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优美的汉字

首页

优美的汉字

汉字发展过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18 06:01:30
      你好!最早的汉字形态优美、生动,如同一幅黑白艺术作品。
    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 
    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春秋时期西周的金文,再发展到秦国前期使用的大篆,发展到秦始皇用来统一全国文字的小篆,直到汉代的隶书、魏晋之后盛行的楷书,并一直沿用至今。
      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 1、辅助字体 与汉隶对应的草书叫章草,与楷书对应的草书叫个草,今草也是章草的演变。至唐代,又从今草发展出狂草。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加入了草书的特点,保存楷书的成分多,就叫楷行;比较接近草书的,则叫草行。
      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2、汉字的演变过程的特征: 汉字的演变过程的特征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钧、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起来;由多行书写产生出来的排列整齐的要求,使字形变化、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伸展,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
      总之,楷书出现,汉字的方块化就定型了,汉字的字体演变成熟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3、偏旁: 按照汉字结构的传统学说,人们把合体字的组成单位叫做“偏旁”。用“偏旁”这一概念来解释“独体”、“合体”就是分不出偏旁来的是独体字,由偏旁和偏旁组合而成的是合体字。
      例如:“取”的偏旁是“耳”和“又”;“砍”的偏旁是”石”和“欠”。而“耳”、“又”、“石”、“欠”却分不出偏旁。“部首”是字典字书中为了对汉字分类排列以供查检的标目。部首和偏旁有一定的联系,字典里大多数部首都是由汉字中有表意作用的偏旁充当的。
      如“砍”、“磨”属“石”部,“蝗”、“蛀”属“虫”部。但是部首和偏旁毕竟不是一回事,形声字中有表音作用的偏旁不作部首,如上面例字中,“磨”中的“麻”、“蝗”中的“皇”。有一些字分不出偏旁的,就把它们起笔的笔形用作部首,如:“下”、“凹”、“年”、“主”分别归入“一”、“|”、“丿”、“、”四个部。
       偏旁是传统汉字结构学说里的一个名称,指的是“六书”中会意、形声字里的两个组成部分,或表义或表音,如“伐”中的“亻”和“戈”,“问”中“门”和“口”。部件是现代汉字结构分析系统中的一个概念,它着眼于所有现代汉字的字形结构,不仅仅是六书条例中的会意字、形声字,也不仅仅指具有表音表义作用的构字成分,例如“云”中的“二”、“厶”,“坚”中的“刂”、“又”、“土”,不都能成为偏旁,但它们都是部件。
      部件是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介于笔画和整字之间。凡是可以参与构字的成分,不论是否成为偏旁,都是部件。 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形声字包括意符和音符两个部分。意符是形声字的表意部分,作用有二:一是提示该字所记录的语素义类,一是区别同音字。意符在表义上的局限性在于:意符只能表示一种笼统、粗疏的义类,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意义信息。
      其次,由于词义的演变和假借的广泛使用,现在有些形声字的意符已经看不出表示意义范畴的意思了。再次,有些形声字意符的选择反映了当时的认识水平,现在看来也不科学,这就造成了意符表义不确切。尽管意符有以上局限,但它在帮助人们掌握字义上仍有作用。 意符是形声字的表音部分,它的作用是表示字音,即提示该形声字的读音同声旁读音一致。
      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音符识字,区分形近字,类推字音。音符也同样有局限性,表现在声旁的读音准确率不高,甚至可能导致读错。这主要是由于语音的演变造成了汉字古今读音的不同。尽管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有上述局限,可是,当意待和音符组合在一起时.形声字提供的信息量就大大地增加了。
      形声字记录语素的合理性,是汉字得以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 4、汉字的字形结构变化的表现 1)古字为独体,现在看起来是合体,例如:“阜”、“燕”、“泉”、“它”。 2)古字为合体,现在看起来是独体,例如:“史”、“年”。 3)有些字按现代的字形结构来切分,不能和原本的构字意图一致起来,例如:“重”,从壬东声;“贼”,从戈则声。
       4)现代简化字使原来的合体字变为独体字,例如:“书”,形声,从聿者声,简化为“书”,成独体;“垄”,声旁“童”省写为“立”,简化为“龙”,成独体。 5)有些字简化后,里面有的成分既不表意又不表音。例如:“区、赵、风”中的“ㄨ”。“鸡”、“戏”中的“又”。
       6)有些新造字采用的不是“六书”中归纳的方式,例如:“乒、乓”。由于汉字字形表现出以上各种变化,用六书条例来分析今天的汉字显然会遇到很多困难。 5、总结: 汉字的变化,一定上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大部分的汉字的演变是出于贵族之手。
      贵族手下的门客从文时,将其逐渐演变。平民则受之用之。而一开始从甲骨文起步时,则是出于平明之手。因而,这些汉字的演变大致可以看出,社会结构镇逐步走向集权。 另外,从汉字的变化中,也能看出中华民族的大智慧,从开始的象形字,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这一点,全世界各地都有象形字。
       而到了后来,世界的文字分成两种体系,一种是以字母为基本单位的,另一种就是汉字。汉字也是存活最久的文字,它的演变以及沿用至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

    回***

    2018-04-18 06:01: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