中有书心中无书--乱读.
    第三境界:手中无书心中有书--活读.
    最高境界:手中无书心中无书--上网.

    井***

    2006-06-09 17:16:16

  • 2006-06-09 17:10:24
  •    有啊
         当然有啊
           只需将所要考的科目答案订为一本
             包你考前看得津津有味
               看书是看自己有没有兴趣的
                  不想看你拿针扎屁股也没用
                    还是自己想想这书为何而读
                      为谁而读
                        有用咩````

    苦***

    2006-06-09 17:10:24

  • 2006-06-09 17:09:04
  •        说明,以下内容是在网上摘录而成。
    读书无止境,但读书有境界。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早为广大读书人所熟悉的读书三境界。 徐宗文先生在谈到学习的目的时,把“为知、为己、为人”称为读书的三重境界,其含义是: 为知,指读书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
      读书人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事来对待。博学从而多才,这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书人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有益于身心,这是古今读书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所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 为人,指读书要“为黎民百姓”,即周恩来少年时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为第三境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深刻阐明了“为人”是读书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最高境界。
       王世发先生提出的读书三种境界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为第一境。说的是读书要静下心来,守住心灵的宁静,耐住寂寞,不怕孤独,要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为第二境。即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
      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物我为一”的读书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为第三境。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你读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会豁达、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
      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界。

    风***

    2006-06-09 17:09:04

  • 2006-06-09 16:58:52
  • 读到毕业了,书还可以按全价卖出!

    1***

    2006-06-09 16:58:52

  • 2006-06-09 16:52:26
  • 头悬梁,锥刺股。是历代被人追捧的学习的最高境界。

    青***

    2006-06-09 16:52:26

  • 2006-06-09 16:52:21
  • 手中没书心有书,无书胜有书!

    2006-06-09 16:52:2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