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为什么没有航空母舰?建造一个航空母舰编队要多少费用?

首页

中国为什么没有航空母舰?建造一个航空母舰编队要多少费用?

中国为什么没有航空母舰?建造一个航空母舰编队要多少费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04 10:28:55
      中国不建造航空母舰的原因,我分析有下列原因:
    1、费用过高
    根据美军的情况,建一艘航母约要10-20亿美元,而养一艘航母的费用大约是一年4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相关的配套装备的研制与生产。
    2、配套设备要求高
    要航母形成战斗力,需要辅助舰船多种数十艘,通信、指挥要求极高,是大系统的集成,难度大。
       3、风险大 如果没有配套的舰载机、相关辅助舰船,航母就是一个大靶子。二战时期,日军的航母被美军击沉就是最生动的例子。 4、名声不好 航母多用于执行远洋作战,我国装备航母会让敌国更疯狂地叫嚣“中国威胁论”。 5、没有必要 由于航母目标大,易受攻击,因此美俄等国正在研制水下航母或天基作战平台,我们可以放弃研制航母而实现跨越发展直接研制天基作战平台。
       中国造一艘5万吨级的航母,并足见一个航母群,需要多少费用,我简单的、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大家来看看: 造航母,要从研制开始,研制航母要进行动力、结构、材料、弹射器、升降机等方面的科研攻关,需要研制费用至少15亿美元。 2。生产一艘航母需要至少20亿美圆(首舰造价比较贵)。
       3。给航母配备50架载机需要20亿美圆(以平均每架4000万美圆计算)。 4。需要四艘大型多用途驱逐舰(一艘至少5亿美圆),四艘大型的以反潜为主的护卫舰(一艘至少2。5亿美圆),合计需要30亿。 5。需4万吨级补给舰两艘(一艘伴随补给,一艘往还补给,每艘1亿美圆加搭载物至少值1亿美圆),小计4亿美圆。
      一艘攻击型护航核潜艇4亿美圆)。合计8亿美圆。 5。需要建设一个主母港,还得扩建基地,至少需要5亿美圆。 6。需要大量训练设施,至少需要,合计至少需要5亿美圆。 7。算漏的其他东西至少5亿美圆。 总计108亿美圆,约合860亿人民币。
      如此庞大的资金,如果不组建这个航母群,可以怎么用呢? 1。发20亿美圆生产和装备短程、中程新型常规弹道导弹,以及远程巡航导弹,可以装备两三千枚。 2。发20亿美圆,加增加到2005-2015年间各型新型战斗机、电子战机、预警机的研制中去,可以使各个项目各多生产几架样机,加快实验进度,还可以增加到其他研制试验中,可、加快速度。
       3。发10亿美圆增加到各种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制导炸弹、反舰导弹、空空导弹的研制中,加快他们的研制速度。 4。发5亿美圆,用于加快研制各种用途的军用卫星。 5。发5亿美圆增加到电子战设备的研制中去,以加快其发展。 6。发10亿美圆生产预警机,可以生产10架大型预警机或者20架重型预警机。
       7。发20亿增加到各种发动机研制项目中。 8。发18亿增加到研制各种高精度机床研制项目中去。 在目前,中国威胁论和军费紧张的双重压力下。我认为与其倾全力发展航母(一个航母编队是不能完全发挥航母的作用的)。不如加快核武更新、导弹变型、航天卫星研制的步伐,使之可以在未来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杨***

    2019-02-04 10:28:55

其他答案

    2019-02-04 10:26:01
  •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如果走航母战略的道路也是不相适宜的。理由有三:其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海军大国都在优先发展以航母为核心的巡洋大舰队,他们已经是先入为主了。我国至今尚无航空母舰,如果我们沿袭着特混舰队--联合舰队--航母战斗群这条“追随式”的轨迹前进,那么,再奋起直追也是望尘莫及的。我们起跑得太晚,被人家拉下的距离太远,我们只有另辟蹊径,才有迎头赶上的可能。其二,我国国力有限,走航母战略之路,巨大的财力投入将使我们负重不堪。即使我们能造得起,买得起,恐怕也难以养得起。且不说与航母相配套的编队、码头及各项辅助设施耗费多少财力,假如十年之内不打仗,航母就会面临着更新换代,甚至退役淘汰,这种巨大的财力浪费,换取的仍将是落后的装备技术。其三,国际舆论的注意力目前也集中在我国建设航母的问题上。
    要30---40亿美元,并且需要昂贵的维护费用和技术.

    樱***

    2019-02-04 10:26:01

  • 2019-02-04 10:11:56
  • 从研制到航母战斗群服役至少要花200亿RMB 包括生产舰船 飞机 维护

    B***

    2019-02-04 10:11:56

  • 2019-02-04 10:11:18
  •   50左右吧亿美元
    航空母舰作为一座“海上移动的空军基地”,在战争中承担的对敌方舰艇编队及其国土的远程超 越打击力和对己方舰艇编队乃至国土的大纵深防御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军事战略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近期的几场大的高科技现代化军事战争中,航空母舰作为这几场战争的第一角色表现出了的强大的战争威慑力和卓尔不凡的军事打击效果。
      面对航母在现代战争所起的不可代替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我军不发展航母的战略思想再次有人提出疑问,那么我军到底为什么不发展航空母呢?原因很多,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作一个综合,具体,客观,全面的分析。      一个国家需不需要航母,首先我们应该先弄清楚航母的作用。
      作为攻击性武器,攻击是它的第一性,航母首先是承担的是对敌方舰艇编队及其国土的远程超越打击,防御是它的第二性,对己方舰艇编队乃至国土的大纵深防御所起的作用是其次的。对世界地区性事务和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内反映和谋求世界地区霸权是美军之所以不惜大量财力,物力和利用最前沿高科技技术装备12艘航母的根本动机和原因,应该看到美军不惜巨资装备航母与他谋求世界霸权的“大棒”政策是密不可分的,从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到伊拉克战争,我们看到航母所起的作用都是控制地区战略要地和承担对敌方国土远程超越打击,作为战略防御,由于岸基飞机和导弹性能的进一步完善,从某种利益上说航母起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
      应该看到美军发展航母的目的就是谋求世界霸权,侵略和干涉他国事务。而以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别国内政为原则的我基本外交政策决定着在对国际复杂的地区争端我采取“韬光养晦,有所不为”的方针策略,我军国防总体战略方针上依然以防御为主,不谋求地区霸权,所以在对攻击性武器航母的研制和发展上我们一直采取着不积极的态度,这完全是我们爱好和平,本着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基本国策决定的。
         虽然基本国策决定我们不需要攻击性武器,但作为担任进攻和防御双重的航母,对保护我方舰艇编队和国土的大纵深防御,航母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排除航母攻击性的作用,单纯的防御我们需要航母吗?我们知道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沿东部和东南沿海海岸线长近18000多公里,沿海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舟山群岛,江山岛,大陈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南岛等大中型岛屿基本以500公里的间距承半包围状沿我国东部和东南部分布,如从我舰艇编队和对国土大纵深防御战略角度考虑,只需在这些大中小型岛屿建大中小型空军基地即可完成完全超过航母防御数倍功效的防御的战略布署,我们知道,一个航母战斗群整体造价约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800亿人民币,建一个空军基地只需几千万就能顺利完成,空军基地不仅仅在生存能力上航母无法和其同一而语,岸基战机和航母舰载机在整体性能和作战功效方面也有巨大差距,一个航母战斗群对空防御半径目前是700公里左右,而我们的苏27的作战半径已达1500公里。
      所以单从防御角度说,以沿海诸岛建空军基地的作用远远大于航母的作用。因为有天然的具重要地理战略地位的我沿海诸岛,所以我们并不急于发展航母。   不过我们不发展航母还有来自经济和技术上的原因。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他的整体造价分三个部分,一部分是航母的舰体,一个大型的10万吨级的航母它的造价需要近30亿美元。
      另一部分是舰载机,因为航母的特殊性所以需要高性能的舰载机,这部分造价也需要30亿美元,还有一部分就是包括导弹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和攻击核潜艇在内的航母战斗群的辅助舰艇造价也是30个亿美元左右,这样三部分的整体造价近100个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00个亿左右,几乎相当于一个三峡工程的造价,很难想象,在没有绝对的防御手段,没有绝对的不被攻击的把握下,我们把“一个三峡”漂浮在公海之上其风险之大难以想象,一个三峡工程我们论证了半个世纪,现在把论证了半个世纪才建造的“三峡工程”放在十几分钟或几分钟就灰飞烟灭无影无踪的风险之中,恐怕谁下令发展航母都要掂量掂量这个责任有多重的。
         经济上的原因是我们不急于发展航母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我们不发展航母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应该说是来自我们在技术上的缺限。我们知道航母编队的作战性能主要看舰载机的数量、类型、性能,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舰载机数量最多的就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满载排水量达 10。2万吨,舰载机包括歼击机,攻击机,预警机多种机型在内总数量最多可达110架。由于技术上的原因6万吨以上的航母目前只有美、俄能造,象6万吨以下的大型船泊虽然我国有制造的能力,但因为4-5万吨级的航母如我军用苏27改装成舰载机仅能搭载20架左右,不仅仅舰载机数量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用于航母舰载机起飞的大型蒸汽弹射器目前只有美国能够生产,这样如我发展航母必采用苏联航母采用的滑跃式起飞,滑跃式起飞不仅仅受短起降距离的限制,还受到环境温度的限制,周围地区温度高时,飞机发动机的推力将明显减小,滑跑距离将延长,需要喷水加力才能起飞。
      因此采用滑跃起飞飞机的载量需要相对减少,短距离起飞就要加大推重比,加大了推重比,加大了发动机的功率,飞机持空时间就要相对减短,这几个方面的缺陷,就使滑跃起飞舰载机的整机作战性能和用弹射装置起飞的舰载机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还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滑跃起飞不能装预警机。
      因为预警机要求速度慢、持续巡航飞行需6个小时以上,而如果预警机能滑跃起飞,其发动机推重比必然很大,这就导致飞机耗油率大,巡航时间必然很短,目前我们还没有推重比小,油耗小,持空时间长的预警机适用于滑跃起飞的航母,如建航母,中国航母就必须用直升机作为预警平台,直升飞机不仅仅置空时间短,雷达性能有限,更关健的问题是它只有预警能力,没有指挥能力。
      所有雷达数据均需用高速数据链传回航母,由航母指挥部处理完数据信息后再向各作战单位发号施令,协调指挥作战,这在战时对整体作战效能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和诸多不足之处。   除在航母舰体本身制造技术方面有缺陷外,还有一个缺陷是来自我反潜防空护卫能力的不足。
      大家知道,象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上装有4座6管密集阵火炮系统,苏联的“库兹涅佐夫”号也有4座强大的由2门6管30毫米舰炮与8枚SA-N-11导弹组合成的舰载近程防卫武器系统“卡什坦”,这些先进完善的舰载近程防御武器以卓绝的防护性能保护着航母这艘长约330多米宽约76余米的海中庞然大物,遗憾的是舰载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我军在技术上有缺陷,目前尚未有比较大的技术突破。
      无法保证一艘造价近800亿的海上浮台绝对的安全和万无一失,这也是我军为什么迟迟不发展航母的一个关健原因。   纵上所述,航母的制造不仅仅取决于我国防的基本战略决策,更取决于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前沿科学技术的综合实力,虽然我们目前经济实力和前沿科学技术上尚有不足和缺陷,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航母的制造已经不是梦,相信不久将来,在克服经济和技术的屏障后的新世纪里,一定会有我们自己的航母劈波斩浪威风凌凌的行使在东太平洋上。
       。

    瓜***

    2019-02-04 10:11:18

  • 2019-02-04 09:59:33
  • 36亿,“小鹰”级别的!年维护费接近1亿
    50-70亿,“尼米之”级别的!年维护费2-3亿,更换燃料12亿左右
    以上仅仅是制造,还不包括技术,科技成本,大概1000亿左右吧!
    技术难关:
    1.蒸汽弹射装置(能把重5吨的重物抛到15米外)
    2.飞行甲板制造(早期研制的甲板,飞机一降落就有坑)
    3.甲板缆索装置(这东西不太清楚,跟缆索制造原料有关)
    4.核动力冷却系统(这个不用说了吧)
    5.柴燃涡轮机系统(中国的老大难,几乎都靠进口)
    6.整体隐身系统(不懂的可以看看美航母的雷达反射面积)
    ………………!
    (以上费用是美元记,真实!)

    S***

    2019-02-04 09:59:3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