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怎样理解中药方剂的“多环节?

怎样理解中药方剂的“多环节、多靶点、综合调节”的临床作用?
只*** | 2017-12-04 19:03:54

好评回答

2017-12-04 20:29:54
李*** |2017-12-04 20:29:54 52 6 评论
方剂的作用之所以要满足综合性,首先是基于对人体脏腑功能和疾病或证候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围绕以五脏为核心的五行系统展开的。五行之间存在着极为严格的“生、克”关系,这种关系原理,在正常情况下,使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在不断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协调平衡被破坏时,五行之间便以乘、侮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传变。于是,便有“肝肾同源”、“水火相济”...

查看全部>>

方剂的作用之所以要满足综合性,首先是基于对人体脏腑功能和疾病或证候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围绕以五脏为核心的五行系统展开的。五行之间存在着极为严格的“生、克”关系,这种关系原理,在正常情况下,使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在不断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协调平衡被破坏时,五行之间便以乘、侮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传变。于是,便有“肝肾同源”、“水火相济”、“心肾不交”、“肝脾(胃)不和”、“风能胜湿”、“金水相生”、“泻其子,实其母”的生理、病理和防治规律。一脏有病,必将涉及他脏,即便尚未涉及,也要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未病”观念。因此,在治疗上一定要考虑治疗他脏的因素。在治疗观念上,中医特别强调立足于整体,明辨病机,全面综合考虑问题。如“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这些论述都要求在处方遣药时,不能单纯“头痛医头”,一定要综合考虑涉及方面的“标本缓急”。方剂在辨证的前提下,针对病机的关键环节,以中药药性理论为基础,遵循配伍理论进行“君、臣、佐、使”配伍,从而使群药形成“有制之师”,针对患者或证或病或症,达到“整体综合调节”的作用。方剂的“君、臣、佐、使”配伍理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医整体综合治疗方式的要求。君、臣、佐、使各部分分别针对证候的发生的主、次不同环节,从病因、主证候、主症状、次证侯、次症状、兼症等不同方面考虑,同时兼顾减毒、反佐、引经、调和等问题予以选药配伍,使合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完全满足治疗原则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体现了方剂综合性的治疗方式。此外,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很少是单一的,大都是复合的,一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分别是两种以上,功能也不只一途。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