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都说北洋水师丁汝昌无知无能,何解?

首页

都说北洋水师丁汝昌无知无能,何解?

先抛开清庭末落因素不说,作为北洋海军的最高统帅,他在黄海海战的失利乃至整支舰队的覆灭所负有何种责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2-24 01:11:05
          
        丁汝昌指挥无能 丁汝昌领兵15年,始终未能认真学习海军业务。近代海军是个技术性很高的专业军种,指挥军官需要多年的专门培训。丁汝昌以陆军将领来统率这样一支新式舰队,主要凭资历治军。他的悲剧还在于,他从不觉得自己需要有精深的海军知识。
      不懂海战指挥和在海战开始后中断了对舰队的控制,使得舰队完全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最后陷入一片混乱。   编队变阵的错误 以散漫的单横编队迎战日本单纵队进攻,是丁汝昌始料未及的,说明北洋海军的军事素质存在很大问题,造成了后来交战中的一系列波动。
      北洋海军由五叠小队变为夹缝雁行的双横队,并不是旗舰的临时措置,而是早有预案的。那么,这一战术动作怎么会失败呢?“定远”大副战后认为,关键在于将领之勇怯不同。“勇者过勇,不待号令而争先;怯者过怯,不守号令而退后。此阵之所以不齐,队之所以不振也。
      ”他问道:“致败之由,能勿咎此乎?”这个责问是切中要害的。 以往在讨论海战失败的原因时,一些论者仅从装备上寻找原因,其实,倘若将日本舰队的装备与北洋海军交换一下,谁能获胜呢?如果我们进一步注意到“吉野”是1893年9月底在英国竣工的军舰,“桥立”是1894年6月26日在日本竣工的军舰,能够那么快地将其编入现役并形成作战能力,日本海军的训练和管理能力不值得引人深思吗? 丁汝昌,字禹廷。
      安徽庐江人。晚清北洋海军提督。早年参加太平军,后随队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1879年(清光绪五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清政府在英订购的“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任职期间对北洋海军和北洋海防的建设有所建树。1891年,率舰队访问日本。鉴于日本海军的发展,回国后曾陈请清政府再购新舰,增强北洋海军实力,以防外患,未被采纳。1894年7月丰岛海战后,命令加强各舰防护,以备再战。
      9月中旬,奉命率北洋舰队主力护送运兵船队赴大东沟,17日准备返航时发现日本舰队,即令舰队起锚迎敌。由于舰队所取接敌队形严重失当,加之负伤后中断指挥,北洋舰队遭受重创,被革职留任。(见黄海海战)1895年1月30日~2月11日,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株守港内消极待援,终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
      他坚持抗敌报国立场,严拒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的劝降和北洋海军洋员瑞乃尔等的逼降,临危不惧,坚守指挥岗位,在援军已绝,突围难成的情况下,服毒自尽,以身殉国。 此后,清政府内的清流、顽固党人交相攻击,光绪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丁汝昌的子孙辈被迫流落异乡。
      直至宣统二年(1910年),经载洵及萨镇冰等人力争,清廷为丁汝昌平反昭雪。民国元年(1912年),灵柩始归葬于安徽无为县西乡小鸡山梅花地。 1894年,丁汝昌率舰队护关兵船到朝鲜,返航途中,在黄海突遭日本舰队袭击。丁汝昌不幸受伤,爱将邓世昌毅然担当起指挥职责,英勇牺牲。
      黄海之役,日军并没占到什么便宜,全赖丁汝昌训练军队有素,培养出诸如邓世昌等英雄部属。 经黄海一役,卖国贼李鸿章却畏敌如鼠,深怕开罪日本人,下令北洋水师龟缩威海军港,不准巡海迎敌。日军大喜,制定下全歼北洋水师的阴谋。1895年2月,日军集中舰只和军队,从海陆两路突然发动袭击,港口被封锁,北洋水师舰只根本无路可逃,尽成炮靶。
      日军几乎弹无虚发。日军想掠夺北洋舰队舰只,派人送劝降书给丁汝昌要他率舰队投降。丁汝昌识穿日军阴谋,下令各舰血战到底,绝不能让日军得到一块甲板丁汝昌命令既下,立即身先士卒,与日军展开殊死血战。丁汝昌率兵战退到最后一个阵地刘公岛时,见手下兵将已全部战死沙场,军舰亦无一幸免,在身受多处创伤,无力再战之下自尽,不做俘虏。
      日军虽然也死伤惨重,但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来,难以重建,最终失去制海权。这是李鸿章罪过。 。

    8***

    2006-02-24 01:11:05

其他答案

    2006-02-23 22:47:49
  • 首先,没有严格管理舰队,自从英国人琅威力离开后,纪律驰废。就是如此一来才招致最后关头,军心瓦解,水兵竟敢畏敌如虎,对己似狼。
    其次,在最后关头,不敢做出断然决定出港迎敌,坐以待毙(那时候,傻子都知道会是什么后果了,别用李鸿章的命令作托词!)。畏敌自杀,不能与舰偕亡,不能毁印焚旗。(要死也要学学刘步蟾!!)太没有职业精神。
    最后,总算没有无耻降敌,一个无能可悲的军人吧。

    回***

    2006-02-23 22:47:49

  • 2006-02-23 21:26:07
  •    晚清北洋海军提督。字禹廷。安徽庐江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后随队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1879年(清光绪五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清政府在英订购的“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任职期间对北洋海军和北洋海防的建设有所建树。1891年,率舰队访问日本。鉴于日本海军的发展,回国后曾陈请清政府再购新舰,增强北洋海军实力,以防外患,未被采纳。1894年7月丰岛海战后,命令加强各舰防护,以备再战。
      9月中旬,奉命率北洋舰队主力护送运兵船队赴大东沟,17日准备返航时发现日本舰队,即令舰队起锚迎敌。由于舰队所取接敌队形严重失当,加之负伤后中断指挥,北洋舰队遭受重创,被革职留任。(见黄海海战)1895年1月30日~2月11日,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株守港内消极待援,终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
      他坚持抗敌报国立场,严拒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的劝降和北洋海军洋员瑞乃尔等的逼降,临危不惧,坚守指挥岗位,在援军已绝,突围难成的情况下,服毒自尽,以身殉国。 此后,清政府内的清流、顽固党人交相攻击,光绪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丁汝昌的子孙辈被迫流落异乡。
      直至宣统二年(1910年),经载洵及萨镇冰等人力争,清廷为丁汝昌平反昭雪。民国元年(1912年),灵柩始归葬于安徽无为县西乡小鸡山梅花地。 1894年,丁汝昌率舰队护关兵船到朝鲜,返航途中,在黄海突遭日本舰队袭击。丁汝昌不幸受伤,爱将邓世昌毅然担当起指挥职责,英勇牺牲。
      黄海之役,日军并没占到什么便宜,全赖丁汝昌训练军队有素,培养出诸如邓世昌等英雄部属。 经黄海一役,卖国贼李鸿章却畏敌如鼠,深怕开罪日本人,下令北洋水师龟缩威海军港,不准巡海迎敌。日军大喜,制定下全歼北洋水师的阴谋。1895年2月,日军集中舰只和军队,从海陆两路突然发动袭击,港口被封锁,北洋水师舰只根本无路可逃,尽成炮靶。
      日军几乎弹无虚发。日军想掠夺北洋舰队舰只,派人送劝降书给丁汝昌要他率舰队投降。丁汝昌识穿日军阴谋,下令各舰血战到底,绝不能让日军得到一块甲板丁汝昌命令既下,立即身先士卒,与日军展开殊死血战。丁汝昌率兵战退到最后一个阵地刘公岛时,见手下兵将已全部战死沙场,军舰亦无一幸免,在身受多处创伤,无力再战之下自尽,不做俘虏。
      日军虽然也死伤惨重,但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来,难以重建,最终失去制海权。这是李鸿章罪过,却非丁汝昌失职。 。

    勇***

    2006-02-23 21:26:07

  • 2006-02-23 20:56:31
  • 丁汝昌本是陆军,指挥海军全因为他是李鸿章的部曲,但对舰队覆灭的责任应由清政府来负责,丁汝昌只是前线指挥官,败战在战争开始前就决定了。
    正所谓: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甲午战争失败的种子是腐朽的清政府自己种下的,不应由某个前线将领来当替罪羊。

    落***

    2006-02-23 20:56:3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