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皮肤科
手足癣治疗

请问大家有没有治疗手足癣的偏方啊?


      		
露*** | 2005-06-22 16:00:43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05-06-23 07:43:28
  • 不用那么麻烦啦,达克宁最好,我得过手癣,到医院去看,开的就是达克宁,用过后就好了
    清*** | 2005-06-23 07:43:28 19 12 评论
    0/300
  • 2005-06-22 16:17:13
  • 用兰美抒.袜子用开水烫洗,日光下曝晒,鞋子经常晒,穿透气性好的鞋子,穿吸汗的棉袜.
    
    
    脚癣
    
    病因症状
    
    脚癣欲称“脚气”或“香港脚”,中医学称为“脚湿气”,是一种浅部霉菌感染的皮肤
    
    病,它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干性主要表现是脚底皮肤干燥、粗糙、变厚、脱
    
    皮、冬季易皲裂;湿性主要表现是脚趾间有小水泡、糜烂、皮肤湿润、发白、擦破老
    
    皮后见潮红,渗出黄水。两者都具...

    查看全部>>

    用兰美抒.袜子用开水烫洗,日光下曝晒,鞋子经常晒,穿透气性好的鞋子,穿吸汗的棉袜.
    
    
    脚癣
    
    病因症状
    
    脚癣欲称“脚气”或“香港脚”,中医学称为“脚湿气”,是一种浅部霉菌感染的皮肤
    
    病,它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干性主要表现是脚底皮肤干燥、粗糙、变厚、脱
    
    皮、冬季易皲裂;湿性主要表现是脚趾间有小水泡、糜烂、皮肤湿润、发白、擦破老
    
    皮后见潮红,渗出黄水。两者都具有奇痒,也可两者同时存在,反复发作,春夏加重,
    
    秋冬减轻。
    
    治疗原则:
    1.皮损局限者以外用疗法为主,常用抗真菌制剂有咪唑类霜剂或软膏,亦可联合其他抗真菌制剂交替使用; 2.皮疹泛发顽固者,可选用系统抗真菌药治疗,目前多用斯皮仁诺或疗酶舒; 3.对同时患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病者要一并治疗。
     
    
    自疗注意事项
    
    (1)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洗脚,勤换鞋袜。
    
    (2) 对脚部多汗经常穿长筒靴,胶鞋者,可在鞋袜内撒足癣粉。
    
    (3) 不可用手抓脚,以免染上手癣。
    
    (4) 选用外用药宜两药交替使用,同一种药不宜久用。
    
    (5) 痊愈后,每周涂药1次,天热更宜坚持。
    
    本病以外治为主。
    
     
    
    自治疗法
    
    1、 验方自疗法
    
    (1) 风油精涂于患处,每日1次。
    
    (2) 将双足用温水洗净后擦干,涂藿香正气水于患处,每日2次。
    
    (3) 冰硼散3支、六一散30克、拌匀,取适量睡前涂于患处。
    
    (4) 樟树叶子适量,擦患处,每日2次。
    
    (5) 将患足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净,后用消毒棉球蘸醋精涂于患处,
    
    每日2次,连用1周可见奇效。
    
    2、 饮食自疗法
    
    (1)生大蒜头20瓣、生花生仁250克、鸡脚爪3对。蒜瓣去皮,与另2味合
    
    煮服之,肿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脑磷脂,可治肠塞等病,亦能疏导脚气。
    
    (2)大蒜头5只、龟1只。龟洗净切块,蒜头微捣烂,放入锅中,清炖乌龟,每
    
    天服1次。本方对脚气病引起的肿胀有消退作用,对老年人更为适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头去皮及红糖各200克。上药煮烂食之,每天服1次,
    
    不可加盐,否则无效。本方可治疗脚气病之足背浮肿,延至脚踝,甚则小腿也微感
    
    不适者。如肿过膝至股部,则生命垂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4)干姜、木香、陈酒各4克、李子2克。上药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
    
    汁为1日份,3次服饮。本方可预防脚气冲心症。此外,宜摄取稍多的的维生素B1,
    
    对于治疗脚气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姜30克、陈皮30克、小豆60克、鲫鱼1尾。鲫鱼洗净,和
    
    上药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煮熟后食用。脚气病与脾、胃有密切关系,恢复脾胃的
    
    功能即能消除水肿。小豆和鲫鱼都有消除水肿的功能,陈皮起辅助作用。
    
    (6)葱头100克、萝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时,取原汤1碗,顿服。本方用治
    
    脚气肿痛,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7)葱头(捣烂)1根、生姜(捣烂)45克、艾叶60克。上药用布共为1包,
    
    蘸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本方主治因湿气而两脚两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干,捣烂成糊状敷于患处,约10分钟左右将其擦去,再涂上一些
    
    金霉素眼膏,2天1次,连用3次可愈。
    
     
    
    避免误疹
    
    在脚癣治疗时,不宜接触肥皂、石灰等碱性物质,以免使药效降低。
    
    脚痒时,用热水烫脚的习惯不可取,因其容易扩散癣症,甚至引起流火(淋巴管炎)。
    
    
    脚癣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常见症状为趾间潮湿发白、奇痒,有时可见成群或分散的小水疱,搔搓后流出澄清的粘液体,甚至血水,常出现趾间糜烂,发臭,裂口,脱皮等。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方一:药物组成:蛇床子15克,苦参18克,蜂房18克,苍耳草40克,趾间水疱或糜烂加白矾20克,黄柏18克。
    
      方法:将上述药物放入瓦罐内加水1000毫升,煎至800毫升,滤出药渣,再加入5~6倍的40℃温水泡脚,每次泡20~30分钟,每晚1次,连续3次。如未愈,2周后,继续按上述方法治疗。 
    
      方二:药物组成:蒲公英40克,苏木30克,茯苓20克,白矾20克,钩藤30克,防风20克,防己20克。
    
      方法:诸药物放入洗脸盆中加水2500毫升,煮沸后待温,泡脚,每日1剂,早晚各1次,每次泡脚40分钟,3日为1个疗程。如未愈,再进行第2个疗程,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
    
    
    手癣:
    
     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等。角化增厚型可作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皲裂者,可加用尿素脂等。皮损消退后应继续搽药至少2周。
    
    
    手癣,俗称"鹅掌风"。皮损与足癣大致相同,多从一侧手开始,皮 损主要为水疱型和角化型,而浸渍糜烂型较少见。 
    治疗:
    手足癣:局部治疗为主,根据不同类型而选不同的抗真菌药。
    
    水疱型:可用酊剂,复方苯甲酸酒精,复方士槿皮酊。 
    浸渍糜烂型:渗出液不多时用足粉,足爽粉;渗出液多用1:5000pp粉。 
    角化型:复方苯甲酸软膏。 
    
    
    手癣为手掌的皮肤癣菌感染。若仅累及手背,出现环形或多环形损害,则仍称为体癣。手癣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双手长期浸水和摩擦受伤及接触洗涤剂,溶剂等是手癣感染的重要原因。患者以青、中年妇女为多,其中许多人有戴戒指史。 流行特征 发病机制 治疗 
      水疱鳞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等。角化增厚型可作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皲裂者,可加用尿素脂等。皮损消退后应继续搽药至少2周。手部搽药次数应适当增加,特别是洗手后加搽软膏或霜剂。病程久者或局部治疗效果差者可口服灰黄霉素,酮康唑等。或氟康唑50%mg/日或150mg/周顿服,连服2-4周。伊曲康唑200mg/日顿服,连服一周。疗霉舒250mg/日,连服2周。 预防 
      甲癣和手癣互为传染源,应予以同时治疗,包括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尽量避免搔抓和热水烫。少接触各种洗涤剂,肥皂和有机溶剂等。 临床表现 
      有二型:水疱鳞屑型:起病多为单例,先以手掌的某一部位开始,特别是掌心,示指及无名指的掌面,侧面及根部。开始为针头大小的水疱,壁厚且发亮,内含清澈的液体。水疱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觉瘙痒。水疱干后脱屑并逐渐向四周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边缘清楚、病程慢性、持续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并传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对侧手掌。有时水疱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疱。角化增厚型:多由水疱鳞屑型发展而成,患者有多年病史,常已累及双手,皮损无明显的水疱或环形脱屑,掌面弥漫性发红增厚,皮纹加深,皮肤粗糙,干而有脱屑,冬季易皲裂,裂口深而有出血,疼痛难忍,影响活动。促使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肤癣菌外,还与长期搔抓、洗烫、肥皂、洗涤剂,各种化学物品和溶剂刺激以及不适当的治疗有关。 诊断 
      起病于手掌某一部位,缓慢扩大,最终累及大部、全部甚至两侧手掌,损害为红斑,水疱、鳞屑和角化增厚,应考虑诊断为手癣,真菌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并发症 
       病因 
      手癣多来自于搔抓足癣,股癣和头癣等的直接接触传染或甲癣及手背部体癣的蔓延。手癣的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约占55.6%,其次为石膏样毛癣菌,约占22.7%.白色念珠菌也可引起与手癣相同的损害。 
    
    
    
    小*** | 2005-06-22 16:17:13 58 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皮肤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