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纸的原料及生产工艺?

首页

纸的原料及生产工艺?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2-08 03:16:40
  •   所谓纸,就是从悬浮液中将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或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沉积到适当的成形设备上,经过干燥制成的平整、均匀的薄页。
    从广义上讲,纸--可以用来包含纸张和纸板这两个术语。按照造纸工业部门的标准, 通常把定量小于225g/m2的纸页叫做纸张或纸, 把定量大于225g/m2的叫做纸板。
      但是,这个界限不是绝对的,还要以纸页的特性和用途灵活掌握。 从前,我国对纸张和纸板的定量规定是:在150~200g/m2以下的叫做纸张;在150~200g/m2以上的则叫做纸板。由于纸板和纸张的界限不十分明确,加之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不统一,常把定量在200g/m2左右的纸称为纸卡。
      随着时间衍变,慢慢形成了一个规律,即把定量在200g/m2以上,而又以印刷或装璜为主要目的的纸,称为卡纸。如250g/m2铜板卡(纸),280g/m2玻璃卡(纸)等。  纸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资源。从古到今,造纸所用主要原料都是植物纤维,诸如木材、芦苇、竹子、麦秸、稻草、蔗渣、树皮、面、麻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造纸所用纤维原料的种类和造纸产品的应用范围都在不断扩大,造纸技术的发展使其对纸张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把以植物纤维为主构成的纸,叫做“第一代”纸的话,那么用合成纤维制成的纸和以塑料薄膜为纸胎制成的纸,则叫做“第二代”纸,又被称为合成纸。
      挂历薄膜所用即为此种纸。近几年来,国内外又有了“功能纸”。所谓功能纸,就是采用某些特殊原料,抄造出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新纸种。报纸上报道国外的纸手表所用的纸,大概就属于这类功能纸。有人把这类功能纸称为“第三代纸”。 普通的纸,抄成后未经再次加工,一般称为纸或原纸。
      为了提供纸的表面性质和装饰效果,或者为了赋予纸面一种特别性能,对原纸进行了再加工,所得到的成品便称为加工纸(如涂布印刷纸、复写纸等)。然而,仅仅按照加工还不能满足某些特殊用途的需要,于是,采用新的纤维原料和加工措施,获得了具有某种功能的纸。耐火纸、夜光纸、电磁波屏蔽纸以及被誉为“东方魔纸”的车用保洁纸等,均可视为功能纸。
       尽管人们对功能纸的应用和了解还很少,但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功能纸必将更多地出现并被人们所熟悉。用发展和进步的观点看待事物,对纸的概念和含意,切不可作狭义的理解。 纸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1)手工造纸 手工造纸又叫"土法"造纸,是指由发明造纸术经历代流传的,不用机械或仅用非常简单机械的手工造纸方法。
        手工造纸的主要原料是麻类、树皮、竹子和稻单。麻类有大麻、苎麻、亚麻、青麻、黄麻等。树皮有青檀、桑皮、构皮等。竹子的种类较多,用得最多的是毛竹和慈竹。 我国传统手工纸的制法,有一整套生产工序,不论采用何种原料,抄造何种纸张,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步骤。
      这些主要的生产工序有:泡料、煮料、洗料、晒白、打料、捞纸、榨干、焙纸。 泡料 又称浸料,是把不同原料按等级分开,扎成小捆,泡在水塘里。浸泡的时间随原料品种不同而异,毛竹砍下后要在水里浸泡半个月左右,稻草扎捆在河水里一般泡7~10天,树枝、麻杆浸泡的时间则在10天左右。
      浸泡的目的,是把原料中的可溶性杂质溶(除)去,为制造良好的纸浆打下基础。 煮料 是用碱或石灰的水溶液在高温下处理原料,将粘连在纤维之间的果胶、木素等除掉,使纤维分散开来而成为纸浆。煮料过程也随原料不同而有很大差别:煮桑皮先用石灰水泡10分钟, 再放进煌锅里与石灰水处理5天,取出后还堆置发酵。
      稻草只需要少许石灰稍微蒸煮或堆放发酵,即可成为纸浆。 洗料 是把蒸煮后的浆料放入布袋内,经过水的冲洗和来回摆动,把纸浆中夹杂的石灰渣及煮料溶解物等洗净。 晒白 就是把本色纸浆(灰白、浅黄到棕色不等)变为白色纸浆。传统的晒白法是把洗净的浆料放在向阳出,直接利用日光照射约达2~3个月的时间,直到纸浆颜色变白为止。
      现在一些手工纸的产生时也有利用漂白粉进行漂白的,只不过漂白粉用量较少,漂白的时间也还较长。 打料 是用人力、水碓、石碾等把浆料捣打成泥膏状,使浆料中的纤维分丝和帚化,能够交织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纸页,打料是人工造纸操作中最繁重的一道工序。 捞纸 又叫入帘或抄纸。
      捞纸是先把纸浆和水放日抄纸槽内,使纸浆纤维游离地悬浮在水中,然后把竹帘投日抄纸槽中抬起,让纤维均匀地平摊在竹帘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湿纸页,最后把抄成的湿纸移置在抄纸槽旁的湿纸堆上。 榨干 是把湿纸页内多余的水分挤压出去,使湿纸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利于刷纸干燥。
      当抄造的湿纸页累积到数千张时,利用压榨设施施加适当的压力,使纸内的水缓慢地流出。压榨时不可加压过猛,否则会影响湿纸页的质量;压榨后湿纸所含水分也不宜过多后过少,以防分纸时揭破或焙纸时发生脱落。 焙纸 也称烘纸或晒纸,就是把湿纸页变成可以使用的干产品。
      焙纸的方法是把经过榨干的湿纸一张一张地分开,再将其刷贴在烘壁外面,利用壁内烧火的热量,传递到外壁蒸发纸内的水分,使纸页变干。焙纸时烘壁表面温度不可过高,不然纸页易起皱和发脆。    手工纸的品种比较繁多,也较为杂乱,大概有200种左右。 手工纸按用途划分为文化用纸、生产用纸、卫生用纸和祭祀用纸四个大类。
         最著名的手工纸是供毛笔书画用的宣纸。这种手工纸以质地柔韧、洁白平滑、细匀整和色泽耐久而驰名中外。其次还有大千书画纸、凤翔书画纸和毛边纸、连史纸、玉扣纸、高丽纸等文化用纸。这些手工纸都有独到之处,往往具有机制纸所无法具备的某些特征。   手工纸中的鞭炮用纸,纸伞、纸扇用纸也独具风格。
      如湖南用手工粗料纸制作的鞭炮,不但声音脆亮,而且引火炸开后碎纸成均匀小片,飘落的形象美观、范围较大,在运输、储存时还比较安全。   手工生产的祭祀用纸主要有黄表纸、寿衣纸、祭先纸等,这些产品主要为宗教活动所用。我国生产的出口黄表纸,具有在点燃焚烧时呈曲卷状,并有大块状纸灰飘落的特殊性能,这正是宗教活动所要求的。
         虽然手工纸没有被用来印制书籍、刊物及其它出版物(手抄本除外)的,但为了对纸和造纸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粗知以上手工纸的产生方法和主要品种也是必要的。 (2)现代造纸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纸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
      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产化学浆)或木断(供生产磨木浆),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
      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
      如果生产要生产涂布印刷纸,则需要干燥中部或生产成卷筒纸后经涂布加工而实现。 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 。

    冰***

    2018-02-08 03:16:40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