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瓜皮帽的正规名称?

首页

瓜皮帽的正规名称?

俗称的瓜皮帽,有正规名称吗?流行于什么年代什么地区?有什么特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8-19 14:45:18
         相传来源为明太祖所创的六合帽,取六和一统、天下归一之意。在清朝广为流行。分成六瓣,半圆形状如半个西瓜皮。无檐、窄檐或包有装饰窄边,多为黑色的绸、呢绒或纱制做。顶上可饰有各种颜色和材料的结子,前面钉饰物以辨别前后。
          瓜皮帽,也称“小帽子”,六块瓦帽,属于便帽的一种,是清朝最为普遍、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一种帽子。
      从小孩到老年,人人都可以戴它。它虽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但却是人们日常所必需之物,甚至一天到晚的被人们戴在头上。因其造型呈多瓣状,和西瓜皮有点相似,在民间则被谑称为“西瓜皮帽”,这大概就是“瓜皮帽”名称的来源。这种便帽上锐下宽,以六瓣合缝,缀檐如筒,有的底边镶一约一至三厘米宽的小檐,有的无檐,只用一片织锦缎(又称片金)包个窄边,前端钉一个玉或翠的饰物,帽顶钉一个大红襻疙疸。
      俗称“帽头儿”。 “瓜皮帽”相传是沿袭明太祖所制六合帽,创自明太祖洪武年间,取其六合一统、天下归一之吉祥寓意,世人皆戴之。明陆深《豫章漫钞》记载说:“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檐如筒,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日‘六合一统’云尔。”《枣林杂俎》记日:“清时小帽,俗称‘瓜皮帽’,不知其来久矣。
      瓜皮帽或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前。”如此看来,这种小帽确实出自于明太祖之时。满族在服饰方面的排异性十分强烈,但这顶瓜皮帽追根溯源却是汉族的“土特产”。满族入关以后,受汉族传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一统”之意,加之清朝的发辫,戴它亦很方便,因此开始戴用此帽,并颇为流行,成为清代男子所戴用的主要便帽。
       。

    m***

    2008-08-19 14:45:18

其他答案

    2008-08-19 15:48:21
  • 清朝男人带的那个即是

    笨***

    2008-08-19 15:48:21

  • 2008-08-19 15:44:47
  • 顾名思义!瓜皮帽的形状就象半只西瓜皮倒戴在头上一样!他是用六到八片锥形布条拼缝而就的,顶上有一颗纽子或就象瓜藤一样的布制翘尾巴。颜色一般都是黑的,那时也不是每个人都戴这种帽子,一般都是家里比较富余的或有些学文的人才戴这样的帽子!

    江***

    2008-08-19 15:44:47

  • 2008-08-19 14:59:21
  •  它 是 以 前 秀 才 载 的 一 种 园 顶 小 皮  帽。

    s***

    2008-08-19 14:59:21

  • 2008-08-19 09:22:47
  •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农村和城市普遍流行一种瓜皮帽,这种帽细研起来有其一定的来历。
        清朝时期,满族老幼都喜戴一种帽子叫“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底边镶一寸左右的小檐,有的则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帽顶缀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红黑不一。在檐下方的正中钉一个“标示”,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以求美观。满族建立清朝后,要求举国百姓包括清军都要戴此种帽。
        南方人民怀念明朝,想起朱元璋时期,也有类似其形状的帽子,就顺其自然,把帽瓣改为六瓣缝合。相传朱元璋改为六瓣是取其“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康熙见其帽式已改,即问大臣为何老百姓改为此种样式,大臣立即答道:“现全国统一了,表示东、南、西、北、上、下一统的意思。”于是康熙帝即把军队的“帽头儿”也改成六合帽。由此可知,人民戴瓜皮帽乃是对明朝朱元璋的一种怀念,后来一直流传下来。

    1***

    2008-08-19 09:22:47

  • 2008-08-19 09:19:20
  • 瓜皮帽,在明、清至民国时期较流行。不少人以为是满族服饰,却不知它是正宗的汉族“土特产”。其实瓜皮帽的真正发源地是南京,它创制于明太祖时期,因是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等连缀制成,底边镶一条约一寸多宽的小檐,故又名六合一统帽,六合者,为天、地、东、南、西、北,意寓皇帝一统天下。《枣林杂俎》记载:“清时小帽,俗称瓜皮帽,不知其来久矣。瓜皮帽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 满族入关以后,逐渐受汉族传统文化影响,也取瓜皮帽“六合一统”之意,加之清朝蓄辫,戴它方便又显得十分儒雅,遂成为清代男子的主要便帽。因其形状与半个西瓜皮很相似,在民间则被谑称为“西瓜皮帽”,这就是“瓜皮帽”名称的来源。

    y***

    2008-08-19 09:19:20

  • 2008-08-19 09:10:14
  • 《枣林杂俎》记日:“清时小帽,俗称‘瓜皮帽’,不知其来久矣。瓜皮帽或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前。”这样看来大概是从明太祖洪武年间出现的
    特点么就是造型呈多瓣状,和西瓜皮有点相似
    至于流行,似乎从明代开始就是全国性的,明陆深《豫章漫钞》记载说:“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檐如筒,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日‘六合一统’云尔。”
    满族入关以后,受汉族传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一统”之意,加之清朝的发辫,戴它亦很方便,因此开始戴用此帽,并颇为流行,成为清代男子所戴用的主要便帽.
    

    女***

    2008-08-19 09:10: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