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平行线课件(优选6篇)

平行线课件(优选6篇)

吕*** 23-03-13 课件

平行线课件(1)

初中平行线课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2)让学生经历用三角板、量角器画平行线的方法,积累操作经验;

(3)在实践操作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2、数学思考

能在观察和想象两直线存在平行关系,并在实践、探索中获取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3、解决问题

能在观察、想像、实践、操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初步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4、情感与态度目标

认识到通过观察、想象、实践、操作、归纳可以获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人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一)情境引入

演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如课本p13图5?2-1)让学生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b不相交的位置呢?这时,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如何?在这种位置时,又有哪些性质?

揭示课题(板书):5.2.1平行线

(二)探讨“情境引入中的问题”

活动一:

活动内容: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的模型,进行转动操作实践(固定b与c,转动a)。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实践,同桌互相交流,并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大家仔细观察,再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a与b不相交的位置?

(2)在生活的身边,有很多线是平行的,大家找一找,我们教室里的哪些线是平行的?校图内有哪些线是平行的?

(3)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线,也找出了很多的平行线,那究竟怎样的线叫平行线?

(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活动结论: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

注:教师通过实例告诉学生,平行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活动二:

活动内容:让学生回忆活动一或让学生再次转动木条a,并仔细观察其变化情况,在黑板上出示课本p14图5.2-3,让学生画平行线。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操作实践,以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在活动一:转动木条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使得a与b平行?

(2)让学生拿出工具画图,在p14图5.2-3中,试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再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活动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活动三: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自己准备好的图片(课本p14图5.2-2),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仔细观察分析,以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平行线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有时也可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教师出示如课本p14图5.2-2的左图),在这一个图片中,哪些线是平行线?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位置关系?

(2)在体育活动中也存在着平行线(教师出示如课本p14图5.2-2的右图),在这个图片中,旅游池中的隔道绳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3)以上两个实例中,说明了平行线具有什么性质?

活动结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1、课本p19习题5.2第7题。

2、选择题(用小黑板展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任一点p可以作已知直线a的平行线。

b、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c、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四)小结

从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由学生自己小结)

(1)知识内容小结:①平行线的定义及其符号表示法。

②平行线的两条性质。

(2)学习方法小结: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实践、分析等方式,来获得平行线的有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

课本p20习题5.2第11题。


平行线课件(2)

初一下册数学平行线课件

初一下册数学平行线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线,初步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2.培养学生操作的初步技能.

3.渗透分类的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

1.理解“同一平面”.

2.会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板书:同一平面 两条直线)

2.学生摆小棒.

利用手里的小棒,每根小棒代表一条直线,每两根为一组,请你用这些小棒摆一摆,看看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你能摆出几种情况.两个同学一组可以互相合作、互相商量.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平行线的概念.

1.出示下列图形.

2.讨论:你能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给它们分分类吗?说出分类的理由.

3.持不同分类方法的同学进行辩论.

4.教师小结:表面上看起来不相交,如果把两条直线无限延长后相交于一点,看来今后不能先看表面现象,要看到其实质.

5.教师讲解:

这两组直线表面不相交,延长后也不相交,这才是真正的不相交,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行线.(板书课题:平行线)

6.学生尝试概括:什么是平行线?

7.教师出示长方体:

教师提问:这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吗?它们是平行线吗?

8.师生进一步概括平行线的定义(给重点处加标记)

学生讨论:平行线应具备哪几个条件?

9.播放视频“平行线举例”.

10.出示练习:下面各图中哪些是平行线;哪些不是?

(二)教学平行线的性质.

1.出示图形:

教师提问:你们所说的宽度是指哪一条线段?(板书:平行线间的距离)

2.教师小结: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是平行线的'一个重要性质,这一特性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3.实践操作.

(1)利用若干小棒摆,变换不同位置、方向,使它们互相平行.

(2)小组合作:利用两根皮筋,使它们互相平行、两个小组合作,使其两两平行.

三、画平行线.

1.学生自学:平行线的画法(见第133页),并尝试画出一组平行线.

2.演示视频“平行线画法”.

3.教师小结平行线画法:靠紧、画线、平移、画线.

4.探索与尝试:你还有其他画平行线的方法吗?

四、质疑小结.

1.让学生看书并提出疑问,组织学生解疑.

2.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小结:①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性质: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③平行线画法:靠紧、画线、平移、画线.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134页第1题.

检验下面的各组直线,哪组是平行线,哪组不是平行线?

完成第134页第2题.

检验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两条线段是平行的.

完成P134页第3题.

用直尺和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两条平行线.

4.判断.

①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②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③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一定互相平行.( )

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

六、拓展练习.

数学教案-平行线


平行线课件(3)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课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对平行线的性质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获益。

4、品质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钻研的品质。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以及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判定等知识解题。

难点:区分性质和判定以及怎样综合运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解题。

三、教材分析

平行线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而且在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探索和掌握好它的有关知识,对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探索平行线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因此,无论在知识技能上,还是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感情教育等方面,这节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

考虑本校处在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缺乏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比较差,所以,这个学期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新意识的培养。利用七年级学生都有好胜、好强的特点,扭转学数学难、数学枯燥的这种局面。形成一种勤动手、勤动脑,勤探索和肯合作交流的良好气氛

五、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直尺。

六、 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你身边的问题

问题:

如图,工人在修一条高速公路时在前方遇到一座高山,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工程师决定绕过这座山,如果第一个弯是左拐300,那么第二个弯应朝什么方向。才能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问题并发表见解,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如何转化成数学问题。

本次活动应关注的问题是:

1、不改变方向,在数学中理解应是什么,

2、在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什么问题

3、如何将它转化为数学问题。

通过实例,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生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起,

活动2: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问题:

1、上节课学习了用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可以画两条平行线,想一想在这个过程中三角尺取到什么作用,你能不能用两把直尺画出两条平行线,如果不能,为什么?

2、自己阅读课本的21页“探究”部分,并把空填好。

用电脑展示在画平行线时三角尺在其中取到的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测量比较得到这些角中上下两个角的关系,

关注的问题是:

1、注意性质具有一般性。不能简单从几个特殊的例子,就断定它就具有某种性质,而需要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推导过程。

2、理清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也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之间的关系。

通过动手测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从特殊需要到一般的推理能力,使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

小结:

布置作业

课本25页的第1、2、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这些之间的关系。

应关注的问题是:

1、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不同。

2、 几何推理证明的要领。

3、 正确分清推理中因为和所以所表达的意义

通过具体问题,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认识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锻炼学生几何证明题的逻辑推理能力。


平行线课件(4)

初中数学课件平行线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课件平行线,欢迎阅读。

一、 教学内容

“平行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到的。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七(上)的第七章,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表示方法,以及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画法。在前一节课,学生接触了“三线八角”,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概念,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经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种画法的依据其实就是我们刚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因此,这一节课将在学生这样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另两种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老教材中,平行线的判定是作为公理出现的,在新教材中却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公理”二字,只是作为一种方法出现。它是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得到的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这里更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简单的说理过程。因此本节学习时,将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内容、学情的分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由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让学生通过直观认识,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 会根据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并能写出简单的说理过程;

3、 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同时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判定方法的概括与推导.

难点:方法的归纳、提炼;

例2教学中的辅助线的添加。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布鲁纳说过:“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来获得知识的一切形成。”所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同时基于八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遵循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从实例出发,让学生亲历观察、发现、探究、归纳等一系列过程,再现了知识的发生、发现及发展的过程。在新知识学习和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适当的启发。所以在本节课中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发现.

教学手段上,一开始借用道具“纸带”引出问题,从而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教师边启发引导,边巡视,随时收集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节。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加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承前启后

如图,直线L1与直线L2、L3相交,指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继续提问:如果∠1=∠5,直线L1与L3又有何位置关系?

此问题旨在复习原来的知识,从而为新知识作好铺垫。

2、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将会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发教学高潮。因此在复习好旧的知识后马上提出新问题。

问题:如何判断一条纸带的边沿是否平行?

要求:1、小组合作(每组4人,确定组长、纪录员、汇报员等进行明确分工);

2、对工具使用不做限制。

对于要求一进行明确的分工是希望可以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参与,而在最后当汇报员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由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而在要求二中明确了对工具不做任何限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会使我们的方法多样。

最后可以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罗列,问其根据,由学生自己进行讲解。总结学生的各种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推二画三折。

⑴.推平行线法。经过下边沿的一点作上边沿的平行线,若所画平行线与下边沿重合,则可判断上下两边沿平行;

其实我们知道这种画法的依据就是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而除这样的推法外学生也会想到用画同位角的方法来说明。就比如第2种情况中。

⑵将纸带画在练习本上,作一条直线相交于两边,如图所示,用量角器量出∠1,∠2,利用同位角相等,来判定纸带上下边缘平行;

而有些学生可能想到直接在纸带上画,直接在纸带上作一条相交于两边缘的直线,因为纸带局限了作图,因而可以利用的只有∠2、∠3、∠4。用量角器度量学生会发现∠3=∠2,∠4+∠2=1800。

⑶折的方法。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演示和归纳,学生就对平行线的新的两种判定方法有了自己直观的认识。这时候可以请学生模仿平行线判定方法一的形式请学生给出总结。应该说这时候学生的情绪会很高,通过自己的动手发现了平行线判定的其他方法,此时教师可结合多媒体利用动态再来演示这两种判定方法。同时在黑板上给出板书。在多媒体课件里可以是一句完整的表达,而在板书时,为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只简单地记为:

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其实在教材中对这两种判定方法的编排里,它是先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教学,然后再经过例题教学让学生对这种方法巩固加深,然后再从开始的引题里让学生寻找同旁内角的关系,从而引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种判定方法。而我在对这节课的处理上则是直接利用“纸带问题”引导学生先得到这两种方法,而后再是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巩固、应用。

3、 初步应用,熟悉新知

“学数学而不练,犹如入宝山而空返。“适当的巩固性、应用性练习是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所必不可少的。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给出以下两个小练习,意在对平行线的两种判定方法的理解。

找一找,说一说:

1.课本练习:如图,直线a,b被直线l所截。

⑴若∠1=750,∠2=750 ,则a与b平行吗?根据什么?

⑵若∠2=750,∠3=1050 ,则a与b平行吗?根据什么?

2.根据下列条件,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图(1)∠1=1210,∠2=1200,∠3=1200;

图(2)∠1=1200,∠2=600,∠3=620。

对这2个练习可直接由学生抢答,并说明理由,因为题目简单又由这样抢答的方式,学生感到意犹未尽,此时马上推出范例教学。

例2、如图∠C+∠A=∠AEC,判断AB和C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确定例题是难点,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 根据已有的条件与图形,无法解决问题时,要添加辅助线。

2、 将推理过程由口述转化为书面表达形式,这也会让学生感到一定困难。

因此在本例题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引导者的地位,启发学生思考当遇到要我们说明两直线平行的时候,应该要从已知和图形中寻找什么?这时学生会总结学过的三种判定方法,然后再要求学生在本题中是否存在满足这三种判定方法的条件?当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引导学生是否可以在没有防碍题目的前提下对图形做适当的改变,然后自然而然的引出作辅助线。

4.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说一说,写一写:

1. 如图,∠1=∠2=∠3。填空:

⑴ ∵ ∠1=∠2( )

∴ ∥ ( )

⑵ ∵∠2=∠3( )

∴ ∥ ( )

2.如图,已知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1+∠2=1800。请说明L1与L2平行的理由。

练习的安排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观察后再动手。

说明:练习1由学生个别回答,其他学生更正,教师作注意点补充;练习2由3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同练,对于个别基础差的学生在巡视时可做提示,最后集体批阅。

因为我所面向的是乡镇中学的学生,学生总体的素养相比较市直属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我在对练习的选取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课内练习,我想教材之所以为教材总是有他一定的科学性和可取性。当然对于好的学校或者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给学生做适当的提高,数学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反过来它又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因此在编排题目的时候我也特意找了关于这方面的题目,让学生在一种实际的背景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那么对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授课的情况随机来定,课内有时间,可以让同桌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假使时间不够的话可以留给学生在课后思索,但是不作强制要求。

附加题:

⑴小明和小刚分别在河两岸,每人手中各有两根表杠和一个侧角仪,他们应该怎样判断两岸是否平行(设河岸是两条直线)?你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

⑵一个合格的弯行管道,当 ∠C=600,∠B= 时,才能在经历两次拐弯后保持平行(AB∥CD)。请写出理由。

5.知识整理,归纳小结

用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索本节课的收获

提醒学生在这两方面思考:

⑴在实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们的收获……

⑵如果要判定两直线平行时,我们可以联想到……

6.布置作业 :

结合教材上的课外练习与浙教版作业本,选择适当的作业题,避免重复。


平行线课件(5)

相交线与平行线说课课件

平行与相交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以及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垂直)的位置关系是以后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对于理解掌握初中几何知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相交线与平行线说课课件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相交线与平行线说课课件

一、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平行与相交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以及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垂直)的位置关系是以后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对于理解掌握初中几何知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与本节课有密切关系的“角”、“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大部分学生敢于大胆猜想,能较好地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

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①对于一些几何术语可能理解不透,如:“同一平面内”等。②进行分类时忽略了直线可以延长导致分类标准不统一。

二、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和自主探索的学习策略。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

三、技术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交线、平行线及垂线图片。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线和垂线,初步理解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两种位置关系,会初步辨析垂线和平行线。

2.经历把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观察、分类、比较、举例等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具有主动思考、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认识“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立垂线、平行线的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平行线课件(6)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课件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课件怎么设计?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习,复习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1.如图1所示,直线 、 被直线 所截,如果 ,那么 ,为什么?

2.如图2,如果 ,那么 ,为什么?

图1 图2

3.如图3,直线 、 被直线 所截.(1)如果 ,那么 ,为什么?

(2)如果 ,那么 ,为什么?

4.如图4,一个弯形管道 的拐角 , ,这时管道 、 平行吗?

图3 图4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板书]∵ (已知)。

(邻补角定义)。

(同角的补角相等).

(以备后面推导判定定理使用.)

【教法说明】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继续,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通过第1、2两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平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明确,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第3题是为推导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定理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什么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问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相关推荐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实用10篇)

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实验学校的杨小君,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一课时。我将由教材分析,
展开详情

致橡树教学反思(精选3篇)

教学反思
致橡树教学反思(1)《致橡树》是诗人舒婷的成名作,是一首非常美的爱情诗。它突破了传统观念,大胆提出女性的自立自强,这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一曲现代新爱情观的赞歌。同时它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在诗中作
展开详情

安全知识作文600字

安全知识
今天火红的太阳从西边落下,明天可以从东边徐徐升起;小树嫩绿的叶子枯了可以再绿;花儿谢了可以在开……但是,人的生命却是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珍爱生命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今天下午,我们班吴
展开详情

加拿大会计专业排名

教育
加拿大高校会计专业排名:西安大略大学、多伦多大学、皇后大学、维多利亚大学。一、西安大略大学:于1878年建立,是一所提供多种学位的综合性大学,在加拿大大学排名中位居前列,该校的毅伟商学院被誉为加拿大的
展开详情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四种总结

高二数学
先看专题一,整数指数幂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性质,以及一些常用公式,这公式不但在初中要求熟练掌握,高中的课程也是经常要用到的。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不仅是初中重点,也是难点。在高中还是要学的内容,并且增加了一元
展开详情

下学期英语学习计划

学习英语
在这个“地球村”的时代,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英语,在人们的心中十分地重要。而我,作为一名初二的学生,学好英语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需要,还是我自己心中梦想的需要。我的梦想就是以后能够靠近外语类学校,成为一名
展开详情

上清溪

全科知识
上清溪在泰宁东北部,金湖上游。全长50多公里,景色秀丽新奇,幽静可人。其中崇际至长兴15公里为深山峡谷地带,赤壁丹崖把溪流挤逼为歪歪扭扭的曲线,号称有“九十九曲、八十八滩”。水面最宽处不过20米,最窄
展开详情

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简报

安全知识
1月15日上午,xx社区组织社区党员、楼门长、积极分子50余人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在春节前夕,提醒社区居民注意,一些不法商贩,利用这个时机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所以居民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注意食品安全,
展开详情

俗世奇人读书心得300字范文

七年级语文
寒假里,我看了《俗世奇人》,这本书是冯骥才写的,书中收录了18个故事。认真仔细的阅读,细细品味故事情节,我深有感触,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写作的诀窍。这本书讲了发生在天津卫这个地方的事情。天津卫就是
展开详情

长征读后感范文简述

九年级语文
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顔。”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拼搏奋斗的句子(合集15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必备知识点 考试后作文 沧浪亭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200字 展望未来的句子(汇编17篇) 大学军训稿范文600字 关于母爱的名言 有一种青春叫做高考 正能量人生座右铭 读法布尔《昆虫记》有感范文700字 民族团结诗歌(热门8篇) 又是一年教师节 学会承担责任800字满分作文 关于雨水的谚语(热门5篇) 新生入学军训总结 二年级寒假作业答案语文2022 中考作文范文 高二英语必修五北师大知识点 历史教学反思(汇总17篇) 继承与创新满分作文(汇集5篇) 最新家长的家庭教育心得资料 感谢相遇高一作文800字范文 窦娥冤读后感600字高二 初级中学军训方案 2022高中学生军训口号怎么写 登鹳雀楼的教学反思(精选15篇) 父爱的小故事(集锦15篇) 小蜡笔教案(汇总4篇) 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简单的自荐书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古诗游园不值(精选5篇) 小升初考试必出数学题 《童年》读书笔记 适合小学生讲的笑话6则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500字 怒放的生命500字初中作文 口腔实习生自我鉴定 中考历史知识点提纲 飞翔的鸟窝阅读答案(合集5篇) 走向d时代阅读答案(甄选5篇) 初一数学期中知识点 骨科护士的实习日记 快乐的一天六年级作文 五年级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下册 卡拉库里湖 有关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技巧 风流成语(汇总6篇) 幼儿园教师教育格言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词汇与解题技巧方法 我喜欢的季节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幼儿社会领域教案(精编17篇) 2022仁爱版八年级下册健康作文 以炒菜为题的小学生作文 高中必修五语文必背知识点 学校五好学生个人事迹材料 宣王傩神庙 返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茶叶故事(实用5篇) 有万的成语(优选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1-15课) 大学英语教师工作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整理 高考人物作文万能素材 归园田居优秀教案(优选6篇) 金工实习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说课技巧 社会实践打扫校园心得体会 高二英语作文100词左右 高三人物作文素材 《动物的弄虚作假》阅读答案 读呼兰河传读后感有感范文800字 小升初数学考试必备重难点 春秋时期的历史小故事(汇集7篇) 小学生日记过新年 春节故事字(实用16篇) 鼓励孩子的经典句子(汇编3篇) 生活需要坚持800字精彩作文 读匆匆有感范文500字 小学语文练习题 高中物理教师实习报告范文 奋斗的青春演讲稿_五四青年节演讲稿初三 高二上册英语词汇表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 高一生物这些方法助你快速提高成绩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说课稿(精编13篇) 快乐游戏教案(必备20篇) 幼儿教学课件(精选20篇) 《琵琶行并序》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护士实践心得体会 格林童话故事书(集合15篇) 绿太阳教案(推荐6篇)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归纳 2022高考积累知识点的学习方法 中学生实践心得体会750字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归纳 忠犬八公的故事(汇集19篇) 2022高二作文文明话题议论文 社会实践心得 高中语文作文学习方法 考试以后作文 中国各省公务员考试难度排行_世界各国公务员大PK 悲伤的签名 九月九重阳节古诗(热门3篇) 八旗制度 关于创新句子(合集4篇) 可以发朋友圈的句子(优质7篇) 套袖阅读答案(推荐5篇) 艾捷克 让孩子学会感恩教案(优选3篇) 包含和字的成语(推荐18篇) 描写哭的句子(优选9篇) 实用的大学英语作文 七年级历史复习计划 社会实践客服心得体会 主题是梦想高一作文800字 华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感恩父母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2022中考语文记叙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快速提分八大技巧 高三英语单词词组大全 七年级语文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以"代价"为主题500字作文 充实的寒假作文(汇集6篇) 高二物理第二学期知识点 物流仓储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看见》读书笔记 随笔记叙文【推荐】 我喜欢的职业普通话说话范文 2022高中语文议论文作文 2022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曹雪芹红楼梦读书笔记500字 最美好的礼物阅读答案(推荐6篇) 黄河话题作文1000字范文 关于家务的实践活动心得 《昆虫记》小学生读书笔记 教师节的感动 大学英语作文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历年真题和答案 数学练习册(精选20篇) 2022高三语文成语故事梳理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关于期中考试的作文600字 黑板报安全主题(合集12篇) 菱形的判定教学反思(汇总3篇) 关于数学的名人名言警句(精选145句) 交变电流教案(集合18篇) 纪念白求恩(节选)阅读答案 倾城之恋读书笔记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 教师节祝福语(精选125句)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亚星实验学校校园开放日活动与硕爵学校招生简章 十大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宠物集中营读书心得体会300字 打击乐郊游教案(推荐4篇) 五一小长假这样安排 大学生暑期实践心得报告 高一期末考试总结作文(热门7篇) 考核校长评语(汇集4篇) 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500字 大一新生军训学生感想 拼音练习题(集锦15篇) 高三励志演讲稿3分钟 初一学生事迹材料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大一英语学习计划 有个性的座右铭 时光散文(优质17篇) 考试的作文 室内设计师名言(汇集3篇) 【荐】一次考试作文 初中论语读书心得感悟 2022年大学生实习鉴定评语大全 最大公因数教案(精选5篇) 开学安全课教案(合集16篇) 没想到,真没想到中考作文 小升初面试必备资料与准备工作 五好学生主要事迹材料 优美的名人名言(精品6篇) 关于努力的励志故事(汇总3篇) 英语学习方法与技巧(推荐19篇) 大学专业自荐信 记忆深处的声音550字六年级作文 2022春节疫情作文 关于繁星春水读书笔记 高一化学知识必修一知识 世界名著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感悟300字 高二作文谦虚800字范文 高一数学必修1公式整理 提琴阅读答案(必备7篇) 与青春同行为题550字七年级作文 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安全心得 有关规矩的议论文(热门6篇) 2022届高三数学复习必修五知识点与满分攻略 装配车间实习报告 家庭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补充习题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集合12篇) 谈谈美食普通话考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