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泰戈尔的新月集的名字从那里来?

首页

泰戈尔的新月集的名字从那里来?

泰戈尔的新月集为什么叫新月集? 其中 孩童之道 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30 01:38:02
  •   (The Crescent Moon,1903)即中国译办的新月集。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诗集出版于1886年,诗人25岁,风华正茂。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第一个女儿刚刚诞生,诗人初为人父,身心愉悦,且精力充沛,文思泉涌,事业上也如沐春风,频频有著作闪亮登场,真是春风得意写碲疾,前程似锦悦人心。文章写童趣和母爱。
       天竺泰戈尔氏抒农业时代贵族之幽思,写无邪童稚之心语。倘非宅心深厚、情感饱蘸之属,焉能为文如是耶。故每一览之,痛天良之戕灭,伤诗情之永绝。念今日之童稚,方五六岁时,即卷入人类斗兽场,竞争于幼稚园之中。及至十五六岁,则一一成崇尚势力、媚俗自利之徒。
      罗宾德拉之祥和、恒河之安谧,犹隔霄壤,实同幻影。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他所以不离开我们,并不是没有缘故。他爱把头依在妈妈的胸间,他即使是一刻不见她,也是不行的。
    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虽然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
      
    他所以永不想说,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学习从妈妈的嘴唇里说出来的话。那就是他所以看来这样天真的缘故。
    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于珠子,当他到这个世界上来,却像一个乞丐。
      
    他所以这样假装了来,并不是没有缘故。
    这个可爱的小小的裸着身体的乞丐,所以假装着完全无助的样子,便是想要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
    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他所以放弃了他的自由,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知道有无穷的快乐藏在妈妈的心的小小一隅里,被妈妈亲爱的手臂说拥抱,其甜美远胜过自由。
    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在的是完全的乐土。
    他所以要流泪,并不是没有微笑。
    虽然他用了可爱的脸儿上的微笑,引逗得他妈妈的热切的心向着他,然而他的因为细故而发的小小的哭声,却编成了怜与爱的双重约束的带子。
      
    《孩童之道》是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
    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塑造了一个迷人的儿童世界。
    本诗选自《新月集》,这是泰戈尔一部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
      
    全诗共五节,为我们着力描绘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他本拥有着一切美好的东西,但人世间总还有更吸引他的力量在召唤着他,那就是——母爱。这个儿童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母爱,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就如同我们自己。读着这首诗,使人犹如置身于阳光明媚的春天里,那碧天的眼波柔和温馨,清风的笑语圆润清甜,翩翩紫燕剪出婀娜的柳条,暖暖细雨吻湿含羞的花冠。
      孩子天真的内心表达了对母爱的依恋与渴望,母子情深,令人动容。
    诗人首先展开丰富的想象,赋予孩子“可飞上天去”的神力,但他不舍得离开,哪怕只有一刻钟,因为母爱的力量实在太伟大了,“他爱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前”,这里有让他舒服的温度,有世上最迷人的笑容,这份依恋,足以成为他留下的理由。
      
    接着,诗人又把孩子的童真表现得淋漓尽致。“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他可以对枕头提出质疑“你怎么这么胖”;他还可以说“妈妈的手臂像月亮,天天摇着我睡觉”……这种聪明话只能出自孩子之口,所以“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
      可他偏偏不要在母亲面前炫耀,和母亲共同陶醉于咿呀学语的快乐中,这才是人世间最温馨、最撼人心魄的画面。
    “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可是这些东西与母爱比起来,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所以他宁可做一个“乞丐”,来“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他满足。
      陶醉于被呵护、被关爱的襁褓中,要远比躺在冰冷的金山上幸福得多。
    诗的第四节更把母爱的力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个孩子宁可放弃最为宝贵的“自由”,也要投入妈妈的怀抱,因为那种“甜美远胜过自由”。也许在与妈妈的生活中,总会从妈妈口中说出许多的“不可以”,但正是因为这些“不可以”的存在,才让我们如此真实地感受到被人疼爱的幸福感觉。
      
    哭泣是孩子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在诗的结尾,作者又展开想象,解读了孩子放弃“乐土”而发出“小小的哭声”的原因。正是“怜与爱”的“带子”牢牢地牵住了母子之心,让她们结下了一生的情缘,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妈妈的怜爱和搂抱的甜美。
      
    诗中如此反复强调孩子的“原本”,乍看是“荒诞”的,但经过作者与“爱妈妈”一结合,反而给人以真实感,显得入情入理,以示孩子对妈妈的深沉的爱心。对孩子来说,妈妈的心是他藏身的金屋,妈妈的笑脸是那圆圆的满月,妈妈的臂弯是温暖的摇篮。
      
    本诗中,诗人致力讴歌的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童真和母爱。他以天才之笔塑造了一个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这是诗人对世界儿童文学的一大奉献!这个孩童的形象之所以如此感人,主要得力于两个方面:一是诗人充满哲理的艺术思想,一是他非凡的想象力。
      这两个方面,也体现在整部《新月集》中,使这部著名儿童诗集,在思想和艺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你***

    2018-09-30 01:38: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起名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