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日本的妖怪文化是借鉴中国的吗?

首页

日本的妖怪文化是借鉴中国的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8-25 01:52:13
  •   中国与日本妖怪志文化比较
    摘要:在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中,有一种叫做妖怪志的文化形态从古至今一直在缝隙中流传着,这种文化形态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将两国的志怪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对于历史发展中, 国家间彼此不同的制度所致,今天,在中国正统文化领域所留下的有关于妖怪志文化一些内容为人们所刻意回避,正如儒家思想里所讲「子不语怪力乱神」,有些知识连孔子都不愿意学习以及教授的。
      而在日本的文化中,关于妖怪志的文化仍然盛行着,并频频出现在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里。

    关键词:文化 妖怪志 阴阳师

    一、妖怪学在各个领域的不同看法
    ㈠儒家思想的看法
    在中国的儒家思想里,对于未知事物的探求,仅限于具有实用价值的范畴。
      儒家思想关注的是现实社会,但缺乏超越性的追求。《论语》里强调「未知生,焉知死」以及「子不语怪力乱神」,体现孔子对于宗教以及超自然现象所秉持的态度。孔子虽然强调学习,但有些知识却是他不愿意学习,或者内心明白却不愿
    意讲述给弟子们听。
      这些态度既表现了孔子对生命现实的关切,也反映出他对于把握人生的方向着重在实用功能的观念。
    ㈡文学领域不可欠缺的
    但是在文学创作的世界,从「怪异」所延伸出来的超自然现象,反而是灵感的素材,文学创作不可欠缺的养份,脱离了礼教的束缚,才能提炼出更纯粹的艺术价值。
      「子不语怪力乱神」虽然隐含了孔子的教化意义在其中,能够获得执政者以及文官体制的认同,却间接影响到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对于幻想文学、民间口传文学的谈奇述异往往加以贬抑,斥为村妇巷说、无稽之谈。然而,日本文学受其影响颇大,在我读过的志怪文学作品中,以怪谈推理小说作家京极夏彦的《姑获鸟之夏》和奇幻小说大师梦枕貘的小说《阴阳师》最为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了日本志怪文学的代表。
      
    ㈢民俗学研究的重点
    然而妖怪学在日本虽然不是独立的一门学问,但是在民俗学研究的系谱下则占据了一块重要的位置。并且,民俗学非但没有将妖怪视为异端,或是人性的阴暗面,反过来对于妖怪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像我这种喜欢妖怪的人来说,民俗学里头有关妖怪方面的研究,确实深深吸引着我,向未知的领域进行探索。
      

    二、中日妖怪志异比较
    ㈠中国的妖怪志
    ⑴白虎
    在中国,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
      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的了。
    ⑵青龙
    在中国,龙的地位就远高于印度。
      因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它的星宿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象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
      还有龙生九子却都不像龙的说法:
    大儿囚牛:它平身喜爱音乐,故常立在琴头上。如汉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
    二儿睚毗: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同时又用在仪仗上,以显得更加威严。
    三儿嘲风:是只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于了望,故多安在殿角上。
      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
    四儿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五儿狻猊:形似狮子。
      是外来品,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性格有点像佛。它好安静、又爱烟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让它为佛门护法。
    六儿霸下:又名赑屃,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七儿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衙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八儿负屃:因它喜爱文学,故多安在石碑的两则。
    九子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⑶玄武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⑷朱雀
    凤凰在中国来说,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
      它的原形有很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朱雀是四灵之一,也和其它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
      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⑸除了这四个耳熟能详的神灵外,还有流传较广的上古神兽
    1、水麒麟 :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王者的神兽。
    2、赤焰兽 :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本是神农氏后裔,
    3、白泽 :昆仑山上的神兽,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
      
    4、重明鸟 :尧在位七十年,有积支之国,献明鸟,一名双晴言在目。
    5、毕方 :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
    ㈡日本的妖怪志
    ⑴河童
    传说河童住在日本各地的河川或池子里,依各地的习惯,有不同的名字,但是共通点是,他们都是「住在河川的孩子」所以才会叫做河童。
      原本河童是水中的精灵,被当作是河神受到民众的膜拜,也有一种说法是河童是水神的使者,从水神降下的霜所诞生的。关于河童的由来有两种不同的传说,其中一种是渡来说,起源于中国的「河伯」,传到了日本之后,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河童」。据说有一位名叫九千坊的头目,带领着河童一族从中国辗转来到九州岛的球磨川云仙温泉一带的地方住了下来。
      他经常率领着部下出现在村庄里惹麻烦,由于他拥有能够将马拉到河边的怪力,所以村里的人都敌不过他。知道此事极为震怒的熊本城主加藤清正,利用河童最讨厌的猿将为害百姓的河童好好地教训了一番,从此以后河童只好乖乖地住在熊本县筑后川。后来成为水天宫的使者。
      这就是河童的传说之一。
    ⑵狸
    狸本来是动物的一种,其实它的真面目就是浣熊。从很久以前,狸一直给人们很容易亲近的印象,和住在山里的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些地方上,狸和狐一样,被日本人当作神明来拜,不过狸似乎比狐更受到欢迎,或许是因为它的类似黑眼圈的特征,十分讨喜的缘故。
      在四国地方,狸的传说相当盛行,例如爱媛县松山传下来的「八百八狸」据说从天智天皇的时代就一直住到现在,可说是相当强势的一支狸族,在幕府时代松山藩家中发生动乱的时候,还听说狸在其中露脸的传闻,现在日本饮食店门口常摆着一只带着斗笠的狸,以祈求生意兴隆;据说这只狸就是以八百八狸为雏形所制成。
      在中国,最有名的故事应当是「狸猫换太子」,这是老百姓家喻户晓的一出戏了。
    ⑶天狗
    天狗是日本最广为人知的妖怪之一。在中国的博物志《山海经》中写着天狗是有如狐狸般的动物,在日本则被称之为天狐。天狗在日本文化中有着多重的形象,其中宗教上的说法为:天狗是从神明之尊被佛教界贬为出现在人世间的妖怪。
      
    天狗的另一种形象为怨灵的形象。《太平记》(袭自中国的太平广记)记载着京都市上京区,有一座「白峰神社」。祭祀的是崇德天皇。他在保元之乱中败北流亡到赞歧(今香川县)含恨而死。其怨灵变成天狗,持续在人世间作乱。
    ⑷新都市妖怪
    日本是从江户时代开始,才将妖怪赋予具体而固定的形象,并且创造完整的说明体系。
      这是因为当时幕府统治下的社会,新旧交替、政局动荡不安,百姓言论自由空间受限,只好创作各种妖怪传说,以解释怪异现象或表达内心的不安与不满。无法用科学合理解释的奇怪现象依旧为人所爱,于是在当今社会,新「都市传说」诞生了……
    把「都市传说」大致归纳为以下七种定义:
    1。
      把未经证实的传言当成是事实传播出去,类似电子邮件的转寄信。
     2。以都会通勤圈为主要传播环境,内容和都市生活有关。
     3。经由口耳相传或利用网际网路进行传播。
     4。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几乎大家都听说过。
      
     5。伴随着特定的地名或人名,被当作真实的生活经验来传播的故事。
     6。无从查证它的真实性,甚至不知道最初是从哪里开始传播的。
     7。传播的内容反映当代的社会现状。
    这些定义大量表现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经常可见鬼屋、狼人、吸血鬼等古代血液,转换时空背景,汰旧换新像恶梦一般在城市中持续蔓延,足以表现地域性文化的特色。
      

    三、阴阳师
    ㈠阴阳师的起源
    阴阳师简单而言,可以说是占卜师,或是幻术师。他们不但懂得观星宿、相人面,还会测方位、知灾异,画符念咒、施行幻术。对于人们看不见的力量---命运、灵魂、鬼怪,也都深知其原委,并具有支配这些事物的能力。
      
      阴阳师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组织称为“阴阳道”。日本的“阴阳道”起源于中国百家争鸣时期的阴阳五行学说。在蒙昧的科学洪荒时代,为了避免灾厄,人们总是希望能预先得知天地变迁的异动,“阴阳五行说”的出现将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其代表典籍就是自周朝流传至今的《易经》。
      
      中国战国时代,有一支主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称之为「阴阳家」,当时以齐国人邹衍、邹爽为主要代表。「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这正是老子所说构成世界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随着世界的复杂多变,当一切事物二分法的简单思考方式,已经无法解释眼前发生的现象。遂衍生出新的思考模式,像「八卦」是用来表示阴阳的移动与变化,代表着各种自然现象,可以用在推算时间的推移、自然的变化以及人生的各种际遇,充满智慧的古人于是将这些现象的诠释整理成「易」,至周朝流传至今的参考典籍就是「易经」。
      「五行说」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不断循环并从而变化」的理论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研究阴阳五行说,能从天体的运行的计算来制订历法,掌握世间万象。到后来,发展出专门研究天体的「天文家」、研究历法的「历数家」以及「五行家」。
      公元六世纪,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混和了道教咒术与密教占术,传入日本。
      在日本登陆后,又渗透了一些当地文化,于是便形成了独特的“阴阳道”。不过当这个名词正式出现在日本史料上时,已经是十世纪的事了。此时的阴阳道已有别于早期的中国阴阳思想,它兼备了占卜、祭祀、天文、历法等等应用,上至国运皇命,下至庶民之事,都可运用之来解释。
      推古皇朝的圣德太子就是运用这门知识的佼佼者。笃信佛教的他在制定“冠位十二阶”及服装颜色时都曾考虑到阴阳五行的配合,对日本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从此阴阳师成为热门“职业”,转入全面兴盛时期。
    ㈡阴阳师的兴盛
    平安时代,一个曾与盛唐帝国隔海相对的时代。
      它孕育了令后世赞叹不已、无比华丽的灿烂文化,却也隐藏着众多不为人所知的黑暗。从公元794年日本京都由长罔迁至平安开始,垂天下以治四百余年的平安时代缓缓拉开序幕。但京城平安都却不是乐土,魔影纵横、怨灵交错——妖魔鬼怪不呆在水远山遥的森林或深山中,而是屏气敛息地与人类同居于京城,甚至是同一个屋檐下。
      平安京被妖异蚕食着,成为魑魅魍魉的巢穴,也成为阴阳师活跃的舞台。
    为了消除天、地、人、鬼间的矛盾,“阴阳师”们大显身手。他们借包罗万象的卦卜和神秘莫测的咒语,驱邪除魔、斩妖灭怪,成为上至皇族公卿、下至黎民百姓的有力庇护者!不过阴阳师的饭碗可不是好捧的,在尔虞我诈的宫廷中生存,他们必须熟稔一切风雅事,和歌、汉诗、琵琶、笛,还有香道或者茶道,样样都要涉猎。
      此外,还必须有看穿人心的本事及不泄密的职业道德。所以能成为阴阳师的,俱是当时一等一的俊彦之才。
    中国的五经当时被视为是「珍贵的国外科学与技术」;而善于运用「阴阳道」的人,乃是推古王朝的圣德太子。根据《日本书纪》记载,推古天皇十年(西元六○二年)「百济僧侣观勒来此」、「历本、天文地理书、遁甲方术书也一并带来」。
      圣德太子懂得汲取这些外来学说的养分,并且运用在政治层面开启了阴阳道的历史。因为阴阳道不仅可以观天象,知历法,还可以进行占卜,上至国运昌隆、天皇适任与否?下至庶民之事,都可以运用阴阳的知识来解释。
    ㈢阴阳道一代宗师——安倍晴明
    据史料记载,安倍晴明是活跃于平安时代中期的阴阳师。
      平安时代是一个高层外表文治、和平,而内部却充满了肮脏的贵族权力斗争的时代。由于当时公家统治的无能,造成了底层人民生活的痛苦。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底层的人民产生了“我为什么而活着”的疑问。而高层的有能者和权力失败者也有着“政局江河日下,如何才能挽救?”的疑问。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各类负面的情绪充斥了一个时代,与之具来的便是怨灵的出现,再加上当时日本京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天灾人祸:大地震、大火、洪灾等情形不断涌现,因此人心惶惶,鬼神之乱甚嚣尘上,不仅上位者信之凿凿,连百姓间也流行起来。因此,当时的贵族熟知阴阳道的各种禁忌,严格遵守其礼仪及法令,朝廷行事的吉凶也要依照这一原则。
      所以说当时的阴阳道不但在国家拥有专属的部门--阴阳寮,同时也影响着国家政策的实施。
    作为历史上真是的人物,安倍晴明的传奇故事在日本家喻户晓。论长相,他貌似潘安;论才智,他文武双全。他是民众眼中的英雄、无数少女心目中的偶像,诸多文艺作品以及各类野史异说中都浮现着他的身影。
      常用于降妖伏魔的“五芒星”符号(又称晴明桔梗印),即为安倍晴明所发明。现在京都市上京区掘川通一条上晴明町的晴明神社有定期的祭祀活动。被称为晴明桔梗印的象征天地五行,表示将宇宙万物除灾清净的祈祷咒符被奉为神印。
    结语:对于怪志文化而言,囊括的内容庞大繁杂,目前来说认识尚浅,这里只是小议一下。
      若想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还需要大量的涉猎这个领域的文化来充实自己。

    借***

    2018-08-25 01:52:13

  • 2018-08-25 01:26:13
  • 是的啊

    迷***

    2018-08-25 01:26: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