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骨科

冬天手冻伤

怎么预防或治疗冬天手部的冻伤```
w*** | 2018-03-15 03:29:47

好评回答

2018-03-15 12:04:52
烂*** |2018-03-15 12:04:52 56 10 评论
到了冬季很多人容易冻手、脚和耳朵,形成冻疮又疼又痒,有的甚至溃烂感染。生冻疮的原因除了天气冷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和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冬季人的活动量少,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特别是手背、耳朵、脚容易产生瘀血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冻疮。 为了预防冻疮的发生,除注意保暖外,最好的办法是经常揉搓按摩手、脚和耳朵,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或适当的体育活动,加快血液流动。 
在冻疮初期可采用新...

查看全部>>

到了冬季很多人容易冻手、脚和耳朵,形成冻疮又疼又痒,有的甚至溃烂感染。生冻疮的原因除了天气冷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和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冬季人的活动量少,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特别是手背、耳朵、脚容易产生瘀血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冻疮。 为了预防冻疮的发生,除注意保暖外,最好的办法是经常揉搓按摩手、脚和耳朵,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或适当的体育活动,加快血液流动。 
在冻疮初期可采用新鲜的辣椒、茄子的根茎各两棵,新鲜橘皮三枚,生姜八片,玫瑰花十五枚。首先将辣椒、茄子的根茎和生姜煎开十五分钟后,放入玫瑰花,橘皮煎八分钟,取汁泡手和脚,每日一次。若已溃烂待伤口愈合后方可使用。 

冻疮的预防和治疗 

冻疮是冬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发生在身体的外露部位和离心脏较远的肢体末端,如耳朵、鼻类、手、脚等。 
①身体锻炼法: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②御寒准备法: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 

③冷、温水法:为了预防冻疮,平时可用冷水摩擦易冻部位,擦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患处。均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 

④独头蒜法:对每年易发冻疮的部位,在冬季来临前可采用此法。取独头蒜一个,捣烂后放在太阳下面晒热,在易发冻疮部位反复轻轻磨擦至局部出现一个小泡,然后用消毒针把水泡挑破。此法可使局部气血畅通,以减少冻疮的发生。 

⑤生萝卜法;取萝卜或青萝卜切成大块(片),放在火上烤热后轻擦易患冻疮部位,冷后再烤热再擦至萝卜水分完为止。此法可预防冻疮也可治疗冻疮。 

⑥生姜(片)法:用生姜片轻擦冻疮处,待有发热时止,或用鲜生姜一块,在炉旁煨热后切成片,涂擦患处。或将生姜50克捣烂后,放入白酒一两浸泡,搅匀后外涂患处,一日三次。 

⑦食醋疗法:取适量食醋在火上加热,然后取消毒纱布一块蘸醋外敷患处。
冻疮的果蔬防治法

冻疮是严冬季节常见的皮肤疾患,轻者局部苍白、痛痒;重者皮肤组织局部溃烂、坏死。预防冻疮,应在入秋以后坚持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增强皮肤的抗寒能力,入冬后穿着宽松衣服、戴上手套并保持鞋袜干燥,使肢端温暖,促进血液循环。一旦患上冻疮,可用下述简单、方便的果蔬方法治疗。

  生姜法:生姜火上烤热,切片擦涂患处,可消肿止痒,数次可愈;生姜切碎,浸泡于70%的酒精中,20天后用酒精擦尚未溃烂部,数次可根治。

辣椒法:将辣椒面撤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患处,活血止痒,治尚未溃烂之冻疮;辣椒5个,白酒100g,辣椒人酒内浸泡一夜,擦涂末溃烂’之患处;或用辣椒25g,水煎洗患处15分钟,均可缓解痛痒,治愈冻疮。

山楂法:鲜山檀100g,煮熟、去皮、去核、捣烂涂患处,几次可愈。

苹果法:苹果去皮、绞碎、熬膏,加少许樟脑粉调匀涂患处,1日3次,治冻疮初起

肿痒而痛。

丝瓜法:老丝瓜炒炭研细粉,加猪油调匀涂患处,治冻疮溃烂者有效。

葱须法:大葱根须、茄子根各100g,煎水趁热泡洗患部。

 茄杆法:连根茄杆适量,水煎,趁热泡洗患处,几次可愈,而且根治不犯。

  柿皮法:柿子皮锻灰加食用油调匀,涂患处,治冻疮溃烂者有效。

  冬瓜法:冬瓜皮30g,辣椒蒂10g,香油适量。轻者用冬瓜皮、辣椒蒂煎水洗;溃烂者冬瓜皮炒黄,研细末,香油调涂患处。

  萝卜法:治冻疮来溃烂者,萝卜切厚片,煮熟,趁热贴敷患处,冷则更换;白萝卜切碎,水煮,用此水洗患处。治冻疮已溃烂者,萝卜中间挖孔,倒人香油,将萝卜置火上烤至油沸,趁热用油搽患处。

   仙人掌法:仙人掌洗净,捣烂涂患处,纱布包扎,适用于冻疮末溃烂者。

    土豆法:土豆烧熟去皮,捣成糊状,敷于患部,止痛止痒,3、4次可见效。

    柏皮法:袖子皮适量煎水熏洗,1日2次,轻者几日可愈。

 蜂蜜法:蜂蜜7份,猪油3份,调匀涂患处,治冻疮溃烂有效。

樱桃法:鲜樱桃30g,浸入300g80%的酒精中浸泡七天,涂抹冻伤处,对初起冻伤可根治
0/300

其他答案(共17个回答)

    2018-03-15 14:04:52
  • 用凡士林护手霜就可以预防冻疮。而且价格便宜。凡士林具有很好的隔离,保湿效果的好东西。之所以会有冻疮是因为缺水,冬天干燥,再加上寒冷。有些游冬泳的人怕冷就在身上涂凡士林,防止身体散热。其实也是隔离,保湿的作用。因为水蒸发会带走热量所以才会冷。
    
    张*** | 2018-03-15 14:04:52 53 12 评论
    0/300
  • 2018-03-15 13:04:52
  • 防患与未然
    
    赵*** | 2018-03-15 13:04:52 23 18 评论
    0/300
  • 2018-03-15 12:04:52
  • 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称冻伤。冻伤可为局部或全身(冻僵),多因寒冷、潮湿,衣物及鞋带过紧所致,常发生于皮肤及手、足、指、趾、耳、鼻等处。冻伤分四度。
        第一度冻伤最轻,亦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
        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

    查看全部>>

    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称冻伤。冻伤可为局部或全身(冻僵),多因寒冷、潮湿,衣物及鞋带过紧所致,常发生于皮肤及手、足、指、趾、耳、鼻等处。冻伤分四度。
        第一度冻伤最轻,亦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
        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 
        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
        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疤痕形成。  
        对冻疮除复温、按摩外,可用酒精、辣椒水涂擦,效果较好,或用5%樟脑酒精、各种冻疮膏涂抹,有一定疗效。二度冻疮如有水泡,可用消毒针穿刺抽出液体,再涂抹冻疮膏。三、四度冻伤则须在保暖的条件下抢救治疗。  
        预防冻伤主要是注意保暖,增强抗寒能力。
    合*** | 2018-03-15 12:04:52 53 12 评论
    0/300
  • 2018-03-15 10:04:52
  • 上面的办法都没有什么特别效果,本人有个绝招,你来南方1-2年以后再回去,保证不再复发,本人亲身体验!!!
    灰*** | 2018-03-15 10:04:52 38 15 评论
    0/300
  • 2018-03-15 10:04:52
  • 去药店买一盒“十滴水”,一盒里有十小瓶(象眼药水一样的小瓶子),大概1块钱,药水是黄褐色的,用带塑料头的小图钉在瓶口正上方扎一个小眼,将药水涂在被冻伤的地方(洗过手就涂,或者有时间就涂,没有次数限制 
    冻疮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对于一些年轻女士而言,不仅影响了双手...

    查看全部>>

    去药店买一盒“十滴水”,一盒里有十小瓶(象眼药水一样的小瓶子),大概1块钱,药水是黄褐色的,用带塑料头的小图钉在瓶口正上方扎一个小眼,将药水涂在被冻伤的地方(洗过手就涂,或者有时间就涂,没有次数限制 
    冻疮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对于一些年轻女士而言,不仅影响了双手的美观度,还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治疗方面,虽方法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会反复发生。而在夏季治疗冻疮,正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曾提出“春夏养阳”治疗法则。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变化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秋冬多收敛而衰弱,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结果。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如冻疮得以恢复。 
    
    阳虚者,可受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使人体阳气在夏季处于节律变化的高峰,体内凝寒之气,因此有易除易解可能,加之夏季皮肤毛孔容易扩张,如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乘其势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反之,在冬季人体处于阳气年节律变化的低谷值,即使补之,疗效亦难尽如人意。李斌医师表示,由此可见,冬病夏治法基本思想是: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之势,体内阳气有随之欲升欲旺,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乘其势而治之,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治疗目的。另一方面可使温阳之气内存,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治疗方式: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上述几法,任选1种,连续5-7天,即可有效地预防冻疮发生。 
    
    辣椒 
    
    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 
    
    生姜 
    
    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萝卜 
    
    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 
    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楂泥变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疗3-5次 
    
    ■防治冻疮六法 
    
    1、茄辣蒜洗法:取干茄子梗茎100克,辣椒茎60克(缺时可用干辣椒30克),大蒜一把(约150克),共煎水趁热浸泡患处,每日1次,连用三次。 
    
    2、桂苏陈洗法:取桂枝、苏叶各50克,陈皮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钟,去除药渣,待药液凉至40度左右,将患处浸入药液约15-20分钟,每日3次。适于冻疮初起,红肿瘙痒,疮面未溃者。 
    
    3、柏硝敷法:取芒硝、黄柏各适量。冻疮未溃者,芒硝用量大于黄柏一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大于芒硝一倍。两药共为极细末,用时以冰水或雪水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溃破用药比例,将黄柏煎水溶化芒硝,外洗患处。未溃破者5-6日为一疗程,溃破者10-11日为一疗程。 
    
    4、芫花萸酊:取芫花6克,红花3克,吴茱萸10克,浸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50毫升内1-2周后,过滤去渣备用。用时取药液外搽患处。连用2-3天。 
    
    5、红灵酒:取当归、桂枝各60克,红花、川椒、生姜各15-30克,细辛15克,冰片5-10克。上药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7天,纱布过滤,装瓶备用。使用时将患部洗净拭干,用药棉蘸药液涂擦局部(未溃烂者),每天4-5次,连用5-7天。 
    
    6、当归四逆汤熏法:取当归、芍药各20克,桂枝15克,细辛、甘草各5克,木通、生姜各10克,大枣5枚。将药入适宜容器内,加水500毫升,加热煮沸(文火)后5分钟离火。用蒸气熏冻疮部位,待药液降至适当温度,将冻伤部位浸入带有药渣的药液内浸泡15-20分钟。每天两次。一剂药可连续用4次。适用于学龄儿童的手足冻疮。 
    
    ■冬季寒冷防冻疮 
    
    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之一,在气温10℃以下的湿冷环境中易发生。冻疮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颊等处,可单侧或双侧发生。初起损害为局部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肿块,触之冰凉,有痒感,受热后痒感加剧。重者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或白色浆液,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 
    
    冻疮主要由冬季寒冷、潮湿或鞋袜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所致。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缺血,代谢异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乃至组织坏死。此外,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少运动、营养不良、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导致冻疮的诱因。某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类风湿关节炎等,亦可引起冻疮。 
    
    发生冻疮后,轻度、皮肤未破者,可外涂冻疮膏;局部温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叶等其中一种,加入水10—15倍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也可用猪油蜂蜜软膏(比例3:7)外敷。冻疮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涂,并用无菌沙布包扎; 
    
    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杆2两、茄子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 
    
    对于易生冻疮及以往患过冻疮的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多运动,多吃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必要时可适当多吃些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此外,还可用生姜片涂擦易患部位,每日早晚一次;平时反复搓擦双手、双耳及面部,并坚持用热水洗手、洗脚,以增强手、脚血液循环。 
    
    
    ■为什么夏治冻疮有道理 
    
    冻疮如果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这也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4、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5、红花10克、桂枝15克,煎汁擦洗易冻伤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6、鲜茄根50克,水煎浓汁后待不烫时洗擦患处,每日1次。 
    
    w*** | 2018-03-15 10:04:52 53 12 评论
    0/300
  • 2018-03-15 10:04:52
  • 注意保暖改善末梢循环就行!!!
    黄*** | 2018-03-15 10:04:52 23 18 评论
    0/300
  • 2018-03-15 09:04:52
  •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
        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

    查看全部>>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
        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有:
        (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
        (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
    
        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2)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用止脚汗粉。
    
        注意事项:
    
        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受冻皮肤苍白、淡紫、发硬并有水肿,遇暖后皮肤由苍白转为紫红色,发热、痒痛,有时甚至溃破。冻疮病程缓慢,容易复发。愈后不留疮痕。发生冻疮后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减少组织坏死和预感染。对于轻微冻疮,可每天用30—40℃温水浸浴患部12次。无水泡者,可同时在患部用手按摩20分钟,以促进血液流通,使受冻部位的组织恢复正常。有水泡时,可将水泡内液体抽出,敷以樟脑膏、希涅夫斯革软膏或桑寄生软膏。已有明显深部坏死时,用50%酒精或高渗盐水湿敷,加速局部干燥和促进分界线形成,以便考虑切除坏死组织。给予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抗感染。  以下收集一些民间单方,患者用后反应效果较好。
    
        1、当耳、手、脚局部出现红或紫红色,轻度肿胀,自觉灼痒、疼痛,有的表皮甚至已略有破溃时,涂上一点风油精。开始会惑到发凉,破溃处略疼痛,20分钟后可出现灼热感。用药一天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3、4天后症状消失,有的结痂,多在7天就能治愈。每天涂患处2—3次即可.用辣椒配成辣椒酊,对治疗冻疮初期的局部红肿发痒有一定疗效。辣椒酊制法:用尖辣椒35只,放在250克75%酒精中,密封7天即成。用它涂抹患处即可发生效用。辣椒还可配制成辣椒油膏,配制也很简单:用辣椒细粉2份、凡士林(药店有售)8份,调匀后便可敷用。严冬外出时,在耳廓、手背、足跟等处擦些辣椒油膏,可预防冻疮。
    
        3、熟鸡蛋2个,去掉蛋白把蛋黄掏碎放入铁勺内然后放在小火上翻动煎熬,直到蛋黄熬出油来去掉废渣,把蛋黄盛入瓷瓶内备用。使用时用消毒棉球蘸蛋黄油擦冻疮处,每天擦两次,连擦数天便可痊愈。
    
        4、将鲜姜片或萝卜片烤热后,擦抹患处,每日二、三次。
    
        5、将大葱、生姜研碎后涂在患处。
    
        6、将蜜柑皮用火烤焦,研成粉末,拌上猪油抹在患处。
    
        7、用蜂蜜75克、猪油25克,放在一起拌匀,每天涂二、三次,数日后即可消去红肿。
    
        8、对较重的冻疮,用火烧过后的针挑破水泡,擦上冻疮膏或中药紫云膏,再用干净布包扎好。
    
        9、白萝卜切成片,放在阴暗处冻成硬片,然后贴在患处。
    
        10、云南白药撒于冻疮溃烂处,4小时后便结痂 ,再采取保温措施,冻伤很快便可痊愈。
    
        11、秋季时,将大蒜捣成蒜泥,放在阳光下晒热,敷在患过冻疮的部位,用力搓擦20分钟,两天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搓擦一次,连续四、五次,冬季一般不再复发。
    
    
    
    
    张*** | 2018-03-15 09:04:52 53 12 评论
    0/300
  • 2018-03-15 09:04:52
  • 冻疮初起:用尖辣椒煎水擦洗皮肤,可增加血液循环,预防和防治初期冻疮。
    尖辣椒6克,切成细末,以60度白酒30克,浸泡10天,去渣过滤,即成辣椒酒。冻
    疮初起,局部红肿发痒时,以辣椒酒涂擦,一日3-5次,有较好疗效。
      预防冻疮:风雪寒冷中作业或长途旅行,可用20%辣椒油膏(即辣椒细粉2分、
    凡士林8分,搅匀即得)擦于冷伤易发部位,如耳轮、手背和足跟等处。
      未溃烂的冻疮:用生姜10克...

    查看全部>>

    冻疮初起:用尖辣椒煎水擦洗皮肤,可增加血液循环,预防和防治初期冻疮。
    尖辣椒6克,切成细末,以60度白酒30克,浸泡10天,去渣过滤,即成辣椒酒。冻
    疮初起,局部红肿发痒时,以辣椒酒涂擦,一日3-5次,有较好疗效。
      预防冻疮:风雪寒冷中作业或长途旅行,可用20%辣椒油膏(即辣椒细粉2分、
    凡士林8分,搅匀即得)擦于冷伤易发部位,如耳轮、手背和足跟等处。
      未溃烂的冻疮:用生姜10克切细捣烂,浸在烧酒内4-5天,过滤去渣,用棉球
    蘸擦患处,或将食醋煮热,乘温湿敷,一日2-3次。又,白果树叶煎浓汤,涂洗患
    部。
      冻疮溃烂:芝麻15克,花椒9克,杏仁10个,混合后在锅内炒黄,研成细末,
    用猪油调匀,涂患处;或鲜山药加蓖比麻籽仁数粒,一同捣烂处敷。又,鸡蛋黄
    油外用,有促进生皮收口之效。
    
    
    
    最简洁的方法(我试过,很有效)在三伏天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几天(小暑-大暑之间),将未分瓣的大蒜(新蒜,整体就一个的那种)放在烈日下暴晒,晒软了以后将大蒜擦在容易生冻疮的地方,连续7天,擦过的地方冬天就不生冻疮了!
    小*** | 2018-03-15 09:04:52 53 12 评论
    0/300
  • 2018-03-15 08:04:52
  • 怎么预防或治疗冬天手部的冻伤?
    
    除注意保暖外,应选择一些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方法。
    
    ●口服药:从深秋冻疮未发生前开始,口服维生素E,每日2次,每次0.1克,至寒冷季节结束;也可口服硝苯地平片(又名心痛定),每日3次,每次10毫克;或烟酸肌醇酯、藻酸双酯钠、丹参片等。这些药均有扩血管作用,能预防及治疗冻疮。
    
    ●外用药:
    未溃破时,可用红花、当归、细辛、桂枝、肉桂、附子、干姜、王不...

    查看全部>>

    怎么预防或治疗冬天手部的冻伤?
    
    除注意保暖外,应选择一些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方法。
    
    ●口服药:从深秋冻疮未发生前开始,口服维生素E,每日2次,每次0.1克,至寒冷季节结束;也可口服硝苯地平片(又名心痛定),每日3次,每次10毫克;或烟酸肌醇酯、藻酸双酯钠、丹参片等。这些药均有扩血管作用,能预防及治疗冻疮。
    
    ●外用药:
    未溃破时,可用红花、当归、细辛、桂枝、肉桂、附子、干姜、王不留行、川椒、干辣椒各30克,樟脑10克,冰片5克,共置于95%酒精750-1000ml中浸泡1周,取滤液涂易发部位,有预防作用。
    
    溃破后,可用绿药膏1盒(10-15克),加入654-2针3支(30毫克),调和后涂患处;亦可用京万红软膏1支(10克),加氧化锌粉5克,调和后涂患处,均有促进愈合之功。
    
    
    遺*** | 2018-03-15 08:04:52 53 12 评论
    0/300
  • 2018-03-15 08:04:52
  • 用最简单、方便且不痛苦方法!
    根据我的经验,只要保证今年不冻伤,明年就基本上不会复发!我是下农村干活,那一年没冻,几十年就再也不冻了!以前手上全是冻烂的坑,太难受了!
    建议你今年提前防冻,多做能增强手部微循环的运动,跳跳绳,千万不要让手冻伤,明年就轻松了!
    祝你好运!
    问*** | 2018-03-15 08:04:52 53 12 评论
    0/300
  • 2018-03-15 06:04:52
  • 凡士林或者甘油蜜用来预防,治疗我知道最有效果的用茄子鞅加水煮,用煮后的水来搓洗患部,当然是在患部没有裂开的时候。如果预防到位一般就可根治了。
    晓*** | 2018-03-15 06:04:52 38 15 评论
    0/300
  • 2018-03-15 06:04:52
  • 麻雀脑浆抹几次即可去根
    R*** | 2018-03-15 06:04:52 23 18 评论
    0/300
  • 2018-03-15 06:04:52
  •   冻伤是由于受寒冷刺激而引起的损害。凡人体受寒冷侵袭,引起局部血脉凝滞、皮肤肌肉损伤的疾患,均称为冻伤。本病多发于手、足、耳、鼻及面部等暴露部位,在初冬和天气骤变时发病率较高。
      祖国医学对此早有论述:“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窒滞,便成冻疮,及至皮肉烂溃。重者支节堕落。”在病因方面还做如下描述:“冻疮者……受其寒冷,致令面、耳、手足初痛次肿,……亦有六气弱之人,不耐其冷者...

    查看全部>>

      冻伤是由于受寒冷刺激而引起的损害。凡人体受寒冷侵袭,引起局部血脉凝滞、皮肤肌肉损伤的疾患,均称为冻伤。本病多发于手、足、耳、鼻及面部等暴露部位,在初冬和天气骤变时发病率较高。
      祖国医学对此早有论述:“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窒滞,便成冻疮,及至皮肉烂溃。重者支节堕落。”在病因方面还做如下描述:“冻疮者……受其寒冷,致令面、耳、手足初痛次肿,……亦有六气弱之人,不耐其冷者有之。”也就是说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寒冷外袭,尤其是在潮湿刮风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冻伤;二是六气虚弱,不耐其寒,而发生冻伤。
      患冻伤后要对伤情有所估计,轻度冻伤,受冻部位开始麻木、发凉,继而红肿充血,发痒,热痛;中度冻伤受冻皮肤红肿明显,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水疱,疼痛较重,甚至感觉迟钝,对冷、热、针刺不敏感;重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甚至累及肌肉和骨骼,受冻部位颜色苍白,并出现紫褐色或黑褐色坏死状态,局部的感觉也完全消失,极容易并发感染。
      全身性冻伤称为“冻僵”,非常少见。“冻僵”的人,因为周围血管强烈收缩,常常会出现寒战、四肢发凉、苍白或发紫,进而感觉麻木,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休克,后果极为严重。
      根据不同的伤情,我们可以做如下的简单处理:
      首先使病人迅速脱离寒冷处,送到温暖的室内,脱去潮湿的衣服鞋袜,并保持室温在20—25℃左右,冻伤部位切忌用火烤,治疗以外治为主。
      初起轻者用软布时常揉搓患部,或用25℃温水浸之;或用鸡蛋皮适量煎汤,降到适宜温度后,反复洗,至冻伤处有湿感或僵木消失为止。
      有硬块者用红灵酒或姜汁、辣椒频擦,使气血畅通。皮肤上有小疤时,可用蜂蜜70%、猪油30%混合成油膏外敷。
      溃烂后用马勃1块或马勃膏(马勃20克、凡士林80克)、生肌玉红膏外敷,每日1次。有感染者还可用九一丹、红油膏盖贴。腐脱新生,则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以利收口。
      另外,气血虚弱者,宜加用调补气血、温通血脉之汤剂治疗。如人参养荣汤加减:炙黄茂9克,党参12克,焦白术9克,熟附块9克(先煎),茯苓9克,当归9克,生姜3片,大枣9克,肉桂粉1.5克。冻疮严重宜加用温阳散寒之中药,如桂枝加当汤:桂枝9克,当归30克,干姜6克,赤芍6克,炙甘草6克,大枣9克,加制川草乌各3克。
      冻伤的预防:
      1.普及预防冻伤知识,改善必要的防寒设备。
      2.增强体质,加强耐寒锻炼,寒冷作业时勤活动。
      3.对手、耳、鼻等暴露部分予以保护。鞋袜不要过紧,并注意保持干燥潮湿后及时更换。另外,所穿的衣服应该温暖,而且松紧适宜。
      4.出现冻伤后,不宜立即烤火。如发现已有冻伤应及早治疗,尽量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快速治疗冻伤的好方法:
    
    可以用食盐治疗冻疮,方法是:先取一块干净布或纸及50克精制食盐备用,然后用不烫伤皮肤、自我感觉热度能承受的热水,浸泡冻伤手脚5至10分钟,洗净擦干,趁手脚有热湿气时,将手脚放在已备好的布或纸上,把盐撒在冻伤处,再用手掌或手指按压住食盐,在患处来回或圆圈式摩擦,顺逆操作均可。用力要均匀,防止用劲过大把皮肤擦破。摩擦按压时间按患处面积大小定,面积大的15至20分钟即可,面积小的5分钟左右,较痒的地方可适当延长。如此反复摩擦,冻伤轻者二次即可,重者,四五次即见效治愈。  
    
       还有最简洁的方法(我试过,很有效)在三伏天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几天(小暑-大暑之间),将未分瓣的大蒜(新蒜,整体就一个的那种)放在烈日下暴晒,晒软了以后将大蒜擦在容易生冻疮的地方,连续7天,擦过的地方冬天就不生冻疮了~!很有效~!!!
    G*** | 2018-03-15 06:04:52 53 12 评论
    0/300
  • 2018-03-15 05:04:52
  • 每天早上用冷水搓红!!然后涂上蛇油防冻霜!!我试过!!效果不错!
    雨*** | 2018-03-15 05:04:52 23 18 评论
    0/300
  • 2018-03-15 04:04:52
  • 我在治疗其他疾病时配制一种外用酊剂,无意中发现治疗冬天冻疮有特效,这些年我用这种药治疗冻疮,累试累效,我不想在这里公布,因为网上不学无术的抄贴者大有人在。联系我,我送给你。
    王*** | 2018-03-15 04:04:52 38 15 评论
    0/300
  • 2018-03-15 04:04:52
  • 其实没有能能彻底治疗好的,只有注意从秋天开始就要去合乎双手报纸清爽湿润这样就不会面对突然的冬天的寒冷受到强烈刺激。还要注意的是女孩子的话要尽量在冬天减少接触冷水的时间,洗衣服的时侯可以戴橡胶手套来洗衣服。还有在睡觉的时候用像塑料膜一样的手套带在手上最后带的时候涂上润手霜这样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过后在春天的时候双手就不会太严重了。总之我的办法虽然不是最好但看的明白清楚也不是很复杂的办法。希望可以得到支持...

    查看全部>>

    其实没有能能彻底治疗好的,只有注意从秋天开始就要去合乎双手报纸清爽湿润这样就不会面对突然的冬天的寒冷受到强烈刺激。还要注意的是女孩子的话要尽量在冬天减少接触冷水的时间,洗衣服的时侯可以戴橡胶手套来洗衣服。还有在睡觉的时候用像塑料膜一样的手套带在手上最后带的时候涂上润手霜这样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过后在春天的时候双手就不会太严重了。总之我的办法虽然不是最好但看的明白清楚也不是很复杂的办法。希望可以得到支持,你会给我一百分么
    -*** | 2018-03-15 04:04:52 53 12 评论
    0/300
  • 2018-03-15 04:04:52
  • 冻疮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对于一些年轻女士而言,不仅影响了双手的美观度,还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治疗方面,虽方法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

    查看全部>>

    冻疮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对于一些年轻女士而言,不仅影响了双手的美观度,还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治疗方面,虽方法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会反复发生。而在夏季治疗冻疮,正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曾提出“春夏养阳”治疗法则。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变化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秋冬多收敛而衰弱,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结果。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如冻疮得以恢复。 
    
    阳虚者,可受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使人体阳气在夏季处于节律变化的高峰,体内凝寒之气,因此有易除易解可能,加之夏季皮肤毛孔容易扩张,如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乘其势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反之,在冬季人体处于阳气年节律变化的低谷值,即使补之,疗效亦难尽如人意。李斌医师表示,由此可见,冬病夏治法基本思想是: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之势,体内阳气有随之欲升欲旺,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乘其势而治之,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治疗目的。另一方面可使温阳之气内存,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治疗方式: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上述几法,任选1种,连续5-7天,即可有效地预防冻疮发生。 
    
    辣椒 
    
    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 
    
    生姜 
    
    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萝卜 
    
    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 
    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楂泥变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疗3-5次 
    
    ■防治冻疮六法 
    
    1、茄辣蒜洗法:取干茄子梗茎100克,辣椒茎60克(缺时可用干辣椒30克),大蒜一把(约150克),共煎水趁热浸泡患处,每日1次,连用三次。 
    
    2、桂苏陈洗法:取桂枝、苏叶各50克,陈皮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钟,去除药渣,待药液凉至40度左右,将患处浸入药液约15-20分钟,每日3次。适于冻疮初起,红肿瘙痒,疮面未溃者。 
    
    3、柏硝敷法:取芒硝、黄柏各适量。冻疮未溃者,芒硝用量大于黄柏一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大于芒硝一倍。两药共为极细末,用时以冰水或雪水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溃破用药比例,将黄柏煎水溶化芒硝,外洗患处。未溃破者5-6日为一疗程,溃破者10-11日为一疗程。 
    
    4、芫花萸酊:取芫花6克,红花3克,吴茱萸10克,浸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50毫升内1-2周后,过滤去渣备用。用时取药液外搽患处。连用2-3天。 
    
    5、红灵酒:取当归、桂枝各60克,红花、川椒、生姜各15-30克,细辛15克,冰片5-10克。上药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7天,纱布过滤,装瓶备用。使用时将患部洗净拭干,用药棉蘸药液涂擦局部(未溃烂者),每天4-5次,连用5-7天。 
    
    6、当归四逆汤熏法:取当归、芍药各20克,桂枝15克,细辛、甘草各5克,木通、生姜各10克,大枣5枚。将药入适宜容器内,加水500毫升,加热煮沸(文火)后5分钟离火。用蒸气熏冻疮部位,待药液降至适当温度,将冻伤部位浸入带有药渣的药液内浸泡15-20分钟。每天两次。一剂药可连续用4次。适用于学龄儿童的手足冻疮。 
    
    ■冬季寒冷防冻疮 
    
    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之一,在气温10℃以下的湿冷环境中易发生。冻疮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颊等处,可单侧或双侧发生。初起损害为局部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肿块,触之冰凉,有痒感,受热后痒感加剧。重者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或白色浆液,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 
    
    冻疮主要由冬季寒冷、潮湿或鞋袜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所致。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缺血,代谢异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乃至组织坏死。此外,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少运动、营养不良、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导致冻疮的诱因。某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类风湿关节炎等,亦可引起冻疮。 
    
    发生冻疮后,轻度、皮肤未破者,可外涂冻疮膏;局部温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叶等其中一种,加入水10—15倍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也可用猪油蜂蜜软膏(比例3:7)外敷。冻疮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涂,并用无菌沙布包扎; 
    
    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杆2两、茄子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 
    
    对于易生冻疮及以往患过冻疮的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多运动,多吃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必要时可适当多吃些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此外,还可用生姜片涂擦易患部位,每日早晚一次;平时反复搓擦双手、双耳及面部,并坚持用热水洗手、洗脚,以增强手、脚血液循环。 
    
    
    ■为什么夏治冻疮有道理 
    
    冻疮如果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这也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4、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5、红花10克、桂枝15克,煎汁擦洗易冻伤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6、鲜茄根50克,水煎浓汁后待不烫时洗擦患处,每日1次。
    
    胡*** | 2018-03-15 04:04:52 53 12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12)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相关医院推荐

  • 骨科相关知识
医院名称:上海中山医院
医院别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医院
电话: 021-64041990(总机);64041990-2008,2009,2010(预约);64041990-2522(特需门诊咨询);64041990-2577(门诊咨询) 
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医院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解放后曾称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1年改用现...了解更多 >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