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角的度量说课稿(精编18篇)

角的度量说课稿(精编18篇)

逢*** 23-07-04 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1)

【说教材】

我说的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的《角的度量》一课,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后面学习画角、角的分类的基础。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必要性,认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说学生】

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小小的量角器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线,不同的刻度,会使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而且,在实际中,学生似乎没有度量角的需要,他们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少能应用到生活中。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本节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标: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情感目标:

1、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体会、总结量角的方法。

【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量角,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去的教学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项技能。无疑,这种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低效的。新课程标准倡导: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因此,本节课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量角的意义和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说教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放风筝比赛,怎样判断谁的风筝放的高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展开新知的学习,然后设计几个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即找角和量角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意义,探索、总结量角的方法,逐渐掌握量角的技能。最后,在研究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中,来体会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我分别说一说。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首先,与学生谈话,你喜欢风筝吗?放过吗?参加过比赛吗?

这样,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小动物们放风筝比赛的图片,看,他们放得多认真!到了评比的时候了,这可急坏了刚当上裁判的小猴子,它只记得比赛规则是同样长的绳子,看谁放的风筝高,却忘记了怎样才能知道谁放得风筝高的办法。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帮小猴子吗?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确,要知道谁的风筝放得高,只要知道绳子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所成的角越大,风筝放得越高。在这里运用多媒体课件,抽象出绳子与地面所成的角,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

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思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量角的方法

1、体会用量角器的必要性

你们真有办法,要知道谁放得风筝高,只要知道风筝线和地面所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可是,怎样才能知道角的大小呢?

这一句追问,进一步激活思维,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知道角大小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在交流中,学生会有不同的知道角大小的方法,如,用小一点的角进行测量;用直尺测量;把两个角重合比较大小;用量角器测量等方法。

在这里,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在这种情况下用把两个角重合的方法不适用,用小一点的角测量虽然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但是不能较精确的知道一个角比另一个角大多少,这几个方法在使用时都有局限性,只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使学生产生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愿望,为学习量角奠定情感的基础。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时,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学习活动。

2、认识量角器

请拿出准备的量角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认识量角器上的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8个大格,180个小格、1°的角。知道度是量角时用的单位。

学生拿到量角器后看到的就是这些,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量角器,同时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自由汇报,然后运用多媒体演示量角器量角的原理及各部分的名称。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3、在量角器上找角

你们的眼睛真亮,找到了量角器这么多的秘密,其实量角器上还藏着很多角呢,你能试着找一找吗?请你在练习纸上画出你找到的角。

学生尝试在纸上的量角器上画角。

你找到了哪个角?你知道它是多大的角吗?

请学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画的角,并试着说出这个角有多大。

这个活动实际上就是体验量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量角器的中心点,就是所有角的顶点,从这一顶点引出的任意两条射线都可以形成角,而且每个角都可以知道度数,为后面量角做好铺垫。

4、尝试量角

你在量角器上已经找到这么多的角了,能尝试着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吗?

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应该是学生早就想知道了,在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后引导学生尝试测量角的大小,要学习的内容就呼之欲出了。

学生尝试测量练习纸上的几个角。给出的几个角的开口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有的向下。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逐渐掌握量角的方法,研究解决量角时出现的问题,如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圈刻度;把角的一边对准“0”度刻度线比较简便等。

这样教学就是前面提到的“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师要熟悉学生学习的思维,顺应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站在更高的角度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5、总结量角的`方法

刚才在展示量角方法的时候,同学们有几个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即: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重合,看另一边的刻度。因为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深有体会,怎样量角学生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体会,一点一点摸索,所以量角时的注意事项完全可以总结,并且能深刻理解量角的本质,逐渐形成量角的技能。从而使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达到了水道渠成的效果。

6、解决问题

同学们已经会用量角器量角了,我们就可以帮助小猴子裁判,判断谁放的风筝高了。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前面创设的情境更完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更主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乐趣,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三、联系生活体会量角的用处

出示生活中量角的例子:滑梯的角度;椅子靠背的倾斜角度;踢足球时选择射门的位置;这里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抽象的角,让学生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作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体会数学的价值。

【说板书】

在学生总结量角方法的时候,根据学生的交流,相应地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角的度量

角的顶点——中心

角的一边——0刻度线

角的另一边 ?


角的度量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二课时,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角的度量》第二课时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7—39页的内容,本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角的度量是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度量的方法。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概念,这不单纯是让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

(二)、教学目标

综合考虑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制立如下学习目标,确定重点、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对1度角的认识以及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与操作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2、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我力图在结构上有所突破,改变了惯有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从而采取了“以情动人、以境吸人、合作探究、自主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其各个环节也利用了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加强“合作”,从中也渗加了“开展游戏”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愉悦与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更深层地领略角度量方法及比较角大小的概念。

三、确定主体、说学法

因此,我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合作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在通过创设情境的趣味性,既让学生感到好奇,又倍感亲切。在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时,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后进行全班交流,集体合作的方式。在探究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时,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合理安排、说程序

(因本节是第二课时,学生对角的概念已有大致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生互动、加深巩固(教师携带面具扮演森林之王“虎大哥”。)

虎大哥:“请同学们看大黑板,这是一个点,从一点引出两条什么线?就组成了一个……”“这一点是角的什么?两条射线是……”

2、以境吸人、初步感知

导言:“同学们,你们看,和平鸽和丑小鸭他们在做什么呢?”(出示和平鸽和丑小鸭争论角大小的直观画面。)

师:它们在争论什么呢?它们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学习数学棒极了,所以恳请我们班的同学去帮它们解决这个难题。在学生讨论和探究中,让学生找到能解决问题的工具—量角器,此时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机推进新的学习内容——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建立“1°”的概念。

在巩固和建立概念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导问法:“我们测量线段的长短用什么单位?”“那测量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单位?”顺着学生的思路,我反问学生测量角的单位是什么?我让学生从书中找答案,让学生自主看书。在学生略知时,我这样问学生:“通过看书,你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组互相交流。”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代表汇报小组的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1度记作1°,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把书上的概念: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那么1°它是怎么样的呢?

(三)思品情节、明确任务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我引出一个全新的东西—量角器,它与以前学生常用的直尺这种度量工具从形状,组成到内涵都复杂的多,但又是必须掌握且要灵活运用的工具。因此,本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交流及全班合作的形式。我让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我再提问:“看谁的眼睛最明亮,说说你看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外圈刻度、内圈刻度、中心点、零刻度线。在学生初步认识量角器后,我顺水推舟地说:“把一个半圆分成是180等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2份所对的角是……3份?4份呢?”随着我便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和平鸽和丑小鸭所遇到的困难。(注:是课本37页测量∠1,∠2的度数。)在学生解决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归纳量角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看“量角器外圈的刻数”,什么情况下看“量角器内圈的刻数”。

此时,我引导学生掌握量角步骤:

1、把量角器搁在角上后,第一步怎么办?

2、第二步做什么?

3、接着第三步呢?

4、怎么判断是看外圈刻数还是内圈刻数?探索性的过程让学生去自主理解,同时我也编了一个量角口诀: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内外要分辨。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比较角大小”的概念。从直观到演示,旧知过度,设疑引入,直至大胆放手,目的就是让师生共同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让学生对比较角大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四)、自学督查、开展游戏

1、学生自学也是新课程的要求之一,我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中的“角”,让他们去量一量国旗的角,书本的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三角板的角各是多少?之后,我又让学生感受游戏教学的愉悦性,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下获取知识。我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每一位小动物左手拿量角器,右手拿一支小木棍,说到量角器哪个部位,就用笔尖指到哪个部位,看谁指得又准又快?

(五)、质疑反思、交流情感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你是如何评价这节课呢?

五、直面体现、说板书

角的度量

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内外要分辨。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角的度量说课稿(3)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角的度量》是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

综合考虑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制立如下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对1度角的认识以及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与操作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教学重、难点确认为:精确度量角的度数。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从而我采取了“以情动人、以境吸人、合作探究、自主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主线为:找角------画角------量角------用角。让学生在愉悦与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更深层地领略角的度量方法。

三、确定主体说学法

在新授前通过创设情境的趣味性,让学生既感到好奇,又倍感亲切。在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时,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集体合作的方式。在探究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时,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合理安排说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滑梯:

让学生感受:第一个:不好玩,第二个:很好玩,第三个;不敢玩。

并着重让孩子比较这3个滑梯不同之处?孩子的回答也许千奇百怪,但最主要的是让他们用数学的眼睛发现:角度不同。那么滑梯的角多大才算合适呢?这就需要量角的大小。从而引出课题:角的度量。

【此环节运用有趣又能引发学习需求的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创造性地对教材加工,使学生怀着一份愉悦而又好奇的心理不知不觉地走进数学的殿堂。】

(二)、自主探究另类学习

1、仔仔细细去找角

首先我会让孩子擦亮自己的慧眼,搜索身边的角。并思考那种物体上角最多,有多少?

当找到第一个身边的角时:强调角的静态定义: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并介绍角的另一动态定义:角也可以看做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组成的图形。有始边和终边。我们再来看看身边的角。

【此定义为后面学习0刻度线是表示起点的。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引导孩子去发现量角器上有没有角,角在哪儿?聪明的孩子很快会发现量角器的角。而且最先发现的一定是90度的角。

2、认认真真去画角

既然量角器上有角,我会让孩子在纸量角器上把他画出来:

任务1:画90度的角。解决并强化:角的顶点在量角器的中心点,一条边是0度刻度线,另一条是90度刻度线。

任务2:画60度的角(尽可能和别人画的不一样)

(量角器上有两个60度,究竟看哪一圈?我们要想一想是从哪边开始的。)

教师解决并强调:0度刻度线是表示起点的,就是从这边开始数的意思。始边对着那边的0就看就从那边开始看,并思索角的变化过程。

(课件演示分别从左右两条0度刻度线开始旋转而成内外圈刻度的角。)

任务3:画1度的角。

强调:全世界都这样规定: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度的角。

3、专专心心去量角

数学的眼睛,让我们在量角器上看到了若干个大小不同的角。那怎么用量角器来量角呢?

这时大胆放手让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并思索:放量角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孩子们会发现:

角和量角器上的角重合了。

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

0度刻度线和一条边重合。

还有一条边和量角器上的边重合。

教师提纲挈领归纳总结一句: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和要量的角重合。

(要量得准,就要重合准。怎样才叫重合得准呢----二合一看)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

4、实实在在去用角

【拓展延伸】风筝比赛是用同样长的线比谁的风筝放得高。怎样才能量出风筝的高度呢?能不能用梯了爬上去量,那是个笑话。那怎么比呢?是把风筝线放到地上,(出示两个角度)然后量一量谁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大,夹角大的风筝飞得就高。

(出示课前的滑椅)滑梯的角度多大才合适呢?我请教了3位工程师,他们告诉我:滑梯的角度应该是——(板书40°~50°)。

【感受量角的意义,进一步形成度量意识。不仅让孩子学会了数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数学的思想。】

五、直面体现、说板书

量角器中心点0度刻度线?度刻度线

角顶点一条边另一条边

通过上面的板书,把有关角的知识和度量角的技能逐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角的认识和角的度量,反映整堂数学课的精华,让学生从板书中,掌握知识的纲要,受到美的熏陶。


角的度量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我说的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的《角的度量》一课,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后面学习画角、角的分类的基础。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必要性,认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二、说学生

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小小的量角器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线,不同的刻度,会使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而且,在实际中,学生似乎没有度量角的需要,他们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少能应用到生活中。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本节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标: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情感目标:

1、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体会、总结量角的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量角,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去的教学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项技能。无疑,这种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低效的。新课程标准倡导: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因此,本节课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量角的意义和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放风筝比赛,怎样判断谁的风筝放的高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展开新知的学习,然后设计几个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即找角和量角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意义,探索、总结量角的方法,逐渐掌握量角的技能。最后,在研究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中,来体会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我分别说一说。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与学生谈话,你喜欢风筝吗?放过吗?参加过比赛吗?

这样,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小动物们放风筝比赛的'图片,看,他们放得多认真!到了评比的时候了,这可急坏了刚当上裁判的小猴子,它只记得比赛规则是同样长的绳子,看谁放的风筝高,却忘记了怎样才能知道谁放得风筝高的办法。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帮小猴子吗?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确,要知道谁的风筝放得高,只要知道绳子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所成的角越大,风筝放得越高。在这里运用多媒体课件,抽象出绳子与地面所成的角,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

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思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量角的方法

1、体会用量角器的必要性

你们真有办法,要知道谁放得风筝高,只要知道风筝线和地面所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可是,怎样才能知道角的大小呢?

这一句追问,进一步激活思维,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知道角大小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在交流中,学生会有不同的知道角大小的方法,如,用小一点的角进行测量;用直尺测量;把两个角重合比较大小;用量角器测量等方法。

在这里,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在这种情况下用把两个角重合的方法不适用,用小一点的角测量虽然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但是不能较精确的知道一个角比另一个角大多少,这几个方法在使用时都有局限性,只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使学生产生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愿望,为学习量角奠定情感的基础。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时,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学习活动。

2、认识量角器

请拿出准备的量角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认识量角器上的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8个大格,180个小格、1°的角。知道度是量角时用的单位。

学生拿到量角器后看到的就是这些,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量角器,同时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自由汇报,然后运用多媒体演示量角器量角的原理及各部分的名称。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3、在量角器上找角

你们的眼睛真亮,找到了量角器这么多的秘密,其实量角器上还藏着很多角呢,你能试着找一找吗?请你在练习纸上画出你找到的角。

学生尝试在纸上的量角器上画角。

你找到了哪个角?你知道它是多大的角吗?

请学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画的角,并试着说出这个角有多大。

这个活动实际上就是体验量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量角器的中心点,就是所有角的顶点,从这一顶点引出的任意两条射线都可以形成角,而且每个角都可以知道度数,为后面量角做好铺垫。

4、尝试量角

你在量角器上已经找到这么多的角了,能尝试着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吗?

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应该是学生早就想知道了,在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后引导学生尝试测量角的大小,要学习的内容就呼之欲出了。

学生尝试测量练习纸上的几个角。给出的几个角的开口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有的向下。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逐渐掌握量角的方法,研究解决量角时出现的问题,如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圈刻度;把角的一边对准“0”度刻度线比较简便等。

这样教学就是前面提到的“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师要熟悉学生学习的思维,顺应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站在更高的角度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5、总结量角的方法

刚才在展示量角方法的时候,同学们有几个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即: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重合,看另一边的刻度。因为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深有体会,怎样量角学生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体会,一点一点摸索,所以量角时的注意事项完全可以总结,并且能深刻理解量角的本质,逐渐形成量角的技能。从而使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达到了水道渠成的效果。

6、解决问题

同学们已经会用量角器量角了,我们就可以帮助小猴子裁判,判断谁放的风筝高了。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前面创设的情境更完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更主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乐趣,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五、联系生活体会量角的用处

出示生活中量角的例子:滑梯的角度;椅子靠背的倾斜角度;踢足球时选择射门的位置;这里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抽象的角,让学生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作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体会数学的价值。

六、说板书设计

在学生总结量角方法的时候,根据学生的交流,相应地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角的度量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二课时,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角的度量》第二课时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7—39页的内容,本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角的度量是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度量的方法。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概念,这不单纯是让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

(二)、教学目标

综合考虑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制立如下学习目标,确定重点、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对1度角的认识以及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与操作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2、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我力图在结构上有所突破,改变了惯有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从而采取了“以情动人、以境吸人、合作探究、自主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其各个环节也利用了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加强“合作”,从中也渗加了“开展游戏”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愉悦与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更深层地领略角度量方法及比较角大小的概念。

三、确定主体、说学法

因此,我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合作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在通过创设情境的趣味性,既让学生感到好奇,又倍感亲切。在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时,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后进行全班交流,集体合作的方式。在探究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时,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合理安排、说程序

(因本节是第二课时,学生对角的概念已有大致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生互动、加深巩固(教师携带面具扮演森林之王“虎大哥”。)

虎大哥:“请同学们看大黑板,这是一个点,从一点引出两条什么线?就组成了一个……?”“这一点是角的什么?两条射线是……?”

2、以境吸人、初步感知

导言:“同学们,你们看,和平鸽和丑小鸭他们在做什么呢?”(出示和平鸽和丑小鸭争论角大小的直观画面。)

师:它们在争论什么呢?它们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学习数学棒极了,所以恳请我们班的同学去帮它们解决这个难题。在学生讨论和探究中,让学生找到能解决问题的工具—量角器,此时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机推进新的学习内容——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建立“1°”的概念。

在巩固和建立概念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导问法:“我们测量线段的长短用什么单位?”“那测量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单位?”顺着学生的思路,我反问学生测量角的单位是什么?我让学生从书中找答案,让学生自主看书。在学生略知时,我这样问学生:“通过看书,你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组互相交流。”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代表汇报小组的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1度记作1°,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把书上的概念: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那么1°它是怎么样的呢?

(三)思品情节、明确任务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我引出一个全新的东西—量角器,它与以前学生常用的直尺这种度量工具从形状,组成到内涵都复杂的多,但又是必须掌握且要灵活运用的工具。因此,本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交流及全班合作的形式。我让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我再提问:“看谁的眼睛最明亮,说说你看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外圈刻度、内圈刻度、中心点、零刻度线。在学生初步认识量角器后,我顺水推舟地说:“把一个半圆分成是180等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2份所对的角是……?3份?4份呢?……”随着我便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和平鸽和丑小鸭所遇到的困难。(注:是课本37页测量∠1,∠2的度数。)在学生解决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归纳量角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看“量角器外圈的刻数”,什么情况下看“量角器内圈的刻数”。

此时,我引导学生掌握量角步骤:

1、把量角器搁在角上后,第一步怎么办?

2、第二步做什么?

3、接着第三步呢?

4、怎么判断是看外圈刻数还是内圈刻数?探索性的过程让学生去自主理解,同时我也编了一个量角口诀: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内外要分辨。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比较角大小”的概念。从直观到演示,旧知过度,设疑引入,直至大胆放手,目的就是让师生共同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让学生对比较角大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四)、自学督查、开展游戏

学生自学也是新课程的要求之一,我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中的“角”,让他们去量一量国旗的角,书本的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三角板的角各是多少?之后,我又让学生感受游戏教学的愉悦性,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下获取知识。我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每一位小动物左手拿量角器,右手拿一支小木棍,说到量角器哪个部位,就用笔尖指到哪个部位,看谁指得又准又快?

(五)、质疑反思、交流情感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你是如何评价这节课呢?

五、直面体现、说板书

角的度量

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内外要分辨。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角的度量说课稿(6)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18—19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角的度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学好角的度量,从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想好的这部分知识,让学生从各种学习方向进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他们学习空间的观念。这样可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角的度量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定以下三点:

1、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学用量角器量角。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元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元,建立1度角的表象,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能联系操作结果,发现三角尺的三个内容角和特点,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关系。

3、要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四)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精彩的内容编排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运用量角器量角。教学难点是:在应用量角器进行度量角的大小情况下,怎样确定量角器对准角的顶点,边上是怎样放置的。

二、说学情:

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过角的认识,通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创新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课时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任,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我教学角的度量这课内容是: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二是突出重点,三是突破难点,我放手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一步分析,比一比,量一量,所以,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的同时完成。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节课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清净,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有角?向大家说说?这样可以让同学对生活周围的数学距离,学生为了弄清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哪些角的大小关系,有什么不同,引出深思,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再结合课文的主题图,形象直观的把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有了学习的兴趣活动,学生就能很快的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为学习新课的内容作好铺垫,很自然地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师生共同合作,探究新知。

首先出示活动角,感受角形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观察这个活动角,动手把这个角度大一些,也可以怎样做?变小呢?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角是有大有小的,把角的两条边又开一些,把两条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这样把学习的动权让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出示量角器,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和计量单元是什么?并观察1度角的大小,接着让学生动手把量角器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在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量角时要分几步进行,并说出量出各个角的度数,以小组里交流所量的结果,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量角的过程。

(三)实际运用,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结构。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二题,动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个角的度数,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2、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从图上看估计这三个角的度书,然后用量角器量一量后,提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3、小组活动,动手,动脑,制作各种各样的角来进行巩固好本节课的内容,还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天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的小结后,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角的度量说课稿(7)

一、说教材

《角的度量(一)》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内容,主要涉及到了角的度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画角三个内容。本节课学习角的度量单位,知道1°角的意义,初步学习度量与估计,由于角的意义的抽象性,学生日常生活上缺乏了度量角的直接经验,学习上存在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上分成两节课学习,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度量单位长生的必要性,知道1°角的来历,为下节课理解量角和画教的方法奠定基础,突破难点,作为测量对象的角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不论是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还是霍尔的几何分层理论,角都排在较高的认知水平和层次,角的度量包含量角单位和实测两层含义,一是“单位”——也就是大家都认可的公度的度量单位,单位本身是规定的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公度的必要性和规定性,是学会测量的关键。

公度的必要性和规定性是连自人类的通过不同的途径长期摸索之后形成的共识,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对学生来说,这里有很大的讨论、活动和探索的空间。二是“量”——即如何实测的问题,这使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因此,出于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体会教的度量方法,感受极限的数学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综合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结合学生喜欢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探究角的度量的求知欲,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2、经历角的度量单位的探索过程,体会角的度量方法,感受极限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了解1°角的实际意义,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发展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探索三个角大小的过程,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用小角度量大角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开展了如下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引发学生思考:都是滑梯,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学生就会发现3个滑梯的坡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滑梯面与地面的角度不同,从而引出角有大有小。

师:如何度量3个角的大小呢?说一说。

生:用直尺量一量。

师追问怎么量,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发现直尺不能测量角的大小。

师:如何来测量角的大小呢?测量的工具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测量长度和面积的相关知识。

观察白板,类比线、面、角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线有长有短,面有大有小,角也有大有小。

讨论如何描述角的大小

白板演示测量长度和面积时所用的单位。

测量长度时,用一小段长度标准去测,如用1厘米、1分米、1米作单位;测面积时,用某个正方形的面积标准去测,如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作单位。

量角的大小用什么作标准呢?

请学生思考:量角的大小,用什么作标准呢?

全班达成共识,用一小点的角作标准。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量一量

生:3个角中,∠1最小,那么就用∠1作为标准去测量吧。

学生动手操作。

全班汇报交流,用∠1去测量,∠2是2个∠1多一些。在交流中发现,用∠1去测量,总会有剩余。

2、想一想

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标准去量结果能更准确?(没有剩余)当这个小角又变小后还不能准确描述角的大小时,怎么办?小到什么程度?

3、说一说

教师直观介入,帮助学生理解标准越小,测量越准。

这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测量角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很小的角。有的学生会说像头发一样的一个小角。

4、看一看

通过交流明确:要想准确描述角的大小,可以继续把小角缩小。最后得出1°的规定;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作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教师将自己做的1°角拿在手里给学生看。同时让学生打开学具袋拿出1°角,感受1°角有多小。

5、用1°角去量角的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有了1°角,是不是就可以量所有的角大大小了?并试着用1°角去量∠1的大小。

学生在试着量的过程中感受到麻烦和测量的不准确。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6、制作量角器

小组讨论交流后,学生可能把10个1°角拼在一起,发现测量起来还是麻烦,最后就把90个1°角拼在一起,形成一个扇形,用它去量∠1的大小。

请学生试着用做出的“量角器”去量120°的角,并谈一谈量完后又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量角器”做成什么样正合适,并说一说。

7、简单介绍量角器

在量角器上找到直角,1直角=90°;找到平角,1平角=180°;并知道1周角=360°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教材第25页“练一练”。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说一说,都有哪些收获?

四、说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学生能够感受量角器的雏形,这样使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内容更加清晰。

本节课的不足有:

1、在课堂调控方面自信不足,让学生看图片找角的时候没有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2、学生在用小角去测量大角的度数时,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致使对教学任务完成得不好。

3、学生的用具剪刀准备不充分,课堂上耽误了时间,在这方面我还不够细心。

通过这节公开课,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的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培养有用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


角的度量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二课时,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角的度量》第二课时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7—39页的内容,本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角的度量是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度量的方法。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概念,这不单纯是让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

(二)、教学目标

综合考虑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制立如下学习目标,确定重点、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对1度角的认识以及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与操作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2、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我力图在结构上有所突破,改变了惯有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从而采取了“以情动人、以境吸人、合作探究、自主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其各个环节也利用了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加强“合作”,从中也渗加了“开展游戏”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愉悦与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更深层地领略角度量方法及比较角大小的概念。

三、确定主体、说学法

因此,我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合作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在通过创设情境的趣味性,既让学生感到好奇,又倍感亲切。在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时,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后进行全班交流,集体合作的方式。在探究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时,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合理安排、说程序

(因本节是第二课时,学生对角的概念已有大致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生互动、加深巩固(教师携带面具扮演森林之王“虎大哥”。)

虎大哥:“请同学们看大黑板,这是一个点,从一点引出两条什么线?就组成了一个……?”“这一点是角的什么?两条射线是……?”

2、以境吸人、初步感知

导言:“同学们,你们看,和平鸽和丑小鸭他们在做什么呢?”(出示和平鸽和丑小鸭争论角大小的直观画面。)

师:它们在争论什么呢?它们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学习数学棒极了,所以恳请我们班的同学去帮它们解决这个难题。在学生讨论和探究中,让学生找到能解决问题的工具—量角器,此时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机推进新的学习内容——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建立“1°”的概念。

在巩固和建立概念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导问法:“我们测量线段的长短用什么单位?”“那测量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单位?”顺着学生的思路,我反问学生测量角的单位是什么?我让学生从书中找答案,让学生自主看书。在学生略知时,我这样问学生:“通过看书,你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组互相交流。”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代表汇报小组的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1度记作1°,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把书上的概念: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那么1°它是怎么样的呢?

(三)思品情节、明确任务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我引出一个全新的东西—量角器,它与以前学生常用的直尺这种度量工具从形状,组成到内涵都复杂的多,但又是必须掌握且要灵活运用的工具。因此,本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交流及全班合作的形式。我让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我再提问:“看谁的眼睛最明亮,说说你看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外圈刻度、内圈刻度、中心点、零刻度线。在学生初步认识量角器后,我顺水推舟地说:“把一个半圆分成是180等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2份所对的角是……?3份?4份呢?……”随着我便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和平鸽和丑小鸭所遇到的困难。(注:是课本37页测量∠1,∠2的度数。)在学生解决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归纳量角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看“量角器外圈的刻数”,什么情况下看“量角器内圈的刻数”。

此时,我引导学生掌握量角步骤:

1、把量角器搁在角上后,第一步怎么办?

2、第二步做什么?

3、接着第三步呢?

4、怎么判断是看外圈刻数还是内圈刻数?探索性的过程让学生去自主理解,同时我也编了一个量角口诀: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内外要分辨。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比较角大小”的概念。从直观到演示,旧知过度,设疑引入,直至大胆放手,目的就是让师生共同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让学生对比较角大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四)、自学督查、开展游戏

1、学生自学也是新课程的要求之一,我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中的“角”,让他们去量一量国旗的角,书本的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三角板的角各是多少?之后,我又让学生感受游戏教学的愉悦性,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下获取知识。我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每一位小动物左手拿量角器,右手拿一支小木棍,说到量角器哪个部位,就用笔尖指到哪个部位,看谁指得又准又快?

(五)、质疑反思、交流情感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你是如何评价这节课呢?


角的度量说课稿(9)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角的度量》,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角的度量》是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

综合考虑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制立如下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对1度角的认识以及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与操作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教学重、难点确认为:精确度量角的度数。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从而我采取了“以情动人、以境吸人、合作探究、自主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主线为:找角------画角------量角------用角。让学生在愉悦与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更深层地领略角的度量方法。

三、确定主体说学法

在新授前通过创设情境的趣味性,让学生既感到好奇,又倍感亲切。在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时,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集体合作的方式。在探究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时,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合理安排说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滑梯:

让学生感受:第一个:不好玩,第二个:很好玩,第三个;不敢玩。

并着重让孩子比较这3个滑梯不同之处?孩子的回答也许千奇百怪,但最主要的是让他们用数学的眼睛发现:角度不同。那么滑梯的角多大才算合适呢?这就需要量角的大小。从而引出课题:角的度量。

【此环节运用有趣又能引发学习需求的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创造性地对教材加工,使学生怀着一份愉悦而又好奇的心理不知不觉地走进数学的殿堂。】

(二)、自主探究另类学习

1、仔仔细细去找角

首先我会让孩子擦亮自己的慧眼,搜索身边的角。并思考那种物体上角最多,有多少?

当找到第一个身边的角时:强调角的静态定义: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并介绍角的另一动态定义:角也可以看做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组成的图形。有始边和终边。我们再来看看身边的角。

【此定义为后面学习0刻度线是表示起点的。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引导孩子去发现量角器上有没有角,角在哪儿?聪明的孩子很快会发现量角器的角。而且最先发现的一定是90度的角。

2、认认真真去画角

既然量角器上有角,我会让孩子在纸量角器上把他画出来:

任务1:画90度的角。解决并强化:角的顶点在量角器的中心点,一条边是0度刻度线,另一条是90度刻度线。

任务2:画60度的角(尽可能和别人画的不一样)

(量角器上有两个60度,究竟看哪一圈?我们要想一想是从哪边开始的。)

教师解决并强调:0度刻度线是表示起点的,就是从这边开始数的意思。始边对着那边的0就看就从那边开始看,并思索角的变化过程。

(课件演示分别从左右两条0度刻度线开始旋转而成内外圈刻度的角。)

任务3:画1度的角。

强调:全世界都这样规定: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度的角。

3、专专心心去量角

数学的眼睛,让我们在量角器上看到了若干个大小不同的角。那怎么用量角器来量角呢?

这时大胆放手让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并思索:放量角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孩子们会发现:

角和量角器上的角重合了。

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

0度刻度线和一条边重合。

还有一条边和量角器上的边重合。

教师提纲挈领归纳总结一句: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和要量的角重合。

(要量得准,就要重合准。怎样才叫重合得准呢----二合一看)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

4、实实在在去用角

【拓展延伸】风筝比赛是用同样长的线比谁的风筝放得高。怎样才能量出风筝的高度呢?能不能用梯了爬上去量,那是个笑话。那怎么比呢?是把风筝线放到地上,(出示两个角度)然后量一量谁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大,夹角大的风筝飞得就高。

(出示课前的滑椅)滑梯的角度多大才合适呢?我请教了3位工程师,他们告诉我:滑梯的角度应该是——(板书40°~50°)。

【感受量角的意义,进一步形成度量意识。不仅让孩子学会了数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数学的思想。】

五、直面体现、说板书

量角器中心点0度刻度线?度刻度线

角顶点一条边另一条边

通过上面的板书,把有关角的知识和度量角的技能逐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角的认识和角的度量,反映整堂数学课的精华,让学生从板书中,掌握知识的纲要,受到美的熏陶。


角的度量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时。教材的主要内容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以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另外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趣味性,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度数。

3、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操作活动,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量角器,并正确使用量角器。

教学难点是: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二、说学情: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已探究过角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提出: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激发创新意识。力争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将设计四个环节突破教学目标:

1、出示简笔画、激趣引入;

2、合作交流,观察研究;

3、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4、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5、小结语

(一)出示简笔画、激趣引入。

出示简笔画并提问:大家从这两幅简笔画中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形是由线段、圆、角组成的,从而教师提出问题:你了解哪些关于角的知识?简单的问题,促使学生动脑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总结,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也为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了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在此环节根据小学生喜欢简笔画的特点,通过简洁生动的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顺利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合作交流,观察研究(观察间)

整个过程是由参观“图形研究所”贯穿起来的,提出研究内容——怎样量角。在此环节主要是参观“观察间”——认识量角器,首先出示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的组成,师问:现在自由观察时间,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小组合作,比一比谁找得多?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并亲自将自己的发现通过小组的形式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充分的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在“比一比”中,学生的各种学习动力被激活,认知和情感得到同步发展。学生认识了量角器的结构和计量单位,并观察1度角的大小,观察量角器的刻度,重点认识内圈和外圈。通直观演示,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1°角的表象,这样也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接着让学生动手在量角器上找找几个比较特殊的角,在此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量角器上有两个刻度30°、150°你认为应该读哪个才正确,为什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使这几个特殊的角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再通过学生找一找刻度线,读一读大小不同的角的度数,来突破内外圈刻度容易读错的难点,为后一环节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操作间)

这一环节一开始,教师提出:试着量一量,边量边想,你们是怎样量的?有什么好办法?学生带着问题,亲自动手量角,并与同学讨论如何量这个角的度数;在学生开始介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严格运用数学语言,并及时纠正,针对难点,教师设计:

1、量角器的边和角的一边对齐,正确吗?应该怎么办?

2、看度数时,有两个数,应该怎么看?什么时候看内圈,什么时候看外圈?

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深化,是发展学生记忆力、思维力的重要手段。最后,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研究方法”,并重现量角的过程,既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又能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释疑。

整个环节,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问题,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是学习的小主人,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趣味练习,拓展延伸——研究成果汇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本节课的练习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

(1)量一量,排排队

动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个角的度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这些角排排队,不仅能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2)量一量,摆摆图

量出一幅三角板每个角的度数,并摆出75、120、135、180。

(3)剪一剪,量一量

动手剪个五角星,小组合作,量出五角星每个角的度数。

整个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比角、拼角、找角、量角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设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生动有趣的游戏,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四)小结语

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小结,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布置开放性的课后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角的度量说课稿(11)

【说教材】

我说的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的《角的度量》一课,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后面学习画角、角的分类的基础。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必要性,认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说学生】

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小小的量角器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线,不同的刻度,会使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而且,在实际中,学生似乎没有度量角的`需要,他们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少能应用到生活中。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本节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标: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情感目标:

1、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体会、总结量角的方法。

【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量角,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去的教学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项技能。无疑,这种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低效的。新课程标准倡导: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因此,本节课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量角的意义和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说教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放风筝比赛,怎样判断谁的风筝放的高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展开新知的学习,然后设计几个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即找角和量角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意义,探索、总结量角的方法,逐渐掌握量角的技能。最后,在研究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中,来体会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我分别说一说。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与学生谈话,你喜欢风筝吗?放过吗?参加过比赛吗?

这样,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小动物们放风筝比赛的图片,看,他们放得多认真!到了评比的时候了,这可急坏了刚当上裁判的小猴子,它只记得比赛规则是同样长的绳子,看谁放的风筝高,却忘记了怎样才能知道谁放得风筝高的办法。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帮小猴子吗?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确,要知道谁的风筝放得高,只要知道绳子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所成的角越大,风筝放得越高。在这里运用多媒体课件,抽象出绳子与地面所成的角,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

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思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量角的方法

1、体会用量角器的必要性

你们真有办法,要知道谁放得风筝高,只要知道风筝线和地面所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可是,怎样才能知道角的大小呢?

这一句追问,进一步激活思维,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知道角大小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在交流中,学生会有不同的知道角大小的方法,如,用小一点的角进行测量;用直尺测量;把两个角重合比较大小;用量角器测量等方法。

在这里,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在这种情况下用把两个角重合的方法不适用,用小一点的角测量虽然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但是不能较精确的知道一个角比另一个角大多少,这几个方法在使用时都有局限性,只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使学生产生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愿望,为学习量角奠定情感的基础。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时,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学习活动。

2、认识量角器

请拿出准备的量角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认识量角器上的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8个大格,180个小格、1°的角。知道度是量角时用的单位。

学生拿到量角器后看到的就是这些,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量角器,同时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自由汇报,然后运用多媒体演示量角器量角的原理及各部分的名称。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3、在量角器上找角

你们的眼睛真亮,找到了量角器这么多的秘密,其实量角器上还藏着很多角呢,你能试着找一找吗?请你在练习纸上画出你找到的角。

学生尝试在纸上的量角器上画角。

你找到了哪个角?你知道它是多大的角吗?

请学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画的角,并试着说出这个角有多大。

这个活动实际上就是体验量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量角器的中心点,就是所有角的顶点,从这一顶点引出的任意两条射线都可以形成角,而且每个角都可以知道度数,为后面量角做好铺垫。

4、尝试量角

你在量角器上已经找到这么多的角了,能尝试着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吗?

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应该是学生早就想知道了,在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后引导学生尝试测量角的大小,要学习的内容就呼之欲出了。

学生尝试测量练习纸上的几个角。给出的几个角的开口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有的向下。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逐渐掌握量角的方法,研究解决量角时出现的问题,如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圈刻度;把角的一边对准“0”度刻度线比较简便等。

这样教学就是前面提到的“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师要熟悉学生学习的思维,顺应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站在更高的角度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5、总结量角的方法

刚才在展示量角方法的时候,同学们有几个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即: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重合,看另一边的刻度。因为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深有体会,怎样量角学生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体会,一点一点摸索,所以量角时的注意事项完全可以总结,并且能深刻理解量角的本质,逐渐形成量角的技能。从而使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达到了水道渠成的效果。

6、解决问题

同学们已经会用量角器量角了,我们就可以帮助小猴子裁判,判断谁放的风筝高了。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前面创设的情境更完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更主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乐趣,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三、联系生活体会量角的用处

出示生活中量角的例子:滑梯的角度;椅子靠背的倾斜角度;踢足球时选择射门的位置;这里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抽象的角,让学生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作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体会数学的价值。

【说板书】

在学生总结量角方法的时候,根据学生的交流,相应地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角的度量

角的顶点——中心

角的一边——0刻度线


角的度量说课稿(12)

角的度量优秀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8—19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角的度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学好角的度量,从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想好的这部分知识,让学生从各种学习方向进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他们学习空间的观念。这样可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角的度量打好基础。

(三) 教学目标定以下三点:

1、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学用量角器量角。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度角的表象,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能联系操作结果,发现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和特点,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系。

3、要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四)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精彩的内容编排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运用量角器量角。教学难点是:在应用量角器进行度量角的大小情况下,怎样确定量角器对准角的顶点,边上是怎样放置的。

二、说学情:

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过角的认识,通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创新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课时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我教学角的度量这课内容是: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二是突出重点,三是突破难点,我放手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一步分析,比一比,量一量,所以,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的同时完成。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节课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有角?让大家说说?这样可以让同学对生活中的数学感兴趣,学生为了弄清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哪些角的大小关系,有什么不同,引出深思,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再结合例题中的主题图,形象直观的把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有了学习的兴趣活动,学生就能很快的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为学习新课的内容作好铺垫,很自然地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师生共同合作,探究新知。

首先出示活动角,感受角的形状,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观察这个活动角,动手把这个角度大一些,可以怎样做?变小呢?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角是有大有小的,把角的两条边叉开一些,角就大一些;把两条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这样把学习的动权真正地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出示量角器,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和计量单位是什么?并观察1度角的大小,接着让学生动手用量角器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在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量角时要分几步进行,并说出量出各个角的度数,以小组里交流所量的结果,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量角的过程。

(三)实际运用,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结构。

1、完成“做一做”第一题,第二题,动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个角的度数,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2、完成“做一做”第三题,从图上看估计这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用量角器量一量后,提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3、小组活动,动手,动脑,制作各种各样的角,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的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天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的小结后,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角的度量说课稿(13)

《角的度量》说课稿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前几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时,已经注意通过一些操作和作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操作和作图都比较简单,在本册适当提高一些要求,通过教学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在备课时,我曾经想过把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的知识安排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但发现课堂容量非常大,学生学得不扎实。在本次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适当进行了调整,在一节课内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后再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懂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而与角的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2、能力目标:进行观察对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三、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目标,形成能力,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度,设疑引入,感受新知。教学角的概念.通过师生的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本节课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口答,判断选择,实际操作等),围绕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点,达到巩固和运用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角的度量说课稿(14)

“角的度量”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7----38页的内容。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角,学习了直线和线段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内容总结起来有三多:1、数学概念多(如:1度角的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等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2、知识盲点多(几乎涵盖了本单元所有的数学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3、操作程序多(度量角是一次关于手和脑是否协调的挑战)针对教材的这些情况,我尝试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解决概念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解决操作问题。

二、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度量出角的度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的方法,能正确度量出角的度数。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目标,形成能力,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五、教具、学具

量角器、三角板、投影仪、课件。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呈现生动、直观的画面,以及动听悦耳的音响创造氛围,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六、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为:引入课题

------认识量角器------合作探究量角方法------拓展应用等几个环节。

(一)、猜测导入新课

1、提问:昨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什么是角?

2、同桌同学每人画一个角,比一比谁的角大。

3、课件出示3个角,让学生猜谁最小,并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学生纷纷猜测,引起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主动、快速地进入到教学中。

师问:你知道用什么来量角的大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从角的概念引入,使学生感到过渡自然,通过猜一猜角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量角器

(1)教师讲述:同学们都知道,度量线段的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量角器。

课件出示量角器

(2)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用你的语言进行描绘。

学生1:上面有一个中心点。

学生2:有许多刻度线。

学生3:有两圈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地用课件显示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课件显示,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量角器上的内容。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亲自把自己的发现通过小组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学生的各种学习动力被激活,认知情感得到同步发展。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两条零刻度线。看一看内刻度和外刻度。

2、教学角的计量单位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计量线段的长短的常用的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计量角的大小用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板书:单位

符号“°”

(2)教师:多大的角是1度的角呢?把量角器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叫做1度角。

课件出示:“什么是1度角?”以及实践活动要求。利用多媒体形象地显示1度角,并用颜色鲜艳的线条显示出来,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配以动听的音乐,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知识,锻炼了能力。

本环节的设计: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使这几个特殊的角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

(3)实践:

从内刻度找:55°

70°

130°

180°

从外刻度找:80°

15°

180°

(4)质疑

师:为什么要设计内外刻度?

学生进行小组观察、思考、交流。

教师:每一中工具都有其巧妙之处,今后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从而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解决问题。

3、学习角的度量方法

(1)教师:你们会用量角器量角吗?

(2)各小组尝试量角

投影出示和

(3)每组选代表到投影仪前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

(4)归纳方法

课件演示量角的方法,并编成儿歌让学生记忆,通过多媒体的.互动性,演示量角的过程,使量角的方法具体化,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这个量角过程,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是学习的小主人,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观察与思考,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两个60度的角,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的度数越大,叉开的越大,角的度数越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可以很快地发现规律。

提问:角的大小为什么与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

学生: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射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本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问题,使学生的印象深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猜一猜

课件出示:让学生猜测角的度数。

利用课件中色彩鲜亮的图形吸引学生,后用课件的互动性,将学生的回答与课件演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造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互相交流一下。

通过课堂小结,一方面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简单、清晰明了地概括了本节的内容,使学生印象深刻


角的度量说课稿(15)

苏教版《角的度量》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819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角的度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学好角的度量,从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想好的这部分知识,让学生从各种学习方向进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他们学习空间的观念。这样可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角的度量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定以下三点:

1、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学用量角器量角。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元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元,建立1度角的表象,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能联系操作结果,发现三角尺的三个内容角和特点,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关系。

3、要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四)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精彩的内容编排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运用量角器量角。教学难点是:在应用量角器进行度量角的大小情况下,怎样确定量角器对准角的顶点,边上是怎样放置的。

二、说学情:

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过角的认识,通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创新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课时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任,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我教学角的度量这课内容是: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二是突出重点,三是突破难点,我放手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一步分析,比一比,量一量,所以,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的同时完成。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节课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清净,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有角?向大家说说?这样可以让同学对生活周围的数学距离,学生为了弄清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哪些角的大小关系,有什么不同,引出深思,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再结合课文的主题图,形象直观的把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有了学习的兴趣活动,学生就能很快的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为学习新课的内容作好铺垫,很自然地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师生共同合作,探究新知。

首先出示活动角,感受角形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观察这个活动角,动手把这个角度大一些,也可以怎样做?变小呢?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角是有大有小的,把角的两条边又开一些,把两条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这样把学习的动权让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出示量角器,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和计量单元是什么?并观察1度角的大小,接着让学生动手把量角器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在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量角时要分几步进行,并说出量出各个角的度数,以小组里交流所量的结果,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量角的过程。

(三)实际运用,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结构。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二题,动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个角的度数,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2、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从图上看估计这三个角的度书,然后用量角器量一量后,提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3、小组活动,动手,动脑,制作各种各样的角来进行巩固好本节课的内容,还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天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的小结后,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角的度量说课稿(16)

《角的度量》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数学蕴含在生活中的每一处,为社会、人类创造丰厚的价值。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创造数学的价值,就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教材。

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特色、教学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第二学段课程标准:

1、知识与技能: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角过程;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大小比较。

2、数学思考:通过探索理解角,能用量角器画角、交流信息,建立角概念。

3、解决问题:尝试用量角器量角;体会在讨论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4、情感与态度:知道通过测量、讨论、归纳得出的结论;体验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分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主要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空间与图形”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它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统计与概率” 主要涉及条形统计图,是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实践与综合应用” 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所交流的内容就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角的度量”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直线和射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认识常见的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画角。

下面我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和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来谈谈第二方面:教材特色。

教材编写特点:

特点一: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提供丰富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是认数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册实验教材“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极为丰富。不仅结构合理,而且内容的安排和素材的选择突出了数学的文化特色。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这样的编,学生使能够接受丰富而系统、逻辑较为严密的数概念内容;便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获得新知,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特点二: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四则计算的知识与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分量比较重,但是它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计算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数学的价值,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本册实验教材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特点三: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扩展和提高,其中有些图形,如线段、角、平行四边形等,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过。但当时的学习是初步的,属于直观的认识。本册教材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加以概括和提高,加深对图形本质特征的认识、对图形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特点四: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到本册所学习的统计知识和方法,是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在统计量上进行了分类对比,来表达数据、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认识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教材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特点五: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实验教材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这一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特点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编写体例:

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排,以体现数学课程的特点,编写体例是:激发兴趣的主题图(整体感知、提出问题)――促进思考的例题(促进理解、解决问题)――可操作性方法的小结(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多层次的练习(深化理解、拓展应用)――全面的整理和复习(整理巩固、提高升华)

单元内容结构:

第二单元的内容有: 认识射线和直线;角的定义;比较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角;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每一小节又包括其枝干内容。其中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说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册,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学生在二上年级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因此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另外,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教学建议:

1.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本套教材把有关角的知识分了三个阶段编排,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前后又有连贯性。教师要树立整体意识和目标意识,从整体着眼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理顺学科教学总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儿童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数学毕竟是抽象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正因为如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都能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的生活经验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日常生活中的牛角、羊角,甚至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角”等时常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干扰。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3.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教材中的许多结论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以及量角和画角的步骤等都没有直接给出,并在练习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的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4.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数的计算,形的研究,贯穿始终的恰恰是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抓住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如前面提到的“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就可以渗透极限的思想、猜想和验证的方法。

评价建议:

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能促使师生彼此走进心灵、情感互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评价:

1、课堂表现

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自学与合作探究过程,这个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能力。教学“角的画法” 时,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先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巡视参与时,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通过手势、眼神、表情和语言等方式适时鼓励。然后结合整体的学习过程从“认真操作,积极讨论,得出结论和大胆汇报”几个方面按A、B、C三个等级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每周统计一次,期末总评。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知识掌握

知识只有掌握的扎实,才能应用的准确,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会知识的情况采用了“评比+评语”的方式,从作业和测评两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和每次测评的结果分优、良、合格三个方面进行评比,同时,站在学生的高度上,写上赏识激励的语言,帮助树立信心。如 “你的角如果能像你的字一样认真漂亮就更好了。”如果有学生对测验的结果觉得不满意,要委婉幽默地鼓励学生重新解答:“试题在向你挑战呢,去战胜它。”学生通过努力做对试题,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以评价,并给出鼓励性评语。这种“推迟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推迟评价”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3、应用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宗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要结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进行点评,如,借鉴哲理督促聪明却懒惰的学生:“梅花香自苦寒来,你要战胜惰性。”用精妙之语,激励爱钻研的学生:“你肯定还有高招,我为你骄傲”。有效的评价能开启学生心灵,驰骋想象,学生智慧的火花会更加灿烂夺目,进而引起师生情感共鸣。

说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生活处处皆数学,身边处处是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数学课堂,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效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外资源。

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插图,多媒体教学光盘,网上有助教学的图片、视频,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小数的知识。

教学角的度数时,需要学生动手测量,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模拟学具和身边真实物体这两大资源来帮助教学,如:测量书本、文具盒、桌椅、门窗、黑板等;学射线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带着手电筒。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有利资源,学生的自学、交流的过程又将其生成为学习资源,特别是汇报时的错误信息更要有效利用,它是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答案有利渠道,是有助教学的重要资源。

数字是跳动的音符,数学是神奇的学科!做为数学教师,当我们把数学教学当做追求,潜心研究时,我们会伴着优美的旋律与孩子们共同享受艺术般的快乐!


角的度量说课稿(17)

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案例及说课稿

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认识角的测量工具和讲师单位的愿望,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讲师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个120度的角,与同桌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2.引想:你知道这个角有多大吗?你能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这个角有多大吗?

3.学生测量:学生用自己的三角尺上的角量自己练习纸上120度的角。

4.反馈交流:你是怎样量的?结果怎样?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各种不同的量法和结果。

5.设疑:为什么这几位同学量得的结果不同叫经?由此,你想到什么?

谈话: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吗?

二、观察交流,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1.观察:学生取出量角器观察,和同桌相互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上边有什么?

2.汇报交流:谁来谈谈你的收获?结合学生回答,启发认识:

(1)1°的角。

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让学生说,教师作总结。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

(2)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中心、内外刻度线等。

让学生再次观察量角器,说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后指出:量角器中心的一点是量角器的'中心点。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度~180度。

同桌相互指一指。

3.找一找。(教师或学生示范找与学生自己找相)

(1)在量角器上,从右往左,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线。

(2)在量角器上,从左往右,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线。

(3)同桌互相找一找:一位说刻度,一位找后由对方说找的对不对。

三、主动探索,掌握旦角的方法

1.组织探究。

出示书上量角的图示,谈话:你能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课本上的那个角的度数吗?与同桌商量一下量角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学生尝试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量角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理解量角时的正确做法。

3.巩固操作。

(1)学生量练习纸上的∠1,并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指名汇报。

(2)学生量练习纸上的∠2,并指名上台操作演示。

提问:谁能给大家提醒一下,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强调: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再看另一边。即“两重一看”。

(3)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学生自主测量后相互校正,针对出现的错误,强调“两重一看”的重要性。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其实关于角的知识还有许多,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量角后填空。

(2)提问: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多少(180度)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提出假设:是否所有的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是180度。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研究研究。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猜一猜: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

(2)量一量:三个角各是多少度?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4.布置作业。

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 ?


角的度量说课稿(18)

《角的度量》的说课稿范文

【说教材】

我说的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的《角的度量》一课,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后面学习画角、角的分类的基础。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必要性,认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说学生】

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小小的量角器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线,不同的刻度,会使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而且,在实际中,学生似乎没有度量角的需要,他们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少能应用到生活中。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本节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标: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体会、总结量角的方法。

【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量角,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去的教学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项技能。无疑,这种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低效的。新课程标准倡导: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因此,本节课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量角的意义和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说教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放风筝比赛,怎样判断谁的风筝放的高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展开新知的学习,然后设计几个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即找角和量角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意义,探索、总结量角的方法,逐渐掌握量角的技能。最后,在研究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中,来体会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我分别说一说。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首先,与学生谈话,你喜欢风筝吗?放过吗?参加过比赛吗?

这样,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小动物们放风筝比赛的图片,看,他们放得多认真!到了评比的时候了,这可急坏了刚当上裁判的小猴子,它只记得比赛规则是同样长的绳子,看谁放的风筝高,却忘记了怎样才能知道谁放得风筝高的办法。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帮小猴子吗?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确,要知道谁的风筝放得高,只要知道绳子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所成的角越大,风筝放得越高。在这里运用多媒体课件,抽象出绳子与地面所成的角,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

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思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量角的方法

1、体会用量角器的必要性

你们真有办法,要知道谁放得风筝高,只要知道风筝线和地面所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可是,怎样才能知道角的大小呢?

这一句追问,进一步激活思维,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知道角大小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在交流中,学生会有不同的知道角大小的方法,如,用小一点的角进行测量;用直尺测量;把两个角重合比较大小;用量角器测量等方法。

在这里,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在这种情况下用把两个角重合的方法不适用,用小一点的角测量虽然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但是不能较精确的知道一个角比另一个角大多少,这几个方法在使用时都有局限性,只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使学生产生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愿望,为学习量角奠定情感的基础。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时,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学习活动。

2、认识量角器

请拿出准备的量角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认识量角器上的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8个大格,180个小格、1°的角。知道度是量角时用的单位。

学生拿到量角器后看到的就是这些,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量角器,同时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自由汇报,然后运用多媒体演示量角器量角的原理及各部分的名称。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3、在量角器上找角

你们的眼睛真亮,找到了量角器这么多的秘密,其实量角器上还藏着很多角呢,你能试着找一找吗?请你在练习纸上画出你找到的角。

学生尝试在纸上的量角器上画角。

你找到了哪个角?你知道它是多大的角吗?

请学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画的角,并试着说出这个角有多大。

这个活动实际上就是体验量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量角器的中心点,就是所有角的顶点,从这一顶点引出的任意两条射线都可以形成角,而且每个角都可以知道度数,为后面量角做好铺垫。

4、尝试量角

你在量角器上已经找到这么多的角了,能尝试着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吗?

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应该是学生早就想知道了,在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后引导学生尝试测量角的大小,要学习的内容就呼之欲出了。

学生尝试测量练习纸上的几个角。给出的几个角的开口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有的向下。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逐渐掌握量角的方法,研究解决量角时出现的问题,如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圈刻度;把角的一边对准“0”度刻度线比较简便等。

这样教学就是前面提到的“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师要熟悉学生学习的思维,顺应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站在更高的角度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5、总结量角的方法

刚才在展示量角方法的时候,同学们有几个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即: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重合,看另一边的刻度。因为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深有体会,怎样量角学生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体会,一点一点摸索,所以量角时的注意事项完全可以总结,并且能深刻理解量角的本质,逐渐形成量角的技能。从而使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达到了水道渠成的效果。

6、解决问题

同学们已经会用量角器量角了,我们就可以帮助小猴子裁判,判断谁放的风筝高了。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前面创设的情境更完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更主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乐趣,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三、联系生活体会量角的用处

出示生活中量角的例子:滑梯的角度;椅子靠背的倾斜角度;踢足球时选择射门的位置;这里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抽象的角,让学生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作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体会数学的价值。

【说板书】

在学生总结量角方法的时候,根据学生的交流,相应地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角的度量

角的顶点——中心

角的一边——0刻度线

角的另一边 ?

相关推荐

励志电影《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名人名言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名为《叫我第一名》,给我感触颇深。这部电影改编自BradCohen的真实故事。影片讲述了一位患有妥瑞式症的男童布莱德,从小受到歧视,被学校老师与同学视为爱捣蛋的怪人。但在其生母的努
展开详情

唱响奋斗旋律征文(实用6篇)

征文
唱响奋斗旋律征文(1)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我的平凡生活,就如同水一般。你能够让其如江水滚滚,汹涌澎湃,富有活力;能够让其如日夜潮汐,可退可进,拥有交情;也能够让其如一潭死水,平静无波,毫无生机。成长,是
展开详情

先学后教教学反思(精选6篇)

教学反思
先学后教教学反思(1)在本学期我们班尝试了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自主发展"教学模式,但不是照搬照套,而是结合我校的“导学案”进行的。我对该模式的理解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在老师的
展开详情

你是我的一本书中考高分作文600字

考试作文
将暮未暮,暖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绕过斑驳的树影,洒在书扉。树阴下,竹铃微微响起,两张椅,两个人,两本书,油墨清香袭人,在空气中潺潺流动。抬起头,合上书,望着你专注的神情,微蹙的眉头,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刻不
展开详情

关于考试的作文400字

考试作文
今天,同学们来到学校,准备迎接期中测验。老师抱着一达试卷过来了,同学们也十分紧张,试卷拿到手之后,教室里爆发出“哇”一声,“因为这次试卷比较难,请同学们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同学们点点头。考试开始了,
展开详情

关于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高一语文
《恶意中伤》成语现解: 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成语古解: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马鹿易形》成语现解: 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
展开详情

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静静的夜晚,我站在窗前,把心情放在吹拂的凉风里,任凭满天星辰擦亮我暗淡的记忆。我带上耳机,按下“play”键,听着那自己最钟爱的乐曲。这夜,赠人以思考的氛围,这乐曲,赠人以梦境的温柔。我闭上双眼,一切
展开详情

故事大道理(甄选18篇)

故事
故事大道理(1)《小故事大道理》是我假期里读的一本书,这本书共有八个章节,其中第三章:“培养良好的习惯”‘克制你的坏习惯’比较吸引我。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有一些高素质的年轻人前来
展开详情

总体规划实习报告

实习专题
今年暑假至今,我有幸来到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十所实习,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作为天津市最好的设计院,全国前十的设计单位,我很荣幸,对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倍感珍惜。一、初出茅庐,熟悉工作流程大学四年的学习,自
展开详情

成功的成语(汇总9篇)

成语
成功的成语(1)1、一路向前拨云见日2、后生可畏喜气盈门3、志坚行苦顶天立地4、运用自如锐不可当5、计日程功引锥刺股6、高步云衢积极进取7、马到成功轻车熟路8、志在四方勇者不惧9、杨穿三叶只争朝夕10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甄选3篇) 初三数学知识点华东师版 乌鸦喝水读书笔记 浮士德的读书笔记 寒假读《朝花夕拾》有感700字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考试的作文 有关写《昆虫记》的读书笔记 梁晓声不速之客阅读答案 2022学校军训方案 二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计划 2022年夏天的风精彩作文500字 2022高考政治必背重要知识要点总结 高二生物学习方法指导 正能量的小故事(热门20篇) 高考前一个月数学学习方法 一分钟故事(推荐17篇) 中考作文 高中学习历史的方法 一次函数教案(推荐20篇) 高考人物作文必备素材 军训生活学生感悟感想范文 关于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窃读记课件(必备3篇) 适合朗诵的散文三分钟(汇总6篇) 2022怎样学好数学建议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点 观摩德育实践课心得体会 父亲节的话题作文700字九年级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学会发现美好议论文范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高一化学计算题常用计算方法 实用的英语学习计划作文 2022年五四青年节演讲稿 亲娘作文 高中《三国演义》阅读笔记 描写心情紧张的句子(集合3篇) 纪念五四运动团日活动方案 高中语文作文课如何上 高一化学学习方法2022 关于期中考试的作文300字 高一学生开学军训作文2022范文 关于感恩的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我们知道的磁铁教学反思(通用3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新年谜语(实用5篇) 童年读书笔记范文 骨科实习生带教评语 读《骆驼祥子》有感优秀范文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500字范文 孔子游春教案(推荐18篇) 感动的故事(精品15篇) 形容心情好的成语(汇编6篇) 打扫卫生实践心得体会 元宵节儿童灯谜大全及答案(通用10篇) 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选择的重要性话题作文初中范文 高三态度的议论文 中考考前复习建议 青花教案(精品17篇) 把时间留住550字五年级作文 新生军训感受500字以上 很皮的句子(甄选10篇) 关于爱国主义的名言(精选65句) 毛笔书法教学计划(甄选16篇) 好饿的小蛇语言教案(汇集14篇) 广告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寒号鸟的教学设计(热门16篇) 2022中秋、国庆放假通知 关于安全消防知识作文 小鹿斑比读书笔记范文 谈梦想议论文(精编4篇) 8年级上册数学课本(集合5篇) 高考每月大事:家长关心的6大问题,全国教育大会回应了 优秀的教学设计(集合20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消防安全知识演讲稿 边城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淘气的小猫教案(热门5篇) 角的度量的教学反思(必备17篇) 教师节送什么礼物给老师? 作文议论文800字高一范文 《名人传》读书笔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普通话水平考试说话题目 黄山奇石优秀教学设计(精品5篇) 2022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中考奋斗格言 二年级暑假生活作文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集合3篇) 食品公司实习周记 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反思(推荐18篇)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中学生教师节演讲稿 实用的期中考试作文400字 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热门10篇) 社会实践交通指挥心得体会 你是我的一本书中考高分作文600字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推荐17篇) 二年级孩子的数学成绩差怎么办? 议论文高二800字 高三数学冲刺学习方法(推荐8篇) 名师指导高效复习法:高三不得不看的复习攻略 高二物理教学计划与学习指导 《蜜蜂》课后练习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8-14课知识点归纳 快与慢作文初中范文_快与慢话题作文 实用的大学英语作文 格林童话读书笔记200字 2022施工员实习工作总结 劳动节教案(必备15篇) 小学五年级作文《开卷有益》作文600字 河中石兽知识点(集锦3篇) 小学生四年级的读书笔记 元宵猜灯谜起源(汇总5篇) 以义卖为话题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学课件(实用13篇) 高中数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西游记读书笔记 秋季军训活动学生个人经历总结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要点 小王子读书笔记 全国卷3语文满分作文(汇集3篇) 大学生电厂实习日记 春天话题作文800字 金融论文题目(优选5篇) 专家指导:小升初语文高分技巧与考前心理辅导 保护鼻子教案(必备19篇) 寒假读《金钱的魔力》有感 高三英语月考试卷及答案(热门8篇) 学生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观后感范文 写春天游玩的三年级作文 摆渡人读书心得体会500字范文 关于大学英语作文 三字经的读书笔记 去年的树读后感800字范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甄选19篇) 世界是平的读书笔记 2022年五四青年节活动策划案六则_五四活动 高中英语选修七英语知识点总结 有关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军训感言英语 《伊索寓言》读书笔记 采浆果的人阅读答案 期末考试四年级命题作文 昆虫记小学生读书笔记 六年级安徒生童话读书心得感悟范文300字 高考政治必考重点知识 离成语(必备5篇) 政治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实验必背知识点 真善美在身边500字小学作文 【推荐】关于考试的作文 关于中考作文 现代文阅读训练(汇总15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主持词(精品7篇) 市场专员实习报告 安徽中考关于梦想的作文 金秋的树叶600字精彩作文 郭沫若的诗歌(集合6篇) 影子的变化教案(精编15篇) 儿女升学宴父母演讲稿(优质4篇)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 期中考试作文 物质的变化教学反思(精选18篇) 人教版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 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精选4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设计(集合5篇) 红军长征故事读后感范文 书的故事作文600字(精编18篇) 营销名人名言(实用4篇) 一年级儿童数学趣味歌谣口诀 地理考点大全答题公式口诀规律解题法 行进间运球教学反思(通用14篇) 数据的收集教学反思(精品17篇)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800字范文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点 描写母亲河的相关文章800字 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解析 阅读的名言名句 芭比娃娃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必备6篇) 纸版画美术教案(推荐5篇) 多彩陶碗阅读答案现代文 做高三化学技巧方法 成人高考和自考的区别 初中英语教学培训学习随笔 那次考试 高考语文写作的7大技巧方法 学生个人事迹材料 个人暑期实践心得 白鹅课文教案(优质5篇) 关于大学转专业申请书范文 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实用20篇) 高二读后感范文 药房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