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二年级小学生如何观察物体的前后左右

首页

二年级小学生如何观察物体的前后左右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14 02:03:58
  • 多用实物进行练习

    M***

    2018-12-14 02:03:58

  • 2018-12-14 01:55:14
  • 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

    借***

    2018-12-14 01:55:14

  • 2018-12-14 01:53:19
  • 让小朋友多观察。从不同角度看。

    不***

    2018-12-14 01:53:19

  • 2018-12-14 01:48:31
  • 找个实物,然后示范个他看,再以他为实体演示一遍

    爱***

    2018-12-14 01:48:31

  • 2018-12-14 01:42:31
  • 让小朋友,多在前后左右观察,然后说出什么不同的地方。

    背***

    2018-12-14 01:42:31

  • 2018-12-14 01:38:19
  •   怎样指导学生观察物体? 
     
      1。 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在中、高年级的教材中,通常是要求学生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实物或简单的几何体,因而帮助学生弄清正面、侧面和上面的确切含义就应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逻辑前提。
      正面、侧面和上面这几个概念看似不言而喻,但仔细推敲起来,其实并不简单。先说正面。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正面是人们自然而然地约定的,如图书柜的正面,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正面等。这些物体的正面人们一眼便能看出,而且不会产生歧义。但对于一些几何体的正面,与上述情形就有些不一样了。
      因为一个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本身并没有正面,而只有当人们观察它的时候,正面才能出现。一般地,我们把观察时正对着我们的那个面称做正面。再说侧面。与正面不同,侧面指的不是一个面,而是相对的两个面。通常,我们先要确定好物体或几何体的正面,才能进一步确定它们的侧面。
      即,当我们面对物体或几何体的正面时,把左手边的面称做左侧面,把右手边的面称做右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统称侧面。需要注意的是,从物体或几何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图形有时是相同的,有时则不相同。教材为了降低教学难度,一般只要求学生从物体的右侧面进行观察,而且提供给学生观察的物体,其左侧面与右侧面的形状和大小是完全相同的。
      至于上面的确定,则要简单一些——也正因为如此,教学时正面和侧面都需要由教师进行适当介绍,而上面则可以要求学生自己直接指出来。
      2。 重视具体观察方法的指导。
      从观察物体这一内容的整体安排来看,让学生逐步学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实物和简单的几何体,显然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
      为了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笔者认为,应切实加强下列环节的指导。一是怎样才能保证只看到物体或几何体的某一个面,而不让该物体或几何体的其余部分干扰对这个面的观察?这不仅是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需要对物体或几何体某一个面的视图做出判断和选择,而且学会从某一个面进行观察也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学生有了从某一个面观察的经验,推而广之,也就能自主体会其他不同的观察要求。
      二是要适当提示观察上面的方适当提示观察上面的方法。之所以要提示观察上面的方法,是因为站在物体的正面或背面观察其上面,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为了避免在这些枝节问题上的纠缠,有必要对观察方法做一个约定。即:观察上面时,应面对物体或几何体的正面站立,再对着上面进行观察。
      三是要在引导学生观察二个或三个面时,通过适当的点拨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观察位置,并认识到:不管站在哪个位置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这个认识不仅是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要点之一,更是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重要基础。
      此外,在指导过程中还应注意有扶有放、有详有略、有静有动;有必要的讲解、说明和示范,也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体验和感悟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既体现教师有效教学的务实精神,又体现学生合作交流、互动生成的新的理念。
      3。 抓住机会让学生进行想象,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如果说“掌握观察方法”是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技能性层面的目标,那么在观察活动中,借助直观进行适当的判断、推理和空间想象则应是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发展性层面的目标。为此,教学时,不能仅让学生的活动停留在观察、感知、记忆等环节,而应抓住机会,引导他们进行有价值的数学思考,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观察由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时,可以按如下几个层次组织活动。首先,让学生按小组分别摆出一个几何体,约定正面后,互相说说从该几何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由此,再通过组织交流和展示,要求学生指出哪些几何体从正面看形状相同,哪些几何体从侧面或上面看形状相同。
      接着,可要求学生按指定的视图要求改变已经摆出的几何体的形状,进一步明确:从某一个面看到的视图相同,但相关几何体的形状未必相同。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按指定的视图要求摆出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并鼓励他们尽可能想象出多样的摆法。上述活动安排,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步提高把握几何体与其视图关系的能力,而且体现了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不断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的明确意图,有利于增强学生借助直观进行思考的自觉意识,培养几何直觉。
      

    郝***

    2018-12-14 01:38: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