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怎样预防乳房疾病

怎样通过饮食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干预预防?

怎样通过饮食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干预预防?
张*** | 2018-01-28 17:13:57

好评回答

2018-01-28 18:38:57
徐*** |2018-01-28 18:38:57 65 12 评论
心脑血管病出现之前,大多数病人会出现高脂血症,令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沉积于血管壁,使管腔变窄,或渗入血管壁,使管壁变脆,从而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还会导致血管硬化,引起高血压。故减少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十分重要。具体为:总脂肪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且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与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的比例控制在2∶1。各种植物油如菜子油、花生油、橄榄油...

查看全部>>

心脑血管病出现之前,大多数病人会出现高脂血症,令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沉积于血管壁,使管腔变窄,或渗入血管壁,使管壁变脆,从而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还会导致血管硬化,引起高血压。故减少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十分重要。具体为:总脂肪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且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与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的比例控制在2∶1。各种植物油如菜子油、花生油、橄榄油和茶子油等,因不含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烹调时可多采用。黄豆中的异黄酮有类雌激素样作用(雌激素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鱼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丰富,其中,淡水鱼脂肪中含有丰富的二十烷酸及二十二戊烷酸,它们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红茶中含有较多的黄酮类化合物,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作用;而玉米、燕麦、银耳、洋葱、蘑菇类,以及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可选择多进食。  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各种蛋的蛋黄、动物脑和内脏、奶油、牛奶、干酪、猪肉、牛肉、羊肉及火腿等,宜适当少吃。当体内摄入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或热量超过日常所需时,肝脏会将其多余部分合成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使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并可能加重胰岛负担,诱发糖尿病,继而反向加重心脑血管病。此外,糖类进食过多,还会影响机体对铜离子的吸收和利用,使胆固醇合成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进一步升高。所以,饮食上应尽力控制糖和高热量的摄入。目前认为,每天摄入的糖类食物不应超过总热量的60%~70%,折合算来,每公斤体重宜控制在5克左右。 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维生素A、B1、B2、B6、C和E,可帮助调节血液酸碱度,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增强机体对血压波动的缓冲力,以及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等;钾离子对钠离子有拮抗作用,可通过排钠、保钾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镁离子对钾离子有协同作用,它们均有保护心脑血管的功效。因此,对于富含大量钾离子的绿叶蔬菜、香蕉、苹果、柑橘以及樱桃,富含镁离子的葵花子油、核桃等,富含镁离子的绿叶蔬菜、谷类、海产品等,不妨适当多吃。而钠(主要为食盐)的摄入量则应控制在每天3~5克以内(小儿及肾脏病病人酌减),以防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使血压升高。此外,有研究人员指出,适量进食富含硫氨基酸成分的蛋白质,如大多数海鱼、纯牛奶、鸡瘦肉及大豆等,以及适当饮酒(建议健康人每天饮酒两次,其中葡萄酒每次少于100毫升、啤酒每次少于300毫升、白酒每次少于30毫升),对防止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另外,每天补充一定量的叶酸,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大有裨益。平时不妨多摄入一些如水果、绿叶蔬菜等含叶酸较多的食物。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