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内分泌科

如何防治糖尿病?

怎样的饮食与活动结合。才能做到防治糖尿病。万一得了糖尿病,如何知道。
l*** | 2006-06-02 16:38:15

好评回答

2006-06-03 20:23:07
浪*** |2006-06-03 20:23:07 96 40 评论
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一般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容易发病的体质,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3000 万人之多,25%至50%的糖尿病人是家庭性遗传的。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终身病,致残率高,当以预防为主。据国际糖尿病联盟资料,目前有半数以上的群众对糖尿病一无所知。这助长了糖尿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目前糖尿病病因未明,预防上缺乏有效的措施,较为公认可行的方法有...

查看全部>>

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一般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容易发病的体质,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3000 万人之多,25%至50%的糖尿病人是家庭性遗传的。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终身病,致残率高,当以预防为主。据国际糖尿病联盟资料,目前有半数以上的群众对糖尿病一无所知。这助长了糖尿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目前糖尿病病因未明,预防上缺乏有效的措施,较为公认可行的方法有: ①普及糖尿病教育。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对糖尿病的防范是必不可少的。超体重、多食肥胖、感染、激素水平改变、精神紧张或受到伤害、有家庭史都是糖尿病的诱因。要进行群体教育,以达到早期发现可疑病人。②饮食控制。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准,做到“热量控制,结构调整”人群饮食控制目标为“二高”(高复合碳水化合物、高粗纤维),“四低”(低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一平”(蛋白质),“二忌”(.忌烟酒)。③坚持运动。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有诸多益处。运动可增加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体质,预防感染,消除应激。运动方法和运动量因人而异,但要持之以恒。④警惕糖尿病早期信号。早期信号有:饭后不到就餐时间就饿或渴;快到就餐时容易心慌、出汗、乏力;伤口感染不易愈合;视力减退明显;无明显原因手脚麻木、疼痛、发冰等感觉异常;容易激动、容易疲劳;小便次数增多。⑤高危人群定期检测血糖。如果我们能注意以上5点,将可最大限度地远离糖尿病的危害。

Mr.emily
0/300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2006-06-06 16:11:19
  • 糖尿病就是要少吃糖类的食物,啊
    我*** | 2006-06-06 16:11:19 65 48 评论
    0/300
  • 2006-06-04 19:08:21
  • 这里有一个方案,治好了我父亲和我四弟的糖尿病,从附件给你发去,希望对你有用。
    e*** | 2006-06-04 19:08:21 67 49 评论
    0/300
  • 2006-06-04 15:07:42
  • 糖尿病是终身型疾病,从目前来看国际上也无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拿它都毫无办法啊!它也不存在治疗,严格说吃药只能叫维持,这种病还有一个特点叫进行性、加重型疾病,也就是说病程越长,它就越厉害,越发展由开始的单一用药,发展到联合用药,再发展到必须用打胰岛素,多长时间也治不好,但他并不可怕,只要你正确的用药,不要听信江胡骗子和报纸上的广告,到正规医院去听医生的话,对你是没有生命之忧的,咱们两是...

    查看全部>>

    糖尿病是终身型疾病,从目前来看国际上也无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拿它都毫无办法啊!它也不存在治疗,严格说吃药只能叫维持,这种病还有一个特点叫进行性、加重型疾病,也就是说病程越长,它就越厉害,越发展由开始的单一用药,发展到联合用药,再发展到必须用打胰岛素,多长时间也治不好,但他并不可怕,只要你正确的用药,不要听信江胡骗子和报纸上的广告,到正规医院去听医生的话,对你是没有生命之忧的,咱们两是患难与共啊。
    
    1*** | 2006-06-04 15:07:42 98 43 评论
    0/300
  • 2006-06-04 07:53:55
  •  ①普及糖尿病教育。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对糖尿病的防范是必不可少的。超体重、多食肥胖、感染、激素水平改变、精神紧张或受到伤害、有家庭史都是糖尿病的诱因。要进行群体教育,以达到早期发现可疑病人。②饮食控制。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准,做到“热量控制,结构调整”人群饮食控制目标为“二高”(高复合碳水化合物、高粗纤维),“四低”(低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一平”(蛋白质),“二忌”(.忌烟酒)。③坚持运...

    查看全部>>

     ①普及糖尿病教育。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对糖尿病的防范是必不可少的。超体重、多食肥胖、感染、激素水平改变、精神紧张或受到伤害、有家庭史都是糖尿病的诱因。要进行群体教育,以达到早期发现可疑病人。②饮食控制。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准,做到“热量控制,结构调整”人群饮食控制目标为“二高”(高复合碳水化合物、高粗纤维),“四低”(低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一平”(蛋白质),“二忌”(.忌烟酒)。③坚持运动。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有诸多益处。运动可增加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体质,预防感染,消除应激。运动方法和运动量因人而异,但要持之以恒。④警惕糖尿病早期信号。早期信号有:饭后不到就餐时间就饿或渴;快到就餐时容易心慌、出汗、乏力;伤口感染不易愈合;视力减退明显;无明显原因手脚麻木、疼痛、发冰等感觉异常;容易激动、容易疲劳;小便次数增多。⑤高危人群定期检测血糖。如果我们能注意以上5点,将可最大限度地远离糖尿病的危害。
    w*** | 2006-06-04 07:53:55 94 42 评论
    0/300
  • 2006-06-03 20:55:20
  • 糖尿病显著的症状是:口干,吃得夜尿次数多,即“三多一少”,全身无力,有此症状应去医院化验,血糖超出6moi/L就得注意.
    a*** | 2006-06-03 20:55:20 81 45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