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拦截弹导导弹在哪个阶段的难度最大?

首页

拦截弹导导弹在哪个阶段的难度最大?

助推段、中段、末端拦截哪个难度大?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02-28 10:55:39
      弹道导弹在再入大气层的末端飞行阶段拦截难度最大。
    拦截弹道导弹最容易的是刚发射时的上升阶段,也叫助推阶段。弹道导弹在助推阶段的飞行速度较慢,初始时只有3-4M。此时进行拦截的成功概率较高。就好比射击打速度慢的移动靶标比打速度快的移动靶标要容易得多一个道理。
      故而美国人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于冒引发战争的风险将反导系统部署到有弹道导弹的敌对国家附近进行助推阶段拦截。 其次是弹道导弹在火箭发动机关机弹头进入轨道飞行后比较容易拦截,也叫中段拦截。弹道导弹在轨道运行的速度一般在15M左右,飞行时间达半小时以上,一是有充分的时间发现、跟踪。
      二是有充分的时间确定导弹的轨道高度和飞行路线,便于瞄准,攻击。 最难拦截的是导弹的末端阶段。也就是导弹到达目标区脱离飞型轨道再入大气层阶段。由于这一阶段的导弹头以20M以上的速度往下砸。目前的末端反导导弹有效射高也就30多公里,射程200-300公里,拦截距离30-50公里。
      也就是说末端反导系统在末端完成发现、跟踪、琐定、瞄准、发射的准备时间只有几秒钟,且反导导弹的速度比弹道导弹的速度要慢好几倍,况且还受诱饵弹的干扰,要在末端拦住弹道导弹谈何容易?故海湾战争时爱国者发射数百枚拦截飞毛腿,半年后的调查结果拦住了13枚,一年后的调查结果只拦住了1枚。
      美国人反复研究这一枚怎么能够拦住,研究来研究去还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误打误撞撞上的。所以美国人才不惜血本和冒政治、战争风险研发中段和助推段导弹拦截系统。要是末端容易拦截,美国人研发中段拦截和将反导系统部署到波兰甚至游说部署到全世界进行助推段拦截都是多余的。
       。

    太***

    2010-02-28 10:55:39

其他答案

    2010-03-02 16:56:08
  •   三个阶段的反导都有难度,而难度(也就是瓶颈)各不相同,试着分析一下
    助推阶段摧毁敌人导弹效果最好,任何可怕的后果都在敌人家里,但怎样实施很难实现,人家不会把核武器摆在边界上等着挨打,相反多是布置在腹地或机动布置,加上固体导弹准备时间短,即使探测到也无法及时到达,要实现它最可能的做法是在太空部署专用卫星,靠激光束进行摧毁,但激光武器完成太空部署以及所需电力就是瓶颈
    中段反导需要有外太空预警探测设备,拦截弹需要大的射程射高,这样拦截弹的个头就比较大,大的拦截弹要想机动就十分不容易,加上雷达作用距离较远,单靠雷达的引导精度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碰撞拦截,需要在拦截弹上加装高性能的末段引导装置,这个引导装置和迅捷的机动能力就是瓶颈
    末段反导也依靠早期预警,属于要地防空的范畴,但由于来袭导弹速度高,红外(光学)信号的频谱受大气影响会有部分衰减,拦截弹只能靠性能极高的地面雷达和指挥系统进行引导,这个高性能雷达和指挥系统就是瓶颈
    按三种反导的守护范围来讲,末段反导就像一把小伞,可以为一个人遮雨,中段反导就像一个大的厅堂,可以为一群人遮雨,助推阶段反导就像是千万间广厦,可以为所有人遮雨,因为敌人的导弹不管要打那里也打不出去
    世界各国的技术基础不一样,地理条件也不一样,三种形式的反导各有各的体味,美国的基地遍布世界,首先部署末段反导就是保护其盟友以及自己的要地,这个伞不能做的太大,否则不能奖罚欧亚那些国土狭小的小兄弟,现在是赚钱和军事渗透两不误
    顺便说一下,核弹头防空反导的开山鼻祖是美国,网上可以查一下,美国之所以最终放弃这个方案是觉得得不偿失,即使在近百公里高空爆炸一棵核弹头,地面四周上万平方公里的所有开机的雷达都会损坏,甚至民用电器都会遭殃,试想一棵来袭弹头都能打瞎的所谓反导系统有什么作用,即使在屏蔽设施内备用几套雷达设备恐怕也没有布置和替换的时间。
      所以现在主要核武国家都是强调相互摧毁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反导系统仅仅是一种威慑和压力。

    大***

    2010-03-02 16:56:08

  • 2010-03-01 18:16:14
  • 觉得我踏清风而来的回答非常搞笑,哈哈.俄国没进行过中段反导试验,实在缺乏军事常识. 
    

    羊***

    2010-03-01 18:16:14

  • 2010-03-01 17:06:39
  • 拦截弹道导弹,按理说初始段最容易,可也最难因为始段拦截,导弹要进入敌方发射阵地,也容易被敌方拦截。中段拦截最好,因为在太空当中拦截相对容易,而且不会引起侵犯别国领空的麻烦。也不会为拦截失败而带来次身灾害,末端拦截最难,导弹出大气层后速度极快

    云***

    2010-03-01 17:06:39

  • 2010-03-01 01:34:56
  • 拦截弹导导弹在哪个阶段的难度最大?发射前难度最大,因为你不知道它何时何地发射.

    k***

    2010-03-01 01:34:56

  • 2010-02-28 18:10:48
  • 这个提问提得很勉强,稍有点逻辑思维的都能判断出来,末端拦截的技术难度最大.要是末端那么容易拦截,还有必要去搞中段拦截么?是吃饱了撑的还是钱多到没地方花?

    c***

    2010-02-28 18:10:48

  • 2010-02-28 17:19:32
  • 楼上说得对,在哪个阶段拦截弹道导弹的难度大是相对而言的.对美国的爱国者和标准来说,在哪个阶段拦截都有难度,对俄国的135战略反导系统来说,在哪个阶段拦截都没难度.爱国者要部署到别国去才能进行助推阶段拦截,标准要到大海大洋中去才能进行中段拦截,多麻烦.而135战略反导系统在本土就能进行各个阶段拦截,多方便,呵呵.

    谷***

    2010-02-28 17:19:32

  • 2010-02-28 16:16:49
  • 还是俄罗斯80年代的A-135战略反导系统 厉害,才是“弹道导弹克星”.不仅能拦截洲际导弹、中、远程导弹,还能拦截潘兴II之类的短程导弹。助推段、中段、末端都可拦截,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程序和经费。
    

    1***

    2010-02-28 16:16:49

  • 2010-02-28 15:49:18
  • 中国搞中段反导试验纯属闹着玩的。一是没有反导预警卫星系统,中段拦截是需要早期反导预警卫星的,看不见别人的导弹飞行轨道及路线怎么去拦截?美、俄上世纪60-70年代就建立起完整的反导预警系统了,特别是俄国人的反导预警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2006年已完成部署,其战略反导系统世界独有,想在什么地方拦截就在什么地方拦截。二是没有拦截地点和平台。在本土陆地搞中段拦截试验是不是有点搞笑,人家美俄都是在海洋或别国的土地上搞试验。特别是俄罗斯还将美国的卫星当靶练。中国海军还没冲出第一岛链,就算试验成功了又有什么用?敢到太平洋去拦截别国导弹么?

    z***

    2010-02-28 15:49:18

  • 2010-02-28 14:40:41
  •   这个问题张召忠和几位专家几年前在CCTV-7"防务新观察"就美国为什么要在波兰部署反导系统问题已经介绍和分析过了。说是末端拦截远程和洲际导弹难度太大,概率太低,美国人的末端拦截技术问题还没解决,起马没有把握拦住。所以才要将反导系统部署到波兰去在助推段拦截朝鲜和伊朗的中、远程弹道导弹。
      因为导弹在助推段速度很慢,是最脆弱的时候,此时拦截比较容易。但波兰与俄罗斯毗邻,无疑对俄罗斯的导弹发射构成威胁,所以引起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剑拔弩张。专家同时还介绍了美国的中段拦截发展情况。说是中段拦截在技术上要比末端拦截容易得多,但在载体平台和拦截条件上要比末端拦截困难得多,代价也要大很多。
      末段拦截在本土就够了,在什么地方拦截都成,特别是本国陆地就可以了,不要花费多大代价。中段拦截就不一样了,中段拦截一般在本土外拦截,你不能将反导系统部署到别国去,到大洋中去拦截得要有发射反导导弹的平台,这就需要远洋军舰和强大的蓝水海军护航,否则就不敢到大洋中进行拦截。
      
      要建造一支蓝水海军所需经费是可想而知的,同时还得有预警卫星才有效果,建设反导预警系统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说中段拦截技术上不困难,但受经济条件和发射平台的制约。末端拦截技术上非常困难,但不受发射平台和拦截条件的制约,所需费用不多,一般国家都能承受,明知末端拦不住也要搞的原因就在这里。

    双***

    2010-02-28 14:40:41

  • 2010-02-28 12:12:59
  •       理论上说,前面几位讲提是有道理的,从敌方弹道导弹的易摧毁性讲,似乎就是助推段最容易,中段次之,再入段最难。但从防御方的角度看,结果恰恰相反,是再入段最易拦截,中段次之,而助推段最难。尤其是,当我们谈最重要的对洲际弹道导弹的战略防御的话,更是如此。
       在助推段,敌弹道导弹再处加速阶段,速度并不快,而且还拖着庞大的弹体,目标明显,而且它的燃料部分非常容易被摧毁。但问题是,敌方弹道导弹特别是战略级的洲际弹道导弹,都部署在敌国纵深腹地,远离防御方可能部署反导武器的位置。目前靠预警卫星,确实可在数分钟内探测和识别敌方导弹发射,但你拿什么打啊?打不着就是一句废话!即使美国把最强悍的GBI顶到俄国边境上,也绝无可能对数千公里外的洲际导弹进行助推段拦截。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实用武器能对敌洲际导弹助推段实际拦截。 在中段,敌方导弹速度也不是最大值,并且有可能还没完成诸如星光制导和释放假弹头或分导式真弹头,貌似也不难打,而且打到的话可以达到御敌核弹于国门之外的安全效果。但问题是,此时敌弹道导弹的飞行高度很高,如果是洲际导弹的话最高点可达1200公里,而且你没上千公里的射程也达不到御敌国门之外的效果。
      这显然对拦截弹有极高的动能要求,几乎要求它具有与来袭弹道导弹近似的动力性能,用普通的小型防空导弹完全不可能。所以现有的都是洲际导弹改装的,这个门槛太高。没洲际导弹的国家最好别想!即使有洲际导弹的国家,也只是解决载具问题,还要跨越高速直接撞击的高精度制导这个门槛。
       在末段,敌方导弹速度可达最大值,这给拦截带来很大困难。但毕竟这已经离你防御点已经很近了,起码你够得着,是你力所能及范围内可以想办法的事情。主要是解决精度和反应速度等技术问题,这个相对来说并不太难。 在实际情况来看,也正是如此。
      各国研制的末段反导系统已经有N种,从较低层的大气层内拦截,比如爱国者3、标准2、箭式和俄国的C系,到较高层的大气层外拦截(因勉强出大气层且射程有限而被认为是大气层外末段拦截弹而非中段拦截弹),比如THAAD、标准3和俄国的SH-11等等,连印度人都在搞,这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末段拦截弹,说明它的技术难度并不大。
      也许它的拦截效率不是尽如人意,它的副作用也很可怕,但相对来说,起码目前它比中段和助推段拦截更靠谱些。 而各国研制的中段反导系统,目前就是美国NMD里的GBI陆基中段拦截弹,和中国试验的这次,还没有第三家,可见其难度之大。美国也只是勉强开始小规模部署,中国尚处试验阶段,而别国,包括这里许多人无比崇拜的俄国人,连试验都没搞过,更别说欧盟了。
      说中段反导容易,恐怕连俄国人和欧洲人听了都要苦笑了。 至于助推段拦截,现在一个都没有。这个只有天基系统才能真正做到,唯有美国人在纸面上畅想过,还没有实现的希望,甚至没有计划在实施。顶多就是大国做些个别技术的预研,离实用还太遥远。所以现在最好别提助推段拦截,按网上的说法:“别提哥,哥只是个传说”! 看了大家的发言,我想补充几句: 说美国有了末段反导还要搞中段甚至助推段,因此证明后者更容易,这在逻辑是完全讲不通。
      就像许多国家有驱逐舰还想搞巡洋舰和航母,这并不能证明航母比驱逐舰更容易造一样。武器发展的规律,都是先易后难,而不是相反。 我前面说了,说助推段好打,只是从其脆弱性而言,而完全没有考虑技术上实现拦截的难度。结合现在的技术,就完全相反了。
      美国有了末段反导,还要研制中段拦截甚至未来考虑助推段拦截,并不是因为后果容易,而是因为那样效果更好,因此技术上再难也要试试。而对一般国家而言,这个难度实在是大到试都别想试。

    我***

    2010-02-28 12:12:59

  • 2010-02-28 11:13:20
  • 末段拦截最困难,尤其是在导弹从大气层外刚进入的时候是最难的,当多弹头导弹的弹头分离后,几乎无法拦截。

    w***

    2010-02-28 11:13:20

  • 2010-02-28 10:52:27
  • 助推段拦截难度最小,末段拦截难度最大。

    c***

    2010-02-28 10:52:2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