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小学六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三)答案

首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三)答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30 01:29:56
  •   第五单元测试
    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4。5%
    Tuī jiàn dǎn qiè piāo yì fǔ kàn zī shēng
    ( ) ( ) ( ) ( ) ( )
    Wán bì guī zhào fù jīn qǐng zuì shuìxīwàn biàn fēng luán lín lì
    ( ) ( ) ( ) ( )
    二、比一比,在组词3%
    壁( ) 缤( ) 再( )
    璧( ) 宾( ) 冉( )
    三、划去不正确的答案2。
      5%
    完(璧 碧)归赵 宾(bīng bīn)馆 (琢 啄)磨
    (飘 漂)逸 (再再 冉冉)升起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解释填入的字的意思4%
    ( )口不提 ( )直气壮
    ( )息万变 ( )夕相处
    五、补写句子6%
    攻无不克, 。
       近朱者赤, 。
    十步之内, 。 明枪易躲, 。
    百尺竿头, 。 不入虎穴, 。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0%
    1、缩句
    隋朝的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舟桥。
      
    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是光荣的标志。
    狡猾的敌人封锁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2、扩句
    蜜蜂穿过草地。
    母亲看着我。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9%
    1、清代有一位学者,为了( )庐山云雾的( ),曾在庐山( )整整观看云海100天。
      他对“( ),( )”的庐山云雾“( )”,自称“( )”,恨不得“( )”、“( )”,可见庐山云雾是多么( )。
    2、( ),对( )特别有感情,一年365天,有( )天与它( )。庐山雾时而( ),使人终日不见庐山真面目;时而( ),( )。
      牯岭一半( ),一半留在人间。
    八、排列句子14%
    1、( )后来,列宁不幸被捕,但仍然经常写信要家里人设法为他借书。
    ( )他就常去监狱图书馆借书。
    ( )在彼得堡的时候,列宁整天呆在图书馆里,读了许多书。
      
    ( )列宁是善于利用图书馆读书的典范。
    ( )在监狱里,列宁被关了十四个月,也整整地用图书馆读了十四个 月的书。
    ( )当听说监狱图书馆可以借书,他高兴极了。
    ( )他一生中大多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
      
    2、( )不知什么时候,天渐渐地变阴了。
    ( )看着没被雨淋湿的麦子,张大叔叔真是又累又高兴。
    ( )上午,天气晴朗。
    ( )张大叔忙把场上的麦子一袋袋往家里运。
      
    ( )傍晚,天空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
    ( )张大叔在场上晒了许多麦子。
    ( )当他刚把最后一袋麦子运回家,大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
    九、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下去了。①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②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 )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 )我们两个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 )要乘机来打我们了。我( )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
    1、 给带点字注音。2%
    削弱( ) 避着( ) 进攻( ) 不和( )
    2、改写画线句子。
      2%
    ①他们对蔺相如说:“ 。”
    ②改为陈述句: 。
    3、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5%
    4、这段话通过对蔺相如( )、( )的描写,反映了廉颇(
    )的品质。
      2%
    十、课外阅读
    散 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习惯于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日子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日子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不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意思写词语。2。5%
    (1)相信并佩服。
      ( ) (2)意见不一致。( )
    (3)道路平坦、顺畅。( ) (4)形容水的明净。( )
    (5)各人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本文指都得到合适的安排。( )
    2、读全文,填空:散步的人是 ,散步的季节是 ,散步的地点是 ,散步中发生的分歧是 ,决定走小路的原因是 。
      4%
    3、选择。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3%
    A、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
    B、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的朴素而真挚的爱。 ( )
    C、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
       ( )
    4、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2%
    (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2)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5、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2%
    十一、课外知识7%
    世界十大文豪:
    丢>去( ) 迁>迈( ) 奏>春( ) 板>舨( )
    十二、作文20%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和( )聊聊天
    提示与要求:(1)聊天对象可以是亲友……也可以是日月、春风、花草……还可以是孙悟空、诸葛亮……(2)文章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我自己出的。

    w***

    2018-12-30 01:29:5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