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过去十年我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首页

过去十年我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过去十年我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1-09 23:31:10
  •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越来越现代化,“村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农民朋友说:“还是共产党好,”“还是改革开放好,”“还是新农村建设好”。
       一说农民“吃与穿”。民以食为天。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国粮食连年增产,201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十年前增加了2800多亿斤,今年全国秋粮面积比去年增加1100多万亩左右,秋粮丰收在望,粮食生产在八年增的基础上,有望实现九年增,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巨大成就。
         先说“吃”。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有粮食、有饭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仓廪实而知礼节”,老百姓先要有粮吃,然后才能去学习遵守礼仪。毛主席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来抓,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发展农业,稳定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确立下来。
      2004年以来,中央每年都发布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群众的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拿我们村的情况来说,村民们不但“顿顿吃得饱”,还要尽可能“顿顿吃得好”。家中来了客人,一般都会上饭店。
      结婚喜宴,生日聚会等等一般也是在饭店里安排,村民在外饮食支出的费用年年都增长,所以村里的饭店生意很红火。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等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村民的餐桌上,讲究营养,吃出健康,也成为现代农民的新理念。 再说“穿”。过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现在农民在穿着上也越来越注重时尚、名牌,追求个性化。过去村民是满足于穿暖就行,现在是讲求穿美,过去在农村男同志着西装,女孩子穿裙装是一件稀奇事,现在已是很普遍了。过去是一衣多季,多个季节一套服装,现在是一季多衣,在一个季节里就要买好几身衣服。
      过去农村人习惯买块布料请裁缝做衣服,现在都喜欢上商场买成衣。过去是千人一面,穿的衣服款式和面料都差不多,现在是不同的人穿着打扮都不同。丰富多彩的穿着样式,折射出农民由穷到富的大变化。 二说农民“住与行”。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
      ”杜甫 有诗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这句诗就表达了希望老百姓“居者有其屋,安居好乐业”的愿望。过去在农村,农民住毛坯房,后来条件好点了,住青砖瓦房,现在是住楼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买楼定居。农民住上了楼房,房子大了,配套设施好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环境也大大改善,村里柴堆粪堆土堆“三大堆”少了,花草绿荫多了,小区内绿化美化,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前进了一大步。
      像我们村,现在正全力实施“城中村”改造。按照“城中村”改造政策,有的村民在拆除旧房后按面积能分两套新楼房,一套自住,一套或售或租,改善了住房条件,又增加了收入,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村民住上楼上后,可以实现集中供暖,集中供水,集中供气,彻底告别“烟熏火燎烧柴草,劈柴点火生炉子”的落后的生活方式。
      农村社区内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农民不但做到”“居者有其屋”,更重要的是“居者优其屋”,农民的生活越过越甜美。 现在农村人居住条件好了,出行也更方便。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机动车,大大小小的车辆使农村人的生产生活更为便利。已经有很多村民开上了私家车,过上了有车有房的幸福生活。
      轿车进入农民之家,这在过去不过是一个梦想,正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才使农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977元,比十年前增加了4355元。而且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现在我们国家铁路营运里程9。3万公里,比2002年增加2。
      3万公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世界第一,达到了6894公里。国家组织实施的“村村通”工程惠及每个村庄。农民朋友富裕了,交通方便了,出门旅游的人也多了。甚至有很多农民朋友每年都要走出国门到境外旅游。 三说农民“喜与乐”。改革开放发展了农村,富裕了农民,乡村变化大,农村新事多,农民喜事多。
       一喜是,种地不交税,农民负担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全票通过废止农业税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600年的农业税宣布废止,结束了农民种地要交“皇粮国税”的历史,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农民朋友欢欣鼓舞,拍手称快。
       二喜是,义务教育国家管,孩子上学不花钱。2007年开始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实施,惠及1。5亿农村中小学生,平均每年每个小学生家庭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农村孩子缀学的少了,考上大学的多了,农民有了知识,成了致富有方的新型农民。
       三是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真正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过去农村人是“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生病住院,一年农活白干。”看病贵、看病难成为农民的一块心病。不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自2003年开展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解决农民看病就医问题。
      通过十年发展,基本医疗保障已经覆盖到了全国95%以上的人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保网。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全国的农民朋友。四喜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为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国务院决定,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农民有“喜”也有“乐”。农民物质保障和生活条件好了,开始注重文化和精神追求。真正可以说是农村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目前,全国84%的行政村拥有农家书屋,83%的乡镇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00%的行政村开通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00%的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电影近800万场次,观众超过18亿人次。
      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过去村民“在家看电视,出门看电影”,现在农民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现在我们村建立了文化大院,文化书屋,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报纸看、都有书读。特别是计算机进入农民的家庭,网络文化已成为新型农民的新的学习娱乐方式。
       农民的喜与乐还体现在农民的参与机会多,农民真正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现在农村的事讲民主,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日益深入人心。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让村民对村级事务管理明明白白。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日益昭显,农民朋友有一种当家作主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广大农民不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且民主政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和有效实施。 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新生活。新生活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带来的,都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农村改革发展又迎来一个新的起点。
      我觉得,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旗帜鲜明地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倍加珍惜和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的未来和农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竭力真诚为您解答,希望给予【好评】,非常感谢~~)。
      

    遇***

    2014-01-09 23:31: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其他社会话题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