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谁有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所有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啊?(要全啊~~~)

首页

谁有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所有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啊?(要全啊~~~)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11 01:15:09
  •   与朱元思书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人。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指风和雾。
      (3)俱:全,都。
      (4)净:消散。
      (5)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
      (6)从:顺,随。
      (7)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顺,随。
      (8)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向东或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9)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
      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可能为作者笔误。自:从。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10)独绝:独一无二。 绝:到极点 
      (11)皆:全,都。
      (12)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
      缥:青白色。碧:淡绿色。
      (13)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4)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5)急湍:急流的江水。湍,急流。
      (16)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胜过,厉害。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7)若:好像。
      (18)奔:这里指奔驰的快马。
      (19)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20)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上:名词作动词,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1)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伸展。轩,高,向高处伸展。邈,远,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轩邈,向高处向远处生长。
      (22)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3)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4)激:冲击,拍打。
      
      (25)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6)好鸟相鸣: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27)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8)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就。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9视版本而定),鸟婉转地叫,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29)无绝:就是“不绝”。
      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消失。
      (30)鸢飞戾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31)望峰息心:意思是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2)经纶世务者:办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
      (33)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反:通“返”,返回。窥:看 。
      (34)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柯,树枝。上:在上边 蔽:遮蔽。
      (35)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昼:白天。犹:好像。
      (36)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枝条。交:相互。 
      (37)见:通“现”,出现。
      日:太阳,阳光。
    通假字
      ①“转”通“啭”,鸟鸣声。
      ②“反”通“返”,返回。
      ③“见”通“现”,出现。
     五柳先生传
    ⒈【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
      2。【亦】也。
      3。【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于是,因此。以,把,用。为,作为。以为,以之为(用这个作为)。焉,语气助词。
      
      5。【闲静】安静。
      6。【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7。【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今意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8。【嗜】特别喜欢,爱好。
      9。【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10。【或】有时。
      11。【造】往,到。
      12。
      【造饮辄(zhé)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
      13。【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4。【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5。【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6。【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7。【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8。
      【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9。【颇】 稍稍。 
      20。【忘怀】忘记。
      21。【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2。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本文中可直接翻译为“赞”。
      23。【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4。【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5。【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兹与若同义,这。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6。
      【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衔,拿着。
      27。【以】连接词。
      28。【志】:志向。志气
      29。【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送东阳马生序
    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等。
      赠序: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
      
      余:我。
      幼时:小时候。
      嗜:喜欢、特别爱好。
      无从:没有办法。
      致书:得到书。致,得到。在本文中意为买书。
      以:用来。
      “以观”的“以”,表目的,“来”。
      观: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笔:用笔。
      每:常常。
      假借:同义复合词。 借。
      
      假,借。
      于:介词,从;向。
      之:的。
      手: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之:指代抄书。
      走:跑。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以:因为;是:这样。
      既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
      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 “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患:担心。。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硕,大。
      游:交往,交游。
      
      尝:曾经。
      趋:奔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问,请教。
      执:拿,握
      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望,声望,名望。
      隆:高。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色: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以:连词,而,来。
      或:有时。
      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色:表情。 恭:恭敬
      至:周到。
      
      复:这里指辩解,反驳。
      俟(sì):等待。
      卒:最终。
      负箧(qiè)曳屣(yè 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拉。
      
      箧:书箱。
      屣:鞋。
      穷冬:隆冬。
      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舍:指学舍,书馆。
      支:通“肢”,四肢。
      
      媵(yìng)人:陪嫁的女仆。这里指服侍的人。
      汤:热水。
      沃灌:洗浴。沃,浇水洗(四肢)。灌通“盥”。
      衾(qīn):被子。
      拥:盖着。
      
      而:表承接。
      乃:才。
      日再食(sì):每天供应两顿饭。再:两次。
      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被(pī)绮(qǐ)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
      被,通“披”,穿着。
      戴朱缨宝饰之帽:戴着用朱缨,宝石装饰的帽子。
      朱缨宝饰:名作状,用朱缨宝石装饰
      腰:腰佩。
      
      腰,名词作动词,腰间挂着。
      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yùn)袍敝(bì)衣:穿着破旧的衣服。
      (名词作动词)
      缊,旧絮。敝,破旧。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奉:供养。
      盖:大概。
      道:说,讲。
      诸生:指太学生。
      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县官:这里指朝廷。
      廪(lǐn)稍:官家给的粮食。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裘(qiú):皮衣。
      葛(gé):葛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遗(wèi):赠送,给予,这里指接济。
      《诗》:用《诗经》代指“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书》四书的简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
      代指有学识的人。
      非天质(zhi)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流辈:同辈。 流:平。
      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
      
      谒(yè):拜见。
      撰(zhuàn):写。
      长书:长信。
      贽(zhì音至):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
      夷:平和。
      毕:完毕
      尝:曾经
      患:担心
      稍:稍微
      闻:收获
      若:像
    编辑本段
    字词句积累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佩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主人日再食。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父母虽有裘阁遗。(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马说
    1 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祇 :同“只”,只是。
      3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间。
      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骈死:并列而死。
      4一石(dàn):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5 食:同“饲”,喂养。
      6 故:因此
      7 故虽有名马: 故:所以。
       虽:即使。
      8 于:在。
      9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10 槽枥:马厩
      11 不以千里称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
      以:凭借 称:著称
      12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13一食:吃一顿。食,吃。
      14 或:有时,或许
      15 能:可以
      16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7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8 石(shi),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
      19 其:指千里马,代词。
      20 是:这样,指示代词。
      21 能:才能。
      22 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23 且:犹,尚且。
      24 欲:想要。
      25 等:同等待遇。
      26 不可得:不能够得到。
      27 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8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9 策之:鞭打马。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
      30 之:代词,指千里马。
      31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
      (以:按照)
      32 道:正确的方法。
      33 食之:食,通“饲”,喂养。
      34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35 材:通“ 才 ”才能。
      
      36 鸣:马叫,
      37 奴隶人之手:马夫的手中,之:的。
      38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9 临:面对
      40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41 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难道。
      42 其(2):恐怕,表肯定语气,确实。
      43 邪:通“ 耶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44 知:懂得,了解。
      
      45 美:美德。
    小石潭记
     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岗,在小石潭东面。
      3.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4.行:走。
      
      5.篁(huáng)竹:竹林
      6.如鸣佩环:(倒装句,即‘如佩环鸣(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翻译时写为“对。
      。。。。。感到快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8.伐竹取道:砍伐竹子,开辟道路。 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道:路。
      9 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0.见:看见。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凉。尤:格外,特别。清洌 :清凉。清,清澈。冽:寒冷。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宾语前置,“以全石为底”)。
      以:用来。为:作为。
      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实为“石底卷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高出水面。卷:弯曲。以:而。表修饰,形容如何“出”。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形成了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16.青树翠蔓,蒙络(luò)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荡。翠蔓,翠绿的藤蔓。蔓,藤蔓。蒙,覆盖。
      络,缠绕。缀,连结。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披拂,随风飘荡的样子。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表示估计数目 许:上下,左右,光景。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表示数量不确定,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皆:全,都。无所依,什么依靠也没有。
      1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撤:透过。
      20.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
      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21.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22.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速。
      23.乐:逗乐,取乐。
      
      24.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不译,表修饰。西南,向西南(方位名词作状语)。望,看。
      2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现时隐。
      明灭,都是形容词作名词,或隐或现之处。斗折:像北斗星一样曲折。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斗”与“蛇”是事物名词作状语,该类活用一般翻译句式为“像……那(一)样”。)
      26.明灭可见:或显或隐,有时亮,有时暗。
      27.犬牙差(cī)互:(犬牙,事物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
      犬牙:像狗牙一样。差互:相互交错。差:交错。 
      28 不可知其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可:能够。其:那(溪水)。
      29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 suì ):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环合,围绕、包围。寂寥:寂静寥落。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远。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使动用法)使……寒冷。
      30 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过,太。清,凄清,冷清。
      31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便离开了。
      居:待、停留。乃,于是、就。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
      32.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交善。
      33 同游者:跟着游玩的人。游:游玩。
      者:……的人。
      34 宗玄:作者的堂弟,柳宗玄。
      35 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从:跟随,动词。
      36二小生:两个年轻人。小生:年轻人 生:对读书人的称呼。
      
      37。嵁(kān):不平的岩石。
      38岸势:两岸的地形,势:形状。
      39。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述文的范畴。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岳阳楼记》。

    安***

    2018-09-11 01:15:09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