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精编7篇)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精编7篇)

橘*** 23-06-26 说课稿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理解语言、品味语言、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

2.情感目标:

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3.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播放天游峰的课件,让学生形象感受天游峰的险、高。

(通过播放课件,使学生形象的感受到天游峰的险、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天游峰

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天游峰的句子,然后反复诵读,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天游峰的险、高,使学生明白,如此险峻的天游峰,游人爬山游玩都望而生畏,可有一位老人却天天都在打扫天游峰,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3.学习扫路人

学生在学习时,主要抓住一个问题:打扫如此险峻的天游峰,本来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可为什么这位老人却说:“不累、不累”呢?学生在回答时,自然而然能围绕老人的.品质回答。

学习方法上,主要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体会人物性格,使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时,也学习到描写人物性格主要就是由这几个方面表现的。

4.小练笔

“30年后,作家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

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通过这一练笔,加深学生对扫路人的印象。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感悟人生,课文描写作者偶遇扫路人以及与扫路人短暂的交谈,表现了扫路人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人生的主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人生经验不多,对人的思想心态历程理解不深,这是理解上的难点课文的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细致传神第二自然段描写天游峰的险峻,比喻贴切,想象奇妙第三、八自然段的人物对话描写,通过老人朴素的语言,表现出老人的豁达开朗的性格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这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为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透过文中的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品味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文内容和阅读课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训练,体会天游峰的高和险,以及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的生活态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准备:U盘课件

二、说学情

课文的表达语言平实易懂,学生通过朗读即可大概了解课文内容,但对其中的个别词语、句子理解存在困难,经过老师结合课文中的语言环境点拔,相信会理解,朗读感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做针对句子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

三、说教法

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上,我着重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经过反复地对课文朗读,尤其是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深入体会其思想内容

2、对话问答启发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在教学中我没有过多地提出问题,而是紧紧抓住与课文紧密相关的两个问题,以多媒体显示问题,之后通过师生问答,找出相关的句子,感受扫路人的特点

四、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读为本,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将采用“抓重点语句——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特点——感悟人生哲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读书、抓重点词语、读重点内容悟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程序分三点进行

(一)朗读体感知内容,加深理解内容

在第一课时里,已经学习生字,初步朗读课文了,并给课文分了级,在这个课时的开头,我就要求全班再朗读课文,顺便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目的在于多读就能多悟

(二)紧扣内容,解决问题

我开门见山地说明今天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体会天游峰的“险”;

2、体会扫路人的“乐”;

3、体会作者的“情”下面逐个解决

1、体会天游峰的“险”先出示问题: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读一读,再想一想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

这个问题在提出:就能把学生引到学习第二、七自然段中,学生在找出不同的句子,我就顺势板书:天游峰:九百多级游客

望而却步,半途而废然后再让学生读,想象天游峰的险,引导学生体会登峰的不易,为下面体会扫路老人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作铺垫

2、体会老人的“乐”:接着要着手解决第二个问题;你觉得天游峰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为了便于授课,使教学程序更加有条理,我把以上的大问题分解为几个相关的小问题:

(1)这是一篇写什么为主的文章?

(2)写人的文章就一定抓往人物的什么来写?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老师就依次板书: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文描写;

(3)分别找出描写扫路人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老人是个怎样的人这是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我投入大部分的时间在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朗读中感受到人物的特点

设计目的:

1、农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老师把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降低了难度,便于学习;

2、在突出学习重点时,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让学生找相关句子、读相关句子、悟相关内容,但不是乱找、乱读,而是按一定的顺序找,既使学生主动思考,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体会作者的“情”提出问题:课文表达了作者能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里看出?学生就会找出相关的两个句子:

(1)30年后,我再来看您!表达出了对老人真诚的祝福,祝他长寿;

(2)“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表达出作者对老人怀着崇敬之情,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理解了这个问题,就为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打下了基础

(三)总结全文

1、指导概括中心思想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2、再现板书根据板书口述课文梗概,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附板书设计:

天游峰:九百多级

游客

望而却步

半途而废

反衬

扫路人:每天一级

级扫上山

轻松自在

扫下山

自信豁达

外貌——

神态——

动作——

语言——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3)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理解语言、品味语言、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

2.情感目标:

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3.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播放天游峰的课件,让学生形象感受天游峰的险、高。

(通过播放课件,使学生形象的感受到天游峰的险、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天游峰

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天游峰的句子,然后反复诵读,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天游峰的险、高,使学生明白,如此险峻的天游峰,游人爬山游玩都望而生畏,可有一位老人却天天都在打扫天游峰,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3.学习扫路人

学生在学习时,主要抓住一个问题:打扫如此险峻的天游峰,本来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可为什么这位老人却说:“不累、不累”呢?学生在回答时,自然而然能围绕老人的品质回答。

学习方法上,主要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体会人物性格,使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时,也学习到描写人物性格主要就是由这几个方面表现的。

4.小练笔

“30年后,作家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

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通过这一练笔,加深学生对扫路人的印象。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4)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范文

教材分析: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朗读、想象、表演、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在快乐中明白事理,在投入中表达激情,在创造中增长智慧,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生字、新词。

情感目标: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有关普通劳动者的小故事,赞美普通劳动者的名言。

2、天游峰的多媒体课件。

3、描写本班学生的一篇人物素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同学们,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些普通劳动者创造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写普通劳动者的文章。(板书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学生畅所欲言,如:天游峰在哪儿?扫路人是谁?他是怎么扫路的?他为什么要扫路?天游峰的景色怎么样?既然天游峰是一个风景区,为什么作者不写风景,而要写扫路人呢……)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过程。然而问题是由学生提出还是老师提出,效果大不一样。学生有了问的权利,主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这样变教师展示教学目标为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初读尝试,整体感悟。

1、带着上述问题先把课文读一遍,怎么读呢?自由选择读书方式。(相机指导读准生字)

3、学生交流回答质疑中提出的简单问题(复杂问题可以在教学课文时解决)。

(设计意图: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容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不同的人,即使对同一篇文章体会一样,朗读的方式也有差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来读,并给予鼓励、点拨、引导,既尊重了学生“想怎么读”,又发挥了主导的“该怎么读”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形式活泼的省时高效学习。)

三、再读品味,合作探究。

(一)关于峰

1、补充介绍天游峰,(点击课件)出示补充内容:天游峰位于六曲溪北,海拔为410米,号称武夷第一胜景,每当雨后乍晴或晨曦初入之时,登峰巅,望云海,犹如大海的波涛,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登上天游的一览亭,武夷山水尽收眼底。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故第一也”。

2、书上又是怎么介绍天游峰的呢?找出来读一读,说说感受。

3、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天游峰美、高、险

“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山高而险、石阶多、上去不容易。

4、小结并过渡:作者无意欣赏这迷人的景色,却对一位普通的扫路人情有独钟。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爬一下天游峰认识这位老人吧。

(二)关于人

1、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是怎样的人。找出你感兴趣的语句细细品味,听一听别人对你的朗读评价。

2、交流体会,感悟课文。

你觉得老人是什么样的人?请说说你对老人的印象,再读出你的感受。(抓住以下句子)

①“……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穿一套褪色的衣服……”

②“……为我沏了一杯浓茶……”

③“‘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④“他皮肤黝黑,淡淡的眉毛下……炯炯有神。”

⑤“……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⑥“‘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老人热情、健康、不怕累、能吃苦、开朗自信、豁达(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教师重点点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老人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可用多媒体显示描写山险而高的.句子、描写游人的表现句子、老人说的话,让学生对比着读,谈一谈从中体会出什么。

3、活用课文,情境再现。

过渡:老师也被这位老人吸引了,他到底舍不得什么呢?

情境一:我琢磨着,他的家人,他的儿孙对他会是什么态度呢?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角色,想一想,他和家人会说些什么?

(1)小组同学合作表演。

(2)请一组表演。其它同学听一听,再评一评。

师点拨:这老人够自信的,乐观的,真是老当益壮啊!自信的人生平凡而充实,那是多么令人神往啊!怪不得家人对他也是这么支持!

情境二:我想旅游区的领导不大同意老人继续工作,你是老人,怎么去说服旅游区的领导。

(1)自由组织说服。

(2)教师扮演旅游区的领导,学生扮演扫路人进行说服实践。如,师说:“老人家,你这么一把年纪了,该回家享享福了!”生接着“说服”。

师过渡:想不到,你这么一把年纪,比我想有精神啊!佩服佩服!看你这样子,再活个100岁没个问题。

4、总结全文,引导想象:

(1)同学们,爬完了天游峰,我们和作者一样对老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禁被老人的精神折服了。让我们再次来倾吐对老人的祝福吧(出示,生齐读):30年后,我再来看你!

(2)引导想象: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山谷中出示画面:三十年后,我们又来到了天游峰,又听到哗哗的声音……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景象呢?

(3)学生练写,交流。

(设计意图: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讨、合作学文,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更使学生在交流中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在教学中教师还创设情境,多处“移情”进课堂,在不的角色体验中,再次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四、扩展阅读,深化主旨。

1、教师介绍其他相关的故事:《峨眉铺路人》《守林人》。

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天游峰的扫路人,峨眉铺路人,守林人这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的普通劳动者还有许多许多。他们不顾世俗偏见,对工作勤勤恳恳,对事业执著追求,你还知道哪些普通劳动者的故事?说一个给大家听听。

3、说话练习:用搜集到的名言来赞一赞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可以自己创作)

(设计意图:语文课要让学生积累文化,积淀精神,打好人生底蕴。此设计打通了课堂的壁垒,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极大地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通过说话训练,拓展思维,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勤奋工作,才创造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培养了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五、迁移训练,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课文的重目的之一,运用知识的迁移原理,设置模仿作为中介环节,将读写有效结合,从模仿渐入创造境界,使学生一步一步登上习得言语表达经验的台阶。)

六、拓展思维,课外延伸。

1、继续完成“人物素描”的习作,开展“班级素描”展评活动。

2、当一次小记者,采访身边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准备召开一次“劳动者之歌”的主题队会,同时出好一期手抄报。

(设计意图:课后延伸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营造“大语文学习”的时空,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即语文,引导他们运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5)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模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感悟人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天游峰的扫路人》正是达成此目标的宝贵教材。

这篇散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现了我对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课文通过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据,侧面的烘托,把天游峰的“高”与“险”表现出来,反衬扫路老人的特点。此外,还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现扫路老人的性格。课文语言优雅朴素,富含哲理。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自主预习、边读边画边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但我们农村学生对天游峰险峻的特点没有形象的了解,对扫路人的艰辛也没有切身体验。

三、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结合教材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因为课文中人物刻画生动形象,作者主要通过人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反映人物的特点,这种写法值得借鉴,因此我把教学重点定为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人”。

教学难点

六年级小学生人生经验不足,对人的思想心态理解不深,在理解扫路老人的话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品味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确定为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老人的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五、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我校“自主学习 因势利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探究,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展示环节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六、说教学流程

共由复习导入——明确任务——交流展示——整合提升——读写结合五个环节组成。

(一)复习导入

第一课时,学生们通过朗读,通过学习,对天游峰的扫路人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让他们温故知新,为学习本节课做好铺垫,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并且自然过渡到明确任务环节。

(二)明确任务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现在重新提出来是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本节课应该完成的具体目标,它是落实教学重点的主要途径。

(三)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分三个环节进行:自我完善——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自我完善要求学生重新完善自己的预习任务,做好在小组中交流的准备。随后小组交流,(这一环节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由于处在农村,胆子还是比较小,也不够自信,小组交流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展示,通过小组中的合作,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善,增强自信心,为全班展示打好基础。同时,对于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集体探究进行解决。)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全班展示,在全班展示的过程中,我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力求给更多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并且随机进行引导和点拨,落实教学重点。

我估计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会填出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热情好客、朴实、健康、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内容。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观点,只要能从文中找出句子,谈出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下来,我都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肯定与赞扬。同时有机的进行整合并落实语言文字训练,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想象天游峰的高与险;去感受天游峰的扫路人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落实教学重点。

如填(乐观)的扫路人,孩子们会展示朗读这一段话——:“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我适时问:“老人累吗?”

孩子们即时答出:“累。因为他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联系上文,天游峰有九百多级,而他每天要扫一千八百多级,怎么会不累呢?”

还有的学生会说:“不累。虽然他每天要扫一千八百多级,但他认为扫路当成是欣赏风景,充分体现了他的乐观。”

然后,我出示天游峰高与险的句子:“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以前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读完后,我这样问:“天游峰高吗?究竟有多高?”

学生回答:“天游峰有九百多级。”

我继续引导:“是啊,九百多级,教学楼一楼的楼梯大约有20个台阶,那么就相当于45层楼那么高。”

这时我出示天游峰的图片,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天游峰的高与险,反衬出老人的乐观。

而后,我再引导学生朗读老人质朴的语言,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发生共鸣。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表达方法。

(四)整合提升

在班级展示完成以后,教学重、难点已经落实。我引导学生回顾全文,进行整合,从整体上感知天游峰的扫路人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周围,发现生活中的“扫路人”;同时,也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学习扫路人的自信乐观、豁达开朗。

(五)品读感悟 读写结合

新课标中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假如我们满足于课堂上的成果,那是远远不够的,文章的人文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同样是意犹未尽,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假如这位老人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你为他写一份颁奖词,颁奖词要言简意赅,字字有力,能感动别人。”从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七、说板书设计

(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扫路老人

这一设计力求体现板书统领全课、简洁、重点突出的特点,它贯穿全文,也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以上就是我对《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的理解与课堂设计,不到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6)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散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考虑到我班学生对天游峰险峻的特点没有形象的了解,对扫路人的艰辛也没有切身体验。基于以上对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我初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其中目标2、3是教学重点,目标3是教学难点。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目标。

第一课时我准备采用三个层面的读,首先谈话揭题,板书课题后指导读题,让学生知道本文写的是(天游峰)的扫路人。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再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想想“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人?”并相机正音,读准多音字瘦削xuē,通过学生质疑讨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层次,并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第一段(第1-2自然段)。课文第二自然段以准确生动的比喻描写了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的险峻,由于我班学生没人游过武夷山,也无切身体验。我设想先让学生读读这一段,用笔画出有关语句。再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天游峰的录像片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像一根银丝”、“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等词句边朗读,边想象一根银丝在云雾中飘飘悠悠的险。最后,在小组内由组长安排练习朗读,读出巍峨险峻的天游峰的陡峭美,为后面理解老人扫山路的艰辛作好铺垫。

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第二课时,我准备安排三个教学环节:复习导入、研读交流、拓展延伸。

1、复习导入。课始,以“老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初步回顾上堂课的学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自信豁达开朗

2、研读交流。

课文第三段(4-12)“我”与扫路人的对话描写特别细致,表现了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性格,这是教学的重难点。我设想让学生走进对文本的研读,认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给学生创设自主阅读的空间。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朗读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

如,引导学生通过老人朴素的话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我准备进行这样的预设:

第一步:学生自读,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相关段落。(第6、10、12自然段)

第二步: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想想老人扫路到底累不累?

第三步:如果学生理解有偏差,真以为老人扫山路是轻而易举的事,我将引导学生围绕:“老人扫山路真的很轻松吗?”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从课文描述的语句中去寻找事实依据。

第四步:引导学生回顾朗读第2自然段,从天游峰的险峻中体会老人上山扫九百多级、下山扫九百多级是多么的不容易!

第五步:对照第7自然段从游客登山的表现:“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等语句来体会老人扫山路是十分艰辛的。

第六步:我进一步引导,“既然扫山路是一件很艰难、很辛苦的事,那老人为什么说不累呢?”再次引导学生抓住老人的语言:“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朗读感悟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七步:指名朗读第10自然段,你从老人的话中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扫路人与山的情感之深,乐在其中是热爱自己的工作。读出对老人的敬佩,进一步体会老人乐观豁达的性格。

第八步:朗读“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引导学生从“三十年后”这个表示时间跨度的词中体会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第九步:联系课文最后一句“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来理解体会老人那令人敬慕的豁达的人生态度。然后指导学生抓住“充满自信、豁达开朗”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赞美。

我将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3、8自然段中对老人外貌的描写,如从第八自然段中的“瘦削”“黝黑”“慈善”“炯炯有神”等词句中朗读感受到这是一位身体健朗、和善可亲的老人。

最后,我将根据板书进行总结。指导学生用自信、爽朗的语气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体会老人热爱生活、豁达自信的性格特点。

这堂课我始终以“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为什么?”为主线展开学习,通过读读、画画、议议,让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感受不到位时,我适时点拨;当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时,我顺势引导,从而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有效地组织好读书活动。

3、拓展延伸。

课文中人物外貌描写准确生动,语言刻画细致传神,我将设计以下小练笔(任选其中一题):

(1)运用准确生动的词句,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的外貌,要写出他的特点。

(2)“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

自信豁达开朗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7)

六年级语文《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

教材分析: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朗读、想象、表演、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在快乐中明白事理,在投入中表达激情,在创造中增长智慧,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生字、新词。

情感目标: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有关普通劳动者的小故事,赞美普通劳动者的名言。

2、天游峰的多媒体课件。

3、描写本班学生的一篇人物素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同学们,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些普通劳动者创造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写普通劳动者的文章。(板书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学生畅所欲言,如:天游峰在哪儿?扫路人是谁?他是怎么扫路的?他为什么要扫路?天游峰的景色怎么样?既然天游峰是一个风景区,为什么作者不写风景,而要写扫路人呢……)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过程。然而问题是由学生提出还是老师提出,效果大不一样。学生有了问的权利,主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这样变教师展示教学目标为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初读尝试,整体感悟。

1、带着上述问题先把课文读一遍,怎么读呢?自由选择读书方式。(相机指导读准生字)

3、学生交流回答质疑中提出的简单问题(复杂问题可以在教学课文时解决)。

(设计意图: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容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不同的人,即使对同一篇文章体会一样,朗读的方式也有差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来读,并给予鼓励、点拨、引导,既尊重了学生“想怎么读”,又发挥了主导的“该怎么读”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形式活泼的省时高效学习。)

三、再读品味,合作探究。

(一)关于峰

1、补充介绍天游峰,(点击课件)出示补充内容:天游峰位于六曲溪北,海拔为410米,号称武夷第一胜景,每当雨后乍晴或晨曦初入之时,登峰巅,望云海,犹如大海的波涛,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登上天游的一览亭,武夷山水尽收眼底。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故第一也”。

2、书上又是怎么介绍天游峰的呢?找出来读一读,说说感受。

3、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天游峰美、高、险

“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山高而险、石阶多、上去不容易。

4、小结并过渡:作者无意欣赏这迷人的景色,却对一位普通的扫路人情有独钟。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爬一下天游峰认识这位老人吧。

(二)关于人

1、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是怎样的人。找出你感兴趣的语句细细品味,听一听别人对你的朗读评价。

2、交流体会,感悟课文。

你觉得老人是什么样的人?请说说你对老人的印象,再读出你的感受。(抓住以下句子)

①“……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穿一套褪色的衣服……”

②“……为我沏了一杯浓茶……”

③“‘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④“他皮肤黝黑,淡淡的眉毛下……炯炯有神。”

⑤“……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⑥“‘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老人热情、健康、不怕累、能吃苦、开朗自信、豁达(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教师重点点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老人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可用多媒体显示描写山险而高的句子、描写游人的表现句子、老人说的话,让学生对比着读,谈一谈从中体会出什么。

3、活用课文,情境再现。

过渡:老师也被这位老人吸引了,他到底舍不得什么呢?

情境一:我琢磨着,他的家人,他的儿孙对他会是什么态度呢?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角色,想一想,他和家人会说些什么?

(1)小组同学合作表演。

(2)请一组表演。其它同学听一听,再评一评。

师点拨:这老人够自信的,乐观的,真是老当益壮啊!自信的人生平凡而充实,那是多么令人神往啊!怪不得家人对他也是这么支持!

情境二:我想旅游区的领导不大同意老人继续工作,你是老人,怎么去说服旅游区的领导。

(1)自由组织说服。

(2)教师扮演旅游区的领导,学生扮演扫路人进行说服实践。如,师说:“老人家,你这么一把年纪了,该回家享享福了!”生接着“说服”。

师过渡:想不到,你这么一把年纪,比我想有精神啊!佩服佩服!看你这样子,再活个100岁没个问题。

4、总结全文,引导想象:

(1)同学们,爬完了天游峰,我们和作者一样对老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禁被老人的精神折服了。让我们再次来倾吐对老人的祝福吧(出示,生齐读):30年后,我再来看你!

(2)引导想象: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山谷中出示画面:三十年后,我们又来到了天游峰,又听到哗哗的声音……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景象呢?

(3)学生练写,交流。

(设计意图: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讨、合作学文,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更使学生在交流中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在教学中教师还创设情境,多处“移情”进课堂,在不的角色体验中,再次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四、扩展阅读,深化主旨。

1、教师介绍其他相关的故事:《峨眉铺路人》《守林人》。

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天游峰的扫路人,峨眉铺路人,守林人这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的普通劳动者还有许多许多。他们不顾世俗偏见,对工作勤勤恳恳,对事业执著追求,你还知道哪些普通劳动者的故事?说一个给大家听听。

3、说话练习:用搜集到的名言来赞一赞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可以自己创作)

(设计意图:语文课要让学生积累文化,积淀精神,打好人生底蕴。此设计打通了课堂的壁垒,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极大地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通过说话训练,拓展思维,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勤奋工作,才创造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培养了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五、迁移训练,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课文的重目的之一,运用知识的迁移原理,设置模仿作为中介环节,将读写有效结合,从模仿渐入创造境界,使学生一步一步登上习得言语表达经验的台阶。)

六、拓展思维,课外延伸。

1、继续完成“人物素描”的习作,开展“班级素描”展评活动。

2、当一次小记者,采访身边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准备召开一次“劳动者之歌”的主题队会,同时出好一期手抄报。

(设计意图:课后延伸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营造“大语文学习”的时空,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即语文,引导他们运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相关推荐

圣诞节高一优秀范文

高一语文
12月25日,是20XX年的`圣诞节,虽然中国人对圣诞节的重视程度还没有达到高峰期,可是在孩子们的心里,除了那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以外,能收到礼物的节日,就要数圣诞节啦。平安夜的硬币12月24日星期四
展开详情

神奇的大自然作文

四年级语文
我梦寐以求的日全食,终于出现在了昨天—7月22日上午九点22分。小小的心被激动的久久不能平静,那时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早晨,我兴奋不已地奔向阳台,拉开窗帘,探出脑袋一看,“呀,今天天怎么灰蒙蒙的,
展开详情

2022年南京小升初作文

六年级语文
她在我心中无比的高大,她的和蔼、慈祥、朴素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但她也有严厉的一面,这使我懂得了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他就是我眼中的妈妈。妈妈是最疼爱我的人,对我的呵护是面面俱到,无论是衣食,还是住
展开详情

教师节感言

知识分享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伴随着时光款款的脚步,相携着岁月累累的硕果,满载着流年盈盈的喜悦,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和我们相约。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代表教师发言。首先,我要用最诚挚的祝福,祝愿大家
展开详情

成长的桥阅读答案(汇编7篇)

答案
成长的桥阅读答案(1)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②上学第一天回家的巷口碰上母亲,她说:“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
展开详情

荷花教案设计(集锦16篇)

教案
荷花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一.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二.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三.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
展开详情

2022年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

八年级语文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个小侦察员叫张嘎。张嘎是个勇敢、机智、活泼、淘气的孩子。在一次战斗中,用纯刚叔叔送给他的一把木头骗了斋藤一把真。用他的机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把敌人全部消灭。张嘎在战斗结束
展开详情

节约的小故事(合集20篇)

故事
节约的小故事(1)很多人认为。地球上的水资源十分的丰富,用不着我们节约,的确,我们的水资源是很丰富。从太空上看地球是被水包围的。从而形成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地球的71%是水。但是可供我们饮用的水资源却十
展开详情

母亲节校园活动总结

九年级语文
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学开展了主题为“五月浓情情献母亲”系列感恩活动。活动如下:一是大力宣传母亲节信息。以“温馨五月天感悟母亲节”作为周一国旗下讲话;利用广播、板报等阵地,大力宣传“关心母亲理解母亲
展开详情

《小飞侠彼得.潘》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小飞侠彼得·潘》,这本书原著是由英国著名的杰姆·巴里完成,译成中文的工作由李欣人完成。这本书是杰姆·巴里最著名的一部童话剧,这部童话剧就像杰姆·巴里本人,作家和作品一样出名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大学军训感言开头 好玩的报纸教学反思(必备8篇) 马来西亚留学介绍 形容浪漫的句子(通用3篇) 志愿者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小白船音乐教案(汇编20篇) 高考数学集合复习知识点 入学军训日记500字 高考地理学习方法 我读懂了你中考优秀作文 苦儿流浪记读书笔记700字 难忘的一次考试作文 工商银行的实习心得 文言文童趣阅读答案(精编4篇) 读《草房子》有感800字优秀范文 交流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初一军训400字作文 高一化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教师节礼物 爱的故事阅读答案(实用3篇) 五一的诗句(实用4篇) 小鹿斑比四年级读书心得 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精选3篇) 2022高考物理知识点 中考作文 书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关于普通话考试作文 初中学生军训方案 四季的雨教案(优质17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三 成语无(必备15篇) 2022高中物理光的偏振教案 福利院社会实践活动心得 快乐的音乐会教案(精选6篇) 《简爱》读书笔记1000字 2022道路桥梁实习工作报告 单位安全知识竞赛方案 感谢陪伴的句子(精品7篇) 实践导师评语(优选5篇) 2022年高考改革对复读生有影响吗_2022年高考改革对复读生的影 2022初中英语高频考点的60个句型总结 我的好朋友教学设计(精品4篇) 中级口译口试真题参考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窃读记读后感范文 医院西药房实习报告 魂阅读答案(优选6篇) 篮球教案(优质20篇) 工地实习报告800字 高考满分作文五大开头方法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范文 班级诗歌朗诵会主持词(通用5篇) 商朝历史人物故事 最新初中数学考试教学反思(汇编8篇) 忠义话题作文初中优秀范文 高一叙事类作文范文800字 扇子教案(优质18篇) 太阳的话教案(推荐10篇) 中秋节话题作文(集锦15篇) 小书包教案(集合20篇) 初中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成长的蜕变为题500字初中作文 二年级的手抄报 2022高三理科知识点总结 一花一世界800字话题作文 红灯停绿灯行教学反思(集锦3篇) 珍惜时间的议论文800(精品6篇) 关于家庭教育观后感 会计专业军训口号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读书心得范文300字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 小学语文各年级期中考试重难知识点练习考试提分必备 超市工作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观摩心得体会 六年级科学试卷答案 急诊科实习小结范文 《堂吉诃德》读书笔记 寓言故事教案(精品6篇) 2022高三作文三国800字 一次函数的练习题(精品3篇) 成长的味道800字话题作文 药店实习工作周记 毒鸡汤的句子(精品3篇) 关于学习的励志名言汇集 家庭教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022年百万英磅读后感范文800字 课件下载(汇总5篇) 四年级学生关于珍惜时间作文 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成长故事500字(精品15篇) 小学5年级读书笔记 猫说课稿郑振铎(热门3篇)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精选20篇) 地理最好的学习方法集锦 简笔画教学计划(热门6篇) 学生军训生活感想小结 2022年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心得体会300字 爆笑故事(热门7篇) 2022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与背诵方法 考试优秀作文 2022年淘气包马小跳读后感范文500字 实用的中考作文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编15篇) 小学生关于丽江古城的400字导游词怎么写 《大林寺桃花》阅读答案 大学军训征文范文 可贵的沉默读后感优秀范文 高二读后感作文800字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高三作文学会换位思考800字 中国灵异故事(汇编3篇) 关于考察发言(汇集7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丑小鸭》的读书笔记 期末考试小学作文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 高三作文专题学生范文 期末考试感想作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养花读后感500字范文 高一生物夯实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 大一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金榜题名主持词(推荐17篇) 经典的表白短信大全(精选120条) 小兔子找太阳故事(精编5篇) 高中军训感想800字 学生军训体会总结 母亲节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练习100题 2022全国甲卷红楼梦材料作文参考(汇编20篇)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500字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精品6篇) 个人事迹材料 《昆虫记》优秀范文500字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合集12篇) 城市人的压力阅读答案 高一艾滋病作文800字 经典的励志名言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集合5篇) 越王勾践 名著爱的教育读后感范文500字 小树的故事(汇编6篇) 说课稿开场白(优选3篇) 爱自己的经典语录 暑假英语学习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手抄内容 生病了小学六年级日记 科幻作文700字(汇总6篇) 科研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工作实习评语(汇编16篇) 我喜欢的天气作文 读书笔记作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论语名言名句 两套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关于数学的名人名言 京华烟云读书心得500字 上数学练习册答案(推荐10篇) 种子阅读答案(合集16篇) 彭家河《捕风者》阅读答案 初中数学中考知识重难点分析 怀念家乡600字精彩作文 销售激励名言(集合16篇) 中秋节的谚语(通用10篇) 读后感800字高三 关于广场的小学作文 关于感恩的古诗(集合3篇) 落叶之美600字精彩作文 生命的力量500字初中作文 军训汇演个人演讲稿 2022中考决心书,战胜困难,超越自我 初一政治上册知识点 关于初中生英语的学习技巧(精品6篇) 我的梦诗歌(甄选20篇)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经验总结 快乐的小司机教案(汇集7篇) 嫉妒500字精彩作文 我的业余生活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 读四年级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有感 化合价教学反思(推荐17篇) 安全最后一课教案(优选10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汇编4篇) 考试作文 人教版高三英语知识点总结 会计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七年级历史重要知识点 2022年高考作文英语必备句型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汇总15篇) 祝福祖国诗歌(汇总7篇) 正能量的名人名言 婚姻经典语录 健康生活教案(优选15篇) 赵州桥课文教案(汇总11篇) 幸福句子(通用16篇) 关于专注的议论文(精选4篇) 2022家庭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方案 思政课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考试优秀作文 有趣的历史小故事(优选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