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高中生物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分

首页

高中生物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分

S型曲线中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各是怎么变化的?
在增长速率最高的时候增长率也是最高么?
为什么应该在增长率最高的时候捕捞?不是应该在过了增长速率最高点后再捕捞么?
我认为增长速率最高的时候增长率不是最高。因此在增长率最高的时候捕捞不能获得最大的增长量,会影响种群的增长,这样想对不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11-25 21:17:24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
    生长速率就像速度公式,跟时间有关系 
     “S”型曲线中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仍以某种动物为例,在自然界中,由于环境条件是有限的,种群不可能按“J”型曲线增长,而是在有限的环境中,随种群密度的上升,生存斗争加剧,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时,种群数量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则这个种群在0~t年间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
       若把“S”型增长曲线转换成相对应的种群增长率曲线,即纵坐标改成种群增长率,则按照种群增长率的概念分析,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开始虽然单位时间种群增长绝对数量不多,但由于起先初数较小,两者的比值还是较大的,故种群增长率较高,而后来尽管单位时间内种群增加绝对数增加了,但由于前一年的基数即初数也大了,故两者的比值反而比上一年有所下降,到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基本不增加,即末数-初数接近于0,种群增长率也就逐渐接近于0,到达环境容纳量时为0 若把“S”型增长曲线转换成相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即纵坐标改成种群增长速率,则按种群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分析,由于开始时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绝对数(即末数-初数)较小,故种群增长速率也较小。
      根据逻辑斯蒂曲线(“S”型曲线)分析,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绝对数最多,故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曲线的斜率最大)。随后,当种群数量超过K/2时,种群数量增加趋缓,种群增长速率又有所下降,到种群数量为K时,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故种群增长速率为0 “S”型增长曲线模型的特点: 种群增长速率:由于“S”型增长曲线变化规律没有固定的公式,只能从理论上分析。
      由于种群增长速率与曲线的斜率是等价的,通过观察可判断出是先增加后减少。 种群增长率: 由于环境条件对种群数量的影响,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逐渐的按比例增加,种群增加的难度在增加,所以种群增长率在逐渐的减少。 那时的捕鱼条件最优越。。。
      不会因为捕获而影响其种族延续。。。。。。。。因为增长最快时捕捞,捕捞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

    火***

    2010-11-25 21:17: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