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秦王李世民的简介

首页

秦王李世民的简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7-20 20:13:41
      秦王李世民 剧情介绍  
        隋朝末年,天下动荡,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炀帝杨广眼见大势已去,为了拉拢唐国公李渊,便将自己的女儿若惜公主许配给李渊的儿子李建成,谁知李渊次子李世民与若惜公主早已私定终身,这门亲事导致弟兄二人的情感掀起了波澜。
       不久,隋炀帝被奸臣宇文化及所杀,隋朝垮台,李渊抓住机会,建立了唐朝。在唐朝建立过程中,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 李建成却因是嫡长子,而被立为大唐太子。围绕在太子身边和秦王身边的政客们形成了两大政治势力,展开了明争暗斗。
       李建成视世民为心腹之患,而李世民却无心恋战,一直避开政坛的风雨。但是两大势力的政治斗争愈演愈烈,身处其中的李世民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李世民竭力要维护手足之情,但在无情的政治风云之中,却显得力不从心,若惜与这对兄弟间的感情更是火上加油,掀起次次波澜。
       情与义,爱与恨,公与私,个人与社稷煎熬着这些年青人的心。一切都在玄武门展开了最后的大撞击!(来源:北京电视台) 唐太宗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样板皇帝,伟光正,高大全的化身。擒建德,降世充。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右者。
      但要说明的是,唐太宗观看了国史的编篡,甚至于还影响了修史。所以两唐书和通鉴里的李世民给人一种光辉灿烂的形象。现在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探讨下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唐太宗以藩王身份夺位,噬兄杀弟,手段残忍。当然,唐宗自己说,兄长要加害自己。
      但其实想来,建成位列东宫,其实只须等自然接替即可,可以合法地继承。甚至说下毒害唐宗,唐宗吐血未死,这都很不合情理。历史上的李建成并非一无是处,他也是一个宽厚的人,也很有才能,只是不如他弟弟。太宗在玄武门之变中采取的是擒贼先擒王的奇袭战术。否则以正常交手,以他在秦王府那些私兵对付建成控制的长安正规军,胜败之数一看就知。
      就从他们得手后,东宫的人马进攻玄武门都几乎得手,直到把建成元吉的人头仍出去,东宫的人才散去也可以证明。王船山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对此,俺无活可说,只能说,唐太宗的箭法真准。 唐太宗以善于纳谏闻名,但看看他晚年,太宗实录的下部(别看上部,上部在他生前就编好了,而且给他过目了),后期他根本就听不进去了。
      熟知太宗为人的房玄龄就从来不向他进谏。 晚年过分相信武力,征高丽更是得不偿失,付出与收获简直不成正比。连自己都感叹,如果魏征活着,肯定会劝我别打高丽。 晚年的唐太宗更是露出了本性,刘洎和张亮的死,魏征死后的停婚扑碑,临终前对李?椎陌才哦贾っ髁苏庖坏恪? 在继承人的选择上,选了李治这个最差的接班人。
      当然立李治长孙无忌对他的影响很大。 唐太宗总嘲笑秦皇汉武追求长生不老,最后他也因为服食丹药,一命呜呼。 “陛下临朝,常以至公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僻。或畏人知,横加威怒,欲盖弥彰,竟有何益!”魏征临终前的最后上奏,揭露了唐太宗的弱点。
       。

    懒***

    2005-07-20 20:13:41

其他答案

    2005-07-20 20:51:25
  •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伟大帝王。他开辟的疆域广袤无边,超过了过去的朝代;他统御的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国家;他缔造的“贞观盛世”空前绝后,为后人竞相追习。
      李世民相貌清朗,风采翩然,文治武功,才俊脱拔,是后代帝王最为仰慕的楷模,也是后人穷尽褒扬的贤德明君。
         李世民的武功才华主要彰显在他称帝前。他出身于隋未官宦之家,自幼饱读诗书,武艺高强,兵书阵法了然于胸。其父反隋后,他冲锋陷阵,智勇兼用,留下了浅水原大战、虎牢关之战等经典战例,拱卫父亲顺利登极称帝。就连李渊也承认李唐江山是他的二郎主创。
         李世民的文治功勋则在他登极后展露无遗。从隋亡的事实中,李世民明白惟有“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方可国祚永昌。他拟定与实施的一系列国策均是有利于民、着眼于民。事实证明,他开创的“贞观盛世”的确是前无古人,后少来者。李世民知人、用人上同样目光高远,气度不凡。
      不论是旧敌降将,还是前廷贤才,他都委以重任。   提倡犯颜直谏是李世民有别于其他君王的又一明智之处。他大度宽宏,不把个人尊严放于国家利益之上,凡是有益于民众的谏言,他从不计较诤臣的尖刻无情。就连他钟情一位女子,都会因魏征的反对而割爱。这样虚怀若谷的谦逊帝王惟他无二。
         但“玄武门之变”仍是李世民千秋功业中最不合谐的音符。李世民为大唐创立立下的战功让太子李建成饱受威胁,太子曾数次谗垢并毒杀李世民,未果。李世民抓住时机,在玄武门前大开杀戒,诛太子、杀胞弟,继而迫父“禅位”,登极称帝。此举前有太子的迫害,后有“贞观盛世”的烘托,李世民入朝为帝似乎于情于理,于国于民均百利而无一弊,是国家与民众的福祉所归。
      但这其中是否还有更大的野心蛰伏?是否还有更深的私情纠葛呢…… 参考文献:《李世民秘密生活全记录》司马路人 秦王李世民 剧情介绍 隋朝末年,天下动荡,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炀帝杨广眼见大势已去,为了拉拢唐国公李渊,便将自己的女儿若惜公主许配给李渊的儿子李建成,谁知李渊次子李世民与若惜公主早已私定终身,这门亲事导致弟兄二人的情感掀起了波澜。
       不久,隋炀帝被奸臣宇文化及所杀,隋朝垮台,李渊抓住机会,建立了唐朝。在唐朝建立过程中,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 李建成却因是嫡长子,而被立为大唐太子。围绕在太子身边和秦王身边的政客们形成了两大政治势力,展开了明争暗斗。
       李建成视世民为心腹之患,而李世民却无心恋战,一直避开政坛的风雨。但是两大势力的政治斗争愈演愈烈,身处其中的李世民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李世民竭力要维护手足之情,但在无情的政治风云之中,却显得力不从心,若惜与这对兄弟间的感情更是火上加油,掀起次次波澜。
       情与义,爱与恨,公与私,个人与社稷煎熬着这些年青人的心。一切都在玄武门展开了最后的大撞击!(来源:北京电视台) 唐太宗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样板皇帝,伟光正,高大全的化身。擒建德,降世充。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右者。但要说明的是,唐太宗观看了国史的编篡,甚至于还影响了修史。
      所以两唐书和通鉴里的李世民给人一种光辉灿烂的形象。现在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探讨下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唐太宗以藩王身份夺位,噬兄杀弟,手段残忍。当然,唐宗自己说,兄长要加害自己。但其实想来,建成位列东宫,其实只须等自然接替即可,可以合法地继承。
      甚至说下毒害唐宗,唐宗吐血未死,这都很不合情理。历史上的李建成并非一无是处,他也是一个宽厚的人,也很有才能,只是不如他弟弟。太宗在玄武门之变中采取的是擒贼先擒王的奇袭战术。否则以正常交手,以他在秦王府那些私兵对付建成控制的长安正规军,胜败之数一看就知。
      就从他们得手后,东宫的人马进攻玄武门都几乎得手,直到把建成元吉的人头仍出去,东宫的人才散去也可以证明。王船山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对此,俺无活可说,只能说,唐太宗的箭法真准。 唐太宗以善于纳谏闻名,但看看他晚年,太宗实录的下部(别看上部,上部在他生前就编好了,而且给他过目了),后期他根本就听不进去了。
      熟知太宗为人的房玄龄就从来不向他进谏。 晚年过分相信武力,征高丽更是得不偿失,付出与收获简直不成正比。连自己都感叹,如果魏征活着,肯定会劝我别打高丽。 晚年的唐太宗更是露出了本性,刘洎和张亮的死,魏征死后的停婚扑碑,临终前对李?椎陌才哦贾っ髁苏庖坏恪? 在继承人的选择上,选了李治这个最差的接班人。
      当然立李治长孙无忌对他的影响很大。 唐太宗总嘲笑秦皇汉武追求长生不老,最后他也因为服食丹药,一命呜呼。 “陛下临朝,常以至公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僻。或畏人知,横加威怒,欲盖弥彰,竟有何益!”魏征临终前的最后上奏,揭露了唐太宗的弱点。 。
      

    霹***

    2005-07-20 20:51:2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