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夫妻合葬三合土灰沙墓怎麽来的?

首页

夫妻合葬三合土灰沙墓怎麽来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7-12 21:01:04
      三合土在水工建筑上也有广泛应用。明代末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介绍说:“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沙、黄土二分,用糯粳米、羊桃、藤汁和匀,轻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合土。”此外“粘砌城墙、桥梁,调和桐油造舟,功皆相同”。清代末年在永定河河工研究所的教学讲义中,归纳前代河工著作的有关记载,详细介绍了三合土在修建建筑物地基,制作灰浆以及用作石工建筑灌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其中,用以构筑石堤、水闸、坝工、桥梁地基的称作灰步土。灰步土施工是堆敷三合土一尺,夯筑至七寸乃实。用石灰、沙土和糯米汁拌和所成之灰浆,用作砌石的黏合剂。此外,用石灰掺和黄土,做成灰浆,灌注石工缝隙,以提高其整体性,加强建筑物强度和抗渗性。之所以灌浆时要在石灰浆中掺加黄土,是因为“(黄土)粘连性质不亚于胶土,而柔软细腻与夫晾干速度,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考古专家介绍,夫妻合葬三合土灰沙墓,是明代到民国广东流行的一种墓葬形式。广东境内气候潮湿,土地大部分呈碱性腐蚀性大,埋葬到地下的尸体几百年后依然能够保存下来非常罕见。如在南海发现明代古尸就是第一次。  首先要对尸体用药水清洗加以防腐,讲究的还会在腹中填加香料;棺木则要选用松木等防腐防蛀功效高的木材;棺木外面有的还加椁,并填充香料;墓室要挖得比较深,并用石块等密封,外层加上几十厘米厚的沙灰浆,沙灰浆用糯米、红糖、石灰等混合而成,黏性大且不透气。
      最后,墓地要干燥且不易渗水。  2002年8月29日上午,南海西樵科技工业园发现一座夫妻合葬墓,挖出一具古尸。按照古代男左女右的殡葬习惯,专家开始认为在左边的古尸是男性,后经研究才发现是女尸。据分析,墓穴的主人为明嘉靖年间人,距今有400多年历史。
       。

    心***

    2008-07-12 21:01: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