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航母的上翘式起飞甲板

首页

关于航母的上翘式起飞甲板

关于航母的上翘式起飞甲板,不少网友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只要有人提到,就可能挨骂。
这种方式很落后吗?还是技术达不到,不得已而为之——权宜之计?
“有”总比“没有”强!性价比也还可以吧?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12-14 16:11:52
      滑越起飞相对于弹射起飞不足的地方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
    一是受起飞重量的限制,S33之类的战斗机不能满载起飞,库舰有长短两条跑道,195米的长跑道用于在起飞重量30吨时使用,115米短跑道用于起飞重量在28吨时使用。这里要指出的是,无论是195米还是115米起飞,此时的SU33只能挂载部分燃油和6到10枚空对空导弹完成制空任务,无法携带KH41 或者宝石之类大型空舰导弹实施对海攻击。
      作战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果弹射起飞,除了机体纵向结构要加强增重外,S33可以以33吨的最大起飞重量满油全装载起飞。作战不受限制。 二是由于没有加速装置,无法使用空中加油机、空中预警机这样的特种飞机,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上如果没有早期空中预警,那么这艘航母的结局比谢菲尔德号好不了多少。
       我们来看看装备滑越甲板的航母,除库舰外,其它几艘如,西班牙的、意大利的、泰国的、英国的都没有什么强大的交战对手,潜在敌人的打击力量比1987年的伊拉克强不了多少,再加上是配合美军作战,战时可得到美国航母的强大空中保护和情报信息支援,所以滑越起飞甲板对这些国家的海军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我们装备俄国航母(我们面对的潜在对手打击力量要比英法西强大的多),战时如果离开岸基航空兵的掩护,单靠舰载飞机完成搜索、引导、攻击估计在美国的第一波打击下就难以保全。

    c***

    2009-12-14 16:11:52

其他答案

    2009-12-14 17:55:54
  •    “苏-33M”的各项性能详解
    文章来源: 文章来源:《军事世界画刊》杂志 作者:施征
    “苏-33M”是“苏-33”的多用途改进型。早在80年代末,随着美国海军开始新一轮战机的改进工作,而法国也准备把新研制的“阵风”搬上其新一代核航母,苏联海军不想让自己刚研制成功的舰载机就落后于西方,要求进一步改进“苏-27K”的呼声相当高。
      经过高层讨论,决定启动“苏-27K”改进型号的研制工作,专案工程暂时称为“苏-27KM”。1991年,又决定启动“苏-27”教练机改进成先进的多用途舰载战斗机项目。随后“苏-27K”正式被定名为“苏-33”,专案工程也随之改称“苏-33M”,多用途舰载战斗机项目称为“苏-33US”。
      苏联海军意图很明确,力图将“苏-33M”变成空优战斗机并具有一定的反舰能力,而“苏-33US”则成为海上多面手,反舰任务将成为其拿手好戏,还将具有小型预警机的能力,引导“苏-33M”进行攻击。 但决定刚刚下达,苏联就解体了,两项改进工程从此停滞不前,成为莫大的遗憾。
      不过这两项工程在停工多年后,又有启动的迹象。根据俄罗斯自己的披露,有关这两型舰载战斗机的情况才得到初步展示。其中又因为有亚洲国家需要引进高性能的舰载战斗机,所以“苏-33M”工程进展更为快速。 气动外形和结构材料 三翼面布局:“苏-33M”保留了并优化了“苏-33”的外形,继续拥有三??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飞机的空战机动能力,利用各翼面之间的有利气流提高襟翼、副翼和方向舵的效率,提高飞机的短距起降性能和操纵性能。
       经过进一步优化气动外形后的“苏-33”在0。9马赫亚音速飞行状态下,可用升力系数比“苏-33”提高约15%,在1。6马赫的超音速状态下,比“苏-33’’高37%。由于安装了数位式4余度电传操纵系统,“苏-33M”的纵向静安定度放宽到20%。
      而“苏-33”使用的模拟式电传操纵系统,其纵向静安定度仅放宽5%。在战机的设计中,电传操纵系统采用主动控制技术使飞机放宽静安定度,可以大大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和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 翼身融合体结构:“苏-33”因为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其翼身融合体技术是最原始的。
      而目前俄罗斯的制造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所以“苏-33M”在“苏-33”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加大了翼根前缘的边条面积,并改进翼根与机身连接处的整流罩,使机翼和机身更光滑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比“苏-33”更完善的翼身融合体布局。这种布局可提高飞机大迎角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并减小作用在机翼和机身结合处的载荷,从而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
       小型前翼和大边条翼:“苏-33M”的小型前翼和大边条翼在飞行中产生有利的气动力干扰,在其后边的机体上形成可控涡流,提高飞机的纵向操纵稳定性能。在低空飞行时,小前翼还可以减小飞机在低空紊流中的振荡和抖动,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利于飞机低空突防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加大垂尾和弦长:“苏-33M”的垂尾高度和弦长稍作加大以增大垂尾面积,提高飞机的横向稳定性。 先进的复合材料:垂尾翼盒改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此翼盒可作整体油箱使用。由于飞机总重量增加,因而对起落架进行了加强设计。
      “苏-33M”在结构选材上更多地使用了强度高、重量轻的铝、锂合金以及复合材料。 火控系统 “苏-33M”将装备比“苏-33”更先进的火控系统,据悉将安装刚研制完成的新一代战机的火控系统,包括相控阵雷达、光电探测器、头盔瞄准器、全向雷达告警系统、空对空以及空对海资料链。
       有消息指出,相控阵雷达为现在刚研制成功的“SOKOL”式相控阵雷达,这是一种全新研制的雷达系统,在其主动电子扫描阵列天线上集成有约1 000个X波段的T/R模组。对单个目标的最大搜索角度是方位角±85度,俯仰角为+56度~-40度,扫描范围是±10度、±30度和±60度。
      雷达有3个接收器,发射机峰值6千瓦、平均功率1。5千瓦,有16个工作频率,增益37分贝,对5平方米的空中目标迎头搜索距离为150千米,下视距离为140千米。尾追搜索距离分别为60千米(上视)、55千米(下视)。 “SOKOL”雷达具有空中监视模式,也有对海面监视模式,或者两种模式同步进行。
      海面监视模式包括对海面移动目标的搜索和跟踪等。雷达对桥梁的探测距离是150千米,对诸如100吨的小型舰艇群的探测距离是40千米,对3000吨级驱逐舰的探测距离为300千米。其天线直径为980毫米,可同时精确跟踪12个目标,同时攻击最危险的4至6个目标。
       在机尾还装有后视雷达,它可以在敌机逼近时向飞行员发出警报。前、后雷达的资料均可显示在座舱内的萤幕上,飞行员据此可做出选择。 “苏-33M”的座舱内除了将装有SILS-30抬头显示器、备份用的飞行姿态显示器、高度表、速度表等仪表外,座舱内还将装有4个液晶显示器,这些大萤幕的彩色显示器与过去“苏-33”使用的黑白显示器不可同日而语,不但萤幕大、功能多,而且经过遮挡保护,即使是灿烂的阳光下,图像也是清楚的。
      4个显示器的分工是:驾驶与导航1个,战术情况1个,另91,2个显示系统资讯,包括作战模式和所有作战飞行活动情况,各萤幕的任务功能还能相互交换。时对飞机的控制能力,并减轻其工作负荷。除驾驶杆外,两手边的控制面板有飞行、导航、火控、通信、发动机控制系统。
       “苏-33M”座舱介面提供良好的态势感知能力;威胁辐射源位置,自卫系统操作状况,空对空、对地、对海攻击武器的工作状况,僚机资讯等都可由液晶显示器取得。 由于采用的综合式航电系统是开放式结构,各系统除有自己的主控电脑外,还以一个中央电脑为中心构成综合资讯网路。
      核心为MVK任务电脑,运算速度可以达到100亿次/每秒。采用1553B资料汇流排,新程式及新一代电脑通过多路资料传输汇流排与航空电子主系统和武器系统交换。综合资讯网路使“苏-33M’’在人性化、自动化、资料链以及战况意识等各方面达到与西方新一代战机如F/A-1 8E/F、“阵风”等相同的程度,另外高度电脑化还使“苏-33M”的航电系统可以用软体升级或更新硬体的方式不断提升性能。
       在通信方面,有可进行空对空及空对海双向加密语音通信的无线电通信能力,其中甚高频,超高频(VHF/UHF)波段可在400千米以内使用,高频(HF)波段最大距离1500千米,飞机装有TKS-2型战术加密高速资料链,可接受航母指挥,也可进行机对机指挥。
      装备有此系统的“苏一33M”完全可以实行联合作战,实现编队内的资讯共用,机队自己就能构成一个预警、指挥体系、减少对预警机和地面部队指挥中心的依赖性。 机上的OEPS-30型光电探测系统可根据目标的红外辐射源进行搜索、探测和跟踪空中目标。
      当飞行员目视观测可见目标时,系统确定可见目标的座标,测量距离,并完成瞄准空中和地面目标的任务。在简单气象条件和中空,对发动机的最大工作状态的“米格-21”一类小型战斗机目标的发现距离达到60千米。 “苏-33M”的电子对抗系统将以全向扰系统及被动干扰系统、全向红外线探测系统,以及一台管理整个系统的电脑。
      其中雷达告警装置集成了俄罗斯最新的电子技术,既可告警又可自卫,并提供火控资料。告警系统侦测并定出具有威胁的雷达波位后,由液晶显示器向飞行员提出警告,进行主被动干扰。根据资料库确定辐射源型号,并可指示雷达照射威胁来源,并将资料记录下来供日后分析。
      其精度足以供Kh-31P反辐射导弹的发射需要,由于Kh-31P反辐射导弹有200千米的射程,所以其告警系统的精确警告范围也将大于200千米。主动电子干扰系统位于翼端吊舱,被动电子干扰系统仍为“苏-33”上的APP-50箔条/曳光干扰弹发射器,在尾刺附近共有96个干扰弹。
       武器配备 原来“苏-33”外挂载荷虽然达到了6500千克,但在航空母舰上采用滑橇甲板起飞的最大重量应该只是略超过26吨,如果海上气候条件恶劣的时候起飞重量还要降低。如果以26吨的起飞重量来计算,“苏-33”在带有60%燃料的条件下,只能外挂2000千克左右的载荷,这个重量只能是基本空战所用的8枚空对空导弹的重量。
       另外在对海作战中,虽然可以使用Kh-41反舰导弹,不过以“苏-33”的挂点强度和对飞机起飞性能的影响程度看,也只能在“苏-33”机身进气道之间的挂点带1枚导弹,其他对地(海)攻击武器的使用也都要受到外挂的限制。综合起来可以认为,“苏-33”目前的作战用途仍然局限在对海上编队的空中防御上,远距离对地(海)攻击能力并不出色。
      现在俄罗斯在役的“苏-33”还不能被称为真正的多用途战斗机。“苏-33”与规格比较小的“米格-29K”相比,在对空作战能力上占优,但是在对地(海)攻击能力上却并没有优势,这也是“苏-33”存在的最大弱点。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个问题不解决,搭载以“苏-33”为主要载机的航母编队的对陆攻击能力会严重缩水,航母战斗群就成为纯制空型的作战编队,这不符合远洋海军由海对陆的作战模式。
       相比之下“苏-33M”的对空、对地(海)作战能力有很大提高,在保留原有的30毫米机关炮的基础上,共有12个外挂架,载弹量从“苏-33”的6500千克增加到8000千克。 对空作战中,“苏-33M”一次可在机翼下挂载10枚R77中远程空对空导弹,或是混载R77与R27系列中远端空对空导弹,同时挂载4枚有更大离轴角发射的最新型R73M型近距空对空导弹。
      另外由于换装了全新的火控系统,因此还能发射俄罗斯新一代、射程远达400千米的超远端空对空导弹。通常是发射后,交由预警机引导导弹攻击目标,“苏-33M”一次最多可挂载6枚超远端空对空导弹,可进行一次齐射,同时攻击6个目标或用6枚导弹攻击一个最有价值的目标,诸如预警机一类的目标。
       对舰攻击时,“苏-33M”能够在机身中线处挂载1枚Kh-31A近距或Kh-41远距超音速反舰导弹,如果有需要,可在左右机翼上各挂载1枚反舰导弹,同时攻击2个水面目标。其中Kh-41大型反舰导弹具有被动/主动雷达末端导引头,可以“发射后不用管”,自主寻找目标,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且装有320千克的聚能爆破型弹头,杀伤力是法制“飞鱼’’和美制“鱼叉”反舰导弹的2倍;导弹最大射程达到250千米,巡航高度从20米至12000米,正在研制的改进型,巡航高度只有5米,这是无法拦截的高度,对舰艇的危险不言而喻。
       动力系统 “苏-33M”的动力系统是两台AL-37FU涡轮风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不但推重比大,可为战斗机提供强劲的飞行动力,而且采用了独特先进的转向喷口设计,使飞机具有推力失量控制能力,可实现超常的高难度机动飞行。
       AL-37FU发动机是在AL-31F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原发动机相比,主要是增加了推力失量控制系统及相关的控制设备,在设计上采用了积木式的模组设计。采用这种设计使得地勤人员在维护动力装置时,对喷管、加力燃烧室、综合设备元件、低压涡轮、低压压气机和齿轮箱的更换成为可能。
      同时还允许修理和更换低压压气机的第一级叶片和高压压气机的所有叶片。从装机到大修前,AL-37FU发动机整机设计工作时间为1500小时,维修后勤带来的方便,最重要的是给战斗机带来成倍的战斗力。 发动机最大偏转角为±15度,转向速度达到30度/秒。
      由于喷管可上、下、左、右转动,因而它与前翼、襟翼、副翼和尾翼配合使用,使飞机更易于实现灵活的直接力控制,它通过可调喷口帮助飞机在起飞时抬头,也可用于着陆滑距时的反推力和空战中的紧急减速。此外,因为用推力转向不会带来一般使用舵面转弯而产生的阻力,因而在进行超音速飞行时效果更为显着,也有助于减小急减速盘旋时的盘旋半径。
      由于喷管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与耐热合金相比,冷却所需要的空气量少,因此加力燃烧室的空气流量相对有所增大,从而提高了可用推力。 机动特点 “苏-33M”的最大迎角也达到了120度,这是西方战斗机无法比拟的,即使美国下一代战斗机F-22也只能达到70度。
      这表明在战斗机大迎角方面,俄罗斯还是领先于美国,而大迎角性能越好,调整机头指向能力也就越强,争取到的第二次开火机会就越多。当然光大迎角性能出众还难以保证飞机有优异的格斗能力。飞机必须能存很大的迎角和很低的速度下飞行,并具有非常高的转弯角速度,以此占据有利攻击位置。
       由于“苏-33M”采用鸭式三翼面布局和向量推力发动机,放宽了飞机的稳定度和减少了短周期振动次数,所以操纵回应是很突出的。据俄罗斯专家计算分析,“苏-33M”在9000米高度以0。4马赫飞行时,俯仰角速度将是“苏-33”的2倍。
      在12000米高度以1。2马赫飞行时,横滚率比“苏-33”高约20%。其他机动性能包括:在9000米高度以0。9马赫飞行时的持续盘旋超载将比“苏-33”增加10%,在1 0000米高度从0。8马赫加速到1。8马赫的肘间将比“苏-33”缩短7%以上,采用反推力后,从1。
      8马赫减速到0。8马赫的时间缩短约50%o显然“苏-33M”可以在空中紧急减速,迅速改变方向,并进入急速盘旋,这种性能对于空战中规避导弹相当的重要。 前翼和向量推力发动机的采用,使“苏-33M”的起飞和着陆性能大为提高。直接力控制的应用使飞机进场航迹的控制更为精确。
      据称,即使是在超常规气象条件下,“苏-33M”也可以在宽20米之内的跑道上着陆。 性能总评 用苏霍伊设计局研制人员的话讲,最新的“苏-33M”可以看作是“苏-37”的海上版本,其性能要远远优于“苏-33”,完全可以与美国的F-35相抗衡。
       就目前透露的性能来看,“苏-33M”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次于美国的F/A-18E/F型战斗机,亚洲多个国家都有意购买“苏-33M”,看来美国海军航空兵一枝独秀的局面将再一次遭受严重挑战。
       注:以上文章来源:《军事世界画刊》杂志 作者:施征 发表于: 2007-05-08,修改于: 2007-05-08 11:10,已浏览2126次,有评论0条 推荐 投诉 。

    上***

    2009-12-14 17:55:54

  • 2009-12-14 17:00:24
  •   又经济又先进的甲板当然是翘板与平板结合了。能作滑跃起飞的主战飞机从翘板起飞,不能作滑跃起飞的预警机、攻击机弹射起飞。前苏联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转百度百科资料供参考。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Ulyanovsk)1988年11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开工,1991年11月1日正式停工,当时工程完成40%。
      1992年2月4日开始拆毁。   提到苏联和俄罗斯的航空母舰,人们最熟知的,莫非基辅级、库兹涅佐夫级。两级航母的经典——基辅号、明斯克号和瓦良格号如今都已经在中国,明斯克号更被改装成主题公园。   对军事熟悉的人更会对目前俄罗斯唯一一艘在役常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念念不忘。
      不过有谁知道,苏联曾经建造过媲美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80年代,前苏联开始酝酿建造第四代大型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1988年11月25日,乌号在苏联的“航母专业户”——黑海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正式开工。该舰设计尺寸全长324。
      6米,宽39。8米,吃水11米,飞行甲板宽75。5米,标准排水量6万吨,满载排水量7。9万吨。反应堆采用4座KN-3压水堆,带动4台蒸汽轮机,4轴、20万轴马力,最大航速超过30节。设计搭载70架各型飞机,包括Su-33战斗机(Su-27K,海军型),Su-25K攻击机和Yak-44E预警机,虽然舰艏仍采用滑跃起飞甲板,但舰上在斜角甲板上装二部蒸汽弹射器,定于1994年下水。
         目前俄罗斯唯一一艘也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   虽有着超过巡洋舰的火力,但是作为航母带机量太少:18架Su-33战斗/攻击机、4架Su-25UTG攻击机、15架Ka-27直升机和2架Ka-31直升机。按照同时期的尼米兹级航母(2个中队F-14(24架)、2个中队F/A-18(24架)、2个中队A-6(24架)、1中队EA-6B(4架)、1中队E-2C(3架)以及S-3这样的反潜机和各型直升机)的强大配备来说,库舰不足以形成抗衡美国航母的力量。
         乌舰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乌里扬诺夫斯克建成后,将使苏联成为拥有这个星球上唯一能够与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抗衡的力量的国家。Su-33性能优于F-14D和F/A-18 C/D,加上弹射起飞,舰队制空权变成“小菜”。核动力和足够大的飞行甲板使得原先只能在北方海域活动苏联航母真正横行大洋。
      再配合目前火热的现代级驱逐舰和苏联本就占优的攻击型核潜艇组成航母战斗群,非常可怕。   苏联赶超美国的航母。尼古拉耶夫船厂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生产装备及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均衡建造的节奏。即每三年有一舰上船台,每三年有一舰下水;一舰下水,后续舰于当日上船台。
      乌舰的龙骨就是在瓦舰下水当天铺上尼古拉耶夫的0号船台的。   相比美国十年的工期,实在是够快。苏联还为乌舰特别拨款对尼古拉耶夫船厂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甚至将大渠和布格一德涅伯一利曼河道竣深,以保证乌舰日后建成能够出海。   虽然从想象图上看,乌舰的4具蒸汽弹射器相距很近,无法同时弹射4架飞机,但主战飞机作滑越起飞,弹射器已足够用了。
        然而,厄运很快降临到尚在襁褓中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身上。1991年,苏联解体,建造工程随即于当年11月终止,而此时船台大合拢已近尾声。由于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厂建造,而船的主人是俄罗斯,造船的是乌克兰。乌克兰开出的价格俄罗斯不能接受,于是这份遗产就归了乌克兰。
         对于家底很薄的乌克兰来说,持有这份遗产的代价太过昂贵,接着造,没钱造不起;丢了,又舍不得;卖给俄罗斯,俄罗斯想想也要接着投钱况且价格不菲,摇了摇头,说了声算了。   就在乌克兰左右为难的时候,一家挪威的公司出场了,该公司说要造6艘大型商船——造这种商船,需要停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0号船台。
      同时,美国的一家大型钢材公司的副总裁来到乌克兰的造船厂,说要收购这艘航母的钢材,收购价格是450美元/吨,这个价格高出平常价格很多,况且当时的航母是用掉了数万吨钢材。   两份天价合同,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么?1992年初,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联合决定,为给建造出口船腾出0号船台,将“乌里扬诺夫斯克”舰拆解为废钢。
      当航母拆得差不多的时候,美国那家钢铁公司的总裁来了,说得按照150美元/吨的价格,之前的副总裁不了解钢铁市场,原来签订的合同作废。   这还不是最惨的。没几天,挪威的公司说,原来要定购的6艘商船合同解除——当然解除这两份合同,美国的钢铁公司和挪威的公司只付出极小的违约代价。
         到这里,各位看官应该明白了:美国和他的盟友兵不血刃就把对手的“武功”废了。   作为国家行为的航母,就在这看似小孩过家家似的忽悠之下烟消云散。乌舰拆掉同时,完成超过60%的瓦舰也因为没有经费和乌俄之间的矛盾停工,最终交由船厂自行处理。
      这时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已经无力再建造航母了。   乌舰的烟消云散,也标志着苏联几十年的航母梦的破灭。尼古拉耶夫船厂厂长马卡罗夫这样哀叹:这不仅是一艘航母的终结,它更是俄罗斯航母时代的终结,是工厂及全国为之奋斗了近35年伟大事业的终结,能成为伟大强国骄傲与威严的终结   名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所属国家:前苏联   武器分类:航空母舰   军种分类:海军   排水量:85,000 吨(满载);   尺度:332x75x11。
      6米;   动力:蒸汽轮机,4座核反应堆,4轴,200,000马力,30节;   武器:12座 SS-N-19舰舰导弹,SA-N-12舰空导弹,8座 CADS-N—1 近程防空系统,8座 AK-630 自动防空速射炮   载机:80架。
         项目: “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改进,采用了核动力。性能和美国核动力航母相当。由于苏联的解体,该计划取消。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 。

    e***

    2009-12-14 17:00:24

  • 2009-12-14 16:06:41
  •   航母使用上翘的起飞甲板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弹射器,飞机在很短的航母甲板上起飞,当飞机离开甲板的一瞬间,物理作用会使得飞机降低高度。。这样的话,如果不能及时拉升,就可能坠海,所以对飞行员的难度增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使用了弹射器,以前多使用蒸汽弹射,需要一次消耗近一吨淡水。
      。所以小型化的航母如果没有很先进的海水淡化是不能使用的。楼主所说的使用上翘式甲板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还在俄罗斯海军服役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由于俄罗斯航空技术发达,他的舰载机一般推重比比较大,使用上翘的甲板又增加了飞机离舰时与海面的高度,所以飞机一般也能安全起飞,但是这是一种无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飞机本身要求很高。
      。飞机起飞时不能负重过多,降低作战能力,像一些预警机之类机动性能不是很好的飞机也不能用这样的方法起飞。这样航母的局限性就很大,容易被对方牵制。。。英国的航母也有类似的甲板,也有着一样的问题,当然也不是弹射就没有缺点,弹射本身对飞机的结构强度要求很高,弹射也对飞行员的身体健康有害,新型的电磁弹射虽然可以不消耗淡水。
      。但是一旦出现故障,航母就没有飞机可以起飞。。可靠性和依赖程度都是问题。

    琛***

    2009-12-14 16:06:41

  • 2009-12-14 15:52:19
  • 上翘式起飞甲板肯定比平版的经济科学,拥有专利.平板的制造容易得多,没有专利,谁都可以造.问题是上翘式甲板必需要具有优良气动的舰载机才能在舰上无须助推力作短距起飞.比如苏33,米格29K.若是让F-15/16/18/22在舰上不加助推力作短距起飞,一个个都会掉进海里喂王八.平板甲板采用助推力起降方式的训练消耗可不是闹着玩的.比如蒸气弹射器的蒸气利用率只有20%左右,还需要大量的淡水,一般的国家是养不起的.就算过去的英国人那样富有,也同样对蒸气弹射起飞望而却步.蒸气弹射器原本是英国人发明的.后来在训练中支付不起昂贵的费用,只有见将技术转让给美国人,自己却采用垂直起飞方式.前苏联60年代就熟练地掌握了蒸气弹射技术,也采用垂直起飞方式.现役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虽然装备了2具蒸气弹射气,但只弹射苏25攻击机起飞,苏33还是采取滑跃起飞方式.

    %***

    2009-12-14 15:52: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