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英式教学特点是什么?

首页

英式教学特点是什么?

英式教学特点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4-10 07:29:58
  •   英国汉普郡的博航特学校进行了一项独特的试验,邀请5位中国老师全权负责该校一个9年级的班级,为期一个月。BBC将这一过程拍成纪录片,立刻在中英两国引发热议。首先我们来看看各方对于该事件都持什么观点。
      各方观点:
      赴英“支教”老师:媒体报道和真实情况不符  
      其中一位当事人教师李爱云说,其实预告片中反映的只是开头的一些不适应,最后实验的效果非常理想,她也希望大家在看完纪录片后再做评论。
      我们肯定有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他们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从具体的学生对比来看,英国的学生们爱思考、爱表达自己是普遍的特点,他们的课外作业阅读类的很多,活动性课程也多,但相对所学知识不深,偏研究型和思考型。他们演讲、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不会一定要听权威的,比如我讲英语带美国口音,他们会提出来。
      在学习方面,他们不把考大学当成目标,而是要发展自己的个性。我们中国的学生守纪律,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动机更强一些。   中国老师赴英支教 学生是什么样的体验?   罗西·邓斯基,15 岁,波汉特初级中学学生   这场教学实验和我预期的不一样——我以为会同原来的学校生活差不多,不过就多点家庭作业,或者上课时教室里会很安静。
         我完全想错了。我觉得我们学生对自己的教育完全失去了发言权,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了。要变成个机器人才能符合条件。我觉得很难适应,我习惯了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习惯了大胆地表达意见。我们都习惯了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技巧,增加自己的知识。
      但在这场教学实践里,我觉得自己唯一学到的就是怎么样用最快的速度抄笔记,怎么样听老师的演讲。   当然啦,也不是没有有趣的时候。我喜欢上扇子舞和中餐烹饪课,它们让我从无聊的勾股定理和英语语法里解脱出来。我会永远记得自己尝试过中国式教育法,这是我过得最有趣的一个月之一。
         主办方BBC发言人及博航特校长:学生很享受中式课堂     BBC新闻发言人回应称,节目播出主要是希望从中式教育中汲取可以学习的东西。有的学生觉得中式教育很容易,有的一直在斗争,这些对于节目来说很好看。我们希望节目展示的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不同,还有文化的不同。
         博航特学校校长说,有的学生觉得中国的教育方式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课堂实践太长了。平常我们的教学时间都是8个小时,12小时让不少学生震惊。尽管学习时间比较长,但对于学生来说参加到这样的项目中来是一段非常愉快的体验,学生们也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英国老师谈BBC纪录片:希望我的孩子在中国上学     我都不得不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研究生教育竟然以海外留学生为主——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占了各领域的75%左右!当然,这其中有市场需求的驱动,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亚洲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了高强度的数学训练,所以他们有足够的数学能力,来应对复杂学术研究中所必须的数据分析需要。
         那么这个实验让我们得到了什么呢?大体上,结论看似简单:英式教学太“柔”,而中式教学太“硬”。因而显而易见的折中办法是两者取其优。但是,其中的难点在于如何具体实施——因为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专家:不必过于纠结中英教育谁优谁劣     中国教育模式在知识传承方面有明显优势,。
      但中国教育模式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压抑个性、培养服从意识和权威崇拜,缺少独立思考,被动学习,外部动机驱动(为了考个好学校或获得荣誉奖励)等。   西方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个性与创新意识方面有明显长处,但也存在过于自由散漫、基础知识不牢、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差异很大,社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留学课堂   从上面的对于“中国老师赴英支教”引发的对于中西教育的探讨的各种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甭管中西教育哪个更强,不可否认的是,西方教育更主张的是让学生“做你自己”。当然,西方的精英教育更接近中国式教育,如一些常春藤学校,也强调竞争和成绩的。
         那么,对于想出国留学的同学们来说,真实的英国大学课堂是怎样的?     英国大学的教育形式灵活多样,除了最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授课外,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教学及考核方式,例如:由老师引出话题,学生各抒己见的Workshop;培养团队合作及领导能力的Teamwork;旨在提高理工科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课;以及商科特别是MBA学生将所学理论用于实际的Case  Study。
         Workshop  的上课形式,一般都在第二个学期开始。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修课程,这样班级人数一下子就降下来了,通常二三十个人一个班级,上课形式就是找个教室,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上课。上课的主题一般由老师引出,大家轮番发表意见,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
      这时候中国学生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主要是不知道该说什么,英语底子差一些的学生,脑子里有东西也表达不出来。遇到比较好的老师和同学,大家会鼓励你说出来。亲身去体会英国的大学教育,跟记录片中也有相似之处,这其中有挑战、有痛苦、更有欢笑。   问题来了,留学生们如何应对这种教育差异?更好适应英式教学?   虽然记录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纪律散漫的课堂,但毫无疑问的是,英国高等教育确实是世界公认的质量很好,在英国大学里,你会被鼓励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更多的理念。
      而且,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英国作为留学地。   你能适应更为紧张的英国留学生活吗     语言问题是英国留学生面临着最主要的问题,高的雅思成绩并不能直接替代这一点。这时候要放下胆怯和面子,多和国外朋友交流,而不是因为交流困难就越发的喜欢和中国同学在一起,不要因为刚开始的困难就丧失信息,这种情况都是正常的,关键看几个月之后能否有提高,通常过半年之后。
      你会发现自己的听力和口语水平提高了,心境也打开了。   如何和英国的老师相处?     英国的大学老师也不乏“职业范儿”,他们同样尊重和维护师生的地位区别。英国人本来就以“刻板”和“严肃”著称,何况,在一些世界名校,不少教授都是某个学术领域的权威,因此,大家比别指望遇到“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
         但是,英国的老师比较热衷于开放式的师生相处模式。英国大学的课程有“大课”(lecture)和“小课”(tutorial)之分。大课上,多数时候是老师说学生听。学生可以随时举手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疑问。小课通常只有十几个学生,主要以老师和学生讨论为主。
      这个时候,老师特别喜欢爱发问的学生,哪怕你的质疑幼稚可笑,只要是你认真思考的结果,老师都会对你青眼有加。我接触过的多数老师都相当随和,就算是一板一眼的公事公办,他们也是公事公办的真心帮你。

    x***

    2018-04-10 07:29: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出国/留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