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农村文化教育从以前到现在有什么变?

首页

农村文化教育从以前到现在有什么变?

农村文化教育从以前到现在有什么变化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3-31 14:36:10
      在石城县最边远的乡镇--木兰乡,有一个叫邓扬文的老教师,一家三代人先后在乡中心小学任教,为农村教育接力奉献。近日,记者前去探访,通过和邓扬文老人、他儿子邓明、孙女邓媛媛的对话,深刻感觉到农村教育的变化。
          邓扬文,81岁,1949年至1973年在木兰中心小学工作,先后任教师、主任、校长。
         印象:流离失所的学堂   邓扬文虽已八十高龄,但精神饱满,思维还很敏捷。谈起农村教育,他说:“现在的农村孩子真幸福,每天都能安安心心地坐在教室里读书。这要在几十年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1949年,邓扬文从县里举办的干部学习班毕业,本可以去县里上班,但他却毅然回到老家木兰乡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那时,学校没有教室,没有桌椅,连起码的黑板也没有。学校只能借用民间的宗祠做教室。冬天冷风从四面灌进来,祠堂又潮湿又阴冷,如同冰窖。碰到群众要用祠堂时,学校只能停课。上课的桌椅,都是学生开学时自己从家里带来,吃饭的“八仙桌”和用几块木板钉成的“条桌”摆在一起,参差不齐。
      家里穷的孩子只能站着上课,用竹枝在地上练习生字和计算。学生因家庭贫困中途辍学更是司空见惯。 1960年,邓扬文开始担任校长,他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给学校建教学楼。但是,当时政府财政资金紧张,只下拨了一小部分建设资金,大部分资金靠学校和大队自筹。
      邓扬文便利用课余时间,带着老师到村民家中募捐。当时百姓家里也穷,他们每天晚上要走访很多家,才能募捐到五六元钱。就这样,他走遍了木兰乡的所有村落、所有人家,历尽千辛万苦,才筹集到了所缺资金。第二年开学时,一排砖木结构的新校舍落成了,全校师生在校舍前两两相拥,喜极而泣。
      “以后再也不用搬来搬去换地方上课了,师生们当然高兴啊!”邓扬文回忆说。   邓明,1983年至今在木兰中心小学任教,由民办教师后转为正式教师。   印象:“杂牌军”撑起一片天   邓明高中毕业的时候,本想继续学习考大学。
      但当时木兰中心小学校长几次登门,恳求说:“学校开学了,还缺好几个老师。孩子们上不了课,你来当老师吧。”当邓明走进学校才知道,他竟是学校学历最高的老师之一。整个学校,仅有一个正式的师范毕业生,而民办老师、代课老师占了绝大多数。甚至有一个代课老师,初三还没毕业,就辍学来小学当了三年级的语文老师。
       由于工资低,工作环境艰苦,学校很难留住老师。邓明说,他1983年开始教书的时候,工资是33元,两年后涨到了60多元。后来,许多青年外出务工赚了钱,家中盖起了新房,许多有文化功底的青年也不甘心拿几十元钱的代课工资,纷纷改行外出,学校“杂牌军”教师队伍都难凑齐。
      邓明自小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十分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虽然也动过外出务工的念头,但是看到学校因为没老师开不了课,便打消了外出的念头,年复一年地在学校教书育人。他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充电,教学能力迅速提高,加上他对教学十分用心,所教的学生成绩一直很好。
       进入新世纪以后,过去那个“杂牌军”教师队伍换了新鲜血液,一批又一批的师范生、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木兰中心小学任教。2001年,邓明参加县里的教师招聘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由民办教师转为了正式教师。如今,学校有不少老师有了大专以上文凭,“杂牌军”换成了“正规军”。
       再过几年,邓明就要退休了,回忆起往事,邓明说:“时代的需要让我成了一名老师。我觉得,能把一批批的农村孩子教育好,让他们长大成材,是件很光荣的事。”   邓媛媛,2008年至今在木兰中心小学任教,英语老师。   印象:农村娃比肩城里娃   2008年,邓媛媛大学毕业,参加了县里的教师招聘考试,后来分配到了父亲所在的木兰中心小学。
      和她一同分配到学校的,还有6个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到来,让学校的师资力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木兰中心小学的课程真正实现了与城区学校同步,英语、体育、美术等过去称为杂课的课程,都开足了课时,而且全部由专业的老师任教。课余时间,学校还组织了英语、合唱、器乐、体育等兴趣活动,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全面发展。
       邓媛媛学的是英语教育,自然就成了学校的英语老师。她说:“以前农村小学没英语课,农村初中虽然开了英语课,却很少有专业老师。农村的孩子英语不好,在高考和就业时,往往会吃很大的亏。”邓媛媛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英语教好。为了让那些暂时还没有配齐专业老师的村完小也享受到优质教育,她还响应县里的号召,每周三、周四骑摩托车到10公里外的村完小上英语课。
      “农村孩子学英语的热情很高,进步也很快。”邓媛媛说。 “现在不但学校的师资力量增强了,各方面的基础条件也完善了。”在木兰中心小学,邓媛媛指着平整的操场、美丽的绿化带高兴地说,现在老师宿舍楼、教学楼都是全新的砖混结构建筑,学校有了自来水,老师用上了电脑,上课还采用多媒体教学。
      特别是绩效工资制度实施后,老师的工资待遇提高了,县里还拿出专项基金,对在山区学校任教的老师进行补贴。邓媛媛告诉记者:“现在学校条件好了,老师工资高了,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生当老师也不会觉得憋屈了,倒是有许多外出的大学同学羡慕我有这么好的职业呢。”   “现在农村的教育一点不比城里差,你看这几年,我们学校的学生参加县里的各种比赛,每次都能拿奖回来,还有学生获得了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呢。
      ”邓媛媛满怀信心地说,随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城乡教育将进一步得到均衡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王***

    2019-03-31 14:36:10

其他答案

    2019-03-31 13:53:47
  • 教育硬件设施变得更好了,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了,也有很多组织在招募去农村支教的志愿者。虽然这些志愿者去的时间很短,但总是能够给农村带来一些小小的改变。之前在共益巷等其他公益网站上看到天使支教、格桑花西部助学等活动,还是挺感动,感觉自己也应该去做做志愿者,支持一下农村文化教育事业。

    半***

    2019-03-31 13:53:47

  • 2019-03-31 13:51:06
  • 个人觉得是有变化的初中生都属于普及的,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请点好评谢谢。

    徐***

    2019-03-31 13:51:0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