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血液科

血栓性疾病的抗凝治疗包括哪些药物?

血栓性疾病的抗凝治疗包括哪些药物?
汪*** | 2018-02-18 02:31:36

好评回答

2018-02-18 17:31:36
不*** |2018-02-18 17:31:36 110 42 评论
具体如下:(1)肝素:主要用于近期发生的血栓性疾病。肝素的一般初始剂量为10000〜 20000 U/d,每6〜8 h—次,静脉滴注,以APTT作为监测指标调整剂量,以使APTT延长1〜2倍为宜。总疗程一般不超过10日。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具有对AT依赖性较小、较少引起血小板减少及出血、药物半衰期较长、无需严格血液学监护、疗效优于普通肝素等优点,已被推荐代替普...

查看全部>>

具体如下:(1)肝素:主要用于近期发生的血栓性疾病。肝素的一般初始剂量为10000〜 20000 U/d,每6〜8 h—次,静脉滴注,以APTT作为监测指标调整剂量,以使APTT延长1〜2倍为宜。总疗程一般不超过10日。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具有对AT依赖性较小、较少引起血小板减少及出血、药物半衰期较长、无需严格血液学监护、疗效优于普通肝素等优点,已被推荐代替普通肝素用于深静脉血栓(DVT)及肺栓塞患者。(2) AT:主要用于AT缺乏症患者,可增强肝素的抗凝效果,减少肝素所致的出血并发症。(3) 香豆素类:通过与维生素K竞争,阻断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生物合成。主要用于血栓性疾病预防、肝素抗凝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常用者为华法林,每日5mg,分次日服,一般4〜5日后,以PT、国际正常化比值(INR)作为监测指标,国人维持INR 值在1. 8〜2. 8为最佳治疗剂量。但不同种类的血栓有不同的INR要求。(4) 水蛭素:基因重组水蛭素,是特异性抗凝血酶制剂,不良反应少、毒性低为其优点,临床已用于冠脉综合征、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并血栓形成(HITT)患者。用法为0.25〜1.00 mg^kg . h),持续静脉滴注,4〜8日为1个疗程。(5) 重组人活化蛋白C(APC):可抑制败血症诱导的凝血酶生成,目前已经成功用于治疗败血症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降低死亡率。用法为24Pg/(kgh),静脉输注96 h,严重血小板减少(<30XloVL)患者慎用。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