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会计造假的问题防范与治理

首页

关于会计造假的问题防范与治理

一点头绪都没有?跪求提纲。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3-01-24 21:51:20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摘要:会计信息是投资人和债权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的依据,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定的依据。现在,我国会计造假问题严重,已经制约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和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首先会计造假的现状和造成的危害。
      接着从外部体制和个人因素两方面对我国会计造假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解决会计造假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制度 会计造假 内部控制 监督机制 前言 一 、会计造假的现状和危害 (一)会计造假的现状 (二)会计造假的危害 二、会计造假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体制方面 (二)个人因素方面 三、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一)外部体制方面 (二)个人因素方面 结束语 解决会计造假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个方面共同努力来完成。
      不仅要靠会计工作者自身的努力,而且有赖于外部体制的完善和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会计工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会计造假的现象也会逐步减少和解决的。 参考资料 -------------------------------------------------------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供你参考)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会计信息失真及造假相关的定义,并分析了会计信息造假主要表现形式,最后提供了防范措施,供广大读者参考与指导,使其文章具有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造假;会计;治理;防范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资料也变的越来越复杂。在目前,有些企业的会计资料造假象越来越多,样式也是层出不穷。有些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或条件,在会计资料上进行造假,严重损害他人利益,影响社会经济。
      例如近年中国大陆出现的欧亚农业、农凯等会计造假案,英国出现的安然、施乐等会计造假案……在目前,会计造假行为在第个地方都有。因此我们应正确对待这个问题,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行为,建立和完善会计经济机制,减少会计造假案的发生。   1、会计信息失真及造假含义   1。
      1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   会计信息失真其实说是企业的会计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来进行会计资料的审核、记量、记录、报告等。或者是会计人员的经验不足、判断失误造成的,导致真实的经济业务与会计资料不相吻合,存在着出入,这种出入并非会计人员有意造成的。所以称之为会计信息失真。
         1。2会计信息的造假定义   会计信息的造假指的就是会计活动中当事人因某些利益的原因,如为博取股东信任,达到提高分红数额,表示营业或偿债能力高强,减低甚至逃避纳税,刺激股票市价,或者是隐瞒营业亏损,加大秘密公积以保持其稳健性,或者是减少股东要求多分红利,减低股票市价以便收回库藏股票等等原因,在事先经过周密安排,有意导致会计资料的虚假。
      这些种种就称之为会计信息的造假。   2、会计信息造假主要表现   针对于会计信息的造假,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如图1所示:图1会计信息造假表现形式图   2。1非法设立账簿。   在有些企业中,有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也就是设置账外账,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提供不同的会计资料。
      其目的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资料,来达到偷逃税的目的。   2。2编造虚假会计凭证。   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其是通过编造虚无的经济业务,像一些销售凭证、招待费凭证、差旅费等等。或在原有的经济业务上,再进行变造成等,从而造成会计凭证的虚假。这些都是编造虚假会计凭证常用的手段。
         2。3会计核算不真实,形成虚假报表。   对于核算不真实方面,其主要是为了控制利润。就会通过虚构经济业务,或者是改变生产成本等,如果是集团企业,他们就会通过下属企业间来转移成本,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针对核算不真实,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为了进行违规的税金核算。
      有些为了减少税费,就会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虚拟购销业务购买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发票入账,或者是伪造一些真实的经济业务内容。或者是改变会计分录等,来减少税费,偷逃所得税等。   3、会计造假的防范措施   如今,会计资料的告假手段越来越高明,也变的越来越复杂。
      如果只是从原始凭证上来看:虚假的出库单、虚假的入库单、虚假的购货发票、虚假的成本计算单、虚假的保管账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还有很多企业是使用假账真算的方法,在一开始就是虚假的原始凭证上进行核算。然后按照真实的经济业务凭证来进来操作。这些造假形为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但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治理:   3。1。加强会计、税收及相关法规的学习宣传。   针对于会计人员教育方面尤其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从思想上、制度上杜绝会计报表造假行为的发生。   3。2。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会计人员的观念也在转变,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可以说是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一种道德的进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拥有庞大的会计人员队伍,这支队伍的定理不能仅靠凭着良心的职业道德,还要依赖健全的法规法制来约束,建立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对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市场经济中参与各方的会计信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3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   相关的财政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有些规定,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1)、定期对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给会计人员灌输造假的法律意识与业务的处理技能。   (2)、对于那些没有尽责的会计人员,需吊销他们的从业资格,让其不能再从事相关会计岗位工作。
         (3)、对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业主聘用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一定学历、持有国家财政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否则惩罚业主。在大量大中专经济类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的情况下,此项工作实行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方面规范企业,大中专毕业生是愿意到企业去工作的。
         3。4健全法律规范体系,加大会计信息造假的惩处力度   (1)、对于会计造假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尽量减少造假现象的发生。   (2)、制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完善的法律法规。   (3)、提高执法效果,权责分清,惩罚对象和标准准确。
         (4)、增加对会计人员进行保护的机制和环境,摆脱受制于领导局面。   4、小结   总而言之,针对会计造假防现象,可以通加强会计、税收及相关法规的学习宣传、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健全法律规范体系,加大会计信息造假的惩处力度等方法来解决会计造假现象。
      但是,在目前,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才是解决此现象的最好方法。(作者单位:云南开远一行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邓闰姝。李小慧。吴广平。对会计造假的防范措施与治理方法探讨[J]。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4);51-53。
         [2]沈爱华。张小妹。朱止平。关于会计造假的定义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改进对策探究[J]。职业技术,2010,(14);193。   [3]王东林。陈羡矾。黄芝林。对企业会计造假问题探讨及改进对策分析[J]。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51-53。
         [4]沈银涛。张国强。李家辉。对企业会计造假问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职业技术学院,2011,(18);193 。

    z***

    2013-01-24 21:51:20

其他答案

    2013-01-24 21:53:07
  •   以下文章仅供参考:
    中小企业会计造假问题的探讨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造假的现状,实施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促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会计造假 会计信息 挂账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造假手段 中小企业制作失真会计信息的手段多种多样,有最严重的虚构交易、虚构收入成本和利润的财务欺诈,也有利用会计准则的缺陷和漏洞制作虚假会计信息的利润规划和盈余管理,下面将分类阐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普遍造假的手段。
       1。财务账目管理混乱 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涂改账目、做假账、挂账、收入不入账、提前结账或延迟结账等,造成账证(账簿记录与凭证)不符、账账(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不符、账表(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不符,或者是抽换帐页、损毁账簿,或者是账外设账等掩盖事实真相。
       2。原始凭证虚假 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要素填写不完整、不规范,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甚至开具假发票,打白条、以收据代替发票、不按发票规定要求开具发票等虚列经济事项,致使单位经费超支或成本虚增,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3。资产项目不实 一些单位违反会计制度,不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核算,不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按规定摊销预提费用,也不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对坏账也不按规定转销,造成虚增资产。 4。收入项目失真 采取虚列收入空挂应收款、截留、转移等做法,人为调节收入,掩盖了单位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致使收入流失,会计信息失真。
      一是利用固定资产折旧账户造假。二是利用存货项目造假。三是利用应收项目挂账。四是小金库的形成。对于赢利性中小企业,他们通过现金折扣不入账、虚假费用抵账、投资收益等不固定性收入部分或全部不入账而补充获得小金库。 5。成本费用失实 原始发票的虚假是成本费用不实的最主要原因。
      不区分经营性支出和非经营性支出,将一些不能列入成本的非经营性支出如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等直接列入生产成本,从而严重违反有关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使成本增大,利润减少。在会计核算中采取支出挂账,不列当期成本费用的做法,或多摊多提费用,截留利润,偷逃税款,搞账外行为等等,造成成本费用不实,隐性亏损加大。
      以管理费用账户为例。“管理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公司经费、业务招待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经费、技术转让费、存款跌价损失费等。管理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主要是因为它包括的范围广,界限不明确的各种支出都能列入管理费用中隐瞒起来,从而频频出现跨期费用,增加了费用,减少了赢利。
       二、中小企业会计造假的危害及其治理 1。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危害 (1)导致国家宏观调控与微观决策的失误 诸多决策、计划或控制的进行都是建立在经济业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若提供的会计资料失实,必然会影响根源决策,致使其失误。 (2)损害企业各方面利益 会计信息失实仅仅是一种表现,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
      失真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着企业、债权人及员工的相对利益,甚至导致企业亏损。 (3)削弱国家财政法规的权威 失实的会计信息使国家财经法规在执行上大打折扣,是对法规的践踏。同时,使国家或地区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出现方向性错误。 (4)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 乱摊成本、隐瞒收入、偷逃税收等一系列信息造假,成了经济犯罪的温床,诱导了腐败和行业不正之风等不安定因素产生。
       2。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治理建议 鉴于中小企业造假的现实状况和极大的危害性,社会各部门包括企业自身必须坚决采取措施,对此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于2003年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
      然而国家在处理中小企业中较为普遍的资金拖欠问题的规定上却是一片空白。政府应针对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信用低等特点,制定有利于各类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同时在某些方面给予政府扶持,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各种税款的征收办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强化外部监督,发挥会计中介机构主导作用。政府应转变监督方式,将由政府部门的直接监管改为由财政、税务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委托会计中介机构监管,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断绝“政企不分”出现的源头,避免节外生枝。
      政府也应重点监管那些监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机构,这样可以避免由企业直接委托会计中介机构而使这些会计中介为了其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丧失原则的现象发生,真正发挥社会监督的主导作用。 (3)完善会计核算办法并设立专管机构 国家要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加大对会计核算的约束力度,促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
      如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的格式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并由各地财政部门统一监制。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可以考虑以收付实现制为起点,随企业规模的扩张逐步上升到简单的应计制,至复杂应计制,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变化快,其计量属性应该考虑参照相对应的历史成本,使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得到落实。
       同时,国家也应成立专门管理中小企业的机构,实施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该机构除了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辅导、行业分析、系统管理等服务外,各地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还应认真考虑本地区内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逐步实现规范化,对不合格的企业限期整顿,合格的则不定期复查。
       (4)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 在制定违反会计法规的法律责任时,改变以往“重查轻罚”的做法,适当增加处罚的种类和提高罚款的下限,使造假者的造假成本数倍于其获得的经济利益和所造成的损失。这样不仅使造假者无经济利益可图,还会因造假行为倾家荡产,充分发挥会计法规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震撼作用。
       另一方面,司法应也介入会计监督,对造假者要绳之以法。对于一些情节特别严重的会计造假问题,要通过加强与法院的沟通,通过司法途径予以解决;向社会公布举报途径,必要时有偿收集造假信息。同时,司法机关应加强对弄虚作假的处理力度和民事赔偿力度,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得到法律的制裁。
       (5)狠抓会计诚信建设 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加以规范,将诚信从道德原则上升为法律原则。如沿用以A等级的财务信誉评价标准,在报刊、杂志定期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建立中小企业会计诚信档案,记载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失信,违法违规行为及被处罚情况,对于有造假劣迹的企业和个人应在网上及时予以披露,并且在税务、工商、司法机关和银行建立联网系统,对有造假行为的企业,税收部门要加重处罚,工商行政部门不予年检,银行不予贷款等;而对于有造假行为的会计人员,则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书,使其不能再从事会计工作。
      社会各界应全方位、多角度引导中小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诚实守信,增强信用观念,做到以“诚信为本,不做假账”。 (6)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目前,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而且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会计确认、计量、计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判断能力。
      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会计人员充实和更新财务会计知识。 ①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检查与考核制度 财政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强化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与应用,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新政策、新规定,最大限度减少对制度理解的偏差和业务技能的不精所带来的失误,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避免假账的出现。
       ②加强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 加强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对欲从事会计工作者严格执行“准入”制度,以保证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对于一些中小企业任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要对其经营进行必要的处罚,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

    1***

    2013-01-24 21:53: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