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诗——枫桥夜泊事件是?作者抓住了()()()()和()进行描写。后两句意思

首页

古诗——枫桥夜泊事件是?作者抓住了()()()()和()进行描写。后两句意思

要快!!!!!!!!!!!!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0-18 01:25:04
  •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韵译】: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评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
    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
    声。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
    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
    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
      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
    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
    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
    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
      
      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
    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
    “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
    “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y***

    2018-10-18 01:25: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