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明代万里长城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首页

明代万里长城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明代万里长城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21 11:42:55
  •   明朝在灭掉元朝以后,原来的统治者蒙古贵族逃回旧地,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掠夺。后 来在东北又有女真的兴起,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贵族的扰掠,明代十分重视北 方的防务。明太祖朱元璋原是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对于攻打城池曾经有过亲身的体会, 当他已经取得天下的时候,为了巩固其统治,十分重视筑城设防的措施。
      原来在朱元璋即将统一全国的时候,就采纳了休宁人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高筑墙就 是筑城设防备战之意。因此明朝不仅对全国各州府县的城墙都修筑得十分坚固,全部用砖 包砌。而且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更为浩大,在明朝的二百多年中差^^多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 城的修筑和巩固长城的防务。
      明朝长城工程之大,自秦皇、汉武之后,没有一个朝代能够 与之相比,工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结构更加坚固、防御的作用也更大了。我们可以 这样说,万里长城这项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筑,经秦始皇连成一气的伟大程,直到明 朝才完成的。 明朝的军事防御工程,不仅是长城,而且在东北、西北和东南沿海以及全国各地都设 置了军事机构,修筑了城防、关隘。
      远出万里长城山海关以北3000多里的特林地区设立 了奴儿干都司,行使军事和民政权力。远出嘉峪关西北数千里的哈密、沙洲、吐鲁番等地 设立了卫所等军事和民政机构管理那里的军事和民政事务。这些城防、关隘、都司、卫所 与万里长城同属明朝的防御工程体系。
       明朝还在重要的关隘地方,特别是在当时的京城北京的北面居庸关、山海关、雁门关 一带修筑了好几重城墙,多的达到二十多重。并在长城南北设立了许多堡城、烟墩(烽火 台)用来瞭望敌况,传递军情。正德年间(1506 —1521)在宣府、大同一带修筑了烽堠 3000多所。
       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又在山海关至居庸关长城线上修筑墩台1000多座。这些烽堠、 墩台与长城南北的许多城防、关隘、都司、卫所等防御工程和军事机构共同构成一道城堡 相连、烽火相望的万里防线。 由于朱元璋曾接受了朱升“高筑墙”的建议,在他正式建国号的第一年洪武元年 (1368)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
      洪武十四年(1381),又修筑山海关等处长 城,到公元1600年前后经过了 200多年的时间才基本完成了万里长城的修筑工程。而一 些个别城堡关城一直到明末还在修筑。这一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全长14600多里的 长城,其中从山海关到鸭绿江这一段长城,由于工程比较简单,毁坏较为严重。
      而从山海 关到嘉峪关这一段工程较为坚固,保存较为完整。又有两个关城东西对峙,所以长期以来 就被一般人误称之为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的万里长城了。 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并经常修缮长城关隘工程,明代把 长城沿线划分成为九个防守区段,称之为“九边”,每边设镇守(总兵官),谓之九边重 镇。
      九边九镇之外,为了加强京城的防务和保护帝陵(今明十三陵)的需要,于嘉靖三十 年(1552)又在北京的西北增设了昌镇和真保镇,共为十一镇,构成了九边十一镇的防御 体系布局。 九边十一镇的长城,长度共计约7300多公里。全线防守官兵名额共计97。
       66万多名。 由于明长城各镇的管辖范围和官兵名额时有变化,以上统计只是一个时间内的数字。长城 的长度也只是一些文献上的记载,实际的长度远不止此。就以北京地区的长城来说,原来 只知是300多公里,最近以空中遥感方法调查,发现了更多的遗址,长度已达628公里, 较之原来增加了一倍。
      其余地区的长城的长度,也可想而知了。 明长城的防御工事,分作镇城(镇守或总兵驻地)、路城、卫所城、关城、堡城、城 墙、墙台、敌台、烟墩(烽火台)等等不同的等级,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它们 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关城尤为要害。 明长城的关口很多,每镇所辖关口多至数百,十一镇长城的关口总计在1000以上。 其中著名的也有数十座。自居庸关以西,明长城分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附近的老营相 合。被称之为内、外长城或里、外长城。里长城从居庸关西南向,经河北易县、涞源、阜 平而进人山西的灵丘、浑源、应县、繁峙、神池而至老营。
      外长城即自居庸关西北经赤 城、崇礼、张家口、万全、怀安而进入山西的天镇、阳高、大同,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达于偏关、河曲。此位于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境内的明代内外长城是明代首都北京 的西北屏障,对于防御自西北来的威胁,保卫王朝的安全与蓟镇长城同样重要。
      
      因此,长 城工程亦甚雄伟坚固。关隘险口也很多,著名的内、外三关即是长城线上的六个重要关 口。靠近当时首都北京的居庸关、倒马关、紫荆关是为内三关。自此往西的雁门关、宁武 关、偏头关是为外三关。这内外三关成了明王朝保卫京师和东南地区的重要险阻,经常派 重兵把守。

    默***

    2016-06-21 11:42:5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