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

首页

如何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与运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6-19 19:32:03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入门的先导,更是推动孩子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状态,才会去自主发挥他们的探究性和创造性。   兴趣在活动中产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也离不开活动。
      学生通过课堂活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采用卡通动画等形式呈现学习材料,能激活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如尝试学习的方法、发现学习的方法、阅读学习的方法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转化等解题方法。学生借助这些学法便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应用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许多数学知识,不仅需要学生理解,更要让学生记住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归纳了理解记忆法、规律记忆法、重点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实践记忆法等十种记忆方法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记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可以促进学生学得更主动,并不断改善自己的思考方法、解题策略,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
      让学生动手操作,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动手操作是小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活动中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可以促进学生学得更主动,并不断改善自己的思考方法、解题策略,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想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我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针对数量关系抽象、隐蔽、条件变化等特点,我既让学生掌握一般分析方法,还教学生应用转化、假设、消去、逆推等推理方法开拓解题思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有创见地解答问题。当学生掌握了多种推理方法就可以广开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创新教育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需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   五、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

    E***

    2019-06-19 19:32:03

其他答案

    2019-06-19 19:32:03
  •   “教”字的甲骨文是一个象形字,符号“爻”表示算筹象征着“变化”,引申为知识与学问,符号“早”表示学生,符号”表示老师手持的教鞭。所以“教”字的本义是:孩子在老师的监督与指导下学习知识,学生通过解题来学习数学,教师则通过讲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学习从而行成思维能力。
      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数学的专业眼界决定了学生眼中的数学世界。教师自身没有解题、学习的体验,如何能把问题讲透、讲活?更别谈解惑、授业了。教师自身没有学习的感悟、生命的体验,如何传道?只会照本宣科地“以其昏昏使人昏”了。“讲题≠讲课”!“讲题”是“讲拳法”,是张本继末、擘肌分理地讲解数学解题思路,是解惑、授业,训练学生有聪明的头脑,形成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
      讲课”是“讲心法”,是传道。除看重学生认知发展外,更注重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发展及人文素养的陶冶,让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从“讲题”升华到“讲课。精研专业,做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勤耕职业,做一个启迪智慧的导师敬畏事业,做一个点化生命的人师。
      学习数学不只是智力的提升,数学有多元价值,诸如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在多元价值中,对我们的教育对象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抓住了这个最重要的价值,也就抓住了奥数教育的根本。对于教师而言,奥数教育既是通过“讲题”增进学生的数学知识,更要“讲课”,在通过讲题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智慧的启发,所谓“智慧的启发”:(i)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想象力、创造力)收敛思维(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思维(分析、综合与反思);(ii)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学”,学生只有懂得“会学”,才能实现“学会”。
      培养学生由“迷时师渡法华转”的被动学习到“悟时自渡转华法”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古人说:“积学以诸宝,酌理以富才。”能力比名次重要,经历会让你人生分数更高!名次是一时的快感,能力与经历是人一生的财富。要努力去做有一流能力的学生,不要刻意去追求做第一名的学生(iii)培养情感与意志:学习需要意志力,而学习也是锻炼意志力的方式之一。
      对学生而言,奥数考试难、奥数学习苦;对教师而言,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产生的困境与逆境,既是培养学生逆境智能与意志品格的最佳机会,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最佳素材。有意义、有价值的奥数教育应让学生在经历解题这个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提升智力的同时去历练他的情感与意志,不仅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认知)系统,更培养学生情(情感)与意(意志)的心理品格。
      忽略了情感与意志品格培养的解题活动是枯木朽株!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退步便远隔千山。功夫自难处做去,如逆风鼓棹,才是一段真精神;学问自苦中得来,似披沙获金,才是一个真消息。

    朱***

    2019-06-19 19:32:03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