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在清朝审案时常常用刑,甚至大刑,这是当时的法律允许的吗?

首页

在清朝审案时常常用刑,甚至大刑,这是当时的法律允许的吗?

在清朝审案时常常用刑,甚至大刑,这是当时的法律允许的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7-04 21:59:16
    中国古代都允许,不只清代如此。即使是今日,各国或多或少都在使用这种手段。

    萧***

    2008-07-04 21:59:16

其他答案

    2008-07-09 06:39:26
  • 乱世用重典,
    理乱用重刑。
    清朝是有康乾盛世,但其入关后整个华夏大地还是兵荒马乱时局多。
    清朝是有大清法典,但其马背民族的凶悍与中原儒教理学仁爱有冲突。

    新***

    2008-07-09 06:39:26

  • 2008-07-04 19:46:52
  •   在中国古代,用刑是一种审问手段,对于拒不交代的犯人,可以用刑逼他交代。但多是指那种有了证据后又不交代的死硬分子。对于嫌疑不大的犯人,用刑要慎重。至于为什么官员可以在审问时用刑,因为古代刑侦手段落后,官员审案,往往依靠五听,就是自由心证,由官员依靠自己办案经验,断定犯罪嫌疑人有无犯罪。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如果官员觉得犯人有重大嫌疑,可以对其用刑,迫其招供。但一般不会用大刑,如果冤枉了好人,又致人重伤甚至死亡,那被御史参一本办案不力,草菅人命,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官员如果用刑,一般会用五刑中的笞、杖,就是鞭子抽和板子打,但在刑等上有所控制,不能把人打成重伤或致死。
      比如说20下,点到为止,如果这样还出不了供,就应该收监了。 其实古代正直的官员,是不会因为犯人不肯招供而用刑的,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再多处查找线索,找出证据给犯人定罪。要是让官员养成动不动就用刑逼供的习惯,那天下的冤案实在是太多了。 五听:指五种具体的审理方法。
      一曰辞听,察其言辞的真伪;二曰色听,察其神色镇静或慌乱;三曰气听,察其呼吸平稳或急促;四曰耳听,察其反应真切或虚妄;五曰目听,察其目光诚实坦然或者惊恐躲闪。

    h***

    2008-07-04 19:46:5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