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何有俗话说“丙子丁丑”年不好?

首页

为何有俗话说“丙子丁丑”年不好?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07 19:20:06
      民国25年(1936年、丙子)  26年(1937年、丁丑)四川全省大旱。俗称“丙子干丁丑”。据1937年史料:隆昌头年6月6日雨后,仅8、9两月小雨二次,至3月20日始雨,端午节后才得大雨,“河流干涸,井水枯竭,于十里之外求饮水,米价卖至每斗4元。
      ”全县掘白泥达150余处,食白泥者10万人,丧生者一日已有150余人。威远春季晴空朗日,饮水难寻,田间胡豆长不过两三寸即开花干谢,“小春收获甚微,冬粮告绝,人心浮动,遗弃子女者日必有闻,一、二两区凡植有芭蕉及状元红之家,根头多被饥民掘食,甚至有掘白泥者;农作物播种:土占总面积82%,田占总面积9.2%;粮食收获:田内占6%,土内占58%;……灾民占总人数61.3%,因混食白泥和草根结死、胀死者六七千人”。
      内江县政府于5月2日呈文专署: “全县(缺贾家乡)饥民人口数:极贫70779人,次贫135014人”。9月9日呈文又称:“复查本县自去秋亢旱以来,时历九月未得透雨,小春颗粒无收,田土悉成龟裂,本年五月虽连沛甘霖,而栽插早巳失时,农作无望山…以职县区域而论,栽插成分仅十分之一,则收获数量难及往年之一成”。
      “深入民间实际考察,确见往岁中等之家,今已陷于饥寒之境,下等之家则家徒壁立,炊烟莫继,孩童委于路隅,老弱转于沟壑,其稍足以自给者,恒不多见。”5月13月呈文反映区、乡报告贫民受灾惨状:“死丧流离,杀妻毙子,至不忍闻,现届春季将终,田仍角坼,小春既无所收,大春势已绝望,未来惨剧更不可言。
      ”同月,内江县政府专表列报各地因灾酿成恶果的事例达42起,遍及全县。资中县赈务分会4月27日代电专署的报告也表明灾情之严重程度:“资属各地罹灾尤甚。去年夏秋之季,谷未登场,洪水泛滥,城淹数坂,田禾飘没。人春以来,又复亢旱,半年不雨,赤野连阡,田土龟裂,盖藏早罄,民食维艰。
      小春收获无望,播种又已衍期。四月虽曾小雨两次,然骄阳益肆,得不偿失,群情惶恐,饿莩载途,掘泥以充饥腹胀而至死,甚或铤而走险,聚众掠食,百数成群,四方蜂起。”综看各县史料,这是民国期间旱灾最严重的一次。 。

    心***

    2018-02-07 19:20:0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