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了马陆的毒怎么办

首页

中了马陆的毒怎么办

不小心手臂上中了马陆的毒液,伤处红肿、发痒,手臂也有肿的迹象,应该怎么办呢?谢谢高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4-28 10:02:06
    千足虫不咬人,但触摸摆弄它时可分泌出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严重的可致明显的红斑,疱疹和坏死。皮肤中千足虫的毒性分泌物应该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但一定不要用酒精。若皮肤发生反应,局部可敷以皮质类固醇。眼部受伤者需立即淋洗,并应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或软膏。

    一***

    2009-04-28 10:02:06

其他答案

    2009-04-28 08:53:12
  •   千足虫又称马陆,是一种陆生节肢动物。它体形呈圆筒形或长扁形,分成头和躯干两部分,头上长有一对粗短的触角;躯干由许多体节构成,多的可达几百节。除去第1节无足和第2到4节是每节一对足外,其余每节有两对足,所以足很多。在北美巴拿马山谷里有一种大马陆,全身有175节,加起来共有690只足,可以说是世界上足最多的节肢动物了。
       2。生理特性 千足虫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这么多足的。初生的幼虫只有7 节,蜕皮一次增至11节,有7对足;二次蜕皮后增至15节,有15对足;经过几次变态发育后,体节逐渐增多,足也就随之增加。当然,其他还有许多种类的千足虫。有的身体较小,才2毫米长;和大马陆相比,它们的足少得多。
       千足虫行走时左右两侧足同时行动,前后足依次前进,密接成波浪式运动,很有节奏,虽然足很多,但行动却很迟缓。 千足虫平时喜欢成群活动,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枯枝落叶堆中或瓦砾石块下。专吃落叶、腐殖质;也有少数种类吃植物的幼芽嫩根,是农业上的害虫。
       千足虫虽然无毒颚,不会螫人,但它也有防御的武器和本领。当它一受触动就会立即蜷缩成一团,静止不动,或顺势滚到别处,等危险过了才慢慢伸展开来爬走。千足虫体节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种有毒臭液,气味难闻,使得家禽和鸟类都不敢啄它。 马陆隶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倍足亚纲。
      国内各地均有发生,除草坪外受害植物还包括仙客来、瓜叶菊、洋兰、铁线蕨、海棠、吊钟海棠、文竹等一些花卉植物。 3。千足虫有毒吗? 千足虫不咬人,但触摸摆弄它时可分泌出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严重的可致明显的红斑,疱疹和坏死。某些非美国本土的千足虫会喷出一种难闻的,刺激性很强的分泌物,这种分泌物可引起严重的结膜反应。
      诊断依据接触千足虫的病史。将冰块置于蜈蚣咬过的伤口有止痛作用。皮肤中千足虫的毒性分泌物应该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酒精。若皮肤发生反应,局部可敷以皮质类固醇、眼部受伤者需立即淋洗,并应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或软膏。 4。生物特性 千足虫性喜阴湿。
      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土块、石块下面,或土缝内,白天潜伏,晚间活动危害。受到触碰时,会将身体卷曲成圆环形,呈“假死状态”,间隔一段时间后,复原活动。它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茎、嫩叶。 千足虫的卵产于草坪土表,卵成堆产,卵外有一层透明粘性物质,每头可产卵300粒左右。
      在适宜温度下,卵经20天左右孵化为幼体,数月后成熟。1年繁殖1次,寿命可达1年以上。 千足虫可入药,对癌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绝迹80年 2005年一种被科学家认为已经绝迹的物种——千足虫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被再度发现。而人们上次见到这一稀有物种已经是80年前的事了。
      科学家保罗·马雷克和他的哥哥在圣贝尼托县一处植被茂盛的山谷探测橡树的过程中,找到12只千足虫。千足虫以吮吸植物中的液体为生。尽管被命名为“千足虫”,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有1000条腿。在新近发现的12只千足虫中,成年雌性身体由170或171节排列而成,共有662到666条腿;成年雄性的长度仅是成年雌性的一半,身体分为105节,共有310到402条腿。
      千足虫是世界上腿最多的生物。 世人首次发现千足虫的存在是在1926年。当时的一位科学家在美国旧金山东南的圣贝尼托县发现了一只长有750条腿的千足虫。此后的几十年,尽管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但始终没有发现这种虫子的丁点儿踪迹。 这次的发现纯属偶然。
      科学家保罗·马雷克和他的哥哥在圣贝尼托县一处植被茂盛的山谷探测橡树的过程中,与这种80年不曾谋面的千足虫偶遇。兄弟俩在谷中花费了3天时间,共找到12只千足虫,然后在显微镜下费力地数它们到底有多少条腿,最终确认其与80年前发现的属同一物种。在12只千足虫中,有3只是成年雌性,4只是成年雄性,其余5只则尚为幼年。
       据悉,马雷克今年28岁,来自卡罗来纳大学。“发现它们的时候我险些跌倒,实在是太令人兴奋了。”马雷克回忆。此外,研究千足虫的专家也表示“这一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 “鉴于这种纤细物种的稀有性和地理上的局限性,我们应不惜任何代价保护它们的栖居地。
      ”马雷克认为。 6。千足虫中药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逐瘀。主治皮肤癌。 【处方组成】 千足虫6克、鲜荣麻根6克、蓖麻仁2克、陈石灰1克、叶烟粉1克。制法:取95%酒精浸泡干千足虫或活千足虫,捣烂,加入蓖麻仁泥(蓖麻仁去壳,搞烂)、陈石灰、叶烟粉捣碎混匀,最后加入捣烂的荣麻根心,调入合膏。
      若膏剂太干可加入少许浸泡手足虫的酒精或二甲基亚矾,调成膏状。用时以双氧水及盐水洗净肿瘤创面,再涂敷此膏,隔日或每日换敷,一般以至1-2.5个月为1疗程。 【临床疗效】 本方外敷治疗皮肤癌35例,结果近期治愈11例,有效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40%。
       【处方来源】 四川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按 语】 千足虫,学名马陆,系圆马陆科巨马陆动物约安巨马陆。本方的显效时间多在敷药后半个月左右,有的病例在敷药3一4次后,即可见肿瘤表面出现坏死腐脱。

    1***

    2009-04-28 08:53:1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