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写人物雕像刻画描写的片段

首页

怎样写人物雕像刻画描写的片段

怎样写人物雕像刻画描写的片段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11 01:34:30
  •   丰碑 

      一直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支冰坨,狂风狼似地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
      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争,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儿走去。
      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些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在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雕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
      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像战士们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的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边的肌肉明显的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来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有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的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摘自《全国微型小说精选》

      【分析提示】

      知道什么是战争吗?知道我们是怎样取得胜利的吗?去读读《丰碑》吧。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军需处长,当他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已是一尊雕像。那镇定、自然的神情,那伸出手借火的动作,已成永恒;那像树叶,像箔片的破旧的单薄的衣服,落满了雪。不要忘记,这是为军需处长啊。
      看到他,我们会想起兰考人民称颂他们的好书记焦裕禄的一句话:心中装着全县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有这样的好干部,我们能不打胜仗吗?

      为了突出这一人物,作者大肆渲染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暴风雪)和残忍的战斗环境(吃不好、睡不好、急行军)。
      正是这种环境描写,使军需处长一心为被人服务的精神得以充分的显现。

      作品的结构相当严谨。一是巧设误会,(实际是欲扬先抑)。误会的消释,使将军落泪。二是巧设铺垫。将军在风雪中思索的问题,从误会的消释中得到答案。
      而两者都是为塑造军需处长这一形象服务的,并告诉我们:他是千千万万人们子弟兵的代表,是人民军队的一座丰碑,是个革命战争事业的一座丰碑。

      【训练指导】

      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也指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土壤。自然环境即自然景物,它在以人为主的文体中起着烘托、映衬人物性格的作用。景物描写写的是景和物的情状,描写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声、色等方面精雕细描,也可以用比喻或你人进行总体概括。
      所以,我们把这两种描写也看成人物描写的手段。

      《丰碑》对暴风雪的几处描写,及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使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别人的精神得以充分显现。对战斗环境的描写,也有同样的作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因此,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
      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和“等到岸上炊烟四起……”(《鸬鹚》)这些环境描写或侧面写鸬鹚的动态,或表明时间,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记叙文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风景)和社会环境。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同时,

      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除情节外,也要写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写好这两种环境,可较好地烘托人物,进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

    z***

    2018-09-11 01:34: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