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高三历史中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首页

高三历史中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5-16 04:58:50
  • 抱世界大局观,以自身发展带动全球发展,非个别国家只为谋一己之利,必须宣传中国发展对世界的好处,同时做出实际行动,让世界了解,中国发展非是别国之祸,而是世界之福的道理。

    柠***

    2018-05-16 04:58:50

  • 2018-05-16 04:58:50
  •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一、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国际竞争。
    二、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加强国家的经济安全防范。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发挥政治、经济大国的优势,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的新规则。
    五、加大科教的投入,创造知识资源,以确立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根本之策。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进 步。
      我国只要能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并保持自己独立自 主的发展道路,经济全球化就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早 日实现。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已成为一个由众多国家组成的不可分割的立体网络,几乎所有国家都被纳入其运行体系中。
      全球化乃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对于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探索理想的发展途径,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面对经全球化的汹涌大潮,中国必须在客观冷静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选择。
    (一)正确认识,积极参与。
    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它对我国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我国的企业生存、科技发展以及金融安全和政府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不能以没有准备好为借口而拒绝参与经济全球化,那只会使我们再一次落伍。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实行了产业调整和转移时,亚洲“四小龙”抓住了机遇实现了经济腾飞,而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却与机遇失之交臂。
      全球化对于中国而言,无疑又是一个新的机遇。我们只有牢牢树立起改革开放的观念,认真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利弊,抓住机遇,趋利避害,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努力把我国的事情办好,千方百计地发展壮大自己;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去,在扩大开放中,把握经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认识自己存在的不足;在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中,提高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竞争能力。
    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一国国际竞争地位的变化无不与科技水平密切相关。当前西方发达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加强科技投入,尤其是美国把科技看作支持它的世界经济领导地位的命根子。
      近年来,我国高科技产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将使我国高科技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总体水平上与世界发达国家还相差15~20年,这个差距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近20年来,我国对科学研究投入资金的绝对量逐年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悬殊。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都在2%~3%,而我国目前的投入比例还未达到此种水平。杨振宁先生说过,高技术战场是中国跨越发达国家的主战场,也是最后的战场。
      搞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现代化。科技搞不上去,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我们要把科技发展摆在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真对待。国家要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另外要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进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还要全方位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实现教育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最后要建立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培养一批科技创新的带头人。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
    国家之间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间的竞争,是企业技术和名优产品创新能力的竞争。目前,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仍待深化。要将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止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重点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
      要进一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组合,形成既有一定规模又有创新优势的局面,提高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与外国企业竞争的能力。现在世界上出现大企业强强联合的趋势,联合后的超强企业在其行业中居于实际上的垄断地位,这对中国企业是严峻的挑战,中国企业要奋起直追,善于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弥补在资金和规模效益方面的弱势,并且积极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这不仅意味着金融交易活动的全球化,还意味着金融风险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不仅有机遇,更多的是挑战。
      对此,我国恰当的做法只能是趋利避害,“在接触中完善”。中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时间表实行渐进的金融开放,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进程,制定推进人民币逐步可兑换的合理的时间表和顺序。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应落实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并尽快建立和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机制,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保障金融安全机制。
      
    (五)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今后,政府的管理模式要按以下几条原则进行改革:一是依法行政,依国际规则行政;二是保证政策法律的统一性,避免执行的随意性;三是提高工作效能,政府职能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四是转变工作观念,变粗暴干预市场为竞争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五是保证政策规章的公开性、执行的透明性。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将日益成为各国共同遵守的准则。我们一方面,需要根据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抓紧完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政令畅通,坚决纠正不顾国家利益的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坚决打破行业垄断、地区封锁。
      
    中国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浪潮时,惟有抓住机遇,不惧挑战、开拓进取、沉着应对才能使中国的经济不断蓬勃发展,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雄厚的物质基础。

    蔡***

    2018-05-16 04:58: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