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何为燥生金?

请帮我解释一下西方生燥,燥生金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这公说?
北*** | 2007-11-24 08:09:01

好评回答

2007-11-24 08:57:39
w*** |2007-11-24 08:57:39 157 70 评论
 肺的生成规律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
西方经过南方火的蒸烤后,变得干燥,在中国,西北方是干燥的沙漠;在山林地带,西边的山也是干燥的,因为日出到日落前,都受到日照。土地、动物和植物经过干燥都变得坚硬,砖即是由土经干燥而成,真正的金属也是从矿土的加热冶炼而成,故燥生金是成立的。铁辛味就是指金属具有的味道。植物在生长中是酸味的,成熟后是甘味的,枯萎干燥往...

查看全部>>

 肺的生成规律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
西方经过南方火的蒸烤后,变得干燥,在中国,西北方是干燥的沙漠;在山林地带,西边的山也是干燥的,因为日出到日落前,都受到日照。土地、动物和植物经过干燥都变得坚硬,砖即是由土经干燥而成,真正的金属也是从矿土的加热冶炼而成,故燥生金是成立的。铁辛味就是指金属具有的味道。植物在生长中是酸味的,成熟后是甘味的,枯萎干燥往往具有辛味,这大概就是金生辛的理由吧。辛生肺,辛味是上升发散的味道,体内的辛味要排出体外,因此,有了肺来排出体内的气味;肺本身带有辛味,可视为辛味所聚所生。肺生皮毛,没有肺,以腮呼吸的动物都没有毛,以肺呼吸意味着可以在陆地上生存,皮肤和毛发在保暖、同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中(排泄汗液、吸收阳光、分泌激素等)起重要作用。此外,皮肤还可以起到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因此,肺生皮毛是成立的。皮毛生肾,在五行相生中是金生水,有了肺和皮毛,像两栖动物那样通过皮肤进行水盐代谢的机能下降很大,因此,需要专门的器官来负责水盐代谢,故皮毛生肾。肺的呼吸通过鼻进行,肺主鼻很容易理解,鼻孔、鼻腔的大小和作用与肺是相一致的。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西方在天表现为干燥,在地上表现为金,在身体上表现为皮毛,……。所有这些类型都具有西方金的属性--干燥、收敛。皮毛的干燥利于保温,收敛利于隔离保护;白色是干燥和金属的颜色;哀声叹气和哭声是忧愁和肺气不畅的表现,是秋气萧杀的景象,故属西方。肺气变异则不顺畅,气逆为咳。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7-11-25 05:13:52
  • 中国祖先经过数千年观察天体运行、气候气象、季节方位的变化和联系,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不朽的、完整的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体系,以此为理论基础,观察和认识世界。“西方生燥,燥生金”就属于中国古典哲学认知世界的范畴。
    
    “西方生燥,燥生金”的含义,既有简单的事实描述,又包含抽象的属性概括。
    描述的事实是:当北斗七星斗柄指向西方的方位,秋天来了,秋天气候干燥肃杀。
    从中提炼的属性是:西方生燥气,燥生...

    查看全部>>

    中国祖先经过数千年观察天体运行、气候气象、季节方位的变化和联系,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不朽的、完整的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体系,以此为理论基础,观察和认识世界。“西方生燥,燥生金”就属于中国古典哲学认知世界的范畴。
    
    “西方生燥,燥生金”的含义,既有简单的事实描述,又包含抽象的属性概括。
    描述的事实是:当北斗七星斗柄指向西方的方位,秋天来了,秋天气候干燥肃杀。
    从中提炼的属性是:西方生燥气,燥生金气,具有“革”的特点。
    
    “燥生金”中的“金”字不可以单纯当金属讲,在叙述自然现象的时候可以,但属性概括应该理解为“如同金革”,就象被扫荡过后,肃杀而凄凉。因为《内经》曰:“金曰从革”,已经自己做了解释。
    
    以上是我的个人理解,和各教科书都不相同。按此思路,延展到对东西南北中的方位和春夏秋冬四季与五行属性的联系,结合九宫八风,仔细体会内经原文,一定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那时侯你就会感慨,中国古典哲学才真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
    
    
    
    壶*** | 2007-11-25 05:13:52 151 72 评论
    0/300
  • 2007-11-24 18:58:32
  • 中医说象。类比派生。
    l*** | 2007-11-24 18:58:32 127 8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