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韩国白色软玉的特征是什么?

首页

韩国白色软玉的特征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11 01:37:59
  •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一股玉石消费热。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受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的推动及消费者返璞归真的消费心理的影响,新疆和田玉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其知名度越来越高,价格也随之节节攀升,而久负盛名的和田玉的产量在不断减少,优质和田玉的资源近于枯竭。
      在这种背景下,玉石从业者开始寻找新的白玉资源。于是,产于世界各地的软玉资源开始汇集于中国玉器市场。韩国白色软玉(以下简称“白玉”)就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品种之一,外观与新疆和田玉、青海白玉和俄罗斯白玉相似,它作为一种高产量、低价格的白玉资源,在中国玉器市场上逐渐受到关注。
      为此,笔者对国内市场上的韩国白玉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其结构特征。

      一、韩国白玉的外观特征

      1.颜色:韩国白玉颜色多呈带极浅的灰黄绿色调的白色(如图1-1)、灰黄白色,颜色分布较均匀,干干的白,可见细小的针状白点(如图1-2)。
      

      2.光泽及透明度:油脂-弱玻璃光泽,光泽不柔和,玉质不如新疆白玉温润,微透明-不透明。透明度比青海白玉差,抛光后油脂光泽不强,略有蜡感。肉眼观察,显得很干,几乎找不到比较细腻、温润的感觉。而市场上的韩国白玉多用油擦拭,其光泽在长时间后会干而不润。
      

      3.质地:肉眼观察较粗糙,滋润感一般,颗粒感很强,在均匀的白玉上可见细小的白点二、韩国白玉的化学成分

      软玉中主要矿物透闪石的化学式为Ca2(Mg,Fe)5[Si4O11]2(OH)2。
      它是造岩矿物角闪石族中透闪石-阳起石系列中的一员。其中Mg-Fe之间可呈完全类质同象替代。当其中Mg2 /(Mg2 Fe2 )≥0。9时称为透闪石;当0。5≤Mg2 /(Mg2 Fe2 )<0。9时,称为阳起石; Mg2 /(Mg2 Fe2 )<0。
      5时,称为铁阳起石。透闪石为白色、灰色,而阳起石则呈较深的绿色,这是由于FeO含量增多引起的。当FeO经氧化成Fe2O3时,颜色变成红棕色,特别是裂隙或有空隙的部位,还有暴露在外的截面部分也容易氧化成红棕色[1-3]。根据研究[1],软玉的化学成分的理论值为:SiO2 59。
      17%、CaO 13。81%、MgO 24。81%,白玉的化学成分与透闪石的理论值较接近。

      笔者对部分韩国白玉样品进行电子探针测试(如表1),发现韩国白玉Al2O3含量很高,还富含CaO、FeO、MgO,贫MnO2、P2O5,而且SiO2含量较低。
      白玉含Fe2 多将呈现绿色、青色,因此外观上,韩国白玉有一种泛青色调的感觉。

      三、韩国白玉的结构特征

      1.偏光显微镜下的矿物组成

      偏光显微镜下观察韩国白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透闪石可呈放射状、纤维状、纺锤状等较不均匀分布。
      由于韩国白玉中透闪石以纤维状似变斑晶形式存在,与周围部分的界限清晰。透闪石含量很高,较难发现杂质矿物。

      2.偏光显微镜下的结构特征

      变晶结构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是较为彻底重结晶或变质重结晶的产物[4]。
      变晶结构是白玉的主体标型结构,变晶结构的变种虽然很多,但都说明白玉是特定组成的原岩在一定温度和相当高的压力条件下,通过区域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5]。韩国白玉的结构基本上属于变晶结构,可细分为:

      (1)毛毡状交织变晶结构:该结构中透闪石颗粒较小,均匀无定向密集分布,犹如交织的毛毡一般。
      具有该种结构的白玉外观较细腻、致密、润泽,这种结构所占比例非常少;

      (2)鳞片片状变晶结构:由不规则的鳞片状或破碎叶片状透闪石组成,细小片状透闪石错综排列。该种结构白玉质地很粗,在该地区较为常见。
      

      (3)中细粒变晶结构:透闪石晶体呈菱形、片状交错分布于颗粒很细的透闪石基质中,颗粒相对较粗,大小0。1-1。0mm不等,一般在0。5mm左右。这种结构的白玉质地较粗。

      (4)似变斑晶结构:透闪石呈放射状、纤维状、纺锤状、纤维束状分布于颗粒很细的透闪石基质中(如图3-6~3-8),其粒度明显分为两组:一组为较大的变斑晶,其颗粒的大小范围在(0。
      1×0。2)mm ~(0。4×0。8)mm,大部分为0。2×0。4 mm;另一组为基质,其透闪石呈纤维状交织结构,粒度小于0。05mm。该种结构白玉质地较为粗糙,外观上也可见到白色的颗粒呈点状较均匀的分布。这是韩国白玉的常见特征,在其它地区的白玉里尚未发现该特点,但是在韩国白玉里却普遍存在。
      

      韩国白玉中透闪石呈放射状、纤维状、纺锤状等较均匀分布。由于韩国白玉中透闪石以似变斑晶形式存在,这种形式加强了入射光的散射和漫反射强度,从而导致韩国白玉的透明度减弱,颗粒感增强。因此,白玉中不同的杂质矿物或主要矿物的不同表现形式,都会对白玉的透明度、细腻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似变斑晶结构的成因模式探讨

      韩国白玉具有典型的似变斑晶结构,其成因可能是白玉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多期生长,白玉颗粒进行重结晶,并不同程度进行叠加,使得矿物颗粒大小不等。
      白玉的接触热变质作用的加热速率较高,生长速率较大,过程进行较快,透闪石不能连续生长,结果在具似变斑晶结构的透闪石长到一定程度时,较快的以其它形式生长,且透闪石为了变得更稳定,便通过发育规则的界面来降低边界总表面积[4],因此该透闪石的边界较清晰,其在外观上表现为较细小的针点状。
      

      在白玉中,透闪石易呈短柱状、纤维状、片状等,这恐怕是应力因素参与作用的结果。在区域变质作用中,应力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因素。应力的作用可使矿物柱面或层面上的组分溶解,溶解的组分迁移到柱体两端或纤维两侧的低压域内沉淀生长,结果使柱体加长变细。
      显然白玉结构的多样性和白玉生长的环境和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成因更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无疑需要更系统的资料进行深入的探讨。

      五、结语

      韩国白玉普遍具有似变斑晶结构,透闪石集合体呈放射状、纤维状、纺锤状等较均匀分布。
      由于韩国白玉中透闪石以似变斑晶结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加强了入射光的散射和漫反射强度,从而导致韩国白玉的透明度减弱,颗粒感增强[7]。

      不同产地的白玉其主要结构有较明显的特征和差异,结构类型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可能与其地质背景和多期次成矿作用有关,这些结构的差异亦使得白玉的品质明显不同。
      韩国白玉的开发和利用,丰富了玉器市场,对于面临白玉资源日益短缺的中国玉雕业来讲,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信以后韩国白玉的前景会越来越光明。

    杨***

    2018-09-11 01:37: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